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丹丹:框架结构-桩筏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模态分析论文

田丹丹:框架结构-桩筏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模态分析论文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作者田丹丹,张富钧,张宁锋(2019)在《框架结构-桩筏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10.0建立了传统模型和共同作用的三维实体模型来研究框架结构-桩筏基础-地基共同作用时结构的固有特性,并通过改变结构的相关参数来分析其对结构固有特性的影响。对传统模型和共同作用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比较得出,考虑共同作用后,结构的自振频率减小,自振周期延长;改变基础的刚度,对共同作用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比较,结构的自振周期随基础刚度的增大而减小。

Abstract

ben wen li yong da xing tong yong you xian yuan ruan jian ANSYS10.0jian li le chuan tong mo xing he gong tong zuo yong de san wei shi ti mo xing lai yan jiu kuang jia jie gou -zhuang fa ji chu -de ji gong tong zuo yong shi jie gou de gu you te xing ,bing tong guo gai bian jie gou de xiang guan can shu lai fen xi ji dui jie gou gu you te xing de ying xiang 。dui chuan tong mo xing he gong tong zuo yong mo xing jin hang mo tai fen xi bi jiao de chu ,kao lv gong tong zuo yong hou ,jie gou de zi zhen pin lv jian xiao ,zi zhen zhou ji yan chang ;gai bian ji chu de gang du ,dui gong tong zuo yong mo xing jin hang mo tai fen xi bi jiao ,jie gou de zi zhen zhou ji sui ji chu gang du de zeng da er jian xiao 。

论文参考文献

  • [1].桩筏基础的设计[J]. 高丽.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7)
  • [2].桩筏基础相对刚度及合理板厚的确定[J]. 陈云敏,陈仁朋,黄海丹.  工业建筑.2005(05)
  • [3].浅析桩筏基础设计[J]. 李艳.  建材与装饰.2019(31)
  • [4].新型桩筏基础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 吴海兵.  中华建设.2018(09)
  • [5].载体桩桩筏基础在高层民用建筑中的应用[J]. 李辉.  建筑结构.2016(S1)
  • [6].超高层建筑桩筏基础中桩顶反力时变效应分析[J]. 刘射洪,袁聚云,赵昕.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04)
  • [7].对101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桩筏基础性状的预测[J]. 龚剑,赵锡宏.  岩土力学.2007(08)
  • [8].桩筏基础设计的系统分析方法研究[J]. 陈晓平,茜平一.  水利学报.1995(10)
  • [9].桩筏基础整体弯曲的新计算方法[J]. 杨敏,赵锡宏,董建国.  建筑结构.1991(05)
  • [10].《上海高层建筑厚筏与桩筏基础设计理论》已通过鉴定[J].   同济大学学报.1989(01)
  • 论文详细介绍

    论文作者分别是来自中国建材科技的田丹丹,张富钧,张宁锋,发表于刊物中国建材科技2019年02期论文,是一篇关于框架结构论文,桩筏基础论文,共同作用论文,数值模拟论文,中国建材科技2019年02期论文的文章。本文可供学术参考使用,各位学者可以免费参考阅读下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资料来自中国建材科技2019年02期论文网站,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  ;  ;  ;  

    田丹丹:框架结构-桩筏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模态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