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室内观赏植物主要生态效益研究

7种室内观赏植物主要生态效益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选择7种室内常见观赏植物,通过对供试的室内环境进行光、温、湿的动态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种室内光环境,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于6月下旬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日变化,在此基础上对其固碳释氧能力、蒸腾释水能力、蒸腾吸热能力进行了研究。利用“室内水插枝法”测定7种供试植物自然挥发物的抑菌作用。其研究结果表明:1. 7种植物固碳释氧作用:在相当于全光照60%的光环境1中,7种植物日固碳量为3.50-4.69g·m-2·d-1,日释氧量2.55-3.41g·m-2·d-1。其中鸭脚木(Brassaiaactinophylla)日固碳释氧量最高(4.69 g·m-2·d-1),凤梨(Guzmania lingulata)日固碳释氧量最低(3.50g·m-2·d-1)。在相当于全光照20%的光环境2中,7种植物的日固碳量为2.75-3.46g·m-2·d-1,日释氧量2.00-2.52g·m-2·d-1,其中绿巨人(Spathiphyllumfloribundum)的日固碳释氧量最高(3.46 g·m-2·d-1),君子兰(Clivia miniata)日固碳量最低(2.75g·m-2·d-1)。在相当于全光照8%的光环境3中,植物均能够正常生长,7种植物的日固碳量为1.41-1.89g·m-2·d-1,日释氧量1.03-1.37g·m-2·d-1,其中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的日固碳释氧量较高1.89 g·m-2·d-1,君子兰日固碳量最低(1.41g·m-2·d-1)。2. 7种供试植物增湿降温作用:在相当于全光照60%的光环境1中,7种植物日蒸腾释水量为219.02-762.05 g·m-2·d-1,日蒸腾吸热量534.41-1859.4KJ·m-2·d-1,其中合果芋(Syngonium podophyllum)日蒸腾释水量及吸热量最高(762.05 g·m-2·d-1、1859.40KJ·m-2·d-1),凤梨日释水量及吸热量最低(219.02 g·m-2·d-1,534.41 KJ·m-2·d-1)。相当于全光照20%的光环境2中,7种植物的日蒸腾释水量为154.87-626.62g·m-2·d-1,日蒸腾吸热量为377.88-1529.95KJ·m-2·d-1。其中绿巨人、广东万年青(Aglaonemamodestum)、合果芋的释水吸热量较高,凤梨最低。在相当于全光照8%的光环境3中,7种植物的日蒸腾释水量为69.34-183.38g·m-2·d-1,日蒸腾吸热量169.19-447.75KJ·m-2·d-1。其中合果芋的释水吸热量较高,凤梨最低。3. 7种植物挥发性物质抑菌作用:7种常见室内观赏植物的挥发性物质在4、7、10月3个月份对4种室内微生物抑制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在7种植物挥发性物质抑菌作用的测定中,合果芋的抑菌效果不明显。绿巨人、大叶伞、凤梨、君子兰、广东万年青(Aglaonema modestum)、龟背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放线菌(Actinomycet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均在16.67%以上,其中7月份,澳洲鸭脚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抑制最好,抑菌效果分别达到40.00%和56.29%,广东万年青对放线菌的抑制效果达42.50%;4月份君子兰、凤梨和绿巨人对木霉的抑制极显著,抑菌效果分别高达64.52%、56.84%和49.46%。同时,该6种植物在7月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及黑曲霉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4月和10月的抑制效果,但对木霉的抑制效果表现出4月和10月好于7月。本论文对7种室内观赏植物在不同环境中固碳释氧、蒸腾释水能力以及抑菌作用特点进行了研究,为室内植物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室内25℃-32℃、相对湿度40%-65%条件下,在3种光环境中合果芋、广东万年青、绿巨人是具有较强固碳释氧、增湿降温效益的功能植物,广东万年青、君子兰、澳洲鸭脚木、凤梨、绿巨人在抑菌方面具有较强的效益,建议合理使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文献综述
  • 1.1 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
  • 1.1.1 化学污染
  • 1.1.2 重金属污染
  • 1.1.3 放射性污染
  • 1.1.4 生物污染
  • 1.1.5 二氧化碳污染
  • 1.2 室内植物的功能
  • 1.2.1 益于人体健康
  • 1.2.2 改善室内环境
  • 1.2.3 具有观赏保健作用
  • 1.3 室内植物净化室内空气的机理
  • 1.3.1 吸收作用
  • 1.3.2 储藏有害气体
  • 1.3.3 吸附作用
  • 1.3.4 降解有害物质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室内植物净化空气的研究现状
  • 1.4.2 室内植物挥发性物质抑菌作用的研究现状
  • 1.5 室内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2 引言
  • 3.材料与方法
  • 3.1.供试植物及室内环境的选择
  • 3.1.1 供试植物的选择
  • 3.1.2 试验环境的选择
  • 3.1.3 供试菌种
  • 3.2 主要仪器
  • 3.3 植物固碳释氧、增湿降温效应的研究
  • 3.3.1 植物固碳释氧的研究
  • 3.3.2 植物增湿降温效应研究
  • 2量的测定'>3.4 植物夜间放出CO2量的测定
  • 3.5 植物挥发性物质对4种微生物抑制的作用
  • 3.6 数据处理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植物固碳释氧作用的研究
  • 4.1.1 7种植物光合速率日变化
  • 4.1.2 7种植物固碳释氧效益
  • 4.2 植物增湿降温效应研究
  • 4.2.1 7种植物蒸腾速率日变化
  • 4.2.2 7种植物的增湿降温效益
  • 2量的测定'>4.3 植物夜间放出CO2量的测定
  • 4.4 7种室内观赏植物挥发性物质对4种微生物抑制的作用
  • 4.4.1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不同季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影响
  • 4.4.2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不同季节对放线菌生长的影响
  • 4.4.3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不同季节对黑曲霉生长的影响
  • 4.4.4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不同季节对木霉生长的影响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单位面积日固碳释氧、释水吸热量
  • 附表2 培养基的配方
  • 附图1 7月份7种植物气体挥发性物质对黑曲霉的抑制作用
  • 附图2 4月份7种植物对木霉的抑制作用
  • 附图3 供试植物材料在密闭容器中
  • 附图4 7种供试植物图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7种室内观赏植物主要生态效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