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研究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研究

论文摘要

当今社会正处于多元化的发展中,信息交流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发达,人口流动性也不断增强,新的社会连带关系也在日新月异地产生,民事纠纷爆炸式的增长使得诉讼机制的功能性障碍日益凸显,法院不堪重负,当事人权益不能及时实现,这一切的转变都迫使我国司法改革势在必行。民事在线审判方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民事在线审判方式是一种将科技融入诉讼,采用视频、声音、图像于一体的,能够使当事人在不同的审理地点同步参加审判活动的新型审判模式。迄今为止,我国对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就连在线审判方式的称谓都相互不一,诸如科技审判、网络法庭、电子审判等都可归属于民事在线审判方式。应当说明的是,民事在线审判方式在性质上是传统审判方式的补充和延伸,并非是一种独立的新的审判方式。民事在线审判方式具有效率高、节约司法成本,便于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等优势,同时也为审判带来了不少难题,诸如法院如何对当事人的身份认证、电子证据的真伪如何辨别、证据如何认证与质证、甚至管辖权也受到了影响。同时,由于在线审判方式过分依赖于科技,因此,科技发展与人员素质也是制约在线审判方式全面推广的因素。目前,在我国,对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研究多数存在于理论方面,诸如在线审判方式的概念、特点、意义、价值等。但对于在线审判方式制度构建的研究还不多见。随着我国法院局域网系统的不断完善,各地法院对在线审判方式也在进行积极地实践,甚至有不少法院的成功经验为完善在线审判方式提供了范本。但是,要全面推广在线审判方式,还需要统一在线审判操作规则,立法上应确立在线审判方式的原则,比如自愿原则、公开公正原则等。从我国目前的国情出发,还应增加民事诉讼协助管辖权制度、协助审判制度、协助送达制度等措施,以便在实现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功能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诉讼障碍,进一步增强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可行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概述
  • 1.1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概念与特点
  • 1.1.1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概念
  • 1.1.2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特点
  • 1.2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与传统审判方式的关系
  • 1.3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产生及运行状况
  • 1.3.1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 1.3.2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在国内的发展态势
  • 1.4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价值
  • 1.4.1 方便当事人行使程序权利
  • 1.4.2 节约审判资源,提高审判效率
  • 1.4.3 提高司法透明度,保障司法公正
  • 1.4.4 便于证人出庭作证
  • 第2章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1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必要性
  • 2.1.1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内在需求
  • 2.1.2 司法为民理念的题中之义
  • 2.1.3 克服传统审判方式弊端之要求
  • 2.2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可行性
  • 2.2.1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法律基础
  • 2.2.2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现实基础
  • 2.2.3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与传统诉讼文化的融合性
  • 第3章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适用
  • 3.1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适用原则
  • 3.1.1 当事人自愿原则
  • 3.1.2 公平、公正与效率兼顾原则
  • 3.2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适用范围
  • 3.2.1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适用的案件类型
  • 3.2.2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统一适用的诉讼环节
  • 第4章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制度构建
  • 4.1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审判环境与发展策略
  • 4.1.1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审判环境
  • 4.1.2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发展的策略
  • 4.2 完善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运用规则
  • 4.2.1 设置民事在线审判法庭
  • 4.2.2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的具体操作规则
  • 4.3 相关制度的调整与完善
  • 4.3.1 管辖制度的改革
  • 4.3.2 设立协助庭审制度
  • 4.3.3 设立协助送达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升级一般远程审判方式的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7(11)
    • [2].从审判方式改革到全面司法改革——关于深化司法改革的若干思考[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 [3].远程审判方式的探索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5(11)
    • [4].马锡武审判方式对现代的借鉴意义[J]. 青年与社会 2019(04)
    • [5].论家事矛盾综合解决机制的构建[J]. 法律与生活 2017(01)
    • [6].马锡武审判方式的精髓借鉴[J]. 人民论坛 2012(17)
    • [7].浅论刑事诉讼审判方式的改革[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S1)
    • [8].历史的选择——论“马锡武审判方式”之现实意义[J]. 济宁学院学报 2009(05)
    • [9].司法的法治方式与群众路线:以陈燕萍审判方式为例[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6(03)
    • [10].试析“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生成环境[J]. 法制与社会 2012(32)
    • [11].陇东抗日根据地的法制建设与马锡武审判方式[J]. 西部法学评论 2010(02)
    • [12].革命年代的司法逻辑——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生成[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13].“陌生人社会”与审判方式[J]. 法制资讯 2014(02)
    • [14].“马锡五审判方式”与司法的群众路线再审视[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03)
    • [15].远程审判——传统审判方式的延伸和补充[J]. 天府新论 2009(S1)
    • [16].我国法院的巡回审判方式分析[J].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5(08)
    • [17].关于错案追究制的思考[J]. 商 2014(05)
    • [18].民事案件网上审判方式之制度构架研究[J]. 经济师 2020(09)
    • [19].试论我国审判方式的改革[J]. 法制与社会 2008(35)
    • [20].谈审判机制的困境与出路[J]. 希望月报(上半月) 2008(04)
    • [21].事实审与法律审二分审判方式的域外经验及启示——以陪审团制度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23)
    • [22].互联网时代下民事诉讼审判方式的改革——以杭州互联网法院成立为契机[J]. 法制与经济 2018(03)
    • [23].内蒙古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调研报告[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6(05)
    • [24].“陌生人社会”与审判方式[J]. 法制资讯 2012(06)
    • [25].论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J]. 中国应用法学 2018(02)
    • [26].家事审判中的特殊规则——以家事审判方式改革为背景的分析[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04)
    • [27].简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当代价值[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 [28].远程视频审判方式的反思与完善——以刑事速裁程序为视角[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9].审判何须对抗[J]. 法制资讯 2008(03)
    • [30].论马锡五的司法公正思想[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标签:;  ;  ;  ;  ;  

    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