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级与湖湘古代文学

降级与湖湘古代文学

一、贬谪与湖湘古代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程婷[1](2021)在《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贬谪文学作品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欣[2](2021)在《刘柳南国书写比较研究》文中认为

汪钰,陈煜菲[3](2021)在《晚唐流寓文学研究的综述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流寓文学实践虽滥觞于诗骚时代,但自觉将流寓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引入文学文化研究,则始于世纪之交,盛于2012年后。蒋寅、张学松、蔡平等人纷纷撰文申述流寓文学的定义、内涵、研究视阀与价值意义等。晚唐文学领域内,在既有的贬谪文学、文学地理学等研究基础上,近年来出现了少数自觉以流寓视角开展的具体研究,但无论是覆盖面还是研究深度尚嫌不足。时至当下,关于流寓与流寓文学的定义和内涵的争议尚未解决,更缺乏凸显时代因素的具体研究作为支撑。晚唐流寓文学研究同时兼备了可行性、重要性、必要性与典型性的特点。

曾明[4](2020)在《宋词中的长沙书写》文中研究指明长沙作为宋代南方的都市,以其独特的区位、便利的交通、富庶的物产、繁荣的文化,受到了词人的关注。长沙在宋词中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书写,书写的创作主体既有本土词人,也有贬谪流放、知官赴任、漫游寓居等流寓词人,还有其他词人,共计词人五十三位,其中不乏秦观、黄庭坚、辛弃疾、姜夔等名家,这些词人创作了一百五十七首词作。宋词长沙书写以山川胜景、亭台寺院、特产风物为对象,描写了湘江、岳麓山、定王台、裴公亭、长沙酒、长沙梅等题材内容,充分展现了长沙秀美的自然景观和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得益于“江山之助”,宋词长沙书写浸润了沉湎于山水、醉心于隐逸的情怀,也以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方式表达对故国、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吟唱岁月不居的飘逸旷达、嗟叹命途多舛的悲凉落寞、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忧伤中展现出对生命的思索。同时,宋词长沙书写包蕴了湘楚文化、忧乐文化、歌妓文化等文化元素,凝聚了独特的文化意蕴。它以对穷山恶水的呈现、湘楚意象的塑造、名人故迹的展示,浓缩成坚毅浪漫的湘楚文化意蕴;它以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家国天下的忧虑和盛衰兴亡的感慨寄托深远博大的忧乐文化意蕴;它以歌妓人格与创作地域的共振、歌妓功能与享乐环境的共生、歌妓命运与贬谪意味的共鸣,沉淀了开放包容的歌妓文化意蕴。

钟怡[5](2020)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的价值分析与教学实践探究》文中指出贬谪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由此形成的贬谪文学则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特有的文学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录了一定数量的贬谪文学作品,其文质兼美,且思想内涵贯穿着一条身处逆境却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基线,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还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对中学生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紧扣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展开探讨,在分析选文情况和主题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挖掘与开发贬谪文学作品的教学价值,结合课例发现贬谪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其教学价值能够最大化的发挥。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参照,集中考察贬谪文学作品在教材中的选文情况,从数量、分布、朝代、创作地域角度分析其特点和规律,并以贬谪文人的情感为划分依据,将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归为三大主题内容来分析,即悲怨愤懑的凝聚与抒泄、信念志节的激扬与坚守、置身逆境的淡定与超然。第二,从教学的角度分析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的价值,主要从思想教育价值、审美教学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通过分析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案例,发现目前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学停留表面,忽视文本独特性;二是注重认知结果,情感体验模式化;三是教学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整合。另外,对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最后,笔者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贬谪文学作品教学优化策略,即深入把握文本内容,发掘文本魅力;整体实施多方面教学,加强情感体验;开展专题整合,引导学生灵活迁移。从这三个方面把握贬谪文学作品的教学,以期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陈家愉[6](2019)在《唐代瘴疠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诗在中国诗歌史和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诗的瘴疠书写反映了唐代以疟疾为代表的流行性疾病的分布状况,记录了众多文人对瘴疠的认识、遭受瘴疾折磨的痛苦,以及应对防范瘴疠的措施。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医疗文化价值。本文对唐代瘴疠诗的研究从辑录典籍中有关瘴疠的记载、梳理唐代瘴疠诗的发展变化开始,进一步分析瘴疠书写的主要内容与地域分布、探寻瘴疠诗的创作范式,以展示302首唐代瘴疠诗的基本面貌。第一章是对先唐时期和唐代有关瘴疠的记载进行溯源分析。将这一时期有关瘴疠的历史记录和医疗记载以及诗文进行分类汇总,考察人们对于瘴疠的认知、分布和应对情况。同时对先唐的瘴疠诗文创作的内容、思想、艺术手法等进行简要分析,它们是唐代瘴疠诗的文学源头。第二章是梳理唐代瘴疠诗的发展轨迹,对初盛中晚四个时期瘴疠诗的创作规模、题材内容、创作方式等相关情况做了分析。认为唐代瘴疠诗经历了初唐的萌芽,盛唐的新变、中唐的集大成和晚唐的回落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呈现出各自的风格特点。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瘴疠书写的主要内容、文学文化内涵和时空分布情况。大致将302首瘴疠诗分为疾病书写、瘴毒威胁、荒远象征和天气指示四个大类,每一小类列举了大量诗歌对其中反映的思想情感、文人心境、医疗健康等情况做了一定的解读。而通过数计统计的表格揭示了瘴疠诗的区域分布和南方文学的特质,对文人在瘴地与故乡、京城之间的迁谪情形有了立体形象的认知。第四章选取唐代瘴疠诗创作的三甲元稹、白居易、杜甫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创作成因。他们的贬谪经历、创作方式、情志健康共同代表着唐代瘴疠诗创作发生的三种范式,即以杜甫为最先的自我瘴疾书写,以元稹为代表的贬谪体验书写,和元白共同开创的涉及瘴疠的唱和,他们不但创作数量巨大,同时其作品所具有的开拓性和审美艺术性也代表了唐代瘴疠诗歌的最高成就。唐代超过300首的瘴疠诗保留了不同于历史记载的瘴疠书写。诗人在诗中书写瘴疾、瘴毒等以纪实的手笔继承了中国文学一直以来的写实主义传统,同时抒发了自己的乡思之情和真挚的友情,使得这一题材的诗歌的人文情感内蕴价值得以提升,唐代瘴疠诗的创作自始至终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禹亚丽[7](2019)在《唐代寓湘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立足于唐代寓湘诗人及其诗歌创作,以文人“流寓”为视角,探讨“流寓”与湖湘的互动关系,以期有利于扩展流寓文学和湖湘诗歌与文化的研究。绪论部分结合前人研究,界定了“流寓”的概念和唐代湖湘的地域范围,将唐代寓湘的232位诗人及其1368首诗歌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简析了唐代寓湘诗人的创作概况。正文部分,分三章对唐代寓湘诗歌进行系统的分析,考察唐代寓湘诗歌的整体特征。第一章,考察唐代寓湘诗歌的思想主题,将其分为山水纪行诗、赠别酬唱诗、咏怀咏古诗、现实民生诗四个类型。在类型化中分析总结寓湘对唐代诗人的影响,结合诗人生平阐述了唐代寓湘诗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和多元化的审美情感,其中也包括对诗人寓湘历程中生存质况、社会价值的整体观照。第二章,分析唐代寓湘诗歌的艺术特色,将其整体上总结为湖湘审美意象群的建立、楚骚精神的鲜明体现和对比意识的强烈表现。其中湖湘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风俗对唐代寓湘诗歌的创作影响深远,不同的诗人有着迥异的诗歌风格,且诗歌创作的意象与主题也存在重复、仿制和泛化的问题。第三章,探究唐代寓湘诗歌的诗学意义,主要体现为对唐代诗歌山水人文题材的开拓、唐代寓湘诗歌创作转变和对湖湘诗歌与文化的影响上,其中皆以典型诗人为中心进行探讨,力争以部分把握整体的风貌,也论述了唐代寓湘诗歌与湖湘诗歌和文化是在互动之中双向发展的。最后的结语部分对全文重要观点进行总结。

张京华,周建刚,周平尚,彭敏,周欣,邓盼,傅宏星,敖炼,夏翠兰,欧阳平彪,陈翠婷,陈微[8](2018)在《大学本科国学教育笔谈》文中研究指明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是湖南省第一个和迄今唯一一个本科教研实体的国学院。国学院成立近三年,团队组建基本完成,课程设置基本完成,学生管理及招生状况良好,设施设备基本到位,方针、方法、学风与中长期规划基本形成,业已取得了一批显着科研成果,获得了学术界、文化界的良好声誉,国学院初创阶段已经顺利完成,开始了进一步成长和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与国内高校各类院系不同,与其他高校的本科国学院不同。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不必以平衡利益、争取资源为目的,不必以适应环境、追随市场为准,最重要是以推进学术、教育青年、止于至善为目的。国学院成立以来,以极小的投入,作极大的产出,国学教育正日益散发出学术的力量与道德的力量。为此,我们特在《学报》开辟一期专栏"大学本科国学教育笔谈",作为国学教育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于淑娟[9](2014)在《21世纪政治制度与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向》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政治制度文学研究的整体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一是政治制度与文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进一步深化、细化;二是处于潜隐状态的学术萌芽茁壮成长,甚至不断延展、派生出更多的学术专题;三是政治制度文学研究中新的研究领域的拓展。但在一些个案研究中,也反映出诸如研究范式的单一、理论运用的缺失、研究视野的狭迫等问题,需要反思及调整。

向彪[10](2014)在《沅水流域古代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2013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年会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沅水流域古代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2013年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年会于2013年11月1-3日在怀化市隆重召开。共有来自包括省内18所本科院校在内共计23个单位的75名专家、学者与会。本次会议由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怀化学院主办,怀化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共同承办。11月2日上午8时30分,会议在怀化煌族大酒店八楼会议厅隆重开幕。开幕式由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怀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吴波教授主

二、贬谪与湖湘古代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贬谪与湖湘古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3)晚唐流寓文学研究的综述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回归文人本位的理论探索”———流寓文学理论研究综述
二、凸显地域与时代因素的具体研究———晚唐地域、贬谪、流寓文学研究综述
三、理论与时代的共同召唤———流寓文学新视角下的晚唐文学研究展望

(4)宋词中的长沙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宋词长沙书写的创作主体
    2.1 本土词人
    2.2 流寓词人
    2.3 其他词人
第3章 宋词长沙书写的题材类型
    3.1 山水胜景类
    3.2 亭台寺院类
    3.3 特产风物类
第4章 宋词长沙书写的情感内涵
    4.1 山水之意
    4.2 怀人之感
    4.3 生命之思
第5章 宋词长沙书写的文化意蕴
    5.1 湘楚文化意蕴
    5.2 忧乐文化意蕴
    5.3 歌妓文化意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5)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的价值分析与教学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概况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选篇分析
    第二节 贬谪文学作品的主题内容分析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的教学价值
    第一节 人格生命的思想教育价值
    第二节 文质兼美的审美教学价值
    第三节 地理民俗的文化传承价值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教学实践探究
    第一节 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二节 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教学的优化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唐代瘴疠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汉唐瘴疠的文献考索
    第一节 唐前典籍中的瘴疠
    第二节 唐代典籍中的瘴疠
第二章 唐代瘴疠诗的分期考察
    第一节 初唐瘴疠诗的兴起
    第二节 盛唐瘴疠诗的新变
    第三节 中唐瘴疠诗的兴盛
    第四节 晚唐瘴疠诗的回响
第三章 唐代瘴疠诗的文学文化内涵
    第一节 瘴疠诗的疾疫书写
    第二节 瘴疠诗的瘴毒威胁
    第三节 瘴疠诗的荒远象征
    第四节 瘴疠诗的天气指示
    第五节 唐代瘴疠诗的时空分布与定量分析
第四章 唐代瘴疠诗的创作范式——以杜甫,元稹,白居易为中心
    第一节 西南漂泊与追忆书写——杜甫的瘴疠诗创作
    第二节 贬谪瘴乡与疾病体验——元稹的瘴疠诗创作
    第三节 瘴疠书写与寄赠唱和——白居易的瘴疠诗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唐代瘴疠诗编年简目
后记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7)唐代寓湘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唐代寓湘诗歌的思想主题
    第一节 山水纪行诗
    第二节 赠别酬唱诗
    第三节 咏怀咏古诗
    第四节 现实民生诗
第二章 唐代寓湘诗歌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湖湘审美意象群的建立
    第二节 楚骚精神鲜明
    第三节 对比意识强烈
第三章 唐代寓湘诗歌的诗学意义
    第一节 对山水人文的开拓
    第二节 唐代寓湘诗歌的诗学转向
    第三节 对湖湘诗歌和文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大学本科国学教育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国学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 学与行为一体
    (二) 师与生为一体
    (三) 教与研为一体
    (四) 国学院的国学梦
国学教学实践总结回顾
    (一) 小班教学模式
    (二) 教学科研并重
    (三) 通识教学体系
    (四) 我在国学院的教学经验
国学教育与地方文化建设
国学院的学术成就
    (一) 国学院的学术着作
    (二) 国学院的学术论文
    (三) 国学院的科研立项
    (四) 国学院学生的学术成果
国学院的学术平台
    (一) 濂溪研究:“研究所—研究基地—研究会”升级更新
    (二) 国学研究:“读书会—研究所—研究基地”连续发展
    (三) 虞舜研究:“研究会—非遗基地—古琴社”特色鲜明
    (四) 服务地方:“潇湘文旅研发大数据中心”再攀高峰
国学院的人文环境
国学本科生的论文写作
永州的摩崖石刻与国学院的石刻传拓
    (一) 永州的摩崖石刻资源
    (二) 国学院的石刻传拓课程
国学院的汉服缝制课程
国学院的九疑琴派
国学院的学生们
    (一) 在自我承当中日臻成熟——李燕报告
    (二) 受师友激励成就个人学问与德行——王珏琤报告
    (三) 在国学院经受成年礼——刘思捷报告
    (四) 一条走廊贯通师与生——蔡婕报告
国学院与韩国儒林的友好交往
媒体报道中的国学院
    (一) 善于与媒体共舞
    (二) 善于生产正能量
    (三) 媒体报道统计表 (2016.9-2018.9)

(9)21世纪政治制度与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举制度与文学研究:稳健发展与延伸拓展
二、门阀制度与文学研究:消衰中萌生的转向
三、迁谪制度与文学研究:兴盛中亟待突破
四、休沐制度、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学术生长点的发展与壮大
五、政治制度文学研究的新领域
六、21世纪政治制度文学研究的理性反思

(10)沅水流域古代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2013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年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古代沅水流域的文学与文化
二关于( 沅水流域以外的) 古代湖湘地域文学与文化
三关于( 湖湘地域之外的) 其它古代文学与文化
四关于文学批点、文集编纂和经学

四、贬谪与湖湘古代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 [1]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贬谪文学作品教学研究[D]. 程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刘柳南国书写比较研究[D]. 李欣. 西北大学, 2021
  • [3]晚唐流寓文学研究的综述与展望[J]. 汪钰,陈煜菲.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1(01)
  • [4]宋词中的长沙书写[D]. 曾明.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5]中学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的价值分析与教学实践探究[D]. 钟怡.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6]唐代瘴疠诗研究[D]. 陈家愉.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7]唐代寓湘诗歌研究[D]. 禹亚丽. 湖南大学, 2019(07)
  • [8]大学本科国学教育笔谈[J]. 张京华,周建刚,周平尚,彭敏,周欣,邓盼,傅宏星,敖炼,夏翠兰,欧阳平彪,陈翠婷,陈微.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09)
  • [9]21世纪政治制度与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向[J]. 于淑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10]沅水流域古代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2013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年会综述[J]. 向彪. 中国韵文学刊, 2014(02)

标签:;  ;  ;  ;  ;  

降级与湖湘古代文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