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合金催化分解PH3为高纯磷的研究

CoP合金催化分解PH3为高纯磷的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化学镀的发展,市场对次磷酸盐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一方面推动了次磷酸盐工业的发展,但次磷酸钠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PH3有毒气体,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将其燃烧吸收制得磷酸。本文用电渗析法制备得了纯度较高的次磷酸钴;合成了CoP非晶态合金,并用于PH3的催化分解。 1.用电渗析法制备次磷酸钴 同复分解法相比,电渗析法可制得纯度较高的次磷酸盐。我们用电渗析的方法制备了纯度较高的次磷酸钴,实验采用六室电渗析槽,保持电流为2.5A,电解18小时,在产品室即有次磷酸钴晶体析出,使用Co(OH)2适当调节pH值,经减压富集后得到晶体。同时我们对电渗析过程中产生的离子交换膜污染的清洗进行了研究,并对清洗后的交换膜的性能进行检验,发现选用浓度为1%的HCl溶液清洗被污染的离子交换膜效果最佳,采用再生膜制备次磷酸钴的电流效率仍然很高,可以继续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文章中还采用复分解法制备次磷酸钴,讨论了复分解法生成次磷酸钴的最佳工艺条件,复分解产品经重结晶后可用于化学镀。 2.CoP非晶态合金的合成及其表征 本文的另一个研究重点是钴磷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合成及用于磷化氢的催化分解。我们研究了合成CoP非晶态合金的最佳条件,对比了不同条件下合成产物的性质,并初步研究了催化磷化氢分解的条件。 (1) 纯态CoP非晶态合金的合成 考察了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pH值、物料比等因素对产物组成、形态及产率的影响,选出了最佳反应条件对产物竞选了XRD、ICP、TEM及DSC表征。 (2) 负载型非晶态合金CoP/TiO2的合成 分别用CO2+和PdCl2引发,用等体积浸渍及化学沉积法合成了CoP/TiO2非晶态合金。 3.PH3的催化分解 分别将纯态和负载型CoP非晶态合金用于PH3的催化分解实验,通过初始分解温度初步考察了它们的催化活性。

论文目录

  •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非晶态合金综述
  • 第一节 非晶态合金的结构
  • 2.1.1 非晶态合金结构的主要特征
  • 2.1.2 非晶态结构模型化的研究
  • 第二节 非晶态合金的制备
  • 2.2.1 电化学制备方法
  • 2.2.2 熔融骤冷法
  • 2.2.3 化学还原法
  • 第三节 非晶态合金的应用
  • 2.3.1 非晶态合金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2.3.2 不饱合基团的加氢反应
  • 第四节 非晶态合金的特性
  • 2.4.1 机械性能
  • 2.4.2 化学性能
  • 2.4.3 物理性能
  • 第五节 论文研究内容的确定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CoP合金的制备
  • 第一节 实验原料
  • 第二节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
  • 3.2.1 纯态非晶态合金的制备
  • 3.2.2 负载型非晶态合金的制备
  • 第三节 催化剂的物性测试与表征
  • 3.3.1 非晶态结构的确定
  • 3.3.2 组成测定
  • 3.3.3 表面形貌与颗粒大小
  • 3.3.4 比表面与孔结构测定
  • 第四章 电渗析法实验原理、设备及分析方法
  • 第一节 实验目的及原理
  • 4.1.1 实验原理
  • 4.1.2 实验目的
  • 第二节 实验设备的安装、工艺流程及试剂
  • 4.2.1 设备安装
  • 4.2.2 工艺流程
  • 4.2.3 实验试剂和装置
  • 第三节 实验监测方法
  • 4.3.1 次磷酸根监测方法
  • 4.3.2 亚磷酸根监测方法
  • 4.3.3 钠离子监测方法
  • 4.3.4 钴离子监测方法
  • 4.3.5 硫酸根监测方法
  • 第四节 六室电渗析槽制取次磷酸钴的研究
  • 4.4.1 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
  • 4.4.2 电渗析过程中的浓度极化
  • 第五节 电渗析制取次磷酸钴实验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CoP非晶态合金制备方法的研究
  • 第一节 次磷酸钴为原料制备 CoP非晶态合金的研究
  • 5.1.1 pH值及添加剂的影响
  • 5.1.2 引发剂的作用
  • 5.1.3 温度的影响
  • 5.1.4 次磷酸钴浓度的影响
  • 第二节 用次磷酸盐做还原剂制备 CoP非晶态合金
  • 5.2.1 实验工艺及方法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3 Co-P非晶态合金的结构表征
  • 第三节 负载型 CoP非晶态合金的研究
  • 5.3.1 反应机理
  • 2对负载型CoP/ TiO2的影响'>5.3.2 载体中引入微量PdCl2对负载型CoP/ TiO2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3为高纯磷的研究'>第六章 CoP合金催化分解 PH3为高纯磷的研究
  • 第一节 黄磷工业综述
  • 6.1.1 黄磷的简介
  • 6.1.2 黄磷近期价格动态
  • 6.1.3 我国黄磷工业发展的现状
  • 6.1.4 我国黄磷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1.5 国内黄磷生产中污染及治理的情况
  • 3尾气处理技术'>第二节 次磷酸钠工业生产过程中PH3尾气处理技术
  • 6.2.1 传统方法-将磷化氢氧化为磷酸
  • 6.2.2 将磷化氢氧化为次磷酸钠的研究
  • 6.2.3 以磷化氢为原料制备高纯磷
  • 6.2.4 以磷化氢为原料合成鏻盐系阻燃剂
  • 第三节 CoP非晶合金催化分解磷化氢制高纯磷的研究
  • 6.3.1 催化分解磷化氢制高纯磷
  • 6.3.2 结果与讨论
  • 6.3.3 结论
  • 第四节 黄磷和砷的检测
  • 6.4.1 水和废水中黄磷的测定
  • 6.4.2 黄磷中砷的测定方法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个人简历
  • 个人简历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COP膜材光刻工艺分析[J]. 南方农机 2020(09)
    • [2].浅谈电动自行车企业加强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一致性控制及COP检验的重要性[J]. 中国自行车 2020(05)
    • [3].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误诊为肺结核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20)
    • [4].空气源热泵COP值与节能应用探讨[J]. 山西建筑 2009(22)
    • [5].小剂量COP方案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9例[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01)
    • [6].吸收式热泵COP影响因素修正曲线的试验确定方法[J]. 汽轮机技术 2013(04)
    • [7].COP方案治疗急性重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12)
    • [8].基于COP方法的徐州城市规划区内岩溶水脆弱性评价[J]. 世界地质 2020(01)
    • [9].基于COP方法的肥城盆地岩溶水脆弱性评价[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5(03)
    • [10].一个基于COP的控制软件安全性增强方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3(05)
    • [11].基于COP偏移量的敲帮问顶作业人员跌落风险研究[J].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7(04)
    • [12].新旧公建节能标准中机组COP取值对建筑节能率的影响分析[J]. 建筑节能 2017(10)
    • [13].COP显示系统中三维技术的缺陷及改进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 2012(10)
    • [14].影响压缩式热泵制冷COP的因素分析[J]. 节能 2014(02)
    • [15].影响污水源热泵系统能效比(cop)的因素分析[J]. 制冷与空调 2014(01)
    • [16].动磁式直线压缩机对制冷量与COP影响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7)
    • [17].朱砂叶螨β-COP和Sro基因鉴定及其沉默致死效果[J].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8)
    • [18].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的绩效评估方法与技术[J].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1)
    • [19].THP联合COP方案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11)
    • [20].COP方案治疗低Karnofsky评分非霍奇金淋巴瘤13例[J]. 社区医学杂志 2013(16)
    • [21].行业和地方标准中的COP与EER[J]. 建筑节能 2013(05)
    • [22].冷水机组COP现场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与分析[J]. 广东建材 2012(08)
    • [23].浅析硅单晶COP缺陷的产生和消除[J]. 上海有色金属 2010(02)
    • [24].基于COP与改进PNN的除湿机故障诊断研究[J]. 制冷与空调 2010(05)
    • [25].基于冷水机组不同COP表达方式的比较分析[J]. 建筑科学 2019(12)
    • [26].基于CoP纳米笼的高效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J]. 无机化学学报 2020(09)
    • [27].基于COP曲线的冷水机组节能优化控制[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8(01)
    • [28].IPLV和COP对冷水机组全年能耗的影响[J]. 制冷与空调 2012(01)
    • [29].电子膨胀阀对制冷量特性的实验研究[J]. 低温与超导 2010(05)
    • [30].基于COP法的神头泉域岩溶含水层脆弱性评价[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4(05)

    标签:;  ;  ;  ;  ;  ;  

    CoP合金催化分解PH3为高纯磷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