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液体温度测定功能的灌肠袋的设计与应用

一种带液体温度测定功能的灌肠袋的设计与应用

周健夏舜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10028)

【摘要】目的:克服现有技术中,灌肠时灌肠液的温度不能实时准确测量的问题以及保留灌肠操作时能够控制灌肠液的流量及速度,保证灌肠效果。方法:改革现有灌肠的医疗用具,自行设计一种带液体温度测定功能的灌肠袋。结果:通过特别设计的测温装置,完全解决了精确实时测量灌肠袋中液体温度的问题以及保留灌肠操作的临床效果。结论:带液体温度测定功能的灌肠袋由于通过金属传热,直接采集袋内液体的真实温度,其测量结果精准,并且电子温度计可反复使用,从而提高了本灌肠袋的性价比。当需要保留灌肠时,在管道上还可设置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装置,可将流量调节装置调节成小流量状态。当灌肠液为中药时,在所述金属管内设置有金属过滤网,使灌肠液均匀的进入患者体内,保证了临床效果。

【关键词】液体温度测定功能的灌肠袋;灌肠;装置设计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303-02

灌肠术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因此,在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灌肠操作[1]。在灌肠操作中,灌肠液的温度控制十分重要,温度过高会烫伤肠道粘膜,温度过低可引起患者腹痛不适,故护理操作规范明确规定灌肠液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39~41℃,降温灌肠时用28-32℃,中暑用4℃。传统灌肠护理操作用物准备时需使用温度计测量灌肠液的温度,操作过程中无法实时监测温度[2]。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灌肠袋,管径粗且无过滤装置,当患者需要行药物保留灌肠时,无法控制流量与速度,如灌肠液为中药制剂,灌肠过程中会出现会有大量药渣伴随进入病人肠道,管道阻塞,流速不畅,延长灌肠时间的情况[3]。

为此我科针对灌肠的装置进行了开发与研究,设计一种带液体温度测定功能的灌肠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4]

1.一种带液体温度测定功能的灌肠袋

1.1我科自行设计,由袋体(1)、管道(2)组成,管道(2)中安装有液体温度传导和数值测定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液体温度传导和数值测定装置为安装在所述管道(2)中部的金属管(3)和采集所述金属圆柱表面温度的电子温度计(5),所述金属管(3)的两端都套有管道(2)金属管(3)的管径略小于管道(2)管径。其特征为所述电子温度计(5)的感应探头为金属夹状,其特征为所述中空圆柱状金属(3)内有金属过滤网(6),其特征为所述管道(2)上具有流量调节装置(7)。附图1

1.2该装置的特点:(1)实时准确监测灌肠液温度,保障患者安全。在实际使用时,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在袋体中放置好治疗所用的液体,此时

电子温度计通过金属的良好热传导特性,直接将液体的温度通过夹持在金属管上的探头传输给电子温度计,并将温度值直接显示在温度计的屏幕/数码管上。护理人员根据测出的实际温度值,对液体的温度进行相应调整,保证袋体内的温度为39~41摄氏度。(2)安装有一流量调节装置7,当需要保留灌肠时,可以通过该装置夹紧管道(2),从而减小通过的有效横截面积来减小灌注的流量。(3)在金属管3中,设置有一个上面有孔的滤网样结构,从而解决当灌注液体为中药时,会有大量药渣伴随进入病人肠道的问题。附图1

2.应用前景

2.1灌肠术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有文献[5]报道,通过不断改良灌肠用的器材、灌肠方式,尽可能地减轻病人的不适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220273746.6公开了一种采用温度试纸紧贴灌肠袋外壁来指示袋体中液体温度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存在温度指示精度欠佳(试纸安放在袋体外壁)、影响高温灭菌环节(试纸安放在袋体内壁)、且试纸保质期短的问题。本设计带液体温度测定功能的灌肠袋由于通过金属传热,直接采集灌肠袋内液体的真实温度,其测量结果精准,并且电子温度计可反复使用,从而在操作中保障患者安全,提高了本灌肠袋的性价比。

2.2改进和研究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现有的一些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尚需要进一步改进[6]。本设计对灌肠袋进行了改进,尤其当患者需要行中药保留灌肠时,可以调节流量与速度;金属过滤网可以避免药液不均匀,减少大量药渣伴随进入病人肠道,保证管道畅通,保证灌肠效果。把循证护理中的整体规思想运用到中医护理中,使中医护理的整体观更为深化、中医护理技术形成规范化。

附图1

【参考文献】

[1]吴美玲.清洁灌肠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

[2]李小寒,尚少梅.护理学基础[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穆欣,郭闯,王东梅,任蓁.中药保留灌肠护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29)

[4]张淑杰,李新新.一次性持续膀胱冲洗引流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6)

[5]穆欣.郭闯.王东梅.任蓁中药保留灌肠护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29)

[6]李玉霞.李丽萍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33)

本研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320336820.9)

标签:;  ;  ;  

一种带液体温度测定功能的灌肠袋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