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组织结构及创新行为与学科创新能力的相关性和实证研究

高校学科组织结构及创新行为与学科创新能力的相关性和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高等学校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小康社会、创新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一支生力军,其学科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载体。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核心和工作的龙头,学科创新能力是高水平大学的主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等学科建设实践,通过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平台,显著提高了学科创新能力和水平。但是,对学科创新过程、机制及管理的理论认识仍然不足,以及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制约着学科创新能力又好又快地持续性发展。在对典型学科发展历史和演化过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学科创新能力与学科创新元结构及创新行为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并以某大学四个工学学科为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有:1.界定了三种学科创新元联结机制,并据此提出了六种学科组织结构形式和两类创新行为。根据调研和考察,将学科组织结构中科技创新元间联结机制界定为三种,并给出了联结机制下科技创新元间六种相互作用的组织结构形式,分别探讨了六种组织结构形式的科技创新元间学习型创新行为和竞争型创新行为。2.以矩阵形式给出了六种组织结构的形式表达式,并建立了适合度景观模型和生长模型。适合度景观模型给出学科不同组织结构形式与学科创新能力间的相关性,生长模型分别给出不同组织结构形式下学习型创新行为及竞争型创新行为和学科创新能力的相关性及表征。3.给出了不同学科组织结构及创新行为条件下的学科创新路径和结构方程模型。根据实例的相关数据,在分析验证学科组织结构及创新行为与学科创新能力相关性的基础上,探讨了组织结构、创新行为对学科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的中间变量及学科创新路径问题。4.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依据分析和研究,本文最后从优化学科组织结构、促进创新行为学习角度,对高等学校加强学科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2-1 论文研究思路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主要数据来源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3-3 研究数据来源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 学科内涵及相关概念
  • 2-1-1 学科
  • 2-1-2 与学科相近及相关的若干概念
  • §2-2 学科演化过程
  • 2-2-1 社会建制角度的学科演化
  • 2-2-2 知识网络及知识积累角度的学科演化
  • 2-2-3 发展生命周期视角的学科演化
  • 2-2-4 发展动力机制与情境因素视角下的学科演化
  • 2-2-5 学科发展路径
  • 2-2-6 学科演化的构成论
  • §2-3 跨学科科研团队及科研团队间协作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学科结构
  • §2-5 研究现状评述
  • 2-5-1 关于学科内涵及相关概念
  • 2-5-2 关于学科演化过程
  • 2-5-3 关于跨学科团队与科研团队间协作
  • 2-5-4 关于学科结构
  • 第三章 学科组织演化过程及科技创新元间联结机制
  • §3-1 某高校学科建设历史考察
  • 3-1-1 学校概况
  • 3-1-2 电气工程学科(群)发展历程回顾
  • 3-1-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发展历程回顾
  • 3-1-4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群)发展历程回顾
  • 3-1-5 机械工程学科(群)发展历程回顾
  • §3-2 高校学科演化过程及路径
  • 3-2-1 科技创新元基础作用与学科形成
  • 3-2-2 科技创新元持续性与学科演化
  • 3-2-3 科技创新元间合力作用
  • 3-2-4 学科组织演化的路径
  • §3-3 科技创新元间联结机制
  • 3-3-1 科技创新元演化瓶颈与突破路径
  • 3-3-2 基于知识关联的科技创新元间联结机制
  • 3-3-3 基于资源共享的科技创新元间联结机制
  • 3-3-4 基于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科技创新元间联结机制
  • §3-4 联结机制下的科技创新元间结构与创新行为
  • §3-5 学科情境要素对学科创新能力的影响—一个统计分析
  • 3-5-1 情境要素对学科创新能力的影响方式
  • 3-5-2 研究假设
  • 3-5-3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3-5-4 实证研究
  • 3-5-5 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科组织结构及创新行为与创新能力相关性研究
  • §4-1 学科组织结构的矩阵化
  • §4-2 学科组织结构与学科创新能力相关性
  • 4-2-1 适合度景观理论与NK模型
  • 4-2-2 模型的建立
  • 4-2-3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4-2-4 结论
  • §4-3 不同组织结构形式下创新行为和学科创新能力的相关性
  • 4-3-1 基本假设
  • 4-3-2 模型的建立
  • 4-3-3 仿真结果与讨论
  • 4-3-4 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科组织结构及创新行为对创新能力作用路径与效果
  • §5-1 概念模型
  • 5-1-1 情境要素
  • 5-1-2 科技创新元间交流与合作
  • 5-1-3 团队的创新行为
  • 5-1-4 团队的创新能力
  • §5-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5-2-1 数据收集
  • 5-2-2 变量设计与指标选择
  • 5-2-3 样本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2-4 研究方法设计
  • §5-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3-1 因子分析
  • 5-3-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3-3 相关分析
  • 5-3-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5 研究结果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6-1 优化学科组织结构
  • §6-2 促进创新行为学习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项目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民办高校计算机学科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关键问题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 2019(10)
    • [2].高校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基于学生个体的视角[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02)
    • [3].贵州省两所高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J]. 大众科学 2020(04)
    • [4].落实设计理念,推进学科创新——金山区中学劳动技术学科“能设计”环节推进的探索与思考[J].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7(Z1)
    • [5].教育部 外专局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7(20)
    • [6].華中農業大學[J]. 山西教育(招考) 2017(Z2)
    • [7].華中師範大學[J]. 求学 2017(30)
    • [8].中学生历史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J]. 教师 2012(36)
    • [9].跨学科视域下学生创客大赛的现状、问题与改进[J]. 数字教育 2020(02)
    • [10].昂萨格何以能成为跨学科创新大师?[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6(01)
    • [11].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综合指标评价[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 [12].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核心指标评价[J]. 图书与情报 2013(01)
    • [13].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J]. 情报科学 2013(09)
    • [14].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多层次评价体系[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2)
    • [15].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学科创新力影响因素权重分析——以情报学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11(16)
    • [16].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研究的现状与思路[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02)
    • [17].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创新体系与学科建设[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11(01)
    • [18].校企合作培养跨学科创新创业人才[J]. 中国高校科技 2017(S1)
    • [19].浅析文学研究的跨学科创新之路[J]. 青年文学家 2016(12)
    • [20].以协同创新为导向 提升高校学科创新能力[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02)
    • [21].基于协同理论的海洋学科创新体系的构建[J]. 中国轻工教育 2013(01)
    • [22].泛在理念与技术下的学科创新服务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22)
    • [23].2016年中国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新建基地公布[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5(06)
    • [24].创客 让教育“造”起来[J]. 今日教育 2016(06)
    • [25].学科创新的时空观[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01)
    • [26].关于提高大学生学科创新竞赛水平的探讨——以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J]. 中国科技信息 2012(21)
    • [27].重点学科创新型人才胜任力探析[J]. 重庆医学 2008(22)
    • [28].跨文化跨学科创新教育项目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2(07)
    • [29].牵手国际一流高校 推进高校学科创新发展[J]. 科技创业月刊 2013(09)
    • [30].“十三五”《中华国学融入学科创新教学的实验研究》课题组启事[J].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09)

    标签:;  ;  ;  ;  ;  ;  

    高校学科组织结构及创新行为与学科创新能力的相关性和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