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制研究

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我国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方式,每年有数十万高校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资助继续学业,从而使社会中的低收入群体子女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国家助学贷款在运行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其主要问题之一是贷款风险,表现为贷款拖欠率高、银行惜贷,许多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得不到贷款资助。那么,作为控制贷款风险基本手段之一的担保,是否应该被引入、如何引入就成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信息不对称下的信贷融资担保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论述将担保引入到国家助学贷款中的必要性,探究担保为何能够解决拖欠率高和银行惜贷问题、哪种担保方式适合国家助学贷款、哪些主体适合为国家助学贷款提供担保以及如何激励担保人做好国家助学贷款担保工作。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惠及数百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产品。该贷款为什么拖欠率高?是借款学生的还款能力不足还是还款意愿不足,或者还款的技术环节有问题?本文利用北京大学2003年、2007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对新老机制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借款学生还款负担率进行计算,结果显示,随着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不断完善,还款期限的逐渐延长,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约束被逐步变松。本文对违约学生的访谈分析发现,由于借款学生缺乏信贷常识,对贷款合同和还款责任认识不到位,因而还款意愿不足,所以需要引入担保,以形成信息沟通机制,降低拖欠率。与此同时,本文建立以信用等级—借款额度为横纵坐标的平面坐标系,分析在目前我国政府实行利率管制、国内信贷市场垄断的情况下,银行的信贷配给过程,结果表明,担保是消解银行惜贷的必要条件。因而,本文从降低拖欠率和消解银行惜贷两个角度论证了国家助学贷款引入担保的必要性。那么,担保为什么是一种信息沟通机制?它何以能够降低贷款拖欠率和银行惜贷?本文通过梳理西方经典担保理论发现,在贷前借款人提供担保的数量间接地向银行透露了关于申请人风险类型的信息,于是银行拒绝贷款给那些高风险的申请人;在贷后担保迫使借款人主动透露自己的相关信息,银行利用这些信息随时监测贷款风险和追讨拖欠贷款。而国家助学贷款担保的主要功能是双向信息服务。它通过向借款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帮助借款学生理解贷款合同条款,解决学生在还款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高还款率;通过向银行提供有关借款学生的信息,改变银行的追讨方式和成本,进而增加银行追讨拖欠贷款的可行性,降低拖欠和惜贷。如果国家助学贷款引入担保,哪种担保方式能够契合其特点?成为国家助学贷款引入担保需要研究的又一个问题。本文在追溯担保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贷款担保方式之间的异同及其各自特点,分析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小、期限长、借款学生流动性大而且难以提供银行认可的抵押物、质物等情况,并对外国(外地区)助学贷款的担保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助学贷款运作比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是采用的信用担保(英国、澳大利亚等采取按收入比例还款的学生贷款模式除外),认为信用担保契合国家助学贷款特点,是中国可考虑的合适的担保方式。国家助学贷款如果采用信用担保,对担保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筛选是担保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理论推演、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对潜在担保人的信息优势、代偿能力、担保意愿进行比较分析,对借款学生和贷款银行的担保选择进行逐步筛选,最后认为在目前我国个人征信系统等公共信息系统不完善情况下,学生家长是生源地助学贷款担保的合适人选,高校是校园地助学贷款担保的合适主体。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讨论校园地助学贷款“高校—政府担保”的运行机制。由于政府主导国家助学贷款,所以要对其运行绩效负责。如果政府通过政策手段安排高校为国家助学贷款提供担保,那么政府是委托人,高校是代理人。政府与高校的委托—代理契约表现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中关于高校利益与责任的相关条款。如果国家助学贷款由高校提供担保,政府与高校共同承担赔付责任,实质上就构成了“高校—政府担保”模式。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剖析美国联邦家庭教育贷款“机构担保—政府再担保”模式和印度尼西亚助学贷款“高校管理—混合担保”模式,分析案例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国家助学贷款“高校—政府担保”机制的核心内容:政府根据不同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人数获贷率、金额满足度和拖欠率,来确定分担拖欠贷款的比例,并与高校分享追讨回来的拖欠贷款,以此激励高校按照政府的资助目标努力管理国家助学贷款。通过理论推导,本文给出了“高校—政府担保”中,政府分担拖欠贷款比例的计算公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样本和数据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国家助学贷款引入担保的必要性
  • 2.1 降低拖欠率需要引入担保
  • 2.2 担保成为降低银行惜贷的必备条件
  • 3 国家助学贷款担保的理论分析
  • 3.1 有关贷款担保的经典理论
  • 3.2 担保在贷款中的作用
  • 3.3 担保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作用及其机理
  • 3.4 小结:担保可增加追讨可行性,降低拖欠
  • 4 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方式的选择
  • 4.1 信用担保与抵(质)押
  • 4.2 外国(地区)助学贷款的担保方式选择
  • 4.3 信用担保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契合
  • 4.4 小结:信用担保是国家助学贷款合适的担保方式
  • 5 国家助学贷款的担保主体
  • 5.1 国家助学贷款担保人必备条件
  • 5.2 潜在的担保人及其信息优势
  • 5.3 对担保选择与意愿的现实考察
  • 5.4 小结:国家助学贷款合适的担保主体
  • 6 助学贷款担保机制的国际案例
  • 6.1 助学贷款担保中的激励与约束:委托—代理理论
  • 6.2 美国联邦家庭教育贷款“机构担保—政府再担保”机制
  • 6.3 印度尼西亚“高校管理—混合担保”机制
  • 6.4 小结:美国、印尼担保模式为我所用之处
  • 7 中国国家助学贷款“高校—政府担保”机制的提出与运行
  • 7.1 国家助学贷款“高校—政府担保”机制的提出
  • 7.2 “高校—政府担保”机制运行中高校与政府的关系
  • 7.3 “高校—政府担保”机制的运行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
  • 8.3 研究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发表
  • 附录2 系列问卷一:对样本高校借款学生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系列问卷二:对样本高校在校学生的调查问卷
  • 附录4 对高校分管副书记副院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5 对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6 对市级支行分管国家助学贷款副行长的访谈提纲
  • 相关论文文献

    • [1].借款学生违约行为的发生机理——超越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J]. 高等教育研究 2010(11)
    • [2].如何应对国家助学贷款的新困境[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8(01)
    • [3].防范学生贷款违约风险的基本策略——基于国际研究的经验[J]. 教育评论 2008(04)
    • [4].高校学生还款违约制约因素分析[J]. 商品与质量 2010(SC)
    • [5].学贷险“黑龙江模式”研究——兼论学贷险的完善机制[J]. 上海保险 2010(10)
    • [6].“关注——被关注”密度: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J]. 江苏社会科学 2011(S1)
    • [7].浅析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问题及对策[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04)
    • [8].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校园贷”风险防范机制研究[J]. 现代农业 2020(01)
    • [9].试析国家助学贷款法律关系[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 [10].规范校园贷应成“新常态”[J]. 时代金融 2016(28)
    • [11].国家助学贷款中学校的法律地位问题研究[J]. 理论界 2008(02)
    • [12].丝路转型国家的经验:吉尔吉斯斯坦助学贷款评价及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 2015(09)
    • [13].教育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银监会关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若干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15(09)
    • [14].教育时讯[J]. 考试 2015(19)
    • [15].创新保险模式 力推助学贷款突破——“学贷险黑龙江模式”探析[J]. 黑龙江金融 2013(03)
    • [16].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模式的缺陷及重构[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11)
    • [17].助学贷款还款拖欠问题分析[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1)
    • [18].德国公立大学助学贷款政策及其借鉴[J]. 德国研究 2014(04)
    • [19].菲律宾助学贷款制度对中国的启示[J]. 高教探索 2018(07)
    • [20].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进展、问题及对策[J]. 教育发展研究 2011(23)
    • [21].安徽省国家助学贷款逾期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 征信 2011(06)
    • [22].权威信息[J]. 中国老区建设 2015(09)
    • [23].基于收入差异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负担率的计量研究[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4)
    • [24].从国家助学贷款困境透视大学生的诚信问题[J]. 教书育人 2008(15)
    • [25].从高校民事法律关系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的缺陷[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 [26].助学贷款政策“大变脸” 学生更受惠[J]. 成才之路 2009(07)
    • [27].学贷险的现状、问题与机制的完善[J]. 中国财政 2009(21)
    • [28].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动态博弈分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8(09)
    • [29].国家助学贷款与诚信教育一体化研讨[J]. 东方企业文化 2010(03)
    • [30].对国家助学贷款实践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 2010(02)

    标签:;  ;  ;  ;  ;  

    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