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有源干扰识别及抗干扰措施优化选取

雷达有源干扰识别及抗干扰措施优化选取

论文摘要

随着综合电子干扰技术的发展,现代雷达面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的人为有源和无源干扰,雷达抗干扰措施已经成为雷达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使雷达系统在复杂多变的电子干扰环境中,智能地根据所面临的干扰信号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抗干扰措施进行对抗,已成为雷达抗干扰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新形势下电子战技术的发展需要,围绕雷达有源干扰识别及抗干扰措施优化选取展开研究,为提高雷达的抗干扰效能奠定基础。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基于数字储频技术(Digital Radio Frequency Memory, DRFM)的欺骗式干扰信号识别和雷达抗干扰措施的优化组合算法研究,其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目前迅速发展的DRFM,研究了基于DRFM的欺骗式干扰机的基本原理,并着重分析了两种量化方式,及本振泄漏、镜像响应、谐波失真与交叉调制对欺骗式干扰信号的影响。另外,还研究了几种常见的欺骗式干扰信号数学模型及产生机理,为分析基于DRFM的欺骗式干扰信号特征奠定了基础。(2)通过分析量化产生的寄生信号对欺骗式干扰信号的影响,研究了用于识别欺骗式干扰信号的特征参数,分析了利用该参数的基于信号锥的欺骗式干扰识别算法,并发展了一种识别效果更优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欺骗式干扰信号识别算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另外,根据某型雷达与某型欺骗式干扰机的对抗实验环境及其设备参数搭建仿真平台,详细分析了多个已研究的特征参数在真实回波及欺骗式干扰信号上的差异,并采用RBF进行识别验证,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3)根据雷达抗干扰决策问题,提出雷达抗干扰决策的数学模型及分配原则,分析了0-1规划算法、多级优化动态算法与布尔操作法这三种雷达干扰决策算法,并将其运用到雷达抗干扰决策领域。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这三种算法在雷达抗干扰决策领域的局限性,为提出更优的决策方案提供基础。(4)针对基于一对一原则算法的缺陷,完善了雷达抗干扰决策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三种基于多属性决策的雷达抗干扰决策算法。这三种算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权衡评价指标达到最大值和所需抗干扰措施最少这两者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得到了对同批干扰和抗干扰措施集的最优选取方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雷达智能抗干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基于DRFM 的欺骗式干扰信号分析
  • 2.1 概述
  • 2.2 基于DRFM 的欺骗式干扰机的基本原理
  • 2.2.1 工作原理
  • 2.2.2 量化方式
  • 2.2.3 性能分析
  • 2.3 基于DRFM 的欺骗式干扰信号形式
  • 2.3.1 假目标干扰
  • 2.3.2 距离波门拖引干扰
  • 2.3.3 速度波门拖引干扰
  • 2.3.4 距离-速度同步拖引干扰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RFM 的欺骗式干扰信号识别
  • 3.1 概述
  • 3.2 欺骗式干扰信号分析
  • 3.2.1 基于相位量化的欺骗式干扰信号形式
  • 3.2.2 干扰信号误差角
  • 3.3 基于信号锥的欺骗式干扰信号识别算法
  • 3.3.1 算法原理
  • 3.3.2 仿真实验
  • 3.4 基于神经网络的欺骗式干扰信号识别算法
  • 3.4.1 算法原理
  • 3.4.2 仿真实验
  • 3.5 常规欺骗式干扰识别算法验证
  • 3.5.1 时域特征分析
  • 3.5.2 频域特征分析
  • 3.5.3 识别算法验证
  • 3.6 小结
  • 第四章 雷达抗干扰决策技术
  • 4.1 概述
  • 4.2 雷达干扰决策技术分析
  • 4.3 雷达抗干扰决策原则
  • 4.4 基于0-1 规划的雷达抗干扰决策算法
  • 4.4.1 0-1 规划模型分析
  • 4.4.2 仿真实验
  • 4.5 基于多级优化动态的雷达抗干扰决策算法
  • 4.5.1 多级优化动态决策模型分析
  • 4.5.2 仿真实验
  • 4.6 基于布尔操作法的雷达抗干扰决策算法
  • 4.6.1 连续布尔操作法分析
  • 4.6.2 仿真实验
  • 4.7 三种算法的对比分析
  • 4.8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雷达抗干扰决策技术
  • 5.1 概述
  • 5.2 基于表上作业法的雷达抗干扰决策算法
  • 5.2.1 表上作业法分析
  • 5.2.2 仿真实验
  • 5.3 基于线性加权法的雷达抗干扰决策算法
  • 5.3.1 线性加权法分析
  • 5.3.2 仿真实验
  • 5.4 基于字典排序法的雷达抗干扰决策算法
  • 5.4.1 字典排序法分析
  • 5.4.2 仿真实验
  • 5.5 基于TOPSIS 法的雷达抗干扰决策算法
  • 5.5.1 TOPSIS 法分析
  • 5.5.2 仿真实验
  • 5.6 雷达抗干扰决策交互界面设计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开源性的雷达抗干扰技术分析系统[J]. 电子测量技术 2020(01)
    • [2].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抗干扰技术[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05)
    • [3].雷达抗干扰辅助训练软件[J]. 兵工自动化 2019(10)
    • [4].基于环境感知的认知雷达抗干扰技术[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6(06)
    • [5].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J]. 科技与创新 2017(07)
    • [6].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性能评估方法[J].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7(01)
    • [7].基于多层次模糊算法的雷达抗干扰性能分析[J]. 舰船电子工程 2017(04)
    • [8].《信号处理》雷达抗干扰技术专刊征稿通知[J]. 信号处理 2017(05)
    • [9].《信号处理》雷达抗干扰技术专刊征稿通知[J]. 信号处理 2017(06)
    • [10].《信号处理》雷达抗干扰技术专刊征稿通知[J]. 信号处理 2017(07)
    • [11].《信号处理》雷达抗干扰技术专刊征稿通知[J]. 信号处理 2017(08)
    • [12].雷达抗干扰效能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J]. 现代雷达 2014(11)
    • [13].基于区间数的制导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技术研究[J].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4(06)
    • [14].雷达抗干扰探测能力体系与技术发展研究[J]. 雷达与对抗 2018(01)
    • [15].雷达抗干扰探测能力体系与技术发展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8(18)
    • [16].基于神经网络的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方法[J].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5(01)
    • [17].雷达抗干扰能力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雷达 2014(05)
    • [18].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方法探讨[J]. 舰船电子工程 2013(04)
    • [19].雷达抗干扰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舰船电子工程 2013(08)
    • [20].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研究[J]. 现代雷达 2013(11)
    • [21].雷达抗干扰性能分析与评估方法研究[J]. 硅谷 2010(05)
    • [22].雷达抗干扰性能评估方法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 2010(05)
    • [23].基于1-1原则的雷达抗干扰措施优化选取[J].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09(S1)
    • [24].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理论探讨[J]. 国防科技 2008(01)
    • [25].雷达抗干扰技术难点问题及对策研究[J]. 电声技术 2019(04)
    • [26].雷达抗干扰能力指标及试验评估方法[J]. 现代雷达 2018(07)
    • [27].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 科技与创新 2016(13)
    • [28].基于神经网络的分布式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方法[J]. 现代雷达 2015(07)
    • [29].基于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抗干扰技术[J]. 舰船电子工程 2015(09)
    • [30].现代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J]. 科技视界 2013(26)

    标签:;  ;  ;  ;  

    雷达有源干扰识别及抗干扰措施优化选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