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

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两个时间段机械通气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耐药、变化趋势,以及各种临床状态下的差别,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到2008年1月RICU及ICU的176例机械通气超过三天的患者,以两年为时间段对比分析其深部取痰培养出的菌株及其耐药情况,了解变化趋势。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插管方式、机械通气时间、预后等资料,回顾性分析各种临床状态下的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176位患者中分离出了585株菌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68.2%,革兰氏阳性菌占22.4%,真菌占9.4%。其中最常见的菌株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及真菌的比率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别,真菌仍然处于相对较少的位置。真菌仍以念珠菌为主,其次为曲霉菌。病原菌分布的发展趋势中,最明显的特点是粘质沙雷杆菌的明显增加,从少见细菌发展为近两年位居主要菌株的第五位;其次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增加较明显,产吲哚黄杆菌及脑膜脓毒黄杆菌等少见细菌也有所增加;再次,肠球菌在革兰氏阳性菌中比例有所上升,真菌中白色念珠菌的比例有所下降,相应的,其他念珠菌和曲霉菌的比例上升。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情况较普遍,特别是对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等常规抗生素,且近年来呈明显加重趋势。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在增加,其中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100%耐药;ESBLs产生率越来越高,大肠埃希菌最高达73.7%;一些少见细菌的耐药情况也逐渐加重,如粘质沙雷杆菌。革兰氏阳性菌的耐药情况也较严重,在葡萄球菌中MRS在52.9%100%;在粪肠球菌中发现了1例耐万古霉素菌株。耐药情况的逐渐加重是显而易见的。各种临床状态分析发现:G-菌感染率随着上机时间的延长而增加;G+菌感染率在经鼻插管的患者中的较低,并随上机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在年龄大于80岁的患者中感染率较高;基础疾病为COPD、插管方式为经鼻插管、预后差的患者中,真菌感染率较高。性别对病原菌分布没有明显影响。结论:机械通气患者的下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少见的条件致病菌特别是粘质沙雷杆菌在近两年明显增加。无论革兰阴性菌还是革兰阳性菌,耐药情况均较严重,ESBLs、MRS阳性率高,耐药情况还在持续加重。G-菌感染率随着上机时间的延长而增加;G+菌感染率在经鼻插管的患者中较低,并随上机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在年龄大于80岁的患者中感染率较高;基础疾病为COPD、插管方式为经鼻插管、预后差的患者中,真菌感染率较高。

论文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镇静护理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价值有哪些[J]. 家庭生活指南 2020(01)
    • [2].慢性肺心病患者机械通气时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测定及意义[J]. 健康之路 2016(10)
    • [3].关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分析[J]. 人人健康 2017(14)
    • [4].机械通气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31)
    • [5].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34)
    • [6].有效沟通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10)
    • [7].影响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因素[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1)
    • [8].护理干预对无创性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1(09)
    • [9].机械通气撤机方案[J]. 现代医院 2010(04)
    • [10].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3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0(20)
    • [11].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5年疗效隨访[J]. 临床肺科杂志 2009(06)
    • [12].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监护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 2008(24)
    • [13].集束化护理在早产儿机械通气管理中的应用[J]. 健康研究 2014(03)
    • [14].机械通气患者床头角度抬高不足的原因和对策[J]. 天津护理 2013(04)
    • [15].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 2012(01)
    • [16].机械通气患者舒适护理需求相关因素调查[J]. 中国疗养医学 2012(07)
    • [17].镇静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影响[J]. 临床肺科杂志 2012(08)
    • [18].联合应用固尔苏与单纯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对比[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03)
    • [19].机械通气撤机时机及条件[J]. 现代医院 2010(04)
    • [20].急性左心衰的机械通气治疗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23)
    • [21].老年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0(06)
    • [2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7例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13)
    • [23].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机械通气治疗[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8(06)
    • [24].固尔苏与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对比[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06)
    • [25].舒适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 2008(21)
    • [26].机械通气治疗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30例体会[J]. 实用医技杂志 2008(30)
    • [27].无创性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J]. 中国水电医学 2008(03)
    • [28].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80例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14)
    • [2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干预策略[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08)
    • [30].持续镇静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02)

    标签:;  ;  ;  ;  

    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