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心内膜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及紫杉醇慢速释放支架对血小板功能及内皮再生影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心内膜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及紫杉醇慢速释放支架对血小板功能及内皮再生影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论文题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心内膜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及紫杉醇慢速释放支架对血小板功能及内皮再生影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内科学

作者: 李虎

导师: 贾国良,郭文怡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梗死,心肌细胞,标测,心内膜注射,心肌缺血,治疗,紫杉醇,支架,内皮,血小板

文献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 冠心病(CHD)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CHD的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去除CHD的发病因素——冠状动脉狭窄,所以,近年来CHD的手术治疗得以广泛开展,包括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但是,PCI术后较高的再狭窄率(25%~40%)严重影响了手术的中、远期疗效,而且有相当一部分CHD病人(如多支或远端冠状动脉的弥漫性病变以及闭塞支远端血管细小者)不适宜进行上述手术治疗,因此,近些年来人们针对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提出了“细胞水平心肌成形术”(Cellularcardiomyoplasty,CCM)。目前骨髓间质干细胞初步显示出作为干细胞移植种子细胞的潜力,大动物干细胞移植的途径和有效性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同时,冠心病介入治疗已经进入第三个里程碑时代—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时代,目前经过批准和已经临床使用的DES之一的TAXUS支架在国人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及DES面临的主要问题—亚急性血栓形成的机制及可能的防治措施目前尚缺乏研究。

论文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

第一部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心内膜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第二部分 紫杉醇慢速释放支架对血小板功能及内皮再生影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文献回顾

实验一 紫杉醇慢速释放支架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实验二 紫杉醇慢速释放支架对血管内皮再生及血小板功能影响的研究

个人简历

已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图像和照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裤裙支架术的优化研究[D]. 涂胜.福建医科大学2017
  • [2].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双支架术形态学与流体力学的体外模拟与优化及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 张林林.福建医科大学2014
  • [3].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存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治疗研究[D]. 张建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 [4].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技术的仿真模拟和临床研究[D]. 户富栋.福建医科大学2016
  • [5].临床危险因素和血清学指标对冠状动脉内支架再狭窄的预测及其炎症机制探讨[D]. 王晖.南京医科大学2002
  • [6].临床心电生理学系列研究[D]. 木胡牙提.新疆医科大学2002

相关论文

  • [1].MSCs修复血管内膜及对平滑肌部分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 武晓静.第三军医大学2004
  • [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和基因转染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D]. 牛丽丽.第三军医大学2003
  • [3].人间充质干细胞的性质及其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D]. 常静.重庆医科大学2005
  • [4].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应用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D]. 赵慧强.第四军医大学2005
  • [5].自体骨髓CD34~+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D]. 高文根.第四军医大学2005
  • [6].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实验研究[D]. 李厚怀.苏州大学2005
  • [7].小型猪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前研究[D]. 程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
  • [8].1.心肌梗死后骨髓干细胞动员作用的实验研究 2.冠心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分化[D]. 侯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9].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D]. 阴赪茜.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10].经冠状动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内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陈绍良.苏州大学2006

标签:;  ;  ;  ;  ;  ;  ;  ;  ;  ;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心内膜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及紫杉醇慢速释放支架对血小板功能及内皮再生影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