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初发患者外周血TIM-3及其配体Galectin-9表达水平和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初发患者外周血TIM-3及其配体Galectin-9表达水平和意义

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检测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3, TIM-3)及其配体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初发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可能作用。研究方法选取SLE初发患者33例,其中女性患者30例,男性3例,其诊断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健康对照者26例,其中女性24例,男性2例,均为健康体检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CD4-TIM-3+、CD8-TIM-3细胞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技术比较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Galectin-9mRNA表达水平;同时记录SLE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血清补体C3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CD4+TIM-3+细胞比率在SLE组为8.636±12.413,在健康对照组为2.423±2.153,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D8+TIM-3细胞比率在SLE组为29.780±24.401,在健康对照组为12.538±9.493,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SLE组CD4+TIM-3细胞比率与SLEDAI成正相关,r=0.517,P<0.01;与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r=-0.487,P<0.05。SLE组CD8+TIM-3细胞比率与SLEDAI成正相关,r=0.400,P<0.05;与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r=-0.395,P<0.05。3. Galectin-9mRNA在SLE组相对表达水平为2.15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00,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M-3及其配体Galectin-9表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初发患者外周血显著升高。TIM-3-Galectin-9通路可能参与了SLE T细胞免疫调节,并与疾病活动性相关。TIM-3可作为SLE疾病诊断、病情活动的参考指标之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和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皮肤病与性病 2019(06)
    • [2].免疫净化对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 2019(05)
    • [3].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联合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02)
    • [4].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04)
    • [5].多脏器累及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J]. 疑难病杂志 2020(05)
    • [6].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成效探究[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23)
    • [7].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37)
    • [8].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临床特点及导致该病发生的危险因素[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08)
    • [9].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观察[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04)
    • [1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02)
    • [11].延续性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效果探讨[J]. 大医生 2018(Z2)
    • [1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05)
    • [13].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沙门菌感染致髋关节破坏1例[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04)
    • [14].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10)
    • [15].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临床探索与实践[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10)
    • [16].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新进展[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05)
    • [17].延续性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03)
    • [18].略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30)
    • [19].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脊液检查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 2018(06)
    • [2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连续性护理分析[J]. 继续医学教育 2018(08)
    • [21].中外合作研究揭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制[J]. 生物学教学 2017(01)
    • [22].激素与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效果[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5)
    • [23].不同年龄段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23)
    • [24].北大人民医院国际首次应用低剂量IL-2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01)
    • [25].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自身抗体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01)
    • [26].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02)
    • [27].系统性红斑狼疮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三例[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6(04)
    • [28].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感染[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21)
    • [29].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胸腺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 中国全科医学 2016(S1)
    • [30].抗凝药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6(05)

    标签:;  ;  ;  

    系统性红斑狼疮初发患者外周血TIM-3及其配体Galectin-9表达水平和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