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班会微课,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巧用班会微课,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东莞市厚街镇双岗小学,523948)

摘要:现如今,“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词汇。而在教育领域,“微”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微课的出现便是其典型代表。在小学德育课堂上,班主任可以巧用班会微课,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展开培养。

关键词:班会微课;习惯;德育

随着“微时代”的悄然到来,各式各样的“微方式”正喷涌而出,而“班会微课”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代表。当前,许多小学生存在行为习惯不良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他们的综合素质止步不前,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以及生活。身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改进自身行为习惯,而从“班会微课”入手便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一、将“班会微课”应用于德育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班会微课”具有明确的主题、完整的结构等一系列特点,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往往仅针对某一个问题。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班会微课”可以仅仅针对某一个行为习惯展开,这样可以使德育的效果更加理想。另外,“班会微课”的容量虽然不大,但是其内容相对较为精炼,也往往能够反映出非常深刻的内涵。与此同时,由于德育针对的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其内容大多是理论性的德育知识,因此,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枯燥性,而将这些知识通过微课视频呈现出来,则大大的弱化了它的枯燥性,有效的强化了它的生动性,可以使德育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二、巧用微课,做好铺垫

“班会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班会形式,它在德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其作用的充分凸显是建立在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因此,在正式开展德育教育前,教育者必须对“班会微课”进行精心策划。

例如,教育者首先需要确定好“班会微课”的主题,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哪一项行为习惯,如讲礼貌、懂诚信、讲信用等等。确定好了“班会微课”的主题后,教师便可以针对这一主题准备有关的教学资料,并将它们融入微课视频当中。就拿“讲礼貌”这一行为习惯来说,教育者便可以提前准备好“班会微课”需要的图片、视频,如与礼貌用语、尊老爱幼、真诚待人有关的图片、视频。准备好班会微课视频之后,教育者还需要对其应用流程进行恰当且合理的安排,设计好各个课堂教学环节,让整个德育课堂更加合理、有序。在精心策划、精心设计之后,德育教育工作便可以有条不紊的展开,班会微课的实际效果也可以更加理想,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可以得到有针对性和明确性的发展。

三、巧用微课,打造情境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很难对理论性的德育知识产生了解的欲望。但是,好奇心以及积极性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基础和前提。在以往的班会课堂上,对于教师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教导,学生往往是敬而远之,很难真正听进去。因此,其行为习惯也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纠正,德育的效果也一直不够理想。而微课视频的出现,则让班会不再只有教师的循循善诱,还有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使班会课堂不再单调和乏味,反而还增添了一丝趣味。教育者如果巧用班会微课,可以打造出一个生动的与良好行为习惯有关的课堂情境,能够使学生迅速的融入其中。

例如,在以“良好的道德习惯”为主题的班会课堂上,教育者可以先播放一段与道德习惯有关的微课视频:在舒缓的解说声和音乐声当中,各种良好道德习惯的图片逐一呈现,比如遵守规则、关心他人、尊重老人等等。这些图片一一呈现出来后,学生自然会立即被它们所吸引,一个真实的班会课堂情境便打造出来了。在富有激情的解说声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沉浸到这一情境当中。由此,学生自然会对这些良好的道德习惯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也会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这样可以有效的优化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也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早日养成。

四、巧用微课,密切互动

在新课标的带动和引导下,许多教育者都逐渐意识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更加关注自己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事实证明,互动性较强的课堂往往可以诱发出学生更强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更为理想。在传统的班会课上,教育者往往是采用填鸭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认知输入,大多是将德育知识灌输给学生,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单向的班会课堂模式,导致德育教育工作一直很难高效的展开,学生的行为习惯也一直得不到改善。而班会微课则使课堂的互动性更强,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例如,在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班会时,教育者便可以先播放一段该主题的微课视频。在视频播放过程中,教育者便可以适时的抛出一些互动性的问题,或者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互动性的活动。比如,组织学生针对“你做过什么诚实守信的事情”展开交流和讨论,每个人都可以分享一些自己做过的与诚实守信有关的事情。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育者也可以加入学生的讨论,分享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是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样的话,班会课堂便不再是教育者一个人的课堂,它成了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的课堂。另外,教育者也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微课视频中的内容展开探究,谈论一些自己观看视频后的感受。比如,学生可以分享自己通过班会微课视频所获得的收获,也可以分享自己今后会如何做。对于学生的发言,教育者需要适时给出评价,可以抛出一些鼓励性的话语,也可以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班会微课视频当中的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化的思考,也会对诚实守信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的品质。

五、巧用微课,趣学乐学

由于班会微课视频呈现德育内容的方式比较生动和形象,它可以将静态的、单调的语言文字转变成动态的、丰富的图片动画,因此,它自然也可以为班会课堂增添乐趣。在观看班会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学生的视觉以及听觉都可以得到刺激,其学习德育知识的方式也能够更加的趣味化和多样化。这种班会形式可以将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巧妙的渗透到课堂上,还会让整个班会课堂更加丰富以及精彩。

例如,在准备以“独立自主”为主题的班会微课时,教育者便可以多搜集和渗透一些趣味性的图片,比如与做家务、早睡早起、保护自己有关的图片。在搜集视频资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尽量选择色彩鲜明且趣味性强的视频资源,让微课视频更加生动和形象。这样的话,班会微课视频便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理想效果,学生也可以在微课视频的引导下更加快乐的学习德育知识,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效果也会更佳。

总结:

总而言之,由于网络以及微课的逐渐普及,班会微课已经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班会微课视频的助力下,学生会对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有一个更加充分和明确的认识,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之路也会走得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基于“微课”教学资源的校本研修模式及方法.袁媛,2013第九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

[2]“微课”理念下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探讨.倪娟,2013全国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暨化工院校信息站第十八届年会

[3]基于高校微课教学的微视频开发初探.《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9期.王新国.

[4]基于高校微课教学的微视频开发研究.《新课程·下旬》.2015年7期.郑俏.陈佩妮.杜一宁.

[5]教育部师范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标签:;  ;  ;  

巧用班会微课,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