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理念的五大连池镇规划研究

基于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理念的五大连池镇规划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资源保护意识的加强,景区内中心城镇与风景名胜区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风景名胜区为城镇提供了较高的风景资源价值以及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这类城镇大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另一方面,随着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压缩了景区内居民生存发展空间,对城镇建设和产业经济有一定的限制。五大连池镇位于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西南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保留着原始的青山绿水和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但随着近年来旅游业兴旺发达,五大连池镇的盲目建设给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粗旷式的城镇建设模式与风景名胜区发展极端不协调。本文针对五大连池镇存在的问题,探讨运用规划策略协调中心城镇与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在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心城镇的演变过程,总结了中心城镇丰富性、矛盾性以及依赖性三方面的特征,简要介绍了中心城镇与风景名胜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推动两者协调发展的驱动力。通过对五大连池镇进行现状调研和分析,总结出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业结构、用地布局、资源保护以及整体风貌四个方面与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不协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资源保护优先原则、旅游业受益原则以及责权利平衡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五大连池镇协调发展的规划策略,包括空间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个层面的策略。通过规划策略的实施促使中心城镇与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达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以期对今后五大连池镇的发展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综述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风景名胜区
  • 1.2.2 风景名胜区内中心城镇
  • 1.3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1 协调发展的内涵
  • 2.1.2 城镇化理论
  • 2.1.3 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环境承载力理论
  • 2.1.5 共生理论
  • 2.2 风景名胜区内中心城镇的演变和特征
  • 2.2.1 风景名胜区内中心城镇的演变
  • 2.2.2 风景名胜区内中心城镇的特征
  • 2.3 风景名胜区与中心城镇相互关系解析
  • 2.3.1 风景名胜区对中心城镇的影响
  • 2.3.2 中心城镇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
  • 2.3.3 中心城镇与风景名胜区矛盾关系
  • 2.3.4 中心城镇与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的驱动力
  • 2.4 中心城镇与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相关实践
  • 2.4.1 黄石国家公园建设
  • 2.4.2 泸沽湖镇规划思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五大连池镇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五大连池镇概况
  • 3.1.1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概况
  • 3.1.2 五大连池镇区位及特征
  • 3.2 五大连池镇与景区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1 产业结构的问题
  • 3.2.2 用地规模与布局的问题
  • 3.2.3 资源保护的问题
  • 3.2.4 整体风貌的问题
  • 3.3 五大连池镇与景区协调发展的问题根源
  • 3.3.1 眼前利益的驱动
  • 3.3.2 城市规划的问题
  • 3.3.3 政策管理的失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五大连池镇协调发展规划研究
  • 4.1 五大连池镇协调发展规划原则
  • 4.1.1 资源保护优先原则
  • 4.1.2 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受益原则
  • 4.1.3 责、权、利平衡原则
  • 4.2 空间物质形态层面的规划策略
  • 4.2.1 控制城镇扩张
  • 4.2.2 调整用地布局
  • 4.2.3 重塑景观风貌
  • 4.2.4 加强生态恢复
  • 4.3 非物质形态层面的规划策略
  • 4.3.1 控制人口规模
  • 4.3.2 调整产业结构
  • 4.3.3 延续传统文化
  • 4.3.4 健全管理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江苏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客感知形象——基于在线点评的内容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03)
    • [2].城市修补理念下风景名胜区边缘地块更新研究——以大理三月街片区为例[J]. 城市建筑 2020(11)
    • [3].风景名胜区割裂效应:内涵、特征与成因探析[J]. 城市建筑 2020(13)
    • [4].景城一体化发展视角下的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转型发展探讨[J]. 城乡规划 2020(03)
    • [5].推行风景名胜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 机构与行政 2019(02)
    • [6].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影响——以第八批名单中民族地区风景名胜区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12)
    • [7].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10)
    • [8].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策略研究[J].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10)
    • [9].贵州发布风景名胜区整治提质三年方案[J]. 城市规划通讯 2017(22)
    • [10].淄博市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初探[J]. 建筑知识 2017(06)
    • [11].风景名胜区用地分类调整思考[J]. 中国园林 2018(07)
    • [12].骑行绿道旅游建设对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影响研究[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8(09)
    • [13].《湖北省风景名胜区条例》日前施行[J]. 城市规划通讯 2018(12)
    • [14].尧山风景名胜区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商论 2017(05)
    • [15].国务院关于发布第九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J]. 城市规划通讯 2017(07)
    • [16].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复查结果公布11处脱“危”7处临“危”[J]. 四川建筑 2017(03)
    • [17].防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J]. 中国老区建设 2017(09)
    • [18].不同尺度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模分布特征探究[J]. 中国园林 2015(12)
    • [19].风景名胜区图片欣赏[J]. 广东园林 2015(06)
    • [20].风景名胜区[J]. 广西城镇建设 2015(12)
    • [21].江西构建三大体系促风景名胜区绿色发展[J]. 城市规划通讯 2015(24)
    • [22].贵州省风景名胜区与农村城镇化的关系探析[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12)
    • [23].京津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动态监测评价指标系统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6(03)
    • [24].浅谈如何做好风景名胜区财务管理工作[J]. 全国商情 2016(13)
    • [25].风景名胜区生态补偿事权属谁?[J]. 中国生态文明 2016(03)
    • [26].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问题研究与制度建议[J]. 中国园林 2016(08)
    • [27].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农村城镇化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18)
    • [28].北京为风景名胜区划上保护圈[J]. 城市规划通讯 2015(14)
    • [29].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工作之率先探索[J]. 浙江园林 2020(01)
    • [30].黄河风景名胜区[J]. 老友 2019(04)

    标签:;  ;  ;  ;  

    基于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理念的五大连池镇规划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