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程中“合情推理”教学的初步研究

数学新课程中“合情推理”教学的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一些新的数学教学模式不断产生1。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维客网,《新教学模式》)。我们认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教育模式的重大变化,寄希望能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26。我国新编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第一次把合情推理列为选修内容,这是顺应时代的需求,但也给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系列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其中包括:合情推理有哪些教育功能?合情推理的教学模式?国外有哪些相关的经验?学生会遇到哪些困难?在具体的课堂中又应如何进行实施与评价?本文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文献综述和分析为主,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主要的教学模式以及我国高中数学新课程对合情推理的要求.论文的第二部分是案例分析,其中的案例源自海门市教研室组织的一项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研究,侧重于探讨合情推理教学中的四个焦点问题:(1)合情推理内容对教学有哪些要求?(2)选取什么样的实例会更有利于合情推理教学?(3)课堂上老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探究,领会合情推理的思想?(4)现代信息技术在合情推理教学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对于案例问题,本文虽然已有初步的解析,但更寄希望与广大教师的实践反思.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笔者对高二两个班118人就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方面的表现作了问卷调查,对5位教师和10名学生进行了分小组集体访谈。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的数学归纳猜想能力是与其自身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成正相关的2.信息表征方式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和巩固而缓慢增加3.中学生数学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很缓慢,还只是一种自发的发展。原因有:教材2005年才新增合情推理的章节;考纲中没有给合情推理合适的地位,所以在教学中猜想几乎处于被遗忘的地位;学生猜想的意识被忽视。4.加强合情推理的教学有助于发展合情推理能力。最后,从研究的结果出发,笔者对教材该部分内容的设置方式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等提出了一些建议及有待继续探索的问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比较系统的研究了国内外的教学模式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下的一些新教学模式,利用教学模式的理论指导新课程中新增《合情推理》单元的教学。并对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其理论意义在于加深了对教学模式的认识,实践价值在于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有效的教与学。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
  • 1.2 新课程增加“合情推理”的意义
  • 1.2.1 教学意义
  • 1.2.2 课程目标
  • 1.2.3 在高考中的地位
  • 1.2.4 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
  • 1.2.5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的意图与方法
  • 1.3.1 运用教学模式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范围与限制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关于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 2.1.1 教学模式的定义
  • 2.1.2 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3 教学模式的结构
  • 2.1.4 教学模式的特点
  • 2.1.5 教学模式的类型
  • 2.1.6 教学模式的功能
  • 2.1.7 国内外主要教学模式之相关研究
  • 2.1.8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 2.1.9 新课程的教学模式
  • 2.1.10 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 2.2 关于合情推理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合情推理单元的教学模式
  • 3.1 现状调查
  • 3.1.1 一线教师如何看待合情推理单元的教学模式
  • 3.1.2 学生期望的合情推理的教学模式
  • 3.2 教学模式
  • 3.2.1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 3.2.2 理论依据
  • 3.2.3 教学目标
  • 3.2.4 操作程序
  • 3.2.5 操作策略(又名师生组合)
  • 3.2.6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在本单元教学中的作用
  • 3.2.7 合情推理课堂教学模式
  • 第4章 合情推理教学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一:归纳推理
  • 4.1.1 案例概述
  • 4.1.2 背景介绍
  • 4.1.3 归纳推理的教学模式
  • 4.1.4 焦点分析
  • 4.1.5 教学模式说明
  • 4.2 案例二:类比推理
  • 4.2.1 案例概述
  • 4.2.2 背景介绍
  • 4.2.3 类比推理的教学模式
  • 4.2.4 焦点分析
  • 4.3 教学评析
  • 4.4 问卷调查
  • 4.4.1 教师问卷
  • 4.4.2 学生问卷
  • 第5章 教学建议与结论
  • 5.1 教学建议
  • 5.1.1 在教学方面
  • 5.1.2 在未来的研究方面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实践[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06)
    • [2].日本高中数学新课程中数学史料的分析及其启示[J]. 数学教育学报 2010(01)
    • [3].评议数学新课程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J]. 数学教育学报 2010(02)
    • [4].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算法思想分析[J]. 科技风 2017(05)
    • [5].农村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思考[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5(01)
    • [6].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几何与代数”主题解读[J]. 考试周刊 2020(77)
    • [7].谈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实践[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02)
    • [8].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再反思[J]. 课程教育研究 2012(25)
    • [9].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课堂激励初探[J].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 2013(18)
    • [10].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若干误区透析[J]. 中学数学教学 2009(03)
    • [11].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与思考[J]. 中学数学教学 2009(04)
    • [12].坚定信念 正视现实 认真实践——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一些思考[J]. 中学数学月刊 2009(04)
    • [13].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后所引发的思考探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05)
    • [14].数学新课程标准下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12)
    • [15].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与思考[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17)
    • [16].高中数学新课程:让我欢喜,让我忧——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若干体会[J]. 数学教学通讯 2011(21)
    • [17].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22)
    • [18].以“变”求“效”,走进数学新课程[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02)
    • [19].对高中数学新课程《第一模块验收评价》之管见[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8(07)
    • [20].求实创新 完善自我——浅谈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学课程资源 2008(08)
    • [21].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J]. 成才之路 2008(24)
    • [22].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数学新课程改革[J]. 中学数学杂志 2008(10)
    • [23].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若干误区透析[J]. 中学数学月刊 2009(06)
    • [24].农村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 基础教育论坛 2012(13)
    • [25].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思考[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03)
    • [26].实施新课程感悟[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01)
    • [27].数学新课程困惑之初探[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01)
    • [28].“学为中心”常态教学的思考[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7(08)
    • [29].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7(10)
    • [30].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四点感悟[J]. 名师在线 2017(04)

    标签:;  ;  ;  ;  ;  ;  

    数学新课程中“合情推理”教学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