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和物种多样性论文-赵津仪,屈兴乐,薛会英,罗大庆

分类和物种多样性论文-赵津仪,屈兴乐,薛会英,罗大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类和物种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佩枯错,群落,数量分类,物种多样性

分类和物种多样性论文文献综述

赵津仪,屈兴乐,薛会英,罗大庆[1](2019)在《西藏佩枯错植物群落分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佩枯错地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开展该区域的植被研究,可为探究与保护该区域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运用群落样方调查方法,采用TWINSPAN、物种多样性等多元数量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佩枯错湖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特征、群丛类别、物种多样性,并讨论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佩枯错湖区植物种类较少,组成简单,主要以禾本科为优势;植被分布区类型按属分布类型划分可分为7类,以北温带成分为主,植物种地方区域特征明显。湖区植被可划分为六个群丛: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Nevski)+天山鸢尾(Iris loczyi Kanitz)群丛、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 Falc.ex Boott)+大花嵩草(Kobresia macrantha Bocklr.)+海乳草(Glaux maritima L.)群丛、窄果苔草(Carex angustifructus (Kük.)V.Krecz.)+头花独行菜(Lepidium capitatum Hook.f.et Thoms.)群丛、紫花针茅(Stipapurpurea Griseb.)+窄果苔草(Carex angustifructus (Kük.)V.Krecz.)群丛、落芒草(Oryzopsis munroi Stapf ex Hook.f.)+菊叶香藜(Chenopodium foetidum Schrad.)群丛、菊叶香藜+窄果苔草群丛。湖区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数量差异较明显,物种多样性由湖中部向湖南、湖北两侧呈降低态势,与湖泊的退化趋势相同。(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罗晓波,郝云庆,熊皎,王晓玲,曾德刚[2](2019)在《雷波西宁古茶树居群分类与排序及物种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雷波西宁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区进行群落学调查,共设置了37个群落样地(20 m×20 m)进行了DCA分类与排序分析;同时,利用丰富度指数(R)、辛普森指数(D)、香农-维纳指数(H)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E)分析了不同群落类型间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DCA群落分类方法将古茶树群落分为6种类型,即Ⅰ茶树+枹栎+扁刺栲群落、Ⅱ茶树+丝栗栲+曼青冈群落、Ⅲ茶树+锐齿槲栎+白栎群落、Ⅳ茶树+柳杉+红椿群落、Ⅴ茶树+亮叶桦+野核桃群落、Ⅵ茶树+桤木+檫木群落。总体以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也有少量常绿阔叶林和人工柳杉林。样方的DCA排序明确地揭示各群落类型境地分布范围;样地和物种DCA排序较好地揭示立地因子对群落类型和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从群落相似性和稳定性角度出发,野生古茶树首要应开展就地保护,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同时加大人工繁育研究。(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彭培英[3](2019)在《云南小兽体表革螨物种多样性及区系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革螨是一大群节肢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共报道革螨亚目螨类约8280种,我国记载的革螨已达600多种。在动物分类上,革螨隶属于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寄螨目Parasitformes中气门亚目Mesostigmata或革螨亚目Gamasida中的一个“股”cohort即“革螨股”Gamasina。革螨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因种类不同而异,一些革螨营自由生活;一些革螨营寄生生活,特别是营体表寄生生活,如寄生于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甚至其他节肢动物体表的革螨等。体表寄生革螨最常见的宿主(寄主)动物是啮齿类及其他小型哺乳动物。有些革螨种类与医学相关,一些革螨可以通过直接叮咬人类皮肤造成皮炎;一些革螨被认为是部分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例如立克次体痘和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有着广阔的领土,复杂的地形地貌以及变化多端的气候,动植物丰富。本文利用1990年至2015年期间所陆续积累的大量原始数据和革螨标本,参照“数据挖掘”的基本思路,对这些丰富的数据资料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挖掘,研究结果如下:1小兽宿主物种多样性及区系分布特征本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1990年至2015年期间对云南省40个县(市)的长期积累调查。从所调查的40县(市)共捕获17638只小兽,经分类鉴定,隶属于7目12科38属74种,宿主种类丰富,其中啮齿目最多共16420只,占所有小兽的93.094%(16,420/17,638)。在所鉴定出的74种小兽中,黄胸鼠、大绒鼠、齐氏姬鼠、褐家鼠构成比最高,分别为29.964%,12.139%,10.829%和8.210%,是整个云南省40县(市)所捕获小兽的优势宿主。五个动物地理小区中,捕获的小兽个体数以横断山南部小区(II区)的最多,但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以横断山中部小区(I区)最高,小兽的物种数是57种(S=57),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是2.788(H=2.788)。滇西高原小区(IV区)和滇南山地小区(V区)的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最低。每个动物地理小区优势宿主也不相同。不同动物地理小区宿主相似性聚类结果显示IV区和V区首先聚集在一起,I区和II区聚集在一起,随后再和III区聚到一起。有13种宿主动物广布种,32种特有种。2革螨物种多样性及区系分布特征在所捕获的17638只小兽体表上共采集到革螨139111只,分类鉴定为13科39属156种。在所鉴定出的13科中,厉螨科所占的种类最多(104种)、个体数量最大(130950只),个体数量占全部革螨的95.438%。在所鉴定出的156种革螨中,有16种主要革螨(个体数量大于1000),这16种主要革螨的总构成比达到了92.97%,其中又以纳氏厉螨、毒厉螨、短尾鼩地厉螨、贵州厉螨、土尔克厉螨的数量最多(个体数量大于10000),这5种螨是云南省全境范围内的优势革螨种类。本文研究还发现,革螨个体数和多样性与小兽宿主的个体数和多样性呈显着正相关(个体数:r=0.94,P=0.02;多样性:r=0.87,P=0.05),这说明了革螨的物种多样性主要是受宿主因素影响。聚类分析、极点排序和主分量分析叁种方法对革螨区系划分的结果基本一致,I区和II区的革螨划分为一类,III区和V区的革螨划分为一类,IV区单独为一类。不同动物地理小区的优势革螨种也不相同。在云南省革螨区系成分中,既有东洋界成分,也有古北界成分,其中东洋界75种,占48.08%;古北界种类有56种,占35.90%;广布种25种,占16.03%,这可能与云南省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明显的海拔差异有关。用“生态位宽度”来研究“广宿主螨种”,结果显示土尔克厉螨、纳氏厉螨、鼩鼱赫刺螨、短尾鼩地厉螨和金氏厉螨是广宿主革螨种;有27种地理广布革螨种。本研究结果显示,云南省革螨的物种多样性超过了我国其他省(市、自治区)及来自其他国家任何一个区域性调查的革螨物种多样性(甚至整个国家的革螨物种多样性)。小兽宿主是影响革螨物种多样性高低及区系分布的首要因素。此外,云南省复杂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的地理景观及栖息地、复杂多变的气候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革螨的多样性及区系分布。这些间接的因素也可以通过影响小兽宿主进而影响革螨的多样性及区系分布。3革螨物种多样性和区系沿不同环境梯度的分布格局本研究结果显示,革螨物种多样性和区系分布会沿着不同环境梯度(如纬度和海拔)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革螨的科、属、种丰富度,特有种丰富度和特有度,以及东洋界和古北界区系成分物种丰富度都呈现了随纬度增加先增高后降低的单峰分布格局,最大峰值出现在25?-27?N之间,研究认为,形成物种密度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两大区系分界线和交错区的边缘效应。东洋和古北两大区系成分过渡或交错区的跨度在22?-29?N之间,并在25?-27?N之间共同构成了两区系物种交汇和分异的中心。革螨的属、种β多样性沿着纬度梯度的水平分布基本呈双峰分布格局,峰值反映出革螨的组成及成分在不同纬度梯度、气候带之间的过渡和转变,说明β多样性的水平分布格局与纬度梯度的气候、环境变化程度的关系密切,以及过渡区的边缘效应对两区系物种丰富度高峰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云南省西部横断山区25?-27?N的区域形成了两大区系物种交汇和分异的中心,由于边缘效应的复杂的地理景观,这里的革螨科、属、种和特有种都具有较高的多样性。革螨的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包括β多样性),如科丰富度、属丰富度、物种丰富度、特有种丰富度和特有度以及不同区系成分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都呈现随着海拔先增高后降低的单峰分布格局,最大峰值出现在海拔2000-3000m之间。由于边缘效应的影响,云南省海拔2000-3000m的区域形成了两大区系物种交汇和分异的中心。4革螨种多度分布和种样方关系云南省革螨的种-多度图接近对数正态分布,其理论曲线用Preston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拟合取得较好效果(α=0.30,拟合优度R~2=0.9057)。个体数量在2-4个之间的种类最多,有30种,优势种和稀有种都较少。根据Preston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可估测出云南省境内革螨总物种数为177种,约有21种革螨未采集到,这在实际的野外调查中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有些物种特别稀少而未能采集到。种-样方关系图表现为随着宿主样本量增加,革螨物种数缓慢增多,当宿主数量达到17638只时,种-样方曲线还在继续攀升,这可能与不同环境条件下(如不同的纬度、海拔、不同宿主种类等)革螨物种构成的不均匀性有关。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革螨的物种组成可能有很大差异。此外,本文还描述和报道了1个革螨新种,即:景哈厉螨Laelaps jinghaensis sp.nov.并且还在结果中详细附上了云南省境内40县(市)的革螨名录和小兽宿主名录。5景观多样性与媒介革螨地处“叁江并流区”的山区地理景观(ML)小兽宿主种类丰富(55种3323只),革螨种类丰富(88种23095只),动物传染源宿主大绒鼠(15.92%)、齐氏姬鼠(14.17%)和媒介革螨(毒厉螨,12.22%)的构成比不是很高,优势地位也不突出,媒介革螨(毒厉螨)感染优势宿主(中华姬鼠、大绒鼠、齐氏姬鼠)的感染率(0,0.38%,1.49%)及平均多度(0,0.02,0.09)很低;而地处西双版纳地区的坝区地理景观(FL)小兽宿主种类比较单一(仅有18种),革螨种类比较单一(54种),动物传染源宿主黄胸鼠(88.04%)和媒介革螨种(毒厉螨,23.77%)的构成比很高,优势地位很突出,媒介革螨(毒厉螨)感染优势宿主(黄胸鼠)的感染率(38.87%)及平均多度(2.21)较高。(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唐战胜[4](2019)在《古田山常绿阔叶林不同分类群萌生能力与地形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萌生更新是森林更新的重要方式,同时萌生更新也是植物更新生态位(regeneration niche)重要的一部分。萌生更新不仅对保证植物种群的延续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持等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浙江古田山2007年5ha样地复查的基础上,重点对样方内的147种木本植物(DBH≧1cm),23450棵主干及萌生茎干数据,结合古田山5ha样地的地形和群落学特性,具体分析了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内不同分类群的萌生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不同分类群的萌生能力在不同地形中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分类群的萌生能力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将进一步完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共存理论,对进一步认识萌生树种在植物群落恢复及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中发挥的作用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不同分类群的萌生特性:在科级水平上,古田山5ha样地内出现样方数≧3的41个科中,共有31科具有萌生能力,10科不具有萌生能力,且不同科的萌生能力差异显着。在物种水平上,古田山5ha样地内出现样方数≧3的124个物种中,共有94种具有萌生能力,30种不具有萌生能力,且不同树种的萌生能力差异显着。说明在古田山5 ha常绿阔叶林样地内,不同的分类群都普遍发生了萌生现象,且不同分类群之间的萌生能力不同,这说明了不同分类群的更新策略存在不同偏好。(2)具体分析了不同分类群的萌生能力与不同地形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金缕梅科、樟科、茜草科、杜英科以及檵木、栲树、钩栲的萌生能力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强,甜槠、厚皮香、腺蜡瓣花的萌生能力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弱;钩栲、猴欢喜的萌生能力随着坡度的增大而显着增强,毛花连蕊茶的萌生能力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弱;壳斗科、忍冬科以及浙江新木姜子的萌生能力由东坡到北坡逐渐增强,宜昌荚蒾的萌生能力则由东坡到北坡逐渐减弱;木犀科以及猴欢喜的萌生能力在山脊处比较强,而虎耳草科以及石栎、矩形叶鼠刺的萌生能力则在沟谷地带比较强。其它科及物种与不同地形因子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说明在古田山5 ha常绿阔叶林样地内,不同科及物种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都发生了不同强度的萌生更新,只有少数科及物种的萌生能力与地形因子有显着的相关性,大部分的科及物种虽然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萌生更新,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显着的相关性。(3)具体分析了不同分类群的萌生能力与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壳斗科、木兰科、桃金娘科以及钩栲、小叶石楠的萌生能力的增强,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随之增大,而随着腊梅科、金缕梅科、樟科、虎耳草科、安息香科以及柳叶腊梅、马银花、栲树、矩形叶鼠刺、杨梅、短尾越橘的萌生能力的增强,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反而减小;随着壳斗科、桃金娘科萌生能力的增强,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随之增大,而随着腊梅科、金缕梅科、安息香科以及栲树、柳叶腊梅的萌生能力的增强,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反而降低;腊梅科、虎皮楠科以及柳叶腊梅、虎皮楠的萌生能力的增强会减弱群落内物种的均匀度格局,而壳斗科以及映山红的萌生能力的增强会增大群落内物种的均匀度格局。其它科及物种与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说明在古田山5ha常绿阔叶林样地内,不同科及物种的萌生能力的强弱对群落物种多样性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只有少数科及物种的萌生能力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有显着的相关性,大部分的科及物种虽然对群落物种多样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显着的相关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古田山5ha常绿阔叶林中,不同分类群的萌生物种的更新策略不同,它们不仅在不同地形环境中通过发生不同强度的萌生更新来维持自身种群的延续,同时又对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常绿阔叶林不同分类群的萌生能力和地形以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科学问题,后续研究可以充分利用长期动态监测样地的优势,考虑选择更大或更多的样地和群落类型、更长的时间尺度、更复杂的地理环境,结合土壤、气候等影响因子进一步展开。(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9-03-17)

李婷婷,姬兰柱,于大炮,周莉,周旺明[5](2019)在《东北阔叶红松林群落分类、排序及物种多样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群落是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探讨森林群落的分布格局、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助于该区森林群落稳定性的维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东北阔叶红松林区,沿纬度梯度在典型区域选择未受干扰的原始阔叶红松林进行群落调查,并运用多元回归树(MRT)、物种多样性指数比较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森林群落进行分类、比较和排序。结果表明:东北阔叶红松林森林群落可分为4个类型,不同群落类型间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差异显着。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均为低纬度区的千金榆-枫桦-红松林显着高于高纬度地区的冷杉-红松林群落。CCA排序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各群落类型的分布范围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其变化格局主要受温度和降水的影响,其次是土壤养分。该结果为气候变化下阔叶红松林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熊聪慧,薛进庄[6](2018)在《从物种丰富度到表型宏演化:分类单元多样性与形态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生物宏演化的研究被认为是未来古生物学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其主要的研究手段——定量古生物学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分类单元多样性(Taxonomic Diversity)是生物宏演化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用于测算在特定时间间隔或地理范围内不同级别(如种、属、科以及其他级别)的分类单元数目的变化,其中古生物多样性研究中较为常用的两个指标为物种多样性(即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和属级多样性(Genus Richness)。分类单元多样性与生物的形态、功能和系统发育等多方面的耦合研究,可用以深入探讨地史时期生物多样性的演变。以分类单元多样性的统计为基础,又衍生出新生率、灭绝率、更替率等从不同角度定量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多个指标。自Raup、Sepkoski等着名学者系统地开展化石类群的分类单元多样性研究以来,国内外的古生物学者在分类单元多样性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如显生宙不同生物类群的分类单元多样性演化和大灭绝事件等,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态多样性(Morphological Diversity),也被称为形态歧异度(Morphological Disparity),关注表型(生物大小、形态和复杂度等)在形态空间中的变化量,是研究生物宏演化的另一项重要内容。这一概念最初被用于研究寒武纪动物群的形态变异范围及演化意义,随后在定量古生物学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研究为进一步理解生物性状变革、演化速率和适应辐射提供了新思路。对形态多样性的研究需要引入形态空间(Morphospace)的概念。形态空间,即任意一个或多个形态学特征构成的一维或多维坐标系。任意一个生物体在此坐标系中,都占据一定的位置(数据点)。通过研究数据点在形态空间上的大小范围、离散程度以及分布特征,可对一组生物体的形态变异进行定量研究;数据点(生物体)在坐标系上数值变化的范围总和、方差总和等,可作为形态多样性的定量指标。另外,由于生物体的形态特征与其生态适应密切相关,因此形态空间的演化模式,可间接地反映生物体在生态空间(Ecospace)的演化过程。分类单元多样性受到生物本身的演化、化石埋藏潜力(岩相)、研究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多样性曲线的解释仍有诸多不确定性。与分类单元多样性不同的是,形态多样性侧重研究生物的表型演化,因此可用于揭示生物演化过程中一些关键形态学特征的演化。学术界对叁叶虫、棘皮动物、笔石、脊椎动物等类群的形态多样性演化已开展了广泛研究。形态多样性一般和分类单元多样性呈现不同步的变化特征,且不同分类单元的形态变化量和变异速率也往往各不相同。例如,叁叶虫的形态多样性的最高峰出现在中、晚奥陶世,但分类单元多样性却并非如此,而在分类单元多样性明显下降时,形态多样性却持续增加;奥陶纪的笔石亦表现出在成种和适应辐射事件上形态和分类单元多样性的不一致性;对华南地区泥盆纪至二迭纪维管植物大型叶形态多样性的研究也显示了其与分类单元多样性的不同步性。另外,形态多样性在分析多个动物谱系灭绝型式方面亦有着其重要性和独特性。国内学者针对形态多样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针对各地质时代、不同的生物类群广泛开展研究。相比海洋生物,陆生维管植物的相关研究更为薄弱,而植物作为宏体自养型初级生产者,在发育演化和生存对策方面均显示了不同于动物的特征,因此对陆生维管植物形态多样性的研究亟待加强。例如,在维管植物登陆初期,植物类群大量出现,并通过表型的演化与地表环境进行相互作用,因此对早期维管植物形态多样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华南板块泥盆纪植物化石标本丰富,地层学和分类学研究充分,多数植物形态特征较为完整,非常适合开展区域性的形态多样性研究;大量地方性属种的存在,必然使之呈现出很多有别于全球其它地区的、独特的宏演化特征;多个类群分类单元多样性的始现—繁盛—灭绝,亟待形态学方面的完整阐述。探讨华南板块泥盆纪维管植物关键性状的长期演化和植物形态的宏演化模式,是一个重要的、有潜力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邢佳慧,崔宝凯[7](2018)在《灵芝属的物种多样性、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灵芝属(Ganoderma)隶属于灵芝科(Ganodermataceae),是国内外着名的食药用真菌及木材腐朽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世界范围内的标本材料,对灵芝属的物种多样性、分类与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研究材料共有1000余号,来源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6个大洲。目前为止,Index fungrum中除已被确认的同物异名外,共有灵芝属233个分类单元,我们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世界范围内目前可确认的灵芝属物种共有137种,中国目前可确认的灵芝属物种共有24种。世界范围内目前有分子数据的灵芝属物种共计57种,基于ITS片段和ITS+nLSU+EF1-α+mtSSU+β-tubulin+RPB2+nSSU的多基因片段分别构建的灵芝属系统发育树表明:灵芝属可分为G. applanatum group, G. australe group, G. lingzhi group, G. lucidum group, G. sessile group, G. sinense group, G. tropicum group和G. zonatum group等8个主要的clade;灵芝属不同种间菌盖表面有无漆状光泽无法从系统发育树上显着分开;ITS和EF1-α片段可作为灵芝属内种间区分的DNA条形码基因;G. colossus、G. subresinosum和G. tsunodae应转移到灵芝科其它属中。本研究对灵芝属的53个物种重新进行了形态描述,其中包括已发表的灵芝属新种3个,待发表的灵芝属新种4个,并编制了灵芝属的分种检索表。(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08-11)

孙雅雯[8](2018)在《西太平洋海山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新物种的分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物种及功能基因的多样性一直是科学家们的研究热点。深海因其特殊、极端的生态环境,是发现新型细菌和新型功能基因的宝贵资源库。西太平洋因具有活跃的板块构造和海底火山活动,推测势必蕴藏着适应该特殊环境的微生物。本研究通过西太平洋科考,获得了马里亚纳海山21个站位不同深度的海水样品。通过16S rDNA测序鉴定,初步探讨了该海山附近细菌的多样性及优势菌群;同时,对分离自西太平洋海山的两株系统发育新菌种进行了多相分类鉴定。实验结果表明:从马里亚纳海山21个站位水体样品中共分离得到369株细菌,它们归属于4个门,7个纲,58个属,94个种。其中,γ-变形菌纲菌株数量最多,为136株(37%),属于优势菌群;拟杆菌门次之,为110株(30%);α-变形菌纲96株(26%);β-变形菌纲1株(0.2%);厚壁菌门14株(3.8%);放线菌门12株(3%)。58个属中有11个属的菌株在多个站位均分离出,数量相对较多,属于优势属。其中,交替单胞菌属的菌株数量最多,为41株(11%)。优势种为百慕大外海橄榄形菌(Pelagibaca bermudensis)(4.9%)、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4.3%)、盐单胞菌(Halomonas meridiana)(3.8%)、运动嗜中杆菌(Mesonia mobilis)(4.9%)、海水鼠尾菌(Muricauda aquimarina)(4.3%)。另外,还发现11个疑似新种和1个疑似新属,有待进一步分类鉴定。采用多相分类方法,对分离的两株疑似新种菌株YM319和YM155进行了物种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菌株YM319是大洋球形菌属(Oceanisphaera)的一个新种。该菌分离自西太平洋海沟一颗附带着海蛇尾的黑石表面,与关系最近标准菌株Oceanisphaera Profunda SM1222~T的16S rRNA基因相似性最高为97.4%,近球形、具有极生鞭毛和运动性,能够降解尿素,但不能降解酪蛋白、DNA、七叶苷和淀粉,被命名为Oceanisphaera marina。另一菌株YM155是Thalassotalea属中的一个新种,该菌分离自西太平洋海沟海绵表面,为近球形、具极生鞭毛和运动性,能够降解DNA、淀粉、酪蛋白、七叶苷和明胶,不能降解琼脂和尿素。与关系最近标准菌株Thalassotalea piscium T202~T和Thalassotalea agariperforans M-M1~T的16S rRNA基因相似性最高为97.2%,被命名为Thalassotalea profundi。(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4)

王扬[9](2018)在《一株糖霉菌新物种的多相分类及糖霉菌属CRISPR/Cas系统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南部地区日照时间充足,高温、干旱、气候干燥,形成了典型的盐碱极端环境,该环境中不但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还包含了未知的放线菌新物种。本研究对来自南疆盐碱环境的一株糖霉菌新物种进行了多相分类鉴定,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以新疆优势物种—糖霉菌(Glycomyces)属菌株为研究材料,对糖霉菌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得出CRISPR/Cas系统基因座结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糖霉菌CRISPR结构,同时对Cas蛋白的种类和同源性进行多样性分析。力求探索CRISPR/Cas的免疫系统在糖霉菌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链霉菌为模式菌属,从新疆环境中成功分离得到一株链霉菌噬菌体,为寻找侵染糖霉菌属噬菌体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一株糖霉菌新物种TRM 41368多相分类鉴定菌株TRM 41368最适生长盐浓度为5%,最适生长pH为8,最适生长温度为37℃。菌株TRM41368具有脂肪酶产生能力,不具有氧化酶,淀粉水解酶、脲酶和纤维素酶产生能力;具有还原硝酸盐、过氧化氢酶、明胶液化、牛奶凝固与胨化的能力,不具有黑色素产生和硫化氢产生的能力。菌株TRM 41368只能利用壳聚糖和松叁糖作为唯一碳源。菌株TRM 41368的全细胞糖主要含有核糖、木糖和葡萄糖;全细胞氨基酸类型为:meso-DAP(meso-diaminopimelicacid);主要含有的极性脂为PC,DPG,PI,PIM,PG,PE;主要的脂肪酸类型(>5%)为:C_(18:1)ω9c,C_(16:0),iso-C_(16:0),anteiso-C_(17:0)和anteiso-C_(15:0);甲基萘醌类型为MK-9(H_6);基因组DNA的(G+C)mol%含量为69.9%。通过对TRM 41368和最相似菌株G.fuscus TRM 49117~T(相似性98.46%)全基因组测序,获得DNA-DNA杂交计算值ANI(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为70.59%,证明这两株菌为不同的放线菌物种。通过以上特征,菌株TRM 41368鉴定为糖霉菌属的一个新物种,命名为硝尔库勒糖霉菌(Glycomyces xiaoerkulensis)。2.糖霉菌属CRISPR结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所分离得到的糖霉菌新物种资源,对糖霉菌展开基因组学研究,预测发现糖霉菌属具有多个CRISPR位点,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糖霉菌属CRISPR/Cas系统结构的特征。采用BLAST,多序列比对,保守性分析,RNA结构预测,HMMer等方法对糖霉菌进行CRISPR系统分析。在不同糖霉菌基因组中均发现CRISPR结构,CRISPR1和CRSIPR2两大类。其中CRSIPR1中,只有9株糖霉菌有完整的CRISPR/Cas结构,共有type I-A、typeI-E和typeIII-A、typeIII-B 4种类型;对菌株leader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没有明显回文结构但GC含量较高;对Cas蛋白进行预测及分析发现Cas蛋白与物种特异性相关。本文阐明了糖霉菌CRISPR结构的特点,以及CRISPR/Cas系统的分类,通过对糖霉菌CRISPR/Cas系统的认识,为研究糖霉菌的相关免疫机制和CRISPR介导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帮助,为揭示其对宿主菌与噬菌体、质粒间的关系奠定基础。3.一株噬菌体TRMP45540分离鉴定及生理特性为探究CRISPR/Cas系统对糖霉菌的免疫功能机制,了解外源DNA(噬菌体)引起糖霉菌属产生免疫的过程。本文选取了放线菌中的模式菌属—链霉菌,作为筛选噬菌体的宿主菌。以本实验室分离获得的新物种黄色链霉菌(TRM 45540)为宿主菌,从新疆环境中成功分离获得噬菌体,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点进行研究。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噬菌体TRMP45540,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并测定其生理特性,包括宿主范围测定,噬菌斑形成温度范围测定,噬菌体热稳定性试验,最适pH试验,最佳感染复数和一步生长曲线。此链霉菌噬菌体可裂解五株典型链霉菌。该噬菌体所形成的噬菌斑边缘呈现不规则圆形透明,直径5 mm左右(培养12小时),边界清楚,电镜观察其头部直径大约为71 nm,尾长大约285 nm,属于长尾噬菌体。该噬菌体能耐受50℃高温,最适pH为6.0~7.0,最佳感染复数是0.001,其侵染宿主菌的潜伏期约20min,裂解期约130 min。TRMP45540是专性侵染链霉菌,推测很可能是一种新的噬菌体。(本文来源于《塔里木大学》期刊2018-06-01)

莫平[10](2017)在《湘潭锰污染土壤中可培链霉菌多样性及两株新物种的多相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放线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的一类原核微生物,它们分布于各种各样的环境。由于产生有益的代谢物,它们在医药、食品、工农业等多个领域上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因而其研究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链霉菌。据报道,至2010年微生物产生的活性物质已有超过30000种被发现,其中由放线菌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达到13000多种,链霉菌产生的物质约7600种。本研究从湘潭锰矿污染区(N27°53'-28°03',E112°45'-112°55')及周边环境的土壤分离得到1200多株放线菌,通过结合菌落的培养特征和16S r RNA基因序列,最终得到51株菌落形态、特征不同的链霉菌。由此可知:湘潭锰污染土壤中存在丰富多样的链霉菌。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株LUSFXJ,MKLv,MK 44,MK 45和MK47可能为潜在的链霉菌新物种。本研究选取菌株LUSFXJ和MK 44进行了多相分类鉴定,研究结果如下:(1)菌株LUSFXJ,分离自锰矿污染区或周边环境的土壤,16S r RNA基因序列以及孢子形态、结构特征和培养特征均表明:菌株LUSFXJ属于链霉菌。甲基萘醌包含MK-9(H_6),MK-9(H_8),MK-9(H_2)和MK-8(H_8)。磷脂类型包括双磷脂酰甘油(DPG)和一个未鉴定的极性脂。脂肪酸主要成分为iso-C_(1 5:0),anteiso-C_(1 5:0),iso-C_(16:0),C_(16:0)和summed Feature 3。菌株LUSFXJ的细胞壁含有meso-DAP,细胞水解产物含有核糖,甘露糖和葡萄糖。菌株LUSFXJ与进化关系最近的参照菌株的杂交率远远低于70%。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DNA的分子杂交结果,确定菌株LUSFXJ是链霉菌的一个新种,并将其命名为Streptomyces(2)菌株MK 44,分离自锰矿污染区的土壤。根据菌落的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的比较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菌株MK 44属于链霉属,同时明显区别于同源性>97%有效发表的种。其与选择的菌株S.speciali JCM 16611~T和S.mayteni JCM 16957~T的杂交值分别为30.90±0.28%和29.86±3.51%远远低于Wayne et al(1987年)提出的70%作为新种的界限。因此可以判断该菌为链霉菌的潜在新种,并将其命名为鹤岭链霉菌Streptomyces heling sp.nov.(=GDMCC 4.137~T=KCTC 39920~T)。(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30)

分类和物种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雷波西宁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区进行群落学调查,共设置了37个群落样地(20 m×20 m)进行了DCA分类与排序分析;同时,利用丰富度指数(R)、辛普森指数(D)、香农-维纳指数(H)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E)分析了不同群落类型间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DCA群落分类方法将古茶树群落分为6种类型,即Ⅰ茶树+枹栎+扁刺栲群落、Ⅱ茶树+丝栗栲+曼青冈群落、Ⅲ茶树+锐齿槲栎+白栎群落、Ⅳ茶树+柳杉+红椿群落、Ⅴ茶树+亮叶桦+野核桃群落、Ⅵ茶树+桤木+檫木群落。总体以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也有少量常绿阔叶林和人工柳杉林。样方的DCA排序明确地揭示各群落类型境地分布范围;样地和物种DCA排序较好地揭示立地因子对群落类型和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从群落相似性和稳定性角度出发,野生古茶树首要应开展就地保护,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同时加大人工繁育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类和物种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1].赵津仪,屈兴乐,薛会英,罗大庆.西藏佩枯错植物群落分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J].草地学报.2019

[2].罗晓波,郝云庆,熊皎,王晓玲,曾德刚.雷波西宁古茶树居群分类与排序及物种多样性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9

[3].彭培英.云南小兽体表革螨物种多样性及区系分类研究[D].贵州大学.2019

[4].唐战胜.古田山常绿阔叶林不同分类群萌生能力与地形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19

[5].李婷婷,姬兰柱,于大炮,周莉,周旺明.东北阔叶红松林群落分类、排序及物种多样性比较[J].生态学报.2019

[6].熊聪慧,薛进庄.从物种丰富度到表型宏演化:分类单元多样性与形态多样性[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7].邢佳慧,崔宝凯.灵芝属的物种多样性、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C].中国菌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8

[8].孙雅雯.西太平洋海山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新物种的分类鉴定[D].青岛科技大学.2018

[9].王扬.一株糖霉菌新物种的多相分类及糖霉菌属CRISPR/Cas系统多样性分析[D].塔里木大学.2018

[10].莫平.湘潭锰污染土壤中可培链霉菌多样性及两株新物种的多相分类[D].湖南科技大学.2017

标签:;  ;  ;  ;  

分类和物种多样性论文-赵津仪,屈兴乐,薛会英,罗大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