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能力研究

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能力研究

论文题目: 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能力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科学社会主义

作者: 侯彬

导师: 李良栋

关键词: 社会转型,政府能力,研究

文献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愈来愈清楚地证明,国与国之间最大的政治分野,其实不在于政府的组织形式,而在于政府的有效程度。有效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如果没有有效的政府,经济的、社会的和可持续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意识到政府能力的重要性。特别是由于后发展国家普遍采用政府主导发展战略,政府在赶超式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政府能力成为政府理论新兴的基本问题和重要领域。 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动力的社会转型和世界范围的全球化趋势和进程给政府提出了全新挑战,需要政府顺应现代政府发展趋势,全面提高其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向理论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全面、系统、深入地探索、研究政府能力,揭示政府能力的真正来源、本质属性、内在结构、影响因素、建设途径、评价体系,为如火如荼的政府能力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尝试以政府能力与政府职能、政府权力的相关性作为逻辑起点,对政府能力的相关问题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回应社会对政府能力研究所提出的现实要求。 伴随于政府起源,根源于社会分化,政府能力与政府、政府职能、政府权力一同产生,只是一度隐藏在人类理性认识和理论发展的局限之中。为避免社会冲突引发“社会毁灭”,从社会内部产生出一种“公共利益”和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社会公共职能,这种社会职能又需要一个特殊的“临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管理机构-政府来承担,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必须拥有并凭借由社会“个人权利”让渡、转化而来的具有强制性、权威性的公共权力,才能履行和实现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评价、表示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程度、状况的那种力量和能量的总和就是政府能力。因此,政府能力以政府职能作为物质基础,以政府权力作为直接来源,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也正是这种相关性才是政府理论中关于政府性质、特征等种种主张和观点逻辑来源,所有关于人民主权、有限政府、有效政府、责任政府等理论都根源于此。从政府起源开始追溯政府能力的来源、内在结构不失为坚持和实践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认识方法的有益尝试。 在系统分析理论界对政府、政府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广义政府的角度,以社会转型为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对政府能力进行研究。认为政府能力是标示和评价政府依据和运用所垄断的强制性公共权力,履行政府职能的状况和程度的能量的总和。政府能力作为一个体系它具有内在结构,由社会发展能力、政治统治能力、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力、动态平衡能力等方面组成政府能力层级结构和有机体系。在政府发展过程中,国家结构、政府性质、政府职能与政府权力、政党制度等政治因素;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经济因素;政治文化、政府价值、政府权威、社会心理等文化因素;社会组织等静态因素,和政府机构、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权力、政府运行、政府腐败等政府过程动态因素共同作用,综合影响政府能力的维持和提升。而要从建立和谐、互动的社会结构,科学划分政府、社会、市场的边界,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的活动

论文目录:

导论

一、政府能力研究的理论背景

(一) 各国政府面临共同的问题:政府能力

(二) 社会全面转型是中国政府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政府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一) 经济体制转换对政府能力的内在要求

(二) 社会转型给政府能力提出现实挑战

(三) 政府理论与实践变迁的目标指向:政府能力

(四) 政府价值更新对政府能力的影响

(五) 全球化成为政府能力的新冲击

三、国内研究状况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政府能力的一般理论

一、关于政府能力范畴的理论界定

(一) 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政府

(二) 政府能力范畴

二、政府能力的来源及其相关性分析

(一) 政府起源:政府能力的逻辑起点

(二) 政府职能:政府能力的“物质”基础

(三) 政府能力的直接来源:政府权力

三、政府过程:政府能力与政府职能、政府权力的统一

(一) 政府能力与政府权力的互动

(二) 政府能力与政府职能的互动

第二章 政府能力体系外显结构

一、社会发展能力

(一) 推动经济发展是政府的主要职能和目标

(二) 政府经济发展能力的内在结构

二、政治统治能力

(一) 制度设计与制度供给能力

(二) 执政与行政能力

(三) 政权巩固和支持能力

三、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能力

(一) 社会管理能力

(二) 社会服务能力

(三) 社会平衡能力

四、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力

(一) 政府的国际竞争能力

(二) 政府的国际合作能力

(三) 政府的国际对抗能力

(四) 政府的国际稳定与发展能力

五、动态平衡能力

(一) 政府动态平衡能力的两种表现形式

(二) 政府动态平衡能力的内在结构

第三章 政府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治因素

(一) 国家结构

(二) 政府性质

(三) 政府职能与权力

(四) 政党制度

二、经济因素

(一) 经济制度的影响

(二) 经济体制的影响

(三) 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文化因素

(一) 政治文化

(二) 政府价值

(三) 政府权威

(四) 社会心理

四、社会组织

(一) 社会组织的分化和类型

(二) 社会组织的作用

五、政府过程

(一) 政府机构

(二) 政府职能转变

(三) 政府权力

(四) 政府运行

(五) 政府腐败

第四章 政府能力建设路径设计

一、建立和谐、互动的社会结构

(一) 调整政府边界,收缩政府范围

(二) 建立独立和健全的市场领域

(三) 充分发育社会组织

(四) 发挥市场、社会对政府能力的促进作用

二、创新以政府价值为核心的政府文化

(一) 强调人民主权作为政府文化和政府价值的核心

(二) 创新政府基本价值规范体系

三、合理定位政府职能

(一) 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

(二) 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基础和依据

(三) 社会转型期政府职能设计

四、优化配置政府权力

(一) 分权理论与实践形式

(二) “议行合一”的权力体制

(三) 政府权力的合理结构和科学配置

五、政府过程法治化、科学化

(一) 政府过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政府过程的法治化

第五章 政府能力评价

一、政府能力评价的意义及特点

(一) 政府能力评价的意义

(二) 政府能力评价的特点

二、政府能力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体系

(一) 政府能力评价的主要内容

(二) 政府能力评价标准体系

三、政府能力评价的方法与判断依据

(一) 政府能力评价方法

(二) 政府能力评价判断依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14

参考文献

  • [1].西部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D]. 王国勇.华中师范大学2012
  • [2].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协调能力研究[D]. 徐婷婷.苏州大学2013
  • [3].信用政府的建构:社会资本与政府信用的关系视角[D]. 龙海波.浙江大学2012
  • [4].城镇居民与政府部门间的信任及其对公民参与的影响研究[D]. 刘桂花.西南交通大学2014

标签:;  ;  ;  

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能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