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嘌呤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病毒活性研究

取代嘌呤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病毒活性研究

论文摘要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进展性、致死性疾病。我国是HBV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一直以来,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作为首选药物用于临床治疗乙型肝炎,但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拉米夫定显示出严重的耐药性和肝毒性。近年来,开环核苷膦类似物的9-(2-膦酰甲氧乙基)嘌呤类化合物PME类衍生物由于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耐药率低,且高效低毒,因此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阿德福韦酯作为开环的核苷膦类似物之一,在整个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其强效和安全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于2002年上市用于治疗HBV,其化学结构包含有腺嘌呤为碱基、直链醚键的侧链、磷酸及双吡呋酯等典型特征。临床研究数据表明阿德福韦具有较强的抑制HBV DNA复制的作用,抗耐药性强,显著优点是对拉米夫定应用后出现的YMDD变异株(包括YVDD和YIDD变异)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强度不低于对野生株的作用。长期应用阿德福韦治疗慢性HBV,能显著降低cccDNA水平,为循序渐进的清除感染细胞里的HBV病毒库并清除受感染细胞带来希望。因此,阿德福韦既可用于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也可以用于对拉米夫定不敏感的患者,且阿德福韦治疗剂量10 mg/d相关的毒副作用很低。不过,随着近几年研究的深入,发现阿德福韦在高剂量下有一定的肾毒性,也有文献报道阿德福韦酯在体内被酶水解释放出阿德福韦,特戊酸和甲醛,当服用高剂量阿德福韦酯时,特戊酸可能会降低血清中的肉毒碱,而治疗剂量范围内产生的甲醛,其毒性可以不需考虑。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开环核苷膦类似物的构效关系,以阿德福韦为先导化合物,采用生物电子等排设计理论,设计N-6位替换成巯基取代物或氮取代物,同时8位引入氮杂的6-取代巯基-8-氮杂嘌呤碱基骨架,采取保留磷酸基和引入双三氟乙基酯及乙酯三种形式。设计了三条反应路线,共合成了19个未见文献报道新化合物。首先以三氯化磷为起始原料,试图经过酯化、羟甲基化、磺酸酯化、烃化四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本路线在研究的初期并未取得成功,经红外图谱确证发现第二步反应没生成目标中间体。因此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路线二:分别以5-氨基-4,6-二氯嘧啶及三氯化磷为起始原料,经过烃化反应,环合反应、羟甲基化、卤代、酯化等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在最初尝试引入双三氟乙基酯的合成方法时,意外得到了新的磷酸酯交换结构,此结构经核磁氢谱、质谱及红外光谱确证为未见报道新的磷酸结构形式,目前已合成2个该类结构分子。经抗乙肝病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其中2-(6-氨基-9H-嘌呤-9基)乙基2,2,2-三氟乙基氯甲基磷酸酯(3-9)表现出了抗病毒活性,在100μg/ml时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具有12.1%抑制率(HBsAg抑制率),其抗病毒活性与拉米夫定相当(拉米夫定为14.2%);而且显示了拉米夫定不具有的可抑制病毒复制的活性,对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具有11.8%的抑制率,而拉米夫定为0%;毒性比阿德福韦酯大大降低,在50μg/ml时,阿德福韦酯表现出了细胞毒性,而新化合物3-9在100μg/ml还未出现细胞毒性。这个新的化学结构具有较高的继续研究的价值,将在进一步的开发后有可能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分子。根据我们的设计思想,6-取代巯基-8-氮杂腺嘌呤是主要的骨架,因此设计第三条路线,分别以5-氨基-4,6-二氯嘧啶及亚磷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经过烃化反应,重氮化环合反应,羟甲基化,磺酸酯化、烃化、酯水解等反应,共合成得到了16个该类新化合物。目前此类化合物正在生物活性测试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与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慢性乙型肝炎及其治疗
  • 1.2 乙型肝炎病毒及致病机理
  • 1.3 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研究现状
  • 1.3.1 有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 1.3.2 有环核苷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 1.3.3 开环核苷膦化物(Acyclic nucleoside phosphonates,ANP)
  • 1.3.4 开环核苷膦化物的作用机制
  • 1.4 阿德福韦酯的不足
  • 第二章 基于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类似物的设计思路
  • 2.1 开环核苷膦化物化学结构分析
  • 2.2 开环核苷膦化物阿德福韦类似化学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 2.2.1 碱基修饰
  • 2.2.2 醚键连接的碳链修饰
  • 2.2.3 磷酸酯部分的改造
  • 2.3 本文的总体设计思路
  • 第三章 新型取代嘌呤类似物的合成研究
  • 3.1 双三氟乙基磷酸酯合成方法学研究
  • 3.1.1 路线一:
  • 3.1.2 路线二:
  • 3.2 路线三6-取代巯基-8-氮杂腺嘌呤衍生物的合成
  • 3.3 新化合物列表
  • 3.3.1 取代氮杂嘌呤乙基三氟乙基氯甲基磷酸酯类化合物
  • 3.3.2 3-羟乙基7-取代氮杂嘌呤类化合物
  • 3.3.3 3-(2-膦酰乙酯甲氧乙基)7-取代-[1,2,3]三氮唑[4,5-d]嘧啶类化合物
  • 3.3.4 2-(7-取代-3H-[1,2,3]三氮唑[4,5-d]嘧啶)乙氧基甲基磷酸类化合物
  • 3.4 化合物抗病毒活性体外筛选试验方案:
  • 3.4.1 试验材料
  • 3.4.2 试验方法
  • 第四章 化学实验部分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抗HBV活性化合物:L-核苷类似物研究进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猪γ干扰素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的安全检测[J]. 生物工程学报 2010(04)
    • [2].桑白皮中抗病毒活性成分桑酮G的含量测定[J]. 中南药学 2008(02)
    • [3].硫酸多糖抗病毒活性构效关系[J]. 动物医学进展 2012(12)
    • [4].抗病毒活性中草药简述[J]. 河池学院学报 2019(02)
    • [5].中药抗病毒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药 2019(06)
    • [6].重组犬α2干扰素的原核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评价[J]. 中国畜牧兽医 2018(01)
    • [7].鸡α干扰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的测定[J]. 中国兽医科学 2017(05)
    • [8].Sclerotiorin的胺类衍生物的潜在抗病毒活性及其初步构效关系研究(英文)[J]. 中国海洋药物 2019(05)
    • [9].海洋硫酸多糖PAE的结构和抗病毒活性研究[J]. 中国海洋药物 2019(01)
    • [10].重组马γ-干扰素抗病毒活性测定及单克隆抗体抑制活性鉴定[J]. 生物工程学报 2008(07)
    • [11].鸡γ-干扰素基因(ChIFN-γ)的瞬时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9(06)
    • [12].金银花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抗病毒活性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8(08)
    • [13].鸡干扰素刺激基因12(ISG12)的克隆表达及抗病毒活性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 2016(06)
    • [14].多糖硫酸化修饰和硫酸酯多糖的抗病毒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杂志 2010(10)
    • [15].犬干扰素α2的原核表达及抗病毒活性分析[J].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8(02)
    • [16].重组犬α干扰素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与抗病毒活性鉴定[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9(01)
    • [17].黑头软口鲦上皮瘤细胞ifn-1基因的表达及抗病毒活性[J]. 水产学报 2020(09)
    • [18].鸭viperin基因的克隆、表达及Viperin蛋白的抗病毒活性[J]. 江苏农业学报 2017(05)
    • [19].红叶李的叶、茎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及体外抗菌、抗病毒活性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6(02)
    • [20].鸡Mx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0)
    • [21].重组鸡γ-干扰素在家蚕中的表达及抗病毒活性[J]. 蚕业科学 2018(06)
    • [22].中药和天然药物中黄酮抗病毒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 2018(04)
    • [23].鸡Mx-EGFP融合表达蛋白的细胞亚定位及其抗病毒活性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10(12)
    • [24].薄荷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抗病毒活性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14(12)
    • [25].喝白酒能抗癌[J]. 养生大世界 2019(04)
    • [26].虹鳟Ⅰ型干扰素IFNa原核表达与抗病毒活性分析[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0(01)
    • [27].杉叶厥藻多糖的提取、纳米硒化及抗病毒活性研究[J]. 中药材 2009(12)
    • [28].重组犬α6干扰素的酵母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评价[J]. 中国畜牧兽医 2019(07)
    • [29].北虫草醇提物体外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的比较研究[J]. 食品工业 2012(01)
    • [30].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天然甾醇类药物及提取方法[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01)

    标签:;  ;  ;  ;  ;  

    取代嘌呤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病毒活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