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潮二十年:敖汉旗生态环境建设述评

绿潮二十年:敖汉旗生态环境建设述评

一、绿潮激荡二十年——敖汉旗生态环境建设历程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梁维[1](2020)在《辽代春捺钵研究》文中提出有辽一代,契丹皇一年四季都在进行传统的四时捺钵。每年一、二、三月份,辽帝都要率领群臣,在水草丰美之地进行传统的钩鱼、捕鹅及射猎活动,同时还要处理大量政治事务。太平二年(1022)后,随着皇帝捺钵地的东移,辽帝开始在春捺钵地处理辽朝东部乃至全国的军政事务,使春捺钵的政治地位进一步上升。本文利用《辽史》《金史》及宋人笔记,结合出土的石刻与考古材料,对有辽一代春捺钵的地点、路线、区域等问题进行考察,并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影响因素。同时,综合考证春捺钵的运营机制与传统活动内容,分析其中的变化过程。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最后分类探讨春捺钵政治活动的内容,并归纳政治职能的特点与变化。全文共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主要叙述全文的写作缘起、学术及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等。在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辽代春捺钵地点的选择”。本章对文献记载的辽代春捺钵的地点做全面梳理,以太平二年(1022)为分界点,考证前后两个时期的春捺钵地点共129个。在对地点的位置进行辨析的同时,对前人未考证的和考证不足的地点给出新的阐释,并对“春水”在地理层面的概念做出了解读。春捺钵的路线以太平二年(1022)为界,之前呈现出由北向西、转而向南,之后则转向东北方向,并固定在长春州区域的变化过程。总体来看,春捺钵的地点与路线主要分布在潢河及土河、南京、西京和长春州四个主要区域。同时,辽帝春捺钵地点的择选主要受自然和政治两种因素的影响。第二章“辽代春捺钵的运营机制”。本章主要根据《辽史》、宋人笔记并结合石刻材料,讨论了春捺钵时随行人员的构成、营盘结构和物资供给三方面的内容。依据史料的记载,考证出春捺钵时的随行人员主要有王公贵戚、南北臣僚和扈从部队三个部分。利用石刻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考订出春捺钵的各类随驾官员三十余位。关于春捺钵的营盘,主要对营盘中皇帝斡鲁朵、王公大臣的营帐及运营毡车等设施的大小、布局及形制进行考察,并对随行人员的驻扎方式做了考证,总体上体现出以皇帝斡鲁朵为中心,王公、百官及扈从部队在其外围,呈环状包围式分布。他们共同护卫皇帝进行春捺钵,移动时也保持着距离,营盘呈现星散式分布的特征。本章还对春捺钵在不同区域的驻扎方式进行了分析,在平原和山地,春捺钵营帐是驻扎在相对平坦之处,而在长春州附近水网密布之地,则驻扎在高大的土包台上,同时春捺钵的住所呈现逐渐固定的趋势。春捺钵的物资供给主要分为外来物资供给和当地物资供给两部分,并由专门的官员及行宫斡鲁朵户进行统一的管理与运输。第三章“辽代春捺钵的传统活动”。本章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学成果入手,以太平二年(1022)为界对捕鹅、捕鱼、射猎及祭祀活动的对象、工具、过程、环境等内容进行考察,并对捕鹅、捕鱼和山地射猎的活动予以列表,从中可以看出春捺钵的传统活动在太平二年(1022)前后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所捕之鹅从前期的多种禽类动物到后期只捕天鹅一种,后期所捕之鱼也是体型巨大的鳇鱼,这都体现出春捺钵活动内容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环境的改变及文化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渔猎活动之后,契丹皇帝要率领群臣举行“头鹅宴”“头鱼宴”。春捺钵初期的祭祀活动主要有祭天、祭祖等契丹民族的传统活动,至辽中后期增加了佛教祭祀的内容,这表明春捺钵的活动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第四章“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及职能演变”。本章将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分为处理国内政务和解决边疆问题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主要对国内政务中的军国大政、制定经济政策、任命和赏罚官员、处理司法,处理部族事务、赈济灾民及对解决西北边疆、西南边疆,南部和东部边疆等诸多问题进行分类梳理考证,予以列表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对春捺钵政治职能的演变从重视当地事务、治理域内民族、处理对外关系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并归纳其特点。本章主要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春捺钵时的政治活动予以分类,探讨其政治职能的特点和变化,并得出春捺钵在辽朝中后期政治地位上升的结论。

高玉寒[2](2020)在《黄花甸子小流域不同平茬模式对柠条锦鸡儿更新复壮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特殊性质使得其生态功能较为脆弱,人造柠条林往往不能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反而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本文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黄花甸子流域典型柠条锦鸡儿(Caraganakorshinsk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柠条锦鸡儿地上及地下、生长及生理指标为分析依据,在全面调查研究区柠条锦鸡儿的栽植密度、立地条件、林龄等前提下,对柠条锦鸡儿进行了 0cm(齐地)、10cm和20cm的平茬处理,并以未平茬处理柠条锦鸡儿林分为对照,分析了连续4年不同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的生理生态特征和土壤含水率的动态变化特征间的关系,并对各生理生长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从而得出平茬模式对柠条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深入揭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柠条锦鸡儿林分的更新复壮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对于干旱区柠条锦鸡儿的平茬措施的实施具有实用价值。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未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的地上和地下部分各项生理生态特征在各年限之间均无显着差异;(2)各年限不同平茬模式下的柠条锦鸡儿株高和冠幅增长量、当年生枝条长度(除平茬第4年)、当年生枝条基径、当年生枝条生物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边材比导率、叶比导率、细根质量、细根总根长、细根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除平茬第1年)均高于未平茬模式;气孔限制值、栓塞度、木材密度、脯氨酸含量(除平茬第1年)、细胞膜透性(除平茬第1年)均低于未平茬模式。(3)各年限不同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的株高和冠幅增长量、当年生枝条长度、当年生枝条基径、当年生枝条生物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边材比导率(除平茬第1年)、叶比导率(除平茬第1年)、细根质量、细根总根长、细根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10cm平茬模式>20cm平茬模式>0cm平茬模式>未平茬模式;气孔限制值、栓塞度(除平茬第1年)、木材密度(除平茬第1年)、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均表现为0cm平茬模式>20cm平茬模式>10cm平茬模式。(4)各年限5-11月份各平茬模式土壤水分随着土层的增加呈现波动增加后趋于平稳的趋势。除第1年未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表层土壤含水率较高外,各年限平茬模式和未平茬模式表层土壤含水率基本无差异;随平茬年限增加,3种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土壤含水率逐渐回升,且表现为中层土壤含水率较早恢复,深层土壤含水率较晚恢复,平茬第4年时土壤含水率恢复速率逐渐降低;除平茬第1年外,3种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土壤含水率均表现为:10cm平茬模式>20cm平茬模式>0cm平茬模式。(5)平茬措施对柠条锦鸡儿的水分演化周期具有显着的影响,未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平茬1-4年在0-60cm 土层处存在4个周期性变化规律;60-140cm处存在3个周期性变化规律;140-200cm处存在2个周期性变化规律。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平茬1-4年在0-140cm处存在4个周期性变化规律;140-160cm处存在3个周期性变化规律;160-200cm处存在2个周期性变化规律。表明平茬模式对柠条锦鸡儿土壤含水率存在显着影响,但主要影响层位于60-140cm。(6)对各年限3种平茬模式和未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均为:10cm平茬模式>20cm平茬模式>0cm平茬模式>未平茬模式,但是3种平茬模式之间差异较小,且随年限增加各模式之间差异逐渐减小。(7)通过对不同平茬年限柠条锦鸡儿各指标与土壤含水率进行相关性进行研究,不同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地上生长特征相关性大小表现为:未平茬模式>平茬第4年>平茬第3年>平茬第2年>平茬第1年;不同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地上生理特征间相关性大小表现为:平茬第3年>平茬第2年>平茬第1年>平茬第4年>未平茬模式;不同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细根生长特征间相关性大小表现为:平茬第3年>平茬第2年>平茬第1年>平茬第4年>未平茬模式。(8)不同平茬模式地上生长特征、地上生理特征、细根生长特征以及细根生理特征指标间相关性绝对值存在差异性,未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其地上生长指标与地上生理指标、细根生理指标以及含水率之间的相关性绝对值大,地上生理指标与细根生长指标以及细根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绝对值较大,细根生长指标与细根生理指标以及土壤含水率之间的相关性绝对值较大,细根生理指标与土壤含水率之间的相关性绝对值较大,而平茬模式相关性绝对值各指标间相关性较小,说明平茬改变了柠条锦鸡儿原有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尤其是改变了土壤含水率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随着平茬时间的增加,这种作用逐渐减弱。(9)对不同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对选取的主成分的特征值以及系数进行研究,相比未平茬模式,平茬改变了柠条锦鸡儿整体指标的在主成分分析当中的特征值与各主成分贡献率,降低了柠条锦鸡儿地上生长指标对于柠条锦鸡儿总体的表达,增强了地上生理、细根生长以及细根生理特征对于总体指标的解释性,从整体指标的角度解释了平茬对柠条锦鸡儿各指标的影响。随着平茬年限的增加,其主成分分析当中的特征值与各主成分也发生这变化,其地上生长特性对柠条锦鸡儿整体的解释性逐渐增强,随着平茬年限增加,这种增强作用逐渐减弱,从整体指标的角度解释了平茬年限柠条锦鸡儿各指标的影响。

褚楚[3](2019)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文中指出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关于如何加强乡村治理有效性问题的探讨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关注重点。与许多从转变乡村治理模式、调整乡村治理结构等视角出发展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现代国家的构建与有效运行依赖于一个规模庞大且素质优良的官僚组织”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基层官僚主要构成群体、党和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主要力量——乡镇公务员其素质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在“国家——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下,乡镇公务员是连接国家政治社会和乡村民间社会的纽带与桥梁,要完成乡村基层治理这样一种兼具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特殊社会分工,既应当具备坚定地政治素质、熟练于正式制度规则和政治权威的运用,发挥好政治传输功能,也应当具备合理运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来化解地方利益冲突和治理困境的乡土智慧,为乡村百姓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乡镇政府的职能及其发挥职能的具体方式发生转变,对乡镇公务员观念意识、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对于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及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研究的总体分析框架,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为研究背景,以治理理论、街头官僚理论、理性行为选择理论、素质模型理论和培训的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本文主要探讨和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内容。一方面基于治理理论,从乡村治理过程中乡镇政府承担职能的三个维度——即纵向维度的执行性职能、横向维度的协调性职能、以及前后维度上的规划引导与服务保障职能,探讨了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即应当具备坚定的政策执行素质、积极的三农服务素质和良好的统筹协调素质。另一方面依据善治和善政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即具备更强的基层组织建设素质、民主与法治素质、统筹规划与协调素质、运用现代治理技术和治理工具的业务能力素质、以及预防、化解和应对突发危机的素质等。其次,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需求两方面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从理论逻辑上,一是基于街头官僚理论和理性行为选择理论,在“工作环境—行为选择”分析框架下,以自由裁量权和行为选择空间为逻辑起点,探讨了乡镇公务员的几种典型行为选择模式,如政策的变通执行、规则依赖、一线弃权等;二是基于素质模型理论,乡镇公务员的外在行为表现是其素质构成的一部分,并且由其内在的观念意识、性格品质以及知识能力等素质综合作用而形成,进而结合素质是由“意识灌输、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习惯养成四个环节反复循环而形成”的这一基本规律,论述了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矫正乡镇公务员在工作中的行为选择偏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现实需求的角度,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媒体案例分析等途径考察了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的现状,发现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整体存在不足,例如政治意识和政治理论知识不足,民主素质和法治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责任亟需增强,文化业务素质有待提升、身体和心理素质仍需提高等,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迫切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提高乡镇公务员整体素质水平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第三,通过对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分析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例如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素质培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公务员培训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等,究其原因:一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不健全,导致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基层教育培训资源和经费拨付难以得到保障;三是由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端正的态度和足够重视。第四,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几种主要的特征类型和主要做法,即以英国等英联邦国家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性”,总结了可供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借鉴的基本经验,例如加强公务员培训的法治与制度保障、分级分类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对公务员进行定期素质测评、完善公务员道德行为规范建设、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及注重公务员培训教育结果的考核与运用等。最后,基于前文论述提出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路径。以可靠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坚持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养成相结合、规范约束与激励保障相结合、传统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加强构建完整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为主要对策,通过丰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与方式、加强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完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途径,提高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系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陈筱娇[4](2018)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自古以来由多民族构成,各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段的冲突、融合,产生出新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中,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于“汉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胡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全球史视野下,“汉化”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胡化”也不容忽视,或言之“同化”更为恰当。作为外来文化,它曾经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胡服、胡食、胡乐、胡舞、胡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研究“汉化”和“胡化”能够更客观的反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格局与特征。所谓胡与汉并非是独立的两个民族概念,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兼并、融合、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或文化面貌,不可简单地评价为此之琼浆,彼之糟粕。事实上,两者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边疆艺术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与元代四个时期里要的文化融合时期中的边疆文化艺术现象进行研究,从政治格局、思想环境、边疆艺术现象的杂糅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文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出习俗观念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接受,求异尚乐层面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推崇,以及功利需求角度对这些边疆文化的追求。

祝立业[5](2018)在《族群共同体形成视阈下的高句丽王国发展历程考察》文中提出高句丽既是一个族称,也是一个王国政权名称。自西汉末期兴起到唐初消散,在7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其族、其国均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这就为后世研究族群聚合和政权建立相互关系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本文着眼于高句丽族群共同体形成与高句丽王国发展互动关系,旨在研究高句丽由最初地居辽东山地一隅的小族群,如何在外来文化刺激下有了建立政权的意识;其政权建立后,用何种方式促进了族群的进一步扩大,多族群又如何逐渐发展为大的族群共同体;在族群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其王国管理机制如何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又如何影响了族群共体的构建;在族群聚集过程中,共同的祖先记忆是如何由当时的统治精英编织、流布的,这种有意识的选择、过滤、放弃、重组是在何种背景和考虑下进行的,又是如何被王国内多个族群接受从而成为普遍认同的;这种认同在国灭族散后又是如何衰减、失忆的;高句丽作为一个族群共同体,其各种边界如何自我划定以及被他者划定,从而构成我们今天意义上的高句丽的。本论文分序章、正文、结章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计6章22节。序章第一部分就研究对象、问题设定、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二部分回顾了学界的先行研究情况,第三部分就文章使用的主要文献进行评述。结章主要就序章的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概要回答,同时就未来研究内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正文第一章为“冲击与回应——燕秦汉之际辽东地区的族群生态”,下设“燕秦汉之际的辽东”“燕秦汉时期的辽东长城”“燕秦汉长城修建前的辽东山地古族”“燕、秦、汉东进对辽东山地古族的冲击与影响”四节。主要围绕燕秦汉文明对辽东山地的浸润,以及当地土着部落在这种浸润下的改变进行述论。正文第二章为“收缩与扩张——玄菟郡内迁与卒本夫余‘借壳’古句丽”,下设“卫氏朝鲜、夫余王国立国效应之于辽东古族”“玄菟郡内迁与‘句骊胡’诸部的发展”“卒本夫余对沸流部的整合与借壳”三节。主要在玄菟郡内迁背景下,讨论卒本夫余、沸流部、高句丽三者的关系流变。正文第三章为“双核到单核——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下设“桂娄部与涓奴部共治的‘双核’时代”“由迁都、立始祖庙开启的王权渐强时代”“由军事扩张促成的多族群聚居情况”“多族群并存背景下五部向一体的演变”四节。主要就早期高句丽王国发展及早期族群融合问题进行讨论。正文第四章为“乐浪而辽东——王国地位的确立与族群共同体荣耀之所系”,下设“对传统汉郡的并吞及汉人族群的加入”“在战争中清晰起来的族群共同体边界”“因册封而日益确立的高句丽王国地位”三节。主要讨论高句丽王国军事扩张以及伴随扩张带来的多族群融入情况。在多族群融入情况下,族群共同体边界因何形成、王国地位因何确立也是本章的讨论内容。本章主要关注的高句丽族群共同体得以形成发展的外在条件。正文第五章为“立碑与移都——祖源记忆的建构与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下设“始祖传说的想象与王室谱系的编织”“祖源记忆的流传与族群认同的演进”“三治两迁与族群文化边界的确立”“儒释道三教并举的族群文化心理沉淀”四节。主要围绕高句丽王国对自我认同的建构展开,主要关注高句丽族群共同体得以形成发展的精神文化因素。正文第六章为“国灭而族散——高句丽政权灭亡及族群共同体的分化解体”,下设“王权相权相争背后的统治危机”“唐王朝一统政策的确立及实施”“高句丽亡国与族群共同体解体”“高句丽遗民的‘记忆’与‘失忆’”四节。主要就高句丽王国灭亡过程、原因,高句丽族群共同体解体、族群意识递减等问题进行讨论。

冯志峰[6](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孟凡珍[7](2018)在《民俗文化视域下当代赤峰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赤峰作家以民俗情结和民俗文化认同作为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因,创新性地借鉴了民间文学的叙事手法,巧妙地书写民俗事像,展现了当代赤峰草原社会生活图景,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彰显了赤峰文学的民族精神特质。本文立足民俗文化视野,运用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理论方法,精要评点当代赤峰文学创作文本中的民俗文化现象,并对赤峰作家的文学创作与评论进行整合与提炼,分析当代赤峰作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民俗思想、民俗情结、民俗策略和民俗认同,分析民俗文化与文学文本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主题精神、艺术构思等方面的内部联系,把握民俗文化与当代赤峰文学创作之间的深层关系,揭示民俗文化书写的文本内外价值,总结当代赤峰文学创作的艺术审美与民族史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章指出当代赤峰文学与赤峰民间文学的文本关系。作家文学在创作与传承上具有强烈的口头性、集体性和变异性特征。当代赤峰作家立足语言民俗的文学性,创造性地借鉴史诗、民歌、传说故事等三种民间文学类型,从民间题材、故事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几个方面展现当代赤峰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的文本关系,比如民歌“镶嵌”进小说文本形成“复调叙事”的“民歌式小说”,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阐释赤峰作家小说创作,评析赤峰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变异”传承等的创新。第二章评析当代赤峰文学中蒙古族物质与精神习俗文化的传承与变化。赤峰地理与历史文化资源独特,使得赤峰的蒙古族在衣、食等两大基本民生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民俗文化也别具一格。用索绪尔的非言语符号理论解读赤峰民族服饰文化,从色彩、标识、实物、纹饰图案符号特征揭示其象征意义,并指出蒙古族服饰也融入了满族和汉族服饰因子。赤峰民族饮食文化也在生态学角度上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但这些并不影响赤峰蒙古族民俗的民族特质。第三章论述当代赤峰文学对蒙古族民间信仰与图腾崇拜习俗的承袭。萨满教与喇嘛教是赤峰作家作品中呈现最多的两种民间信仰。腾格里等崇拜集中反映了赤峰蒙古族民间精神信仰和朴素的哲学观念;当代赤峰作家创作中的民间信仰与图腾崇拜是营造草原文化氛围、突显草原风俗特色的重要手段,具有内在艺术审美价值和深层的社会文化价值。第四章重点分析了当代赤峰文学中丰富的民俗事像及审美文化价值。本章重点分析当代赤峰作家作品中的民俗事像与叙事手段的深层互文关系,分析民俗事像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所起的决定作用,分析民俗活动在人物塑造和场景安排等方面的文本功能。本章节选取了六位代表作家从不同角度阐释的赤峰民俗事像。敖德斯尔的骑兵文化民俗是战争年代草原英雄的战歌;巴·布林贝赫的诗开拓了赤峰巴林地区以民间故事入诗的散文诗先河;鲍尔吉·原野的“草言草语”表达出了对草原日常民俗现象的伦理关照;申平以草原动物原型开创了小小说创作的新形式,展现了民间文化在小小说创作中的功能与价值;孙书林的漠南史诗小说运用原创性的想象将满蒙清的复杂政治与民族关系书写得荡气回肠,是现代“穿越”小说的一个践行者;赤峰民间“疯子”诗人沙格德尔以幽默的喜剧讽刺诗痛斥蒙古喇嘛与贵族的阳奉阴违,体现了对蒙古马背民族的精神观照。第五章及余论分析了当代赤峰作家创作的民间选择与民族文化坚守。他们一方面进行“乡愁”式的历史记忆与书写,双重挖掘作品中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在历史传奇中高扬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现了他们的地域认知与民族认同。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历史”与“现实”的冲突中实现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人性的深层剖析。

光旭敏[8](2018)在《农业类遗产保护研究 ——以大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的进程中,自然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劳动力逐步流失,以及农业文化衰退等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愈发引起人们关注。全球重要农业类文化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类文化遗产的评选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茶。我国近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保护政策,以规范农业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在学术界,生态学、农学、经济学、旅游学等各个领域,越来越开始重视农业类文化遗产工作,且愈发有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趋势。发展是第一要务,若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仍然要作为重要的产业来进行发展与研究,农业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迫在眉睫。大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建设典型,本文以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搜集整理等方法,研究分析农业类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对策,首先介绍了该项工作的研究背景,并分析了国际与国内研究与保护现状;第二部分阐述了大寨农业类遗产的形成;第三部分通过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两个方面对大寨农业类遗产进行现状调查;第四部分对农业类遗产保护思路与方法进行分析,并从政府、社会、个体三个层面提出了农业类遗产的保护对策。

付晓娟[9](2016)在《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农村信用社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农民,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创建五十多年来,针对当地经济环境与地域状况,利用完善的相关金融服务实现了农牧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带动了农牧区开展大规模产业性结构的调整,同时获得了巨大的成效,为全区的农牧区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受到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限制,甚至相关农信社管理体制、产权体制、历史包袱等因素的制约,在相应的业务经营、信用贷款服务、农信社内部管理、周边经营环境等各个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现在总的发展水平仍然处于一个相对略低的水平以及低效率的现状。鉴于此,认真考察目前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成效和问题,已成为现今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并且结合了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相关具体情况,对其支持“三农”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论述了该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以及当前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阐述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析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介绍发达国家相关金融合作的相关经验;第五部分,文章提出应该促进自治区农信社的进一步支持“三农”的对策与建议。五个部分互相配合层层深入,为全面认识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现状,以及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做了系统研究。

杨涛[10](2016)在《基于地域文化特征下的赤峰市锡伯河(英金河)滨水区综合开发规划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的生存和起源,以及未来进步发展,都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如黄河流域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明,古尼罗河流域孕育了的灿烂的埃及文明、地中海流域也诞生了古希腊文明,从中可以看出人类从诞生开始就在依水发展,建立城市文明。但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城市的建设之中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认知从陌生到熟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对自然的过渡利用并缺乏有效的保护,所以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环境污染、能源过渡消耗、文化失衡、交通混乱等诸多问题。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之中,河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城市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并且成为改善城市形象和发展脉络的重要因素。河流具有为城市供应水源、提供绿地、提供休闲娱乐、提供交通出行方式等多种功能,对于城市的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拓展新的城市发展空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城市滨水区较多,但对滨水区的建设和开发经验对比西方国家来说,我国城市滨水区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就目前建设的滨水空间而言,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便捷发达的区域位置,使滨水空间能够与城市的发展联系紧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的思维也不断增强,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景观生态学理论等的提出,滨水区作为城市复兴的重点,正日益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建设,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城市滨水区更需要考虑的是既能带动城市发展,又能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并在发展建设中如何结合滨水区域内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资源,来组织市民日常生活中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这一课题将成为城市更新改造和发展建设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在我国北方地区也同样有着众多的水资源,但滨水区的建设相对于南方城市也属于起步较晚,因此也就有了更好的提升条件,再加上北方地区无论是在气候特征还是在文化差异上,还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都与南方城市以及国外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造成了北方滨水区的地域文化特征十分明显,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但在国内对城市滨水区域,特别是北方地域特征明显的城市滨水区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选择地域特征明显的北方城市滨水区作为研究对象可以给城市管理部门和规划设计人员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具有明显的实用意义。并且,此类研究也将丰富我国的城市滨水区的规划建设经验。本文选择赤峰市锡伯河(英金河)的滨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滨水区开发及再开发的回顾、结合当前滨水区规划设计理论的研究和地域特征下的城市滨水区规划与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规划策略、设计方法和开发控制策略。本文的案例研究可以对如何通过地域文化特征的传承,促进滨水区的开发与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品质,重塑城市形象,为城市赋予新的发展活力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绿潮激荡二十年——敖汉旗生态环境建设历程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潮激荡二十年——敖汉旗生态环境建设历程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辽代春捺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五、重点与难点
    六、创新点
第一章 辽代春捺钵地点的选择
    第一节 捺钵体制溯源
    第二节 辽太祖至圣宗太平二年的春捺钵地点
        一、辽太祖、太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二、辽世宗至景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三、辽圣宗初至太平二年的春捺钵地点
    第三节 辽圣宗太平二年至辽末的春捺钵地点
        一、辽圣宗后期至兴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二、辽道宗至辽末的春捺钵地点
    第四节 春捺钵的区域、路线变化及影响因素
        一、春捺钵的区域
        二、春捺钵的路线变化
        三、春捺钵路线变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辽代春捺钵的运营机制
    第一节 春捺钵的随行人员
        一、王公贵戚
        二、南北臣僚(官员)
        三、诸行宫斡鲁朵(宫)户及扈从部队
    第二节 春捺钵的营盘
        一、皇帝的行宫与扈从官员的营帐
        二、春捺钵的营盘结构
    第三节 春捺钵的物资供给
        一、外来的物资供给
        二、当地的物资供给
        三、物资管理
第三章 辽代春捺钵的传统活动
    第一节 捕鹅放鹰
    第二节 渔猎活动
        一、河湖捕鱼
        二、山地射猎
    第三节 祭祀活动
第四章 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及职能演变
    第一节 处理国内政务
        一、商议军国事务
        二、制定经济政策
        三、任命及赏罚官员
        四、处理司法问题
        五、处理统治区内部族事务
        六、赈济灾民及其他
    第二节 解决边疆问题
        一、解决西北、西南部边疆问题
        二、解决南部边疆问题
        三、解决东部边疆问题
    第三节 春捺钵政治职能的特点与演变
        一、春捺钵政治职能的特点
        二、春捺钵政治职能的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2)黄花甸子小流域不同平茬模式对柠条锦鸡儿更新复壮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平茬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植物的补偿生长
        1.2.3 植物的补偿生长机制
        1.2.4 植物细根研究现状
        1.2.5 平茬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地形地貌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分布特征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选取、布设与平茬处理
        3.2.2 相关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4 技术路线图
4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地上生长特征的影响
    4.1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地上生长的影响
        4.1.1 平茬第1年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地上生长特征
        4.1.2 平茬第2年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地上生长特征
        4.1.3 平茬第3年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地上生长特征
        4.1.4 平茬第4年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地上生长特征
        4.1.5 小结
    4.2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当年生枝条生长情况的影响
        4.2.1 平茬第1年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当年生枝条生长情况
        4.2.2 平茬第2年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当年生枝条生长情况
        4.2.3 平茬第3年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当年生枝条生长情况
        4.2.4 平茬第4年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当年生枝条生长情况
        4.2.5 小结
5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地上生理特征的影响
    5.1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5.1.1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5.1.2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气孔限制值日变化的影响
    5.2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5.2.1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气孔导度日变化的影响
        5.2.2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蒸腾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5.2.3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4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水力结构变化的影响
6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细根生理生态动态特征的影响
    6.1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细根生长动态特征的影响
        6.1.1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细根质量特征的影响
        6.1.2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细根总根长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6.2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细根生理动态特征的影响
        6.2.1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细根活力的影响
        6.2.2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细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6.2.3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细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6.2.4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细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7 平茬年限对柠条锦鸡儿林下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7.1 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林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7.1.1 平茬第1年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林下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7.1.2 平茬第2年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林下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7.1.3 平茬第3年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林下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7.1.4 平茬第4年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林下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7.1.5 小结
    7.2 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林下土壤水分小波分析
        7.2.1 未平茬模式1-4年柠条锦鸡儿林下土壤水分小波分析
        7.2.2 0cm平茬模式1-4年柠条锦鸡儿林下土壤水分小波分析
        7.2.3 10cm平茬模式1-4年柠条锦鸡儿林下土壤水分小波分析
        7.2.4 20cm平茬模式1-4年柠条锦鸡儿林下土壤水分小波分析
        7.2.5 小结
8 不同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各指标与林下土壤含水率的综合分析
    8.1 不同平茬年限柠条锦鸡儿各指标的综合分析
        8.1.1 平茬第1年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的综合分析
        8.1.2 平茬第2年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的综合分析
        8.1.3 平茬第3年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的综合分析
        8.1.4 平茬第4年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的综合分析
        8.1.5 小结
    8.2 不同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各指标之间及其与林下土壤含水率关系研究
        8.2.1 未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各指标之间及其与林下土壤含水率相关性研究
        8.2.2 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各指标之间及其与林下土壤含水率相关性研究
        8.2.3 不同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各指标主成分分析
        8.2.4 小结
9 讨论
    9.1 平茬模式对柠条锦鸡儿生长特征的影响
    9.2 平茬模式对柠条锦鸡儿地上部分生理特征的影响
    9.3 平茬模式对柠条锦鸡儿细根生长特征的影响
    9.4 平茬模式对柠条锦鸡儿细根生理特征的影响
    9.5 平茬模式对柠条锦鸡儿林下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
10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述评
        (二)国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拟创新之处、难点与不足
        (一)拟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阐释
        (一)治理、乡村治理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二)公务员与乡镇公务员
        (三)素质、公务员素质与乡镇公务员素质
    二、理论基础
        (一)治理与善治理论
        (二)素质模型理论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
        (四)街头官僚与行为选择理论
        (五)学习和培训的相关理论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提高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前提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小结
第二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在逻辑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与乡镇公务员素质要求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二)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的素质要求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的形成过程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逻辑
        (一)基层治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
        (二)现代化治理价值与技术需要培育养成
        (三)乡镇公务员的行为选择逻辑
    三、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必要性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的现实要求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总体状况考察
        (三)当前乡镇公务员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小结
第三章 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考察
    一、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历史考察
        (一)新中国成立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二)改革开放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后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
        (四)《公务员法》实施之后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状考察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
        (二)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保障机制不完善
    小结
第四章 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经验
    一、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特征类型
        (一)以英国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
        (三)以加拿大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
        (四)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
        (五)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型”
    二、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
        (二)分级分类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三)重视对公务员进行素质测评
        (四)加强培训教育机构建设
    三、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经验
        (一)建立公务员培训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二)完善公务员的道德行为准则
        (三)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四)注重公务员培训考核结果的运用
    小结
第五章 基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路径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思路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要求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原则
    二、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要求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构成要素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具体内容
    三、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途径
        (一)构建完善的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
        (三)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环境
        (四)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阐释
        (一)研究对象
        (二)相关概念阐释
        1、“中国”
        2、“夷夏之辨”
        3、“胡”、“夷”与“汉”
        4、“胡文化”与“汉文化”
        5、“胡化”、“汉化”与“同化”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胡化”现象的揭示与史学研究价值
    一、“汉化”与“胡化”蹊径演进
    二、汉族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变迁
        1、汉族风俗的形成轨迹
        2、汉族风俗文化变迁轨迹
    三、设计史学对“胡化”现象研究的价值
第二章 历史上典型时期的“胡化”现象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春秋战国的文化思想环境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1、胡服骑射及其影响
        2、服饰
        3、兵戈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1、胡汉分治
        2、重胡抑汉
        3、胡族掌握武力
        4、以汉治汉
        5、对待其他胡族
        二、南北朝的思想建构环境
        三、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
        2、装饰用品
        3、佛教与石窟
        4、佛教与瓷器
        5、墓葬考古
        5、胡床
    第三节 唐代的“胡化”现象
        一、唐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唐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唐代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
        2、充满悖论的服饰体系
        3、民俗审美:雍容于瑰奇并存
        4、享乐风尚催生服食风气日盛
        三、唐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的胡化
        2、家具的胡化
        3、陶瓷及装饰纹饰的胡化
        4、建筑的胡化
        5、陶俑
        6、唐代金银器
        7、伊斯兰玻璃器
        8、乐舞的胡化
        9、胡姬与胡店
    第四节 元代的“胡化”现象
        一、元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1、治边政策
        2、治国之策
        3、治民之策
        4、驿站制度
        二、元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2、文化兼容务实政策
        3、开阔的文化视野
        三、元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瓷器烧造技艺的发展:元青花与釉里红
        2、元大都
        3、元代服装胡化
        4、织金技艺
第三章 胡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的体现
    第一节 习俗观念对“胡化”现象的接受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嫁
        1、婚嫁礼俗
        2、胡汉通婚
        3、婚嫁方式
        二、唐代风俗文化
        1、唐代汉族风俗的文化环境
        2、崇佛重巫的宗教信仰
        3、风气开放的社会风俗
    第二节 求异尚乐对“胡化”现象的推崇
        1、胡乐舞
        2、胡妆
        3、胡服——马尾裙
        4、胡用品
        5、胡文化的娱乐消遣
    第三节 功利需求对“胡化”现象的追求
        1、丰富餐桌为目的的胡食
        2、满足功能性需求的胡服
        3、改变生活习性的胡床
第四章 胡化现象在社会关系领域的体现
    第一节 “胡化”现象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影响
        一、不同区域内的文化
        二、排斥与吸纳外来文化
        三、文化的融合
    第二节 “胡化”现象在社会生活呈现的影响
        一、服装的不断发展
        二、坐姿改变对器具的影响
        三、出行工具舆轿的变迁
        1、以牲畜为动力的坐乘或立乘的车舆
        2、以人力为动力的盘坐或跽坐的舆轿
        3、以人力为动力的垂足而坐的轿子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5)族群共同体形成视阈下的高句丽王国发展历程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章
    一、研究对象与问题设定、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二、先行研究综述
    三、基本文献考释
    四、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冲击与回应——燕秦汉之际辽东地区的族群生态
    第一节 燕、秦、汉之际的辽东
    第二节 燕秦汉时期的辽东长城
    第三节 燕秦汉长城修建前的辽东山地古族
    第四节 燕、秦、汉东进对辽东山地古族的冲击与影响
第二章 收缩与扩张——玄菟郡内迁与卒本夫余“借壳”古句丽
    第一节 卫氏朝鲜、夫余王国立国效应之于辽东古族
    第二节 玄菟郡内迁与“句骊胡”诸部发展
    第三节 卒本夫余对“沸流部”的整合与“借壳”
第三章 双核到单核——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第一节 桂娄部与涓奴部共治的“双核”时代
    第二节 由迁都、立始祖庙开启的王权渐强时代
    第三节 由军事扩张促成的多族群聚居情况
    第四节 多元族群并存背景下五部向一体的演变
第四章 乐浪而辽东——王国地位的确立与族群共同体荣耀之所系
    第一节 对传统汉郡的并吞及汉人族群的加入
    第二节 在战争中清晰起来的族群共同体边界
    第三节 因册封而发展、确立的高句丽王国地位
第五章 立碑与移都——祖源记忆的建构与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形成发展
    第一节 始祖传说的想象与王室谱系的编织
    第二节 祖源记忆的流传与族群认同的演进
    第三节 “三治两迁”与族群文化边界的确立
    第四节 儒释道并举背后的族群文化心理变迁
第六章 国灭而族散——高句丽政权灭亡及族群共同体的分化解体
    第一节 权臣专政及由此引发的统治危机
    第二节 唐王朝一统政策的确立及实施
    第三节 高句丽亡国与族群共同体解体
    第四节 始祖传说的“记忆”与“失忆”
结章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7)民俗文化视域下当代赤峰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赤峰作家的形成、发展及研究现状
    二、赤峰作家的研究价值
    三、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赤峰文学与赤峰民间文学的文本关系
    第一节 英雄史诗的文本传承
        一、英雄原型的传承
        二、英雄原型的变异
        三、英雄原型的化身
        四、英雄史诗流传广泛的原因
    第二节 巴林民歌的文本价值
        一、唱响民俗仪式
        二、“民歌式小说“文本价值
        三、巴林民歌的“变异”传承——好来宝说唱民谣
    第三节 民间传说故事的互文关系解读
        一、营造浪漫气氛
        二、揭示传奇主题
        三、增强阅读兴趣
第二章 赤峰文学中习俗文化的价值阐释与美学追求
    第一节 物质民俗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变异
        一、服饰民俗的象征符号价值
        二、饮食习俗的坚守与汉化
    第二节 赤峰作家作品中的宗土习俗呈现
        一、正宗礼仪
        二、民间土习俗
第三章 赤峰文学中的民俗信仰与宗教表达
    第一节 图腾崇拜与民族特质
        一、图腾及图腾崇拜
        二、赤峰图腾崇拜及民族特质
    第二节 原始信仰与宗教心理
        一、萨满教信仰及文化基因
        二、喇嘛教“隐身”说法及成因
第四章 个案分析:赤峰代表作家的民俗事像书写及美学价值
    第一节 敖德斯尔“骑兵小说”的英雄呈现
        一、传奇的骑兵故事
        二、英雄的骑兵群像
    第二节 巴·布林贝赫诗歌民俗的浪漫书写与民族气质
        一、展现草原民俗风情
        二、唱响民间故事诗
        三、探索民族诗艺
    第三节 鲍尔吉·原野的生态民俗伦理
        一、草原日常生活的眷恋与描摹
        二、草原生态的伦理观照
        三、草原文化的痴迷与坚守
    第四节 申平动物小小说的民间审美与隐喻
        一、民间创作原型的传奇再现
        二、民间文化的内在构建
        三、民间文化形式的影响
    第五节 孙书林漠南民族传奇的浪漫“巧合”与混融
        一、草原和亲的情与悲
        三、传奇叙事的浪漫“巧合”
        三、书写漠南通俗史诗的霸气与雄浑
    第六节 沙格德尔对僧俗世界的强烈讽刺
        一、讽刺诗对准“僧”世界
        二、讽刺诗源自“俗”的民间
第五章 “冲突、抗衡与和谐”: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赤峰作家
    第一节 相冲与相谐:崇高的“神(长生天)”与俗世的“人”
        一、赤峰作家笔下的萨满教-----神与人的关系
        二、赤峰作家蒙古族哲学思想的现实态度
        三、赤峰作家的民族文化哲思
    第二节 赤峰作家的文化乡愁
        一、怀旧与归属
        二、文化认同与焦虑
    第三节 在历史传奇中高扬契丹辽文化
        一、中国文化中的传奇
        二、赤峰的历史传奇及历史传奇小说
        三、虚实相映,解读历史
余论 赤峰文学当代语境及未来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农业类遗产保护研究 ——以大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农业类遗产保护研究
        1.2.1 国际农业类遗产保护研究现状
        1.2.2 国内农业类遗产保护研究现状
第二章 大寨农业类遗产的形成
    2.1 大寨村自然地理环境
    2.2 大寨村史
        2.2.1 大寨得名缘由
        2.2.2 解放前的大寨
        2.2.3 土地改革时期的大寨
        2.2.4 十年造地
        2.2.5 “三不要,三不少”
        2.2.6 “再上一层楼”
        2.2.7 改革开放后的大寨
    2.3 “农业学大寨”的提出及历程
        2.3.1 大寨经验在昔阳的推广
        2.3.2 “农业学大寨”口号的提出
        2.3.3 普及大寨县
        2.3.4 大寨红旗飘落
    2.4 大寨村社会经济情况
第三章 大寨农业类遗产现状调研
    3.1 农业类物质遗产
        3.1.1 大寨民居
        3.1.2 农田水利建筑设施
        3.1.3 纪念性不可移动建筑
    3.2 农业类非物质遗产
        3.2.1 大寨精神
        3.2.2 大寨人的豪言壮语
        3.2.3 音乐作品
        3.2.4 美术作品
    3.3 大寨类农业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
        3.3.1 缺乏相应的保护管理
        3.3.2 缺乏开发和保护并重的思想意识
        3.3.3 缺乏整体布局和长远规划
        3.3.4 缺乏保护遗产的“正能量”
第四章 农业类遗产保护思路与对策
    4.1 政府层面
        4.1.1 制定出台政策,成立保护机构
        4.1.2 修复农业景观,深入挖掘资源
        4.1.3 加强文化传承,提高保护意识
        4.1.4 提升红色旅游发展定位
        4.1.5 弘扬绿色产品营销理念
    4.2 社会层面
        4.2.1 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系统
        4.2.2 挖掘、整理农业类文化遗产
        4.2.3 加大宣传力度,打好特色品牌
        4.2.4 建立农业类遗产保护协会
    4.3 个体层面
        4.3.1 坚守整体性保护原则
        4.3.2 充分利用农业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文化农业
        4.3.3 利用地域认同,培养居民保护情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3.创新之处
    (二) 研究综述
    (三) 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理论基础
    (一) 农村信用社释义
        1.信用合作制度的内涵
        2.合作金融及其组织形式
        3.农村信用社的任务及其业务范围
    (二)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回顾
        1.1951年—1957年的初创阶段
        2.1958年—1978年的初步发展阶段
        3.1979年—1996年的整顿稳步发展阶段
        4.1997年—2005年的改革深化发展阶段
        5.2006年—2015年的快速发展阶段
    (三) 对三农问题相关概念的阐述
        1.三农释义
        2.相关概念的阐释
    (四)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与三农的关系
        1.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2.三农的发展和挑战促进农信社改革的步伐
        3.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功能的发展演变
二、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现状
        1.提供积极的金融支持
        2.增设农村基层服务网点使金融覆盖面得到扩大
        3.转变服务作风并且全面落实“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
        4.推广多种信贷产品和信贷模式让服务功能有所增加
    (二)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所取得的成效
        1.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资金投入额度
        2.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资金投向
        3.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资金使用效果
    (三)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存在的问题
        1.三农领域自身存在的障碍
        2.历史包袱问题
        3.农村金融生态的不佳给农信社带来不利影响
        4.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制约影响导致农信社资金来源单一
三、促进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支持三农的对策和建议
    (一) 优化支持三农的外部环境
    (二)通过政府帮扶化解历史包袱加强信用工程建设
        1.政府应为其减免税费
        2.人民银行应该增大相应的减免力度
        3.政府大力帮助严格执行农村信用社的财务制度
        4.加强地方政府对农信社的管理工作
    (三) 用市场化思路推广三农特色服务
        1.市场化思路解决三农发展的金融需求
        2.推广三农特色服务
    (四) 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1.实行积极的农业保险制度
        2.逐步健全农村金融风险补偿和担保机制
        3.建立一整套信用贷款风险评价体系
        4.完善贷款营销机制
        5.增加对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供给
        6.给予农村信用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7.完善相关抵押担保的配套服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地域文化特征下的赤峰市锡伯河(英金河)滨水区综合开发规划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城市滨水区规划及发展情况
        1.1.2 商业开发机遇
        1.1.3 城市形象的提升完善
        1.1.4 市民的精神生活需求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构建新的城市空间格局
        1.2.2 提升城市竞争力与地域文化内涵的需要
        1.2.3 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1.3 相关研究
        1.3.1 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研究
        1.3.2 关于地域文化特征的相关研究
        1.3.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2 研究主要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赤峰锡伯河(英金河)地域文化特征情况及分析
    2.1 赤峰锡伯河(英金河)地域特征情况
        2.1.1 赤峰锡伯河(英金河)周边环境特色
        2.1.2 赤峰市历史文化特色
        2.1.3 赤峰市历史文化资源分布情况
        2.1.4 赤峰民族文化艺术
        2.1.5 赤峰经济特色
    2.2 赤峰市地域文化资源的特点及分析
        2.2.1 历史文化深厚,是赤峰城市景观的精神核心
        2.2.2 地方风情突出,形成了赤峰市特色的人文景观
        2.2.3 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及虔诚质朴、与人为善的心理素质
        2.2.4 充满活力、富于创造的民族文化艺术品格
    2.3 赤峰城市发展对锡伯河(英金河)滨水区的影响
        2.3.1 赤峰依河发展演变情况
        2.3.2 赤峰市未来发展趋势
    2.4 锡伯河(英金河)滨水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 滨水区尚未充分利用,缺少经济功能的发挥
        2.4.2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缺乏地域特色保护和传承
        2.4.3 滨河区与城市功能联系不紧密
        2.4.4 锡伯河作为城市发展骨架缺少对城市文化内涵的诠释
第三章 赤峰锡伯河(英金河)两岸综合开发研究策略
    3.1 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城市滨水区的规划开发理念
        3.1.1 遵从城市地域风貌与滨水区和谐发展相结合
        3.1.2 在滨水区开发中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3.1.3 乡土化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市民活动行为、风土人情相结合
    3.2 实施策略
        3.2.1 在政策导向上鼓励在开发中对历史遗存进行保护和利用
        3.2.2 充分利用地域空间格局创建多样化的城市功能
        3.2.3 营造地域特色化的公共空间的场所特性
        3.2.4 创造宜人的城市空间品质
        3.2.5 体现滨河绿带的生态功能
    3.3 实施保障
        3.3.1 行政力量的推动
        3.3.2 协调互动发展
        3.3.3 开放投资领域
        3.3.4 创新融资方式
第四章 赤峰锡伯河滨水空间地域特色塑造
    4.1 设计目标
        4.1.1 打造新的城市地标,展示赤峰市的城市形象
        4.1.2 注入地域特色,展现赤峰城市魅力
        4.1.3 创造集聚人气的滨水空间,推进可持续发展
    4.2 设计原则
        4.2.1 遵循自然和复合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4.2.2 文脉延续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原则
        4.2.3 把握整体和多目标兼顾相结合的原则
    4.3 锡伯河滨水空间地域特色塑造的可行性方法与建议
        4.3.1 调整功能分区,与相邻地区的城市开发接轨
        4.3.2 提高交通的可达性,增加城市与滨水区的联系
        4.3.3 结合生态维护,增加水岸的互动性
        4.3.4 城市肌理的延续
        4.3.5 城市历史遗存的保护利用并与城市发展结合
        4.3.6 城市传统民俗活动的吸引
        4.3.7 自然风貌环境的塑造
        4.3.8 公共艺术品的特色表达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绿潮激荡二十年——敖汉旗生态环境建设历程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辽代春捺钵研究[D]. 梁维. 吉林大学, 2020(08)
  • [2]黄花甸子小流域不同平茬模式对柠条锦鸡儿更新复壮的影响研究[D]. 高玉寒.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3]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D]. 褚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D]. 陈筱娇.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5]族群共同体形成视阈下的高句丽王国发展历程考察[D]. 祝立业. 长春师范大学, 2018(03)
  • [6]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民俗文化视域下当代赤峰文学研究[D]. 孟凡珍.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8]农业类遗产保护研究 ——以大寨为例[D]. 光旭敏. 山西大学, 2018(04)
  • [9]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问题研究[D]. 付晓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10]基于地域文化特征下的赤峰市锡伯河(英金河)滨水区综合开发规划实践研究[D]. 杨涛. 沈阳建筑大学, 2016(04)

标签:;  ;  ;  ;  

绿潮二十年:敖汉旗生态环境建设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