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临床应用价值与策略的探讨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临床应用价值与策略的探讨

论文摘要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目前诊断糖调节受损(IGR)和糖尿病(DM)的标准方法,由于其具有低重复性、操作不便和费用高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首先对259例受试者进行了间隔2-3周的OGTT重复性调查,分析了OGTT重复性的人群分布特点。其次,基于OGTT重复测定的结果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评价。然后,我们利用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健康查体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建立了两种糖尿病危险积分(DRS),并评价了其对DM的预测效能。最后,探讨了OGTT的临床应用策略以便于糖代谢异常的大规模筛查。研究显示采用2008年ADA和2006年WHO诊断标准,OGTT总体重复率分别为55.6%和59.1%。OGTT重复率在年龄>55岁人群中低于年龄<55岁的人群(P<0.05),但无性别差异。糖耐量正常(NGT)、IGR和DM人群OGTT重复率分别为90.9%-91.2%、34.7%-36.1%和63.8%,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XDS)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中2个或2个以上代谢异常组分的人群OGTT重复率明显低于小于2个代谢异常组分的人群(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影响OGTT重复性的因素主要有空腹和糖负荷后2小时的抽血时间。在两次检测中,如果都只应用空腹血糖(FPG)检测,DM和IGR的患病率分别为5.79%-8.11%和30.1%-38.2%;应用一次OGTT时,DM和IGR的患病率分别为15.1%-18.5%和44.8%-56.4%;应用两次OGTT时,DM和IGR的患病率达到21.2%和54.8%。根据两次OGTT结果分组,非糖尿病(NDM)/DM组和NGT/IGR组分别与NDM/NDM组和NGT/NGT组相比,年龄、高血压史、血压、腰围和腰臀比(WHR)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DM/DM组和NGT/IGR组分别与DM/DM组和IGR/IGR组相比,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无论采用IDF还是CDS的诊断标准,NDM/DM组和NGT/IGR组MS的患病率分别高于NDM/NDM组和NGT/NGT组(P<0.05)。组分分析显示NDM/DM组肥胖和血脂紊乱的患病率较NDM/NDM组高,NGT/IGR组高血压患病率较NGT/NGT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队列资料建立的DRSl包括年龄、高血压史、IGT史、体重指数(BMI)、高FPG症、高甘油三酯(TG)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预测DM发生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4(95%CI 0.702-0.766)-0.759(0.686-0.831)。当以累积积分为4作为切点时,敏感性为64.5%-72.9%,特异性为63.9%-71.6%。以横断面资料建立的DRS2包括年龄、高血压史、BMI、高FPG症、高TG血症和低HDL血症。预测DM发生时AUC为0.761(0.696-0.826)-0.788(0.761-0.815)。当以累积积分为5作为切点时,敏感性为61.5%-63.0%,特异性为78.1%-78.3%。随着DRS1和DRS2水平的升高,DM的发生率亦逐渐升高(P<0.05)。以DRS初筛高危人群再进行OGTT检测时DM的诊断率为88.8%-100.0%,IGR的诊断率为53.8%-69.1%,同时可以使75.8%-89.4%的正常人免于行OGTT检测。以FPG≥5.6 mmol/L作为初筛方法,DM的诊断率达到87.5%,IGR的诊断率为42.2%。以优选后的危险因素作为初筛方法时,只要在年龄、既往高血糖史、高血压史和腰围中有2个或2个以上阳性者就进行OGTT检测,DM诊断率可以达到98.8%,IGR的诊断率为87.9%,可以使38.9%的正常人免于行OGTT。综上所述,OGTT总体重复率较低,在高龄、血糖异常和具有代谢异常组分的人群中尤为显著。尽管如此,只要应用一次OGTT就会显著增加IGR和DM的诊断率,只要有一次OGTT异常的人群就具有较高水平的代谢异常因子,MS患病率亦较高。因此OGTT在临床工作中对糖代谢异常人群以及高危人群的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DRS预测DM具有良好的效能,用于高危人群筛查时可以同时提高DM诊断率和OGTT节省率。危险因素筛查高危人群具有简单快捷的优势。

论文目录

  • 英文缩写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重复性调查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应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重复测定结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中国人群糖尿病危险积分的探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临床应用策略的探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大规模语料的英语词汇重复率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6(04)
    • [2].指纹是怎样形成的?[J]. 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7(10)
    • [3].浅谈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基于高校学位管理工作者的视角进行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10)
    • [4].高重复率小型准分子激光开关电源设计[J]. 激光杂志 2009(04)
    • [5].高校学报来稿重复率偏高现象解析[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
    • [6].浅析如何处理广告创意与重复率的矛盾[J]. 视听 2015(05)
    • [7].投稿须知[J]. 世界哲学 2012(02)
    • [8].春节看香港贺岁喜剧 要你乐让你欢喜[J]. 东方电影 2011(02)
    • [9].轮机英语的篇际词汇重复率[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0].《工业 工程 设计》投稿须知[J]. 工业工程设计 2020(01)
    • [11].《工业工程设计》投稿须知[J]. 工业工程设计 2020(05)
    • [12].高重复率数据信息可视化研究[J]. 中国传媒科技 2012(06)
    • [13].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采血穿刺重复率的应用实践[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43)
    • [14].高重复率数据的快速排序[J]. 电子科技 2011(08)
    • [15].利用原种猪场生长性能测定数据估计血统内生长及肉质性状重复率[J]. 今日养猪业 2018(06)
    • [16].高重复率SLR数据预处理方法的实现[J]. 测绘科学 2011(03)
    • [17].低抖动快前沿高电压重复率触发器[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10)
    • [18].高重复率RTP电光调Q Nd:YAG激光特性研究[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8(04)
    • [19].《工业 工程 设计》投稿须知[J]. 工业工程设计 2019(01)
    • [20].《工业 工程 设计》投稿须知[J]. 工业工程设计 2020(02)
    • [21].《工业 工程 设计》投稿须知[J]. 工业工程设计 2020(03)
    • [22].《工业 工程 设计》投稿须知[J]. 工业工程设计 2020(04)
    • [23].电磁脉冲串重复率变化对数字通信电台的影响[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10)
    • [24].重复率激光的单个脉冲能量检测技术[J]. 量子电子学报 2010(03)
    • [25].三种电脑比色仪比色准确性与可靠性的比较[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03)
    • [26].降低变电所接地电阻试验的重复率[J]. 电气时代 2015(11)
    • [27].浅析美国社区学院专业设置特点[J]. 世界教育信息 2010(09)
    • [28].选题决策失误该打谁的板子?[J]. 编辑之友 2010(04)
    • [29].利用AMLC提高稿件初审质量的实践与启示[J]. 今传媒 2018(08)
    • [30].南充市公交线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传承 2014(07)

    标签:;  ;  ;  ;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临床应用价值与策略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