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起诉条件研究

民事诉讼起诉条件研究

论文摘要

在现代法治社会,公力救济是理性、合法的救济途径。就民事诉讼而言,民事起诉权的行使,是人们向法院寻求司法保护的起点。合理而有效地保障公民的民事起诉权,对于保护公民合法民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民事纠纷也大量增加。但由于我国民事起诉条件设置的不合理,导致许多诉诸于法院的纠纷被司法拒之门外。这种现象侵害了公民的起诉权,导致了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起诉难”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民事起诉条件进行重新建构,以降低诉讼的门槛,保护公民起诉权。本文就是从这一角度对起诉条件做一探讨。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章,分析了民事起诉条件的含义和功能,并对起诉条件与诉讼要件、权利保护要件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其相互之间的区别。同时,对起诉条件的法理基础,民事诉权理论和程序当事人理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第二章,考察了国外主要国家关于起诉条件的相关规定。在对德国、法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的起诉条件和相关问题的规定进行介绍之后,总结了两大法系关于这一问题的异同之处。第三章,通过对我国现行民事起诉条件的分析,指出了我国现行起诉条件设置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主要包括:将诉讼要件误作起诉条件;立法过高地要求起诉的原告为正当当事人;对当事人起诉时需提供的事实和证据要求过于严格;起诉阶段对法院主管和管辖的审查涉及实体问题。第四章,对我国民事起诉条件的重构提出了几点建议,主要包括:将起诉的条件设置为起诉须符合法定形式,将现行立案机构改为民事案件登记性质的机构,同时增加对恶意诉讼的制裁性规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民事诉讼起诉条件的概述
  • 一、起诉条件的含义和功能
  • (一) 起诉条件的含义
  • (二) 起诉条件的功能
  • 二、起诉条件与诉讼要件、权利保护要件的比较
  • (一) 起诉条件、诉讼要件、权利保护要件的涵义和性质
  • (二) 民事诉讼审理的二元构造
  • 三、起诉条件的法理基础
  • (一) 民事诉权理论
  • (二) 程序当事人理论
  • 第二章 国外主要国家起诉制度考察研究
  • 一、德国
  • (一) 诉状的形式和内容
  • (二) 起诉的效力
  • 二、法国
  • (一) 提交传唤状
  • (二) 共同诉状
  • 三、日本
  • (一) 起诉的方式
  • (二) 诉状的审查与受理
  • (三) 诉状的送达和言词辩论期日的指定
  • (四) 起诉的效果
  • 四、英国
  • (一) 从令状到诉状格式
  • (二) 起诉的方式
  • (三) 送达
  • 五、美国
  • (一) 起诉状及其送达
  • (二) 起诉的效力
  • 六、两大法系起诉条件的比较
  • (一) 关于起诉的形式
  • (二) 关于起诉状的送达方式
  • (三) 关于起诉的效力
  • (四) 关于诉的要素的确定
  • 第三章 我国起诉条件的规定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起诉条件的规定
  • (一) 实质要件
  • (二) 形式要件
  • 二、我国现行起诉条件规定存在的问题
  • (一) 将诉讼要件误作起诉条件
  • (二) 过高地要求起诉的原告为正当当事人
  • (三) 对当事人起诉时需提供的事实和证据要求过于严格
  • (四) 起诉阶段对法院主管和管辖的审查涉及实体问题
  • 第四章 我国民事诉讼起诉条件的重构
  • 一、将现行立法的起诉条件改造为诉讼要件
  • 二、重新建构民事起诉条件
  • (一) 规定起诉成立的效力——当事人起诉即产生诉讼系属
  • (二) 将起诉条件规定为起诉必须符合法定形式
  • 三、将负责审查起诉的立案机构改为民事案件登记性质的机构
  • 四、增加对恶意利用民事起诉权的制裁性规定
  • (一) 恶意利用民事起诉权的认定
  • (二) 对恶意利用民事起诉权的制裁性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民事诉讼起诉条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