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产业带发展研究

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产业带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

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往往是资源富集区、革命根据地、民族聚居区,其经济发展是容易被忽视但却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武陵山区位于湘、鄂、渝、黔四省交界处,从政策层面看,位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格局的交接地带;从地域层面看,处中西部结合地带,是典型的集中连片的省际边界民族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怎样促进发展是关系当地民生的大问题。产业带(Industrial Belt)是指产业活动围绕线(束)状基础设施展开且集聚分布的一种带状经济区域。产业带内交通便捷,产业集中,城镇密集,人口稠密,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富集,是特定区域发展的“驱动轴”。它是缩小当地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论文选择武陵山区产业带为研究课题,通过实地考察武陵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相关文献、理论的基础上,对武陵山区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模式、产业带内典型产业集群的构架、产业带发展对策等问题展开研究。首先,从武陵山区的区位、资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城镇发展状况等方面,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概括出该区域产业带发展的基本情况,并用SWOT分析法分析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及机会、威胁,规划出三条已经具有雏形的产业带,分别是一、恩施州境内,以恩施市、利川市为核心,沿318国道及即将完全开通的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发展横向沿路型产业带;二、湘西民族地区,以张家界、吉首、怀化为核心,沿枝柳铁路、包茂高速公路、G209国道发展纵向沿路型产业带;三、以怀化市、铜仁市为核心,沿湘黔铁路、G320国道发展横跨贵州、湖南的沿路型产业带。然后,以旅游业和特色生态农业为例,对武陵山区产业带内的产业集群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最后,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提出该地区产业带建设的对策、措施,如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产业带理论
  •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2 产业带基本理论
  • 2.2.1 产业带概念及特点
  • 2.2.2 产业带的基本类型
  • 2.2.3 产业带形成机理
  • 第3章 武陵山区产业带发展现状评价
  • 3.1 区位概况
  • 3.2 武陵山区产业带构成要素现状考察
  • 3.2.1 资源概况
  • 3.2.2 交通基础设施概况
  • 3.2.3 产业状况
  • 3.2.4 城镇状况
  • 3.3 武陵山区产业带的SWOT 分析
  • 3.3.1 优势(Strength)分析
  • 3.3.2 劣势(Weakness)分析
  • 3.3.3 机会(Opportunity)分析
  • 3.3.4 威胁(Threat)分析
  • 第4章 武陵山区产业带形成分析及发展模式研究
  • 4.1 产业带形成的理论依据
  • 4.1.1 点-轴系统理论
  • 4.1.2 产业集聚理论
  • 4.2 美国西部地区点轴开发实践研究及基本经验
  • 4.2.1 美国西部基本情况
  • 4.2.2 美国西部地区点轴开发的三个主要阶段
  • 4.2.3 美国西部地区点轴开发成功的基本经验
  • 4.3 武陵山区产业带形成分析
  • 4.4 武陵山区产业带发展模式研究
  • 4.4.1 产业带发展模式分析
  • 4.4.2 武陵山区产业带发展模式
  • 第5章 武陵山区产业带内的产业集群分析
  • 5.1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 5.1.1 产业集群理论介绍
  • 5.1.2 产业带与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
  • 5.2 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群研究
  • 5.2.1 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
  • 5.2.2 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架
  • 5.2.3 基于五力模型对武陵山区旅游产业的优化分析
  • 5.3 武陵山区特色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研究
  • 5.3.1 特色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的内涵
  • 5.3.2 武陵山区特色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的构架
  • 5.3.3 武陵山区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的对策
  • 第6章 武陵山区产业带发展对策研究
  • 6.1 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6.1.1 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6.1.2 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工业结构高级化进程
  • 6.1.3 以现代旅游业为重点,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 6.2 加大优势产业扶持力度,培育壮大支柱产业集群
  • 6.2.1 根据武陵山区的发展现状,重点培育壮大五大支柱产业.
  • 6.2.2 突出各自重点,统筹区内产业共同发展
  • 6.2.3 积极研究制定促进产业集群的地方法规
  • 6.3 加快城镇建设,加速推进武陵山区城市化进程
  • 6.3.1 突出培育中心城市
  • 6.3.2 加强县城镇的建设
  • 6.3.3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6.3.4 加强城市软环境建设
  • 6.4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编织立体交通网
  • 6.4.1 成立专门组织,对各地区的交通规划进行对接和协调
  • 6.4.2 以政府为主导,加快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升级.
  • 6.5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 6.5.1 加大生态治理和建设力度,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 6.5.2 建立切实可行的生态补偿机制
  • 6.6 以民族文化为纽带,加强区域经济协作
  • 第7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产业带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