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配合康复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针药并用配合康复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夹江县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14100

摘要:目的:观察针药并用结合康复疗法对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为对照组患者应用早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结合面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包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标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面神经麻痹过程中应用针药并用配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面神经麻痹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和运用该方法。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特发性;药物治疗;针灸治疗;面部康复训练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ffectofacupunctureandmedicinecombinedwiththeactualtreatmenteffectofrehabilitationtherapyforpatientswithfacialnerveparalysis.Methods:randomlyselectedfromJanuary2016toJanuary2017inourhospital62casesofpatientswithfacialnerveparalysisastheobject,itwillbep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31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underwentearlyacupuncturean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bove,observationgroupweregivenrehabilitationtrainingcombinedwithfacialtreatment,observetheclinicaleffectofthetwogroupsofpatientsincludingcured,markedlyeffective,effective,invalidfourstandard.Results:thetreatmenteffect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Conclusion:intheP<0.05.ClinicaltreatmentoffacialparalysisintheprocessofapplicationofChinesemedicineandacupuncturecombinedwithrehabilitationtreatmentmethodsoftheclinicaltreatmenteffectissignificant,worthyofpromotioninclinicaltreatmentoffacialparalysisandintheprocessofusingthismethod.

Keywords:facialparalysis;idiopathic;drugtherapy;acupuncturetherapy;facialrehabilitationtraining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被成为贝尔麻痹或者面神经炎,因为茎乳孔内面神经产生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属于一种周围性面瘫[1]。在针灸临床治疗过程中,面神经麻痹属于常见的疾病,多在秋冬或冬春季节,气温发生突变时患病人数逐渐增加。若面神经麻痹患者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可能会产生诸多后遗症,如面部肌肉联带运动、面神经痉挛、面瘫等,对于患者心理和生活均产生了巨大影响[2]。为了明确针灸并用配合康复疗法对于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本研究特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患者作为对象,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对象,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面神经麻痹患者。62例患者均知情并且自愿参与到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在13岁至60岁之间,平均(32.2±4.5)岁,病程为1天至5天,平均(2.3±1.2)天。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在13岁至62岁之间,平均(33.5±4.9)岁,病程为1天至6天,平均(2.7±1.4)天。对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实施比较后发现,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比性强。

1.2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应用早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具体方法为:第一,针灸治疗。在患者发病早期开始实施针灸治疗,在患者合谷、四白、地仓、风池、攒竹、阳白、颊车、翳风、大椎、太阳、牵正、下关、丝竹空等穴位中,选取5穴位至6穴位开展针刺治疗。地仓透颊车,早期运用泻法,治疗一周以后运用补法,加用电针仪对穴位进行刺激,通过加强针感将治疗效果提高,每次留针时间约为20分钟至30分钟。结合患者实际耐受情况,选择患者大椎、阳白、颊车等穴位为患者拔火罐,达到祛风通络的目的。隔日为患者针灸一次,一个疗程为10次。第二,中药治疗。为患者实施中药治疗,主方为牵正散,6g甘草、6g全虫、9g半夏、10g天麻、10g当归、10g川芎、10g防风、10g僵蚕、10g白附子、10g白芷。随患者症状加减调整。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之上结合面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用一手对患者健侧面部肌肉进行固定,使患者患侧面部肌肉进行鼓腮、示齿、闭目、皱眉、抬额、吹哨等动作,每次开展30分钟,每天2次,康复训练结束后对患者患侧面进行湿热敷。

1.3医疗评价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包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标准[3]。患者面部外观双侧对称,并且闭目紧,口角没有偏斜,没有面部痉挛和联带运动,则判定为痊愈;患者面部运动过程中存在轻微的不对称,则为显效;患者症状有一定改善,但仍然面部不对称,存在运动障碍,则治疗有效;患者症状没有改善,判定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SPSS21.0统计学软件是本研究涉及所有数据的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通过卡方实施检验,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检验。将P<0.05作为判定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实际标准。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9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面神经麻痹属于面瘫等病范畴,病因多为脉络空虚,并且风寒之邪趁虚对面部经络进行侵袭,导致患者气血不和、经气流行失常等发病。治疗面神经麻痹需要以疏通经络以及扶正祛邪作为基本原则。药物治疗过程中运用牵正散加减治疗,牵正散中防风和白芷具有辛温解表的作用;白附子能够熄风镇痉和温化寒痰;甘草甘温,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当归具有生血补心、逐瘀生新作用;全虫具有通络止痛及消炎攻毒的效果;半夏具有消痞散结、燥湿化痰功效;白附子具有定惊痫、逐寒湿以及祛风痰的作用;天麻具有祛风止痛功效,能够熄风平肝;僵蚕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化痰散结的作用;川芎具有祛风止痛、活血行气的功效[4]。面部康复疗法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面神经麻痹方法,通过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能够具有促进患者面部活动,辅助和巩固针灸和中药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0.97%),组间对比,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因此,应在临床治疗面神经麻痹过程中应用针药配合康复疗法。

参考文献

[1]黄一琳,侯晓桦.面肌运动训练和面部按摩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功能恢复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4,03:303-304.

[2]董均成.综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86例[J].现代中医药,2013,04:21-22.

[3]刘桂林,高慧.“五联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时机与疗效的评估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6,03:13-15.

[4]金炜.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机制分析[J].中外医疗,2016,09:168-169.

标签:;  ;  ;  

针药并用配合康复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