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烃类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石油烃类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生物修复技术治理石油污染土壤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本文题旨在通过优化处理石油污染土壤的复合制剂来研究最佳石油降解方式。本文从大庆市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XJⅠ、XJⅡ、ZJ三种高效石油降解菌。结合真菌孢子形态学特征以及ITS序列基因分子鉴定,鉴定菌株ZJ属于泡波曲霉属(Emericella)。结合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子鉴定,鉴定菌株XJⅡ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考察了加入不同种类的膨松剂、表面活性剂、N源、P源、金属离子对石油降解率的影响。确定了各因子最佳种类及参数:加入占污染土壤质量的1.25%的玉米芯粉碎物,石油降解率达到最大,为56.88%;加入0.5‰的SDS与PE-23的混合液,降解率为54.69%;加入占石油含量6%的NH4NO3时,降解率为47.66%;加入占石油含量1%的K2HPO4时,降解率为63.17%;加入2 g ZnCl2,降解率为40.81%;2 g重金属离子Hg2+、Pb2+的加入降解率分别为13.98%、12.79%,低于空白对照实验单元的14.64%。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H2O2、NH4NO3、K2HPO4、混合菌液、膨松剂的施用量对降解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复合制剂工艺参数:加入占土壤质量1.2%的浓度为3%的H2O2、C:N:P为100:6:1、加入混合菌液体积为1%、加入膨松剂为1.25%时,石油降解率最高可达90.96%。本研究对微生物净化污染土壤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解决我国石油污染土壤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概况
  • 1.1.1 石油及石油污染
  • 1.1.2 石油降解技术的发展简史
  • 1.2 石油生物降解机制的研究
  • 1.2.1 烷烃的降解机制
  • 1.2.2 芳烃的降解机制
  • 1.2.3 卤代芳香烃的降解机制
  • 1.3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 1.3.1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 1.3.2 异位生物修复技术
  • 1.3.3 强化生物修复技术
  • 1.4 影响石油降解的各种因素
  • 1.4.1 石油的组成成分
  • 1.4.2 微生物种类
  • 1.4.3 营养物质
  • 1.4.4 溶解氧
  • 1.4.5 微生物的环境因素
  • 1.5 展望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及分类鉴定
  • 2.1 材料
  • 2.1.1 样品来源
  • 2.1.2 工具酶和试剂
  • 2.1.3 仪器
  • 2.1.4 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石油降解优势菌株的筛选
  • 2.2.2 真菌ZJ的分类鉴定
  • 2.2.3 真菌ZJ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4 细菌XJⅠ、XJⅡ的分类鉴定
  • 2.2.5 细菌XJⅡ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 实验结果
  • 2.3.1 真菌ZJ的菌落、形态特征
  • 2.3.2 真菌ZJ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2.3.3 细菌XJⅡ、XJⅡ的菌落、形态特征
  • 2.3.4 细菌XJⅡ、XJⅡ的生理生化特征
  • 2.3.5 细菌XJⅡ的分子鉴定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降解制剂种类对石油降解率的影响
  • 3.1 材料
  • 3.1.1 实验菌种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仪器
  • 3.1.4 培养基成分
  • 3.2 实验方法
  • 3.2.1 混合菌种的联合发酵
  • 3.2.2 不同膨松剂对石油降解率的影响
  • 3.2.3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石油降解率的影响
  • 3.2.4 不同的N源对石油降解率的影响
  • 3.2.5 不同的P源对石油降解率的影响
  • 3.2.6 不同的金属元素对降解率的影响
  • 3.3 实验结果
  • 3.3.1 加入不同膨松剂的单元实验结果
  • 3.3.2 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单元实验结果
  • 3.3.3 加入不同N源的单元实验结果
  • 3.3.4 加入不同P源的单元实验结果
  • 3.3.5 加入不同金属离子的单元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石油降解复合制剂的正交实验分析
  • 4.1 材料
  • 4.1.1 实验菌种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仪器
  • 4.1.4 培养基成分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潼南区某化工企业酸/碱污染土壤中和试验研究[J]. 广东化工 2019(24)
    • [2].污染土壤中砷的生物可给性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12)
    • [3].电动力联合可渗透反应墙修复铀污染土壤试验研究[J]. 应用化工 2020(02)
    • [4].探析冶金工业汞、砷重毒性污染土壤的高效修复[J]. 农家参谋 2020(09)
    • [5].针对放射性污染土壤处理装置的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 2020(02)
    • [6].移动式放射性污染土壤处理装置方案设计[J]. 信息记录材料 2020(02)
    • [7].场地污染土壤调查及评估分析[J]. 绿色科技 2020(06)
    • [8].微乳液法处理含油污染土壤[J]. 安徽化工 2020(03)
    • [9].技术的代际责任与伦理困境探析——以我国放射性污染土壤物理修复技术为例[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08)
    • [10].苯并[a]芘污染土壤的臭氧氧化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04)
    • [11].污染土壤违法的诉讼案警示天下[J]. 腐植酸 2019(03)
    • [12].污染土壤的修复现状与发展趋势[J]. 区域治理 2019(27)
    • [13].我国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18(08)
    • [14].腐殖酸对铅污染土壤中油菜生长的影响[J]. 山东化工 2016(23)
    • [15].狗牙根、野古草对萘和蒽污染土壤的修复[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6(06)
    • [16].复合改良剂对铅污染土壤中小白菜品质的影响(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01)
    • [17].磷酸盐对铅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机理的研究[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7(03)
    • [18].重庆市污染土壤现状及修复对策研究[J]. 低碳世界 2017(12)
    • [19].典型化工污染土壤的微波修复技术研究[J]. 石化技术 2017(10)
    • [20].钾肥对铅污染土壤白菜生长及品质的效应[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02)
    • [21].热修复污染土壤专利技术综述[J]. 化工管理 2016(23)
    • [22].污染土壤电动修复专利技术综述[J]. 化工管理 2015(23)
    • [23].运用生物技术 台州市路桥区修复污染土壤原理及成效[J].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7(01)
    • [24].发明专利展示平台[J]. 创新时代 2017(04)
    • [25].低放射性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6(00)
    • [26].弹药污染让土壤变毒地 美研发环保子弹开一枪种一树?[J]. 环境与生活 2017(Z1)
    • [27].腐殖酸改良铅污染土壤对蔬菜生长及其养分利用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13(12)
    • [28].场地污染土壤调查及评估探讨[J]. 陕西建筑 2020(08)
    • [29].移动式放射性污染土壤处理装置结构设计[J]. 冶金管理 2020(01)
    • [30].桉树遗态磷灰石材料对铅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应[J]. 环境科学 2020(03)

    标签:;  ;  ;  ;  

    石油烃类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