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命周期与我国“价值链攀升”研究

产品生命周期与我国“价值链攀升”研究

论文摘要

价值链攀升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问题。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南方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是完全受北方具有核心技术的垄断性部门控制,南方企业只可以以来生产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徘徊在非核心技术部门。这一理论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南方无法发挥后发优势,也无法得到贸易收益。本文将垂直分工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结合起来,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价值链进行分类,并按照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动态的研究方法对不同价值链上中间品部门的企业行为进行分析。打破了静态比较利益论和传统的假设南方国家只是被动的接受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局限,为我国价值链攀升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修正,认为随着产品市场的转移,技术并不会相应的转移,核心技术始终被发达国家企业垄断。传统理论的产业的转移被产品内分工的贸易方式取代,如果发展中国家不投入研发,只能徘徊在价值链低端的非核心部门,进而不能获取贸易利益甚至贸易条件趋于恶化。本文将不同时期的价值链分为:新兴产业价值链,成长期价值链和成熟期价值链;并根据不同类型的价值链的技术和市场需求特征,分析价值链上各企业的经济行为。通过分析我们发现:①由于巨大的技术差距,南方的生产成本方面优势相对于研发成本来说,微不足道。因而,新兴产业价值链,在南方国家国内没有形成规模需求和生产时,只可能从事北方发达国家的非核心技术并且劳动力相对密集的部门,并不会主动进行价值链攀升。②在成长期价值链的攀升中,关键在于市场结构和垄断后利润的权衡。当垄断后利润一定时,过于分散的市场结构往往会阻碍下游厂商的创新行为。而当市场结构稳定,国内市场具有强需求时,会刺激企业价值链攀升。③处于成熟期的价值链分工体系,由于南北两国的收入差别而导致的产品或者中间品质量的需求差异,有可能会导致本国最终产品或者中间品不会纳入国际价值链。当南北两国收入趋于收敛时或质量提升不大的中间品部门会纳入国际价值链。因此,要实现价值链的快速赶超必须针对不同时期价值链的技术特点和市场需求及市场结构具体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垂直分工及价值链的研究综述
  • 1.3.2 关于产品生命周期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2章 价值链攀升的动因及价值链分类
  • 2.1 “价值链攀升”的动因分析
  • 2.1.1 R&D技术的进步是“价值链攀升”的根本动因
  • 2.1.2 R&D生产率的动态变化
  • 2.2 价值链的分类及特征
  • 2.2.1 价值链的分类
  • 2.2.2 各类价值链的特征
  • 第3章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及企业研发行为
  • 3.1 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突现特征
  • 3.1.1 产品生命周期中消费者行为
  • 3.1.2 产品生命周期中技术特征
  • 3.2 产品生命周期中厂商研发行为决策
  • 3.2.1 新产品“价值链攀升”
  • 3.2.2 成长期“价值链攀升”
  • 3.2.3 成熟期“价值链攀升”
  • 第4章 产品生命周期对“价值链攀升”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汽车产业为例
  • 4.1 国际汽车产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技术特征
  • 4.2 我国汽车产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与“价值链”攀升
  • 4.2.1 产品生命周期初期:汽车需求转移的时滞和技术差距
  • 4.2.2 成长期:市场结构和企业规模对汽车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
  • 4.2.3 成熟期:产品质量差异对汽车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加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力度
  • 5.2.2 尽快缩短成长期产业模仿路径
  • 5.2.3 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调整成熟期产业竞争优势
  • 5.2.4 继续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积极融入世界价值链分工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太原市旅行社垂直分工体系的构建[J]. 晋中学院学报 2018(01)
    • [2].基于产品内垂直分工的出口复杂度解释因素分析——来自161个国家(地区)的经验数据[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2(04)
    • [3].浅析我国旅行社垂直分工体系的构建[J]. 才智 2010(19)
    • [4].我国旅行社垂直分工体系构建的主要障碍和对策分析[J]. 红河学院学报 2009(06)
    • [5].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旅行社垂直分工体系的构建[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05)
    • [6].垂直分工体系下我国大型旅行社的战略选择[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06)
    • [7].价值链体系背景下产品内垂直分工的技术外溢研究——基于前向、后向与水平渠道关联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11)
    • [8].国际垂直分工与劳动收入份额[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3(03)
    • [9].国际垂直分工下供应链成本分配模式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 [10].中国企业参与垂直分工会促进其技术创新吗?[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12)
    • [11].垂直分工体系令MEMS封装加速迈向标准化[J]. 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 2013(08)
    • [12].后ECFA时期台湾与大陆台资集中区的高科技产业整合研究[J]. 台湾研究 2012(01)
    • [13].东亚垂直分工对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基于MRIO-SDA方法跨期比较[J]. 资源科学 2016(09)
    • [14].ECFA的建立与海峡两岸垂直分工模式[J]. 世界经济研究 2012(06)
    • [15].中国经济至少还可以再增长20年[J]. 商周刊 2012(10)
    • [16].看旅行社垂直分工如何创新[J]. 旅游时代 2009(05)
    • [17].日本集团主义文化下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04)
    • [18].金融发展如何影响中国的垂直分工地位[J]. 国际贸易问题 2014(03)
    • [19].东亚垂直分工网络与技术梯度研究——基于零部件贸易的视角[J]. 世界经济研究 2009(06)
    • [20].中日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国际商务研究 2008(01)
    • [21].基于垂直分工视角下的分行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电子设备计算机行业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 2018(29)
    • [22].服务联系成本、基础设施建设和东亚垂直分工:1992~2006[J]. 世界经济研究 2010(06)
    • [23].国际垂直分工对CO_2排放的影响:基于45国(地区)空间Durbin模型的经验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 2018(08)
    • [24].海峡两岸的产业分工与整合[J]. 学术评论 2014(02)
    • [25].产业分工、部门部类关系与总体产值利润率[J]. 经济研究 2020(05)
    • [26].企业参与垂直分工、创新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J]. 广东社会科学 2019(06)
    • [27].中国对外贸易垂直专业化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17(04)
    • [28].“越狱时代”的管理转型[J]. 销售与市场 2008(14)
    • [29].我国小型旅行社发展出路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8(14)
    • [30].跨国企业在台湾设立研发中心的动因分析[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9(05)

    标签:;  ;  ;  

    产品生命周期与我国“价值链攀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