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索即付保函若干法律问题探略

见索即付保函若干法律问题探略

论文摘要

见索即付保函是在二战后蓬勃发展的国际商事交易实践中产生和广泛应用起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信用担保方式,见索即付保函对传统保证的从属性进行了颠覆。此种保函中的保证人在收到受益人的索赔文件和相关单据并经过审查认定这些文件和单据在表面上与保函规定的条件、条款一致时就必须立即、无条件偿付相应的款项给受益人。因而其既简化了受益人的索赔环节保证其债权能够顺利实现,又将银行从耗时费力的基础交易纠纷中解脱出来。但见索即付保函的独立性和单据性又为受益人进行欺诈索款留下了空间。国际社会白1978年以来开始了针对此领域的立法运动。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见索即付保函的效力问题缺乏明确规定。在实务中,虽然见索即付保函在涉外领域和国内领域都有应用,但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却将两个领域的保函的效力区别对待。鉴于此,本文对见索即付保函作了一些粗略的研究并对我国独立担保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几点粗浅的建言。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导言部分通过对见索即付保函的付款机制分析见索即付保函兴起的原因;第一部分介绍了见索即付保函的一些基本问题,多角度剖析其概念、起源和分类,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第二部分阐述笔者对见索即付保函的法律实质认识,对见索即付保函的法律结构和法律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进行了见索即付保函的法律实务研究,从保函识别到运作程序到保函条款再到欺诈例外问题,包含了见索即付保函实务中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对规范见索即付保函及备用信用证这两种独立担保制度的国际公约和惯例进行述评和分析,为第五部分“我国独立担保法律制度的构建”埋下了伏笔;第五部分落脚于我国,分析了见索即付保函等独立担保制度在我国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对我国在此领域的立法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其不合理性;最后借鉴国际立法先进经验,在宏观上对我国未来独立担保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提出了几点粗浅的建议。最后结束语部分笔者提出:传统担保具有无偿性和人身性,所以出于“充分保护保证人”之考虑赋予其从属性;而现代信用担保制度的实际运作早已成为银行和专业担保公司的一项经营业务甚至还具有融资功能,因此赋予其独立性才能平衡各方当事人利益,达到“三赢”的目的。鉴于实践中见索即付保函等独立担保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早已广泛应用,所以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承认独立担保合法地位并且对独立担保具体运作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规范。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见索即付保函的基本法律问题研究
  • 一、见索即付保函的概念
  • (一) 从语言学的角度
  • (二) 从法律渊源探寻
  • (三) 从分类比较角度
  • (四) 小结
  • 二、见索即付保函的起源
  • (一) 从学理角度分析见索即付保函兴起的原因 物的担保——传统的从属性保证——相对独立的见索即付保函
  • (二) 从国际商事实践探寻见索即付保函兴起的原因
  • (三) 备用信用证的起源
  • 三、见索即付保函的分类
  • (一) 根据见索即付保函的付款条件分
  • (二) 根据保函是否具有融资功能分
  • 第二部分 见索即付保函法律实质认识
  • 一、见索即付保函的法律关系结构
  • (一) 直接保函的法律关系结构
  • (二) 间接保函的法律关系结构
  • 二、见索即付保函的法律特征
  • (一) 见索即付保函的本质特征——独立性
  • (二) 见索即付保函的其他特征
  • 第三部分 见索即付保函法律实务研究
  • 一、见索即付保函的识别问题
  • (一) 从保函名称入手
  • (二) 从保函内容入手
  • 二、见索即付保函运作程序
  • 三、见索即付保函的基本内容
  • (一) 责任条款/确定保函性质条款与基础交易合同变更对保函义务的影响条款
  • (二) 当事人条款
  • (三) 基础交易关系及约因条款
  • (四) 先决条件条款
  • (五) 有效期条款
  • 四、实务运作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 (一) 见索即付保函相关权利的转让
  • (二) 保证人追偿权问题
  • (三) 见索即付保函欺诈例外的相关法律问题
  • 第四部分 有关见索即付保函的国际立法实践述评
  • 一、国际独立担保立法运动的兴起
  • 二、立法成果及述评
  • (一) 《合同保函统一规则》
  • (二) 《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
  • (三) 《国际商会合同保函统一规则》
  • (四) 《独立保函和备用信用证公约》
  • (五) 《国际备用信用证惯例》
  • 第五部分 我国独立担保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 一、独立担保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 (一) 概述
  • (二) 商业银行独立担保业务的主要品种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独立担保业务的现状
  • 二、我国独立担保制度的立法现状及简评
  • (一) 现有立法对独立担保合法性问题尚无明确规定
  • (二) 现有立法缺乏对独立担保制度的专门性针对性规定
  • 三、我国独立担保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 (一) 立法采用的形式
  • (二) 立法的指导思想
  • (三) 法律制度构建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黑龙江省2019年试行工程担保制度[J]. 建筑技术开发 2019(02)
    • [2].工程担保制度进入加速推进期[J]. 施工企业管理 2019(10)
    • [3].唐代债法中的担保制度分析[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8(01)
    • [4].读编四则[J]. 中华建设 2017(01)
    • [5].信用担保制度的变迁与农户融资的困境——兼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担保体系建设优先性[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4(04)
    • [6].完善知识产权海关担保制度研究[J]. 海关法评论 2016(00)
    • [7].浅论人保与物保之关系[J]. 山西青年 2017(08)
    • [8].互联网金融担保制度弊端及其责任界定[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02)
    • [9].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交易担保制度及其完善[J]. 期货及衍生品法律评论 2018(00)
    • [10].民法典视野下商事担保制度的整合与建构[J]. 河南社会科学 2018(12)
    • [1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6部门印发指导意见 加快推行工程担保制度[J].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19(08)
    • [12].论民法典分则中担保制度的独立成编[J]. 法学家 2019(06)
    • [13].民法典背景下商事担保制度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32)
    • [14].工程担保制度的市场意义与发展建议[J]. 建筑经济 2011(08)
    • [15].浅谈中小企业发展与信用担保制度[J]. 甘肃科技纵横 2009(01)
    • [16].浅谈工程担保制度在我国的推行[J]. 建设科技 2009(05)
    • [17].瑕疵担保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分析[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03)
    • [18].农村信用担保制度变迁[J]. 中国金融 2016(05)
    • [19].探析我国工程担保制度[J]. 中外企业家 2014(04)
    • [20].对当前我国推行工程担保制度的思考[J]. 福建建材 2013(03)
    • [21].探析纳税担保制度的价值目标[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2].域内外纳税担保制度之比较分析[J].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3)
    • [23].浮动担保制度初探[J]. 法制与社会 2008(19)
    • [24].德国法中的瑕疵担保制度及其改革[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19)
    • [25].黑龙江省2019年1月1日开始试行工程担保制度[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02)
    • [26].论我国独立担保制度的现状和完善路径[J]. 法制博览 2019(20)
    • [27].经济新常态下小微企业融资中浮动担保制度的完善[J]. 新乡学院学报 2017(07)
    • [28].民商事调解担保制度浅析[J]. 凯里学院学报 2012(04)
    • [29].关于建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的设想[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01)
    • [30].浅论建设工程担保制度的扩展性发展[J]. 知识经济 2012(12)

    标签:;  ;  ;  

    见索即付保函若干法律问题探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