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通道呈现方式下视觉表象建构中的眼动机制研究

不同通道呈现方式下视觉表象建构中的眼动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表象”(Imagery),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心理过程。它产生于知觉信息被记忆获取的时候,是人们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视觉表象是人类日常生活和当前认知心理学中应用和研究最多的一种表象形式。随着眼动技术的迅速发展,眼动研究已成为表象实证研究中除行为实验和脑成像实验之外的另一种重要手段。近二十年来,视觉表象认知研究中的一个主要集中点是对表象和知觉关系的研究,其中二者机能等价性问题为大多数研究者所关注。眼动作为表象和知觉等内部认知过程的重要外显形式,对其进行研究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表象眼动和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等问题的探讨。众所周知,眼动对知觉形成起到了机能性作用,它能够帮助人们迅速准确地获得对视觉对象的整体知觉。而心理表象与知觉的关系甚为密切,在视觉表象建构过程中,人们会产生“用心理之眼看”的体验,那么眼睛与表象之间是否存在密切的关系?本研究共设计了三个实验,旨在发现视觉表象建构过程中眼动的规律与作用。前两个实验采用视觉通道呈现目标刺激的“感知—干扰—表象”三阶段范式来诱发被试产生视觉表象,并记录在表象建构过程中的眼球运动情况。第三个实验则采用听觉通道呈现言语描述的单任务“空屏范式”来诱发被试产生视觉表象,并记录在表象建构过程中的眼球运动情况。综合实验研究结果以及有关讨论,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无论是通过视觉通道呈现还是听觉言语诱发,视觉表象建构过程中均存在眼动现象。并且这种眼动行为并不是一种随意的运动,而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感知—干扰—表象”三阶段范式中表现出了与知觉阶段眼动轨迹相似的特性,而在单任务“空屏范式”中表现出了与言语描述场景相同的空间位置关系趋势。2、眼动在表象建构中起到了机能性的作用。对表象眼动自由度的限制会对表象的清晰度以及表象质量造成功能性的影响,阻碍表象的建构。眼睛注视点固定条件下的平均注视时间显著高于眼睛注视点自由条件下的平均注视时间,而固定条件下的平均眼跳距离则显著小于自由条件下的平均眼跳距离。3、眼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尤其表现在个体的感知经验和理解程度的不同影响表象质量以及眼动行为,但这种影响还不足以达到功能性的程度。表象内容的理解水平越高,平均注视时间越短,平均眼跳距离越大。4、表象是一种具有类图画性质的类比表征方式,并不与外部知觉刺激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不对表象范围加以控制的条件下,表象眼动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发生,而且眼动区域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形(比如压缩、拉伸、方向产生偏差和漂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表象研究概述
  • 2.1.1 表象的研究历程
  • 2.1.2 表象的研究方法
  • 2.1.3 表象与知觉关系的研究
  • 2.1.4 表象争论及其产生的表象理论
  • 2.2 眼动研究概述
  • 2.2.1 眼动的一般概念
  • 2.2.2 眼动研究的历程
  • 2.2.3 眼动与视感知
  • 2.2.4 眼动与表象
  • 第3章 研究构想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框架及假设
  • 3.3 一般方法
  • 第4章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 1 实验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 1 实验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 1 引言以及实验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5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 5.1 综合讨论
  • 5.1.1 对实验假设的验证
  • 5.1.2 关于表象争论的探讨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眼动技术在二语写作反馈研究中的运用——可行性与模型构建[J]. 外语电化教学 2019(06)
    • [2].铁道驾驶方面眼动技术的应用研究综述[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 [3].眼动追踪实验法在信息行为领域的应用研究[J]. 情报学报 2020(01)
    • [4].眼动追踪技术在国外信息行为研究中的应用[J]. 情报学报 2020(02)
    • [5].人机交互研究中的眼动追踪:主题、作用、动向[J]. 图书情报工作 2020(01)
    • [6].眼动实验室在旅游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建设路径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20(13)
    • [7].回忆与想象的眼动比较研究[J]. 人类工效学 2020(02)
    • [8].眼动跟踪技术研究进展[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13)
    • [9].眼动追踪技术与翻译过程研究:基于知网数据的计量分析[J]. 深圳社会科学 2020(03)
    • [10].模拟管制中的眼动数据处理算法[J]. 滨州学院学报 2020(02)
    • [11].基于眼动追踪的高铁候车屏幕信息交互研究[J]. 包装工程 2020(14)
    • [12].疲劳检测中眼动指标参数的分析研究[J]. 科技风 2020(24)
    • [13].单发失效情境下飞行员的眼动特征分析[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9(04)
    • [14].浅析眼动技术在服装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现状[J]. 大众文艺 2019(21)
    • [15].微眼动的识别技术[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1)
    • [16].结果呈现对决策过程影响的眼动模式[J]. 心理学探新 2017(04)
    • [17].阅读水平调节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发展:基于9~11岁儿童的证据[J]. 心理学报 2017(04)
    • [18].静止眼动和动作表现关系的心理学机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6(03)
    • [19].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分析仪临床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 2015(08)
    • [20].眼动技术在多媒体学习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06)
    • [21].眼动指标在实时测量心理负荷中的应用进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30)
    • [22].国内二语习得研究中眼动技术的应用[J]. 校园英语 2019(38)
    • [23].师范院校应届毕业生应聘简历的眼动研究[J]. 科学中国人 2017(05)
    • [24].的哥“四眼”王歌[J]. 广西文学 2017(10)
    • [25].眼动技术在学科教育领域中的研究述评[J]. 决策探索(下) 2020(11)
    • [26].眼动技术在指法教学中的应用[J]. 软件导刊 2019(12)
    • [27].查询式序列视角下跨设备搜索信息准备与重用阶段的眼动变化研究[J]. 情报学报 2019(07)
    • [28].眼动技术在国内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13)
    • [29].眼动交互在大屏手机操作中的应用趋势[J]. 包装工程 2015(24)
    • [30].国外翻译过程实证研究中的眼动跟踪方法述评[J]. 外语学刊 2016(04)

    标签:;  ;  ;  ;  ;  

    不同通道呈现方式下视觉表象建构中的眼动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