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纤维素分解菌及其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纤维素分解菌及其酶活性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传统土壤微生物的分析方法,对设置在甘肃农业大学定西旱农生态综合实验站的四种耕作措施及两种轮作方式下土壤的纤维素分解强度、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数量和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的影响1)两种轮作方式下,免耕处理的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均高于翻耕处理。0-5cm,5-10cm,10-30cm土层,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NT处理比T处理平均增加了12.85%、16.58%、30.72%。2)两种轮作方式下,秸秆覆盖能明显提高0-5cm土层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0-5cm、5-10cm、10-30cm土层,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NTS处理比TS处理平均增加了59.26%、14.03%、9.03%。3)两种轮作方式下,免耕效应对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影响极显著(P≤0.01),覆盖、免耕和覆盖的交互效应只对小麦地的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影响极显著(P≤0.01)。4)两种轮作方式下,各处理的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均呈现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强的趋势。5)与2006年相比,W/P/W轮作序列各处理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均增强,P/W/P增减不一。2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影响1)两种轮作方式下,免耕处理的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均高于翻耕处理。0-5cm、5-10cm、10-30cm土层,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NT处理比T处理平均增加了36.07%、10.19%、52.22%。2)两种轮作方式下,秸秆覆盖能明显提高5-10cm土层土壤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0-5cm、5-10cm、10-30cm土层,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NTS处理比TS处理平均增加了9.89%、18.83%、3.15%。3)两种轮作方式下,免耕和覆盖效应对豌豆地的土壤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影响显著(P≤0.01),免耕和覆盖的交互效应只对小麦地的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影响显著(P≤0.01)。4)两种轮作方式下,各处理的土壤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呈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处理土壤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也相应减少。5)与2006年相比,W/P/W和P/W/P轮作序列各处理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增加明显。3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数量的影响1)两种轮作方式下,免耕处理的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数量均高于翻耕处理。0-5cm、5-10cm、10-30cm土层,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数量NT处理比T处理平均增加了10.53%、3.61%、12.99%。2)两种轮作方式下,秸秆覆盖能明显提高0-5cm土层土壤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0-5cm、5-10cm、10-30cm土层,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数量NTS处理比TS处理平均增加了14.94%、2.5%、-2.41%。3)两种轮作方式下,免耕效应对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的数量影响极显著(P≤0.01),覆盖效应只对豌豆地的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的数量影响显著(P≤0.01)。4)两种轮作方式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处理的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的数量变化不一。4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1)两种轮作方式下,免耕处理的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均高于翻耕处理。0-5cm、5-10cm、10-30cm土层,土壤纤维素酶活性NT处理比T处理平均增加了14.08%、6.18%、16.03%。2)两种轮作方式下,秸秆覆盖能明显提高0-5cm土层土壤纤维素酶活性。0-5cm、5-10cm、10-30cm土层,土壤纤维素酶活性NTS处理比TS处理平均增加了7.36%、2.13%、4.11%。3)两种轮作方式下,免耕、覆盖效应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影响极显著(P≤0.01),免耕和覆盖的交互效应只对豌豆地的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影响极显著(P≤0.01)。4)两种轮作方式下,各处理的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均呈现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的趋势。

论文目录

  • 摘要
  • Summary
  • 1 文献综述
  • 1.1 土壤纤维素分解菌研究概况
  • 1.2 土壤纤维素酶和纤维素分解强度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供试土壤理化性质
  • 2.3 参试作物
  • 2.4 实验设计
  • 2.5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 2.6 试验内容与测定方法
  • 2.6.1 实验技术路线
  • 2.6.2 测定方法
  • 2.7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的影响
  • 3.1.1 耕作对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的影响
  • 3.1.2 覆盖对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的影响
  • 3.1.3 耕作与覆盖对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的效应分析
  • 3.1.4 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 3.1.5 与上年度相比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变化情况
  • 3.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影响
  • 3.2.1 耕作对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影响
  • 3.2.2 覆盖对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影响
  • 3.2.3 耕作与覆盖对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效应分析
  • 3.2.4 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垂直分布规律
  • 3.2.5 与上年度相比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变化情况
  • 3.3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数量的影响
  • 3.3.1 耕作对纤维素分解真菌数量的影响
  • 3.3.2 覆盖对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数量的影响
  • 3.3.3 耕作与覆盖对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数量的效应分析
  • 3.3.4 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数量的垂直分布规律
  • 3.4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 3.4.1 耕作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 3.4.2 覆盖对土壤纤维素分解酶活性的影响
  • 3.4.3 耕作与覆盖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的效应分析
  • 3.4.4 土壤纤维素酶活性的垂直变化
  • 3.5 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数量、土壤土壤纤维素酶活性间的相关性
  • 4 结论与讨论
  • 4.1 主要结论
  • 4.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导师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纤维素分解菌及其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