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发散思维,激发写作兴趣

培养发散思维,激发写作兴趣

黄雪娇

(苍南县民族中学,浙江温州325800)

作文是一种充满艺术的创造性的心智活动,既是学生多种智能的综合,又是学生心灵的展示和个性的表现。然而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作文教学,受常规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的作文就往往千篇一律,出现“公式化”的通病。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力求纠正作文中模式化的倾向,让学生写出“自我”,表现性灵,走出公式化的作文误区。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思维方向而言,发散思维可分为纵向发散、横向发散和逆向发散。纵向发散,是从一件事或一个问题,推导出几种不同的发展结局,或几种观点结论,然后进行比较,选择出最能表达中心、最富有创造性的一种结局或结论。横向发散,是指从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多个角度,推导多个思维结果。逆向发散,有意背逆命题人和传统观点,有意提出一个背道而驰的观点和看法。因而,发散思维带有更大的创造性特征。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挥更大的创造性呢?

一、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向思考问题

俗话说,“一树梅花万首诗”。作文教学中,应着重指导学生寻找不同的立足点,或变换思维的角度,从不同方向推导不同的思维结果。如在一次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针对这则材料发表议论。

【材料】一个赵国人牵着一匹马到集上去卖,卖了三天,竟无人问津。于是他便想了个办法,去找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如果伯乐这样做了,他就付给伯乐很多的工钱。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结果人们都争着来买这匹马,马价一下子提高了十倍。这则故事虽短,但内涵丰富,要想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写文章,必须进行思维的发散。可以从赵国卖马人、伯乐、买马人、马等方面去立意,同时每个方面又存在着不同的方向。笔者曾就这个材料对学生进行训练,克服了学生的思维单一性,达到了训练发散思维的目的。现将发散结果集录如下。

卖马人:商家想要销路好,就需名人作广告。←→投机取巧,吹牛促销就是违法。

伯乐:名人做广告推动经济发展。←→马匹有价,但人格无价。

买马人:名人、名牌信得过。←→迷信名人、名牌吃亏更大。

马:好马不怕无人问,好酒不怕巷子深。←→劣马终究被识破,广告再好也无益。

这些观点都能言之成理,充分反映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二、帮助学生寻找中介,充分发挥思维的创造性

世间万物都是互相联系而存在的,指导学生写作,应指导学生利用事物的内在联系,寻找媒介,多方架桥,发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思维向四周辐射,且在辐射中裂变,从而发现、表现事物的多种特征及与之相关的许多事物。如作文练习:要求学生针对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人们喜爱绿树,因为绿树使大地充满生机,为大自然调节气候,给人类带来幸福。然而,绿树为了这一切必须深深扎根于土壤中,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料。有人曾作过试验,一棵不大的白杨,一昼夜吸收的水分竟达五公斤之多。

思维发散:①白杨可贵的奉献精神;②成长要靠自己的勤奋;③扎根基层,脚踏实地;④只有多吸收,才能多奉献。经过思维集中学生可以准确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为:④只有多吸收,才能多奉献。下一步就是如何联系实际,如何向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发散和联想。写这类作文就怕就事论事,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发散主体只要运用发散思维就可以迅速打开写作思路,有说不完的话。如:根据白杨的“吸收和奉献”的关系,可以联想到各行各业的人,乃至世间万物,都有一个“吸收”和“给予”的问题。思维主体只要多运用多向思维、侧向思维向社会向世界万物尽情辐射,使思维不局限于一物一事,不限于一个模式、一个方面,就能使写作思路特别开阔,达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境界。

三、指导学生反其道而行,进行逆向思考、求异思考,从而进行逆向发散

【材料】一位业余健美运动员,苦练了五年,终于取得了成功。但不幸的是,她患了可怕的骨癌。经医生鉴定,要截取她的右小腿。她望着充满青春活力的右小腿,拒绝了医生的建议,说:“我不能让我的美遭到破坏。”过了半年,她的病情更重了。医生认为截取右腿才能保住生命。她又拒绝了。因为她认为:一个懂得美又热爱美的人,是敢于用生命去殉美的。又过了半年,她失去了生命。

针对上述这则材料学生展开议论,多数学生从正面进行构思,礼赞女主人公崇尚美、捍卫美的可贵精神,立意为:①不能让美遭到破坏;②生命诚可贵,美丽价更高;③把生命交给上帝,把美丽留给人间。也可引导学生从反面立意,只有珍惜生命,才能拥有美丽。立意为:①留住生命的辉煌;②拥有了生命,就拥有了美;③只有热爱生命的人,才能真正创造美;④美丽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这种构思,反中见正,异中求新,内容具新意。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习惯与能力,旨在开拓学生的辩证思维领域,让他们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写作都有积极的效果。实践证明,经过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很快,思维的录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更强。他们运用发散思维的形式,对原来认识了的写作材料重新审度,多角度全面思维,写出了新颖别致,富有创造性的文章,也大大激发了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标签:;  ;  ;  

培养发散思维,激发写作兴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