心理分析批评对作家作品研究的意义 ——以张爱玲及其作品研究为例

心理分析批评对作家作品研究的意义 ——以张爱玲及其作品研究为例

论文摘要

如果说十九世纪文艺心理学在整个文论中可有可无的话,二十世纪的文艺心理学则具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和不容抹杀的历史功绩。高度发达的现代心理学,推动了二十世纪文艺心理学的发展,形成了对文学艺术进行心理分析的流派。当代心理批评的主要理论资源是西方现代心理学。在流派林立的西方心理学中,最具影响力,最为重要的当属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奠基者,他的学说影响着众多作家和批评家。20世纪一些成就卓著的作家都曾受弗洛伊德的影响。还有不少批评家自觉运用弗洛伊德主义的基本观点或精神分析理论的术语来研究文学艺术,开辟出文艺批评一个崭新天地。弗洛伊德为文学批评提供的学术资源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冰山理论”和潜意识;里比多与升华说;梦的理论和“俄狄浦斯情结”等等。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作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张爱玲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位。严家炎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把张爱玲的小说归入“心理分析小说”。余光中也认为张爱玲的小说能兼采中国旧小说的家庭伦理、市井风味和西方小说的道德关怀、心理探讨。张爱玲可谓是现代文学史上运用精神分析学说进行创作的真正集大成者。弗洛伊德对于潜意识、里比多、白日梦、俄狄浦斯情结等理论的论述,在张爱玲的作品中留下了不少痕迹:如作家着重表现自我、强调表现主观世界的切入视角;作品中大量不正常的、病态的、变态的人物塑造和人物双重人格的刻画;人物心理的性本能描写及对人物内心深处潜意识的深度挖掘;梦魇、幻觉、暗示等的描写;建立在性和本能冲动与“俄狄浦斯情结”基础上的故事情节等等。由于张爱玲是自觉运用精神分析学说进行创作的作家,其小说能自觉以潜意识、里比多等等来深入刻画人物内心、阐释人性,揭示生命的悲剧。从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来分析张爱玲的小说,便不难看出精妙绝伦、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对于成就张爱玲小说思想深度与艺术价值的巨大贡献。可见,心理分析批评用于研究自觉应用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作家作品具有重大意义。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例如从对同一作家用不同的批评方法的研究角度以及用心理分析批评对不同作家的分析研究角度,来更确切地探讨心理分析批评对作家作品研究的意义。本文以用心理分析批评对张爱玲及其作品研究为例,探索心理分析批评对作家作品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2 心理分析批评概述
  • 2.1 心理分析批评
  • 2.2 精神分析学派理论概述
  • 2.2.1 “冰山理论”和潜意识
  • 2.2.2 里比多与升华说
  • 2.2.3 梦的理论
  • 2.2.4 “俄狄浦斯情结”
  • 2.3 精神分析批评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的运用
  • 3 对作家作品的心理分析
  • 3.1 张爱玲的创作心理
  • 3.1.1 张爱玲的创伤性情感体验
  • 3.1.2 渴望亲情和爱的作家潜意识
  • 3.1.3 早年记忆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
  • 3.1.4 精神分析学说对张爱玲的影响
  • 3.2 心理分析视阈下的张爱玲作品人物研究
  • 3.2.1 作品人物的潜意识
  • 3.2.2 作品人物的变态心理
  • 3.2.3 作品人物“一仆三主”的人格困境
  • 3.2.4 作品人物的“白日梦”
  • 3.2.5 作品人物的“俄狄浦斯情结”和“厄莱克特拉情结”
  • 4 心理分析批评对作家作品研究的意义
  • 4.1 张爱玲与萧红作品中人物刻画的比较
  • 4.2 对张爱玲及其作品的社会历史批评
  • 4.3 心理分析批评对张爱玲作品研究的意义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对莫言作品研究热的反思[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明清妒妇题材作品研究综述[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3].“河南地域文化与河南文学”研究专栏征稿启事[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6)
    • [4].“河南地域文化与河南文学”研究专栏征稿启事[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 [5].潘岳作品研究综述[J]. 神州 2013(12)
    • [6].“河南地域文化与河南文学”研究专栏征稿启事[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6)
    • [7].“河南地域文化与河南文学”研究专栏征稿启事[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1)
    • [8].“河南地域文化与河南文学”研究专栏征稿启事[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5)
    • [9].“河南地域文化与河南文学”研究专栏征稿启事[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5)
    • [10].在新的思路下重建当代文学批评——以《武汉作家作品研究资料汇编》为例[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05)
    • [11].新疆维吾尔文学爱国主义作品研究述评[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4(04)
    • [12].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地方戏剧作品研究综述[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0(01)
    • [13].汉魏六朝女性作家作品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5(14)
    • [14].遗民心态与新民立场——旗人作家穆儒丐20世纪20年代作品研究[J]. 民族文学研究 2020(05)
    • [15].东西作品研究概述[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11)
    • [16].中国革命题材油画作品研究[J]. 艺术教育 2020(10)
    • [17].跨界·对话·创新:建构中国的文学地理学——“文学与地理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上海文化 2019(08)
    • [18].多丽丝·莱辛作品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NKI学术期刊的可视化分析(1981—2018)[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06)
    • [19].中上健次的“路地”文学与反歧视书写——评浅野丽《丧的领域:中上健次·作品研究》[J]. 当代外国文学 2016(04)
    • [20].基于CNKI期刊数据库的我国孤儿作品研究文献分析[J]. 情报探索 2018(01)
    • [21].寻找与觉醒:俄罗斯当代女性作家作品研究[J]. 中国俄语教学 2019(04)
    • [22].“河南地域文化与河南文学”研究专栏征稿启事[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 [23].里斯作品国外研究的发展与趋势[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05)
    • [24].70后作家作品研究[J]. 山东文学 2012(09)
    • [25].英语世界的元散曲作家作品研究[J]. 国际汉学 2017(02)
    • [26]."河南地域文化与河南文学"研究专栏征稿启事[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
    • [27].抗战影视剧中以“重庆”为视角的影视作品研究[J]. 电影评介 2016(06)
    • [28].暨争登与《没有救赎的悟语》[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2(03)
    • [29].关于古代文学松柏题材和意向的作品研究[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6)
    • [30].“何以悲情”——肖邦夜曲OP48.NO.1作品研究[J]. 北方音乐 2016(17)

    标签:;  ;  ;  

    心理分析批评对作家作品研究的意义 ——以张爱玲及其作品研究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