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1000核反应堆用冷却剂泵水力模型的设计与研究

AP1000核反应堆用冷却剂泵水力模型的设计与研究

论文摘要

核电作为清洁、经济、可持续的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核电站核岛中关键设备之一核主泵的设计制造技术在我国尚属空白,严重制约了我国核电的发展。本文工作在国家973项目的支持下,对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屏蔽式核主泵(AP1000)的过流部件水力模型进行了设计和研究。论文围绕AP1000核主泵的重要过流部件叶轮、扩压器、泵壳开展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结合传统离心泵和混流泵的设计方法,自主设计了一个针对高温、高压、大流量的AP1000核主泵叶轮;在初步的叶轮基础上,完成了设计条件下的内流场数值模拟分析和力学特性、强度核算分析,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为核主泵叶轮设计的国产化做出了有益尝试。针对核主泵重要承压边界——泵壳的研究,完成了不同进水、出水口位置的四种泵壳结构型式设计,并通过CFD方法分析了进口位置在轴向方向上变化、出口位置在切向和径向变化时,对泵壳内部流动和性能的影响。研究比对,给出泵壳进口位于泵壳中心,泵壳出口位于泵壳一侧,流体沿切线方向从泵壳内流出,这种布置泵壳的内流场最佳、流动损失最小的设计方案。扩压器是介于叶轮出口和泵壳进口承上启下的部件,其设计的优劣对整个核主泵效率影响较大。本文还对不同出口安装角的扩压器与泵壳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扩压器出口安装角的减小,有利于核主泵全流道效率的提高,但当扩压器的出口安装角为20°时,效率提高的幅度将大大减小,且随着扩压器出口安装角的进一步减小,泵壳出口与泵壳外壁之间的涡团也逐渐增大。同时,在泵壳舌角处出现的涡团的位置也越来越接近舌尖点,流动不稳定。以上研究阶段成果为自主研发和设计制造核主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核主泵的概况
  • 1.3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发情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数值研究方法及CFD软件的介绍
  • 2.1 引言
  • 2.2 流动控制方程
  • 2.3 流动的湍流模型
  • 2.3.1 软件中各湍流模型简介
  • 2.3.2 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
  • 2.4 网格及网格生成技术
  • 2.4.1 计算网格分类介绍
  • 2.4.2 NUMECA网格的生成及网格质量的评估
  • 2.5 空间离散及时间离散
  • 2.5.1 空间离散方程及通量表示法
  • 2.5.2 差分格式
  • 2.5.3 时间离散:多级Runge-Kutta
  • 2.6 多重网格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3 AP1000核主泵叶轮水力模型的设计及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水泵离心/混流式叶轮的传统设计方法
  • 3.2.1 相似换算法
  • 3.2.2 速度系数法
  • 3.3 自行设计的核主泵结构与性能
  • 3.3.1 AP1000核主泵的设计要求
  • 3.3.2 一维设计
  • 3.3.3 叶轮内过流部件计算及其流动分析
  • 3.4 主泵叶轮的力学分析
  • 3.4.1 模型介绍
  • 3.4.2 有限元模型
  • 3.4.3 计算结果分析
  • 3.4.4 模态分析
  • 3.4.5 小结
  • 3.5 小结
  • 4 AP1000核主泵泵壳的水力模型设计及数值模拟
  • 4.1 传统泵壳的水力设计方法及核主泵泵壳的特殊要求
  • 4.2 不同进出口泵壳的设计方案比对
  • 4.3 不同进出口型式泵壳对核主泵水力性能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 4.3.1 网格划分
  • 4.3.2 计算条件的设定
  • 4.3.3 计算结果分析
  • 5 AP1000核主泵扩压器的水力模型设计及数值模拟
  • 5.1 AP1000核主泵扩压器作用的介绍
  • 5.2 不同出口安装角的叶片扩压器设计
  • 5.2.1 不同出口安装角的叶片扩压器的设计方案
  • 5.2.2 主泵全流道的造型与网格的划
  • 5.2.3 边界条件的定义
  •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
  • 6.2 主要结论
  • 6.3 展望未来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AP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焊接技术质量控制[J]. 核标准计量与质量 2020(01)
    • [2].AP1000化容系统混床温度变化对反应性的影响和运行控制策略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03)
    • [3].AP1000核电机组大修中长期规划管理优化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14)
    • [4].AP1000核电高压加热器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J]. 电站辅机 2019(03)
    • [5].AP1000核电厂核安全文化开展及实施的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12)
    • [6].AP1000堆型反应堆压力容器安装工艺[J]. 上海建设科技 2016(06)
    • [7].AP1000主泵拆装设备的开发与应用[J]. 电站辅机 2016(04)
    • [8].第三代核电AP1000机组高压加热器设计及运行特点介绍[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23)
    • [9].AP1000三代核电站主控室应急可居留系统解析[J]. 暖通空调 2017(02)
    • [10].爆炸复合在AP1000安注箱制造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06)
    • [11].AP1000堆内构件制造技术难点浅析[J]. 东方电气评论 2017(02)
    • [12].瞬态承压热冲击下AP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热应力数值模拟[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7(07)
    • [13].AP1000稳压器电加热器设计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07)
    • [14].自动焊技术在AP1000安全壳拼装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 焊接技术 2017(08)
    • [15].AP1000蒸汽发生器电解抛光技术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17(12)
    • [16].AP1000屏蔽式主泵拆装工具研制[J]. 装备制造技术 2017(09)
    • [17].AP1000核电机组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设计改进[J]. 科技视界 2016(10)
    • [18].AP1000核电汽轮机组凝汽器变形问题研究[J]. 机械工程师 2016(07)
    • [19].关于AP1000循环水泵与凝汽器配合方案的讨论[J]. 电站辅机 2016(02)
    • [20].AP1000机组中板式换热器流阻问题的分析[J]. 给水排水 2016(S2)
    • [21].自密实混凝土在AP1000核电结构模块中的侧压力特点研究[J]. 施工技术 2016(18)
    • [22].非能动AP1000安注箱的密封设计[J]. 中国核电 2016(03)
    • [23].AP1000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的设计特点[J]. 发电设备 2015(01)
    • [24].AP1000主泵变频器对电厂的影响[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07)
    • [25].AP1000安注箱制造难点分析[J]. 上海电气技术 2015(02)
    • [26].AP1000反应堆厂房总体布置设计分析[J]. 城市建筑 2013(20)
    • [27].AP1000蒸汽发生器换热面积计算探讨[J]. 东方电气评论 2013(04)
    • [28].AP1000蒸汽发生器安装技术[J]. 压力容器 2013(12)
    • [29].AP1000 蒸汽发生器水位瞬态分析[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3(S2)
    • [30].AP1000核电站新型凝结水精处理叠加卧式精密过滤器设计[J]. 山东化工 2020(20)

    标签:;  ;  ;  ;  

    AP1000核反应堆用冷却剂泵水力模型的设计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