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 MEMS可变电容及压控振荡器的研究

RF MEMS可变电容及压控振荡器的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对低相位噪声压控振荡器(VCO)的需求也同益增加。VCO的调谐能力通常由可变电容来实现,要获得低相位噪声,需要高Q值的片上可变电容。然而,利用标准的集成电路工艺实现高Q值的片上可变电容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现在的VCO器件通常采用片外分立的PN结变容二极管,这样不仅增加了系统的面积,而且存在封装复杂、功耗高以及成本高等缺点。因此,迫切需要能与VCO电路单片集成的高Q值的可变电容。 本论文采用全波电磁场仿真软件对凹型结构RF MEMS可变电容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目标为可变电容在2GHz时Q值最高。并对寄生电容量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可变电容的单端口等效电路模型。根据优化后的结构,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得到了吸合电压及一阶谐振频率。 对平行板结构RF MEMS可变电容的运动过程进行了非线性分析。采用迭代方法对其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求解,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并对空气压膜阻尼以及外加电压对运动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讨论。首次发现了在RF MEMS可变电容存在的双稳态现象,并对此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说明。把双稳态的特性应用于研究可变电容的调节范围,在理论上预言了调节范围大于50%的状态是存在的。 在RF MEMS开关加工工艺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凹型结构RF MEMS可变电容的表面微机械工艺流程,并进行了流片验证,其Q值为目前国内报道的最高数值,并且制造工艺与标准的集成电路工艺兼容,易于实现片上集成。 对振荡器中的两种相位噪声模型:线性时不变模型和线性时变模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概括。并对RF MEMS可变电容引起的机械热噪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以可变电容响应时间最短作为标准,优化阻尼孔数目,降低相位噪声的方法。对MEMS VCO电路的相位噪声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与文献一致的结论,即当频偏位于可变电容的机械谐振频率近端时,电路中起主要作用的相位噪声是RF MEMS可变电容的机械热噪声,而频偏较大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电热噪声。 将凹型结构的RF MEMS可变电容与微波薄膜混合集成电路工艺制造的电路键合在一起,制备了国内第一个微波MEMS VCO器件。其单边带相位噪声性能优于90年代末国外同频率器件。谐波抑制以及杂波抑制性能优于采用变容管的VCO器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传统的片上可变电容
  • 1-2-1 PN结变容二极管
  • 1-2-2 MOS变容管
  • 1-3 RF MEMS可变电容的发展
  • 1-3-1 表面微机械 RF MEMS可变电容
  • 1-3-2 体微机械 RF MEMS可变电容
  • 1-3-3 LIGA工艺 RF MEMS可变电容
  • 1-3-4 国内RF MEMS可变电容的发展
  • 1-3-5 RF MEMS可变电容的发展趋势
  • 1-4 压控振荡器的研究历史
  • 1-5 RF MEMS压控振荡器的发展
  • 1-5-1 集成了RF MEMS可变电容的压控振荡器
  • 1-5-2 集成了RF MEMS电感的压控振荡器
  • 1-5-3 国内RF MEMS压控振荡器的发展
  • 1-5-4 RF MEMS压控振荡器的发展趋势
  • 1-6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RF MEMS可变电容的设计
  • 2-1 RF MEMS可变电容的性能参数
  • 2-2 RF MEMS可变电容的电学特性设计
  • 2-2-1 HFSS软件理论介绍
  • 2-2-2 共面波导(CPW)传输线的分析和设计
  • 2-2-2-1 CPW传输线特性分析
  • 2-2-2-2 CPW传输线尺寸设计
  • 2-2-3 凹型结构 RF MEMS可变电容的电学特性设计
  • 2-2-3-1 Q值的优化
  • 2-2-3-2 寄生电容讨论
  • 2-3 RF MEMS可变电容的力学特性设计
  • 2-3-1 有限元法简介
  • 2-3-2 RF MEMS可变电容的耦合场分析
  • 2-3-3 模态分析
  • 2-3-3-1 凹型结构的 RF MEMS可变电容的模态分析
  • 2-3-3-2 平行板结构的 RF MEMS可变电容的模态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RF MEMS可变电容的动力学及双稳态分析
  • 3-1 引言
  • 3-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3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运动过程分析
  • 3-3-1 空气压膜阻尼对运动的影响
  • 3-3-2 外加电压对运动的影响
  • 3-3-3 运动极板可能存在的三种运动情况
  • 3-4 双稳态现象分析
  • 3-4-1 双稳态现象讨论
  • 3-4-2 双稳态现象出现的原因
  • 3-5 RF MEMS可变电容的调节范围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RF MEMS可变电容的制备与测试
  • 4-1 RF MEMS可变电容的制备
  • 4-1-1 RF MEMS开关的工艺流程
  • 4-1-2 RF MEMS可变电容的工艺流程
  • 4-1-3 工艺改进
  • 4-2 RF MEMS可变电容的版图设计与实现
  • 4-3 RF MEMS可变电容的测试与分析
  • 4-3-1 微波特性测试
  • 4-3-2 C-V特性测试
  • 4-3-3 测试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压控振荡器及其相位噪声研究
  • 5-1 压控振荡器的数学模型
  • 5-2 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 5-2-1 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 5-2-1-1平衡条件
  • 5-2-1-2 起振条件
  • 5-2-1-3 稳定条件
  • 5-2-2 负阻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 5-3 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特性
  • 5-4 振荡器的相位噪声分析模型
  • 5-4-1 线性时不变(LTI)相位噪声模型
  • 5-4-1-1 Lesson相位噪声模型
  • 5-4-1-2 Craninckx和 Razavi相位噪声模型
  • 5-4-2 线性时变(LTV)相位噪声模型
  • 5-4-2-1 Demir和 Mehrotra的非线性扰动模型
  • 5-4-2-2 Hajimiri和 Lee的相位噪声模型
  • 5-5 MEMS VCO的相位噪声模型
  • 5-5-1 位移功率谱密度分析
  • 5-5-2 机械热噪声计算
  • 5-5-3 机械热噪声优化
  • 5-5-4 MEMSVCO的相位噪声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RF MEMS 压控振荡器的研制
  • 6-1 微波薄膜混合集成电路工艺简介
  • 6-2 RF MEMS压控振荡器的低相位噪声设计
  • 6-3 RF MEMS压控振荡器的电路设计
  • 6-3-1 设计原理
  • 6-3-2 电路设计
  • 6-4 RF MEMS压控振荡器的制作与测试
  • 6-4-1 RF MEMS压控振荡器的制作
  • 6-4-2 RF MEMS压控振荡器的测试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RF MEMS衰减器中功分器的优化与设计[J].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低驱动电压RF MEMS悬臂梁开关的对比研究[J]. 电子产品世界 2020(07)
    • [3].RF MEMS移相器馈电网络的研究[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09(S1)
    • [4].基于RF MEMS开关的4位分布式移相器的设计[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6(05)
    • [5].RF MEMS开关的发展现状[J]. 微纳电子技术 2008(11)
    • [6].一种新型RF MEMS单刀双掷开关的设计与仿真[J]. 微波学报 2010(S1)
    • [7].静电式RF MEMS开关的可靠性[J]. 微纳电子技术 2010(11)
    • [8].用于X波段移相器的RF MEMS开关设计[J]. 微纳电子技术 2010(12)
    • [9].悬臂梁接触式RF MEMS串联开关工艺设计[J]. 微纳电子技术 2011(04)
    • [10].基于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的国内RF MEMS技术现状研究[J]. 情报探索 2010(09)
    • [11].悬臂梁接触式RF MEMS开关的关键工艺研究[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9(09)
    • [12].基于扭转RF MEMS开关的设计[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08(01)
    • [13].基于谐振原理的RF MEMS滤波器的研制[J]. 微纳电子技术 2012(07)
    • [14].横向接触式RF MEMS开关[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10(04)
    • [15].RF MEMS电容式并联开关的研制[J]. 半导体光电 2011(06)
    • [16].基于RF MEMS开关的新型双频带功率放大器[J]. 微纳电子技术 2009(03)
    • [17].RF MEMS开关的设计分析[J]. 无线电工程 2012(11)
    • [18].基于空间映射的RF MEMS开关建模研究[J]. 微波学报 2010(S1)
    • [19].低驱动电压电容式RF MEMS开关结构设计优化[J]. 微纳电子技术 2009(03)
    • [20].基于改进PSO算法优化RF MEMS功分器设计[J]. 微纳电子技术 2017(04)
    • [21].基于共面波导的RF MEMS可调带阻滤波器[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6(09)
    • [22].用于制备高机械可靠性RF MEMS开关的新型工艺[J]. 光学精密工程 2008(07)
    • [23].高隔离度X波段RF MEMS电容式并联开关[J]. 微纳电子技术 2008(06)
    • [24].应用于可重构天线的RF MEMS开关设计[J].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20(02)
    • [25].RF MEMS器件时变结构电磁特性数值计算方法[J]. 电工技术学报 2008(04)
    • [26].一种宽频带RF MEMS开关的设计研究[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7(03)
    • [27].RF MEMS开关吸合电压的分析[J]. 半导体学报 2008(01)
    • [28].一种基于高阻硅衬底的高精度RF MEMS衰减器设计[J].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29].折叠梁平面角对电容式RF MEMS开关性能的影响[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9(04)
    • [30].低驱动电压k波段电容耦合式RF MEMS开关的设计[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8(09)

    标签:;  ;  ;  ;  ;  ;  

    RF MEMS可变电容及压控振荡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