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差生”诊治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差生”诊治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在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提倡教育均衡化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各类学校中令教师头疼的“差生”问题是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探讨了人们传统观念上的“差生”,以及教育学家眼中的“差生”。通过对我校高二及高三两个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我所任教学校的班主任和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等多种手段,了解我校物理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物理的现状。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差生”形成理论,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以及物理学科特点等方面分析了我校“差生”形成的原因,将他们分为学习态度不端型、学习习惯不良型以及敏感型,并分别对三个典型案例进行跟踪分析,以苏霍姆林斯基对后进生转化策略为主要依据,量身制定了对他们的转化策略——因材施教、阅读指导、赏识教育,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我认为,学生个人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和不良学习习惯是导致我校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虽有不如意之处,但也给我校“差生”转化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践经验。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叙述了问题的研究缘起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和第三章论述了国内外关于“差生”概念的界定以及诊治转化策略,并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得出了什么是物理学习中的“差生”;第四章分析了形成“差生”的五种原因;第五章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了我校学生物理学习的现状;第六章结合我校实例进行了实践研究;第七章是研究结论,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指出了今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1.1.1 新课程标准对“差生”转化的要求
  • 1.1.2 教育均衡化对“差生”的要求
  •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
  • 1.2.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2.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传统观念上的“差生”概念界定
  • 2.2 教育理论层面上的“差生”概念界定
  • 2.3 什么是物理学习中的“差生”
  • 3 研究综述
  • 3.1 “差生”研究综述
  • 3.1.1 国外关于“差生”的诊治及其转化研究综述
  • 3.1.2 国内关于“差生”的诊治及其转化研究综述
  • 3.2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及“差生”诊治理念
  • 3.2.1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 3.2.2 苏霍姆林斯基的“差生”诊治理念
  • 4 高中学习过程中的“差生”形成分析
  • 4.1 社会因素
  • 4.1.1 不良社会思潮的腐蚀
  • 4.1.2 社会诱惑对学生注意力的转移
  • 4.2 家庭因素
  • 4.2.1 父母教育方法不当
  • 4.2.2 家庭环境的影响
  • 4.3 学校因素
  • 4.3.1 学校教育理念方面
  • 4.3.2 学校教学管理方面
  • 4.4 个人因素
  • 4.4.1 缺乏远大理想
  • 4.4.2 意志品质不良
  • 4.4.3 基础知识不扎实
  • 4.4.4 个人学习习惯不当
  • 4.5 物理学科因素
  • 4.5.1 无法构建物理模型
  • 4.5.2 物理问题的多层次性
  • 4.5.3 物理问题的多样性
  • 4.5.4 物理语言表述多样性
  • 4.5.5 物理思维的转换
  • 5 我校物理学困生学习情况调查及分析
  • 5.1 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 5.1.1 调查问卷设计
  • 5.1.2 调查对象选取
  • 5.1.3 调查方法
  • 5.2 调查结果分析
  • 6 苏霍姆林斯基的差生诊治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6.1 实践研究的准备阶段
  • 6.1.1 实践研究的设计思想
  • 6.1.2 实践研究对象的确定
  • 6.1.3 苏霍姆林斯基的差生诊治理念的实施原则
  • 6.1.4 苏霍姆林斯基的差生诊治理念的实施方法
  • 6.2 实践研究的实施阶段
  • 6.2.1 苏霍姆林斯基的差生诊治理念之因材施教
  • 6.2.1.1 苏霍姆林斯基的因材施教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6.2.1.2 教学案例一
  • 6.2.2 苏霍姆林斯基的差生诊治理念之阅读指导
  • 6.2.2.1 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指导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6.2.2.2 教学案例二
  • 6.2.3 苏霍姆林斯基的差生诊治理念之赏识教育
  • 6.2.3.1 苏霍姆林斯基的赏识教育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6.2.3.2 教学案例三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7.3 实践反思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含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劳动教育的启示[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苏霍姆林斯基的成绩观——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20)
    • [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中的民主元素[J]. 教育探索 2016(12)
    •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简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5)
    • [5].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特点和实践方法[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13)
    • [6].探微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思想[J]. 赤子(上中旬) 2015(16)
    • [7].与苏霍姆林斯基共研“思维与情感的统一”[J]. 师道 2020(06)
    • [8].读思并进 让梦远航——浅析苏霍姆林斯基关于阅读的论述[J]. 中学教学参考 2020(16)
    • [9].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年笔谈[J]. 中国教育科学 2019(01)
    • [10].阅读能力——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J]. 中学语文 2019(11)
    • [11].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怎样做教育研究——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一百周年[J]. 天津教育 2019(07)
    • [12].做学生的“伯乐”[J]. 基础教育论坛 2017(06)
    • [13].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改进作文教学的尝试[J]. 基础教育论坛 2017(05)
    • [14].今天,我们究竟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什么?[J]. 教师博览 2009(02)
    • [15].做一个会听、会赞、会爱的班主任[J]. 辽宁教育 2017(10)
    • [16]."六招"做好班主任工作[J]. 甘肃教育 2017(14)
    • [17].人格修炼是教师必修课[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7(08)
    • [18].帕夫雷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试验田”[J]. 教师博览 2008(05)
    • [19].让学生成为会思考的人[J]. 小学数学教育 2017(06)
    • [20].让阅读伴随成长,让书香浸润童年[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03)
    • [21].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论苏霍姆林斯基[J]. 江苏教育 2009(Z2)
    • [22].教育的初心[J]. 江西教育 2019(28)
    • [23].苏霍姆林斯基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J]. 基础教育论坛 2017(21)
    • [24].苏霍姆林斯基与中国教育家的成长[J]. 基础教育课程 2009(10)
    • [25].让孩子在爱中学会爱[J]. 少年儿童研究 2014(08)
    • [26].家书抵万金——读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有感[J]. 江苏教育研究 2012(20)
    • [27].让爱成为永远盛开的花——重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16)
    • [28].幸福和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4)
    • [29].当教育作为一种信仰——在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日子里[J]. 江苏教育研究 2009(20)
    • [30].转向学校规模问题的背后[J]. 江苏教育研究 2010(15)

    标签:;  ;  ;  

    苏霍姆林斯基的“差生”诊治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