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沿海防护林昆虫群落调查及天牛的防治研究

浙江省沿海防护林昆虫群落调查及天牛的防治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浙江省沿海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选取慈溪、上虞和温岭三个典型沿海防护林进行昆虫多样性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8754号,分属14目103科,其中鞘翅目、双翅目和同翅目的昆虫数目占整个数目的71%,为主要优势目。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Simpson优势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对6个优势目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发现其Dm值较低,即沿海防护林昆虫群落生物种类较少,丰富度低,且除鞘翅目外,其他目D值和H’值均变化不大,说明沿海防护林昆虫多样性较小,集中性较高,而且均匀度很低。通过昆虫调查得出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和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为沿海防护林主要优势害虫。本研究以危害最严重的慈溪海防林做试点,按照不同时间不同药剂浓度对天牛进行注干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月份天牛正处于幼虫期,故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效果达77.18%;5月份天牛为蛹期,部分云斑天牛已羽化,故防治效果相对较差,均在20%左右。不同浓度的药剂对同一树种的防治效果表明,5%噻虫啉·甲维盐注干剂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成分为2%的甲维盐注干剂。研究结果表明: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不完善、生态平衡不能保持、害虫天敌对害虫的制约能力有限是导致昆虫多样性较低的主要原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沿海防护林的定义和作用
  • 1.2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
  • 1.2.1 国外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研究现状
  • 1.2.2 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研究现状
  • 1.2.3 浙江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研究现状
  • 1.2.4 沿海防护林建设的营林措施
  • 1.2.5 沿海防护林建设的林带结构
  • 1.3 沿海防护林体系存在的问题
  • 1.3.1 病虫害严重,制约着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发展
  • 1.3.2 沿海防护林管理不力,只造不管
  • 1.3.3 经济投入不够,未能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利益
  • 1.4 沿海防护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 1.4.1 选择和引种抗病虫品种及采取营林措施防治
  • 1.4.2 确定最适防治时期和最佳防治措施
  • 1.4.3 加强检疫、监测、预警工作
  • 1.4.4 木麻黄病虫害防治
  • 1.5 构建健康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概念和措施
  • 1.5.1 健康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概念
  • 1.5.2 构建健康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措施
  • 1.6 森林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
  • 1.7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地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慈溪沿海防护林概况
  • 2.1.2 上虞海防林概况
  • 2.1.3 温岭海防林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时间
  • 2.2.2 调查工具和材料
  • 2.2.3 研究方法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5 数据统计工具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沿海防护林昆虫多样性分析
  • 3.1.1 目多度
  • 3.1.2 不同目的科数
  • 3.1.3 各目优势科
  • 3.2 多样性指数分析
  • 3.3 沿海防护林优势害虫及其寄主受害情况
  • 3.4 天牛防治效果及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浙江省沿海防护林昆虫群落调查及天牛的防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