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折变空间光孤子及其诱导光波导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光折变空间光孤子及其诱导光波导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光折变空间光孤子是光折变效应与衍射效应相平衡的结果。光折变光孤子具有光强阈值低、存储时间长,二个横向维稳定和依赖于波长等特性,在光学信息处理和集成光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围绕光折变空间光孤子及其诱导的波导特性,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研究了屏蔽亮、暗光伏孤子诱导波导的传输特性。通过打靶法对方程进行求解,发现亮屏蔽光伏孤子诱导波导的导模数随着孤子强度比值的增加而单调增加,这一比值为孤子峰值强度与暗辐射之比。另外,暗屏蔽光伏孤子诱导波导的导模在任意强度比值下均为单模,限制在暗屏蔽孤子中心附近的能量随着强度比值的增加而增加。当光伏效应可以忽略时,这一波导变为屏蔽孤子诱导的波导。当没有外加电场时,这一波导变为光伏孤子诱导的波导。2.研究了一维屏蔽灰孤子诱导波导的传输特性。通过数值解孤子方程发现,灰屏蔽孤子诱导的波导在任意光强比率下均为单模。分析表明限制在灰孤子中心附近的能量和波导导模的传输常数随着强度比值的增加而单调增加。另外,当孤子灰度值增加时,限制在灰孤子中心附近的能量和波导导模的传输常数单调递减。3.基于光束的非相干特性,对一维部分相干暗光伏孤子及其诱导的波导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部分相干光束,暗光伏孤子可以在非瞬时LiNbO3:Fe晶体内形成。它诱导的波导可以对强相干光束进行导光。这一结果证明了用低功率非相干光源控制导引高功率激光光束的可能性。4.对屏蔽光伏孤子、屏蔽孤子和光伏孤子的时间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基于和时间有关的带输运模型,建立了光折变孤子的演化方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发现,当电流密度J0≤0时,稳态屏蔽孤子的形成时间随着|J0|的增加而增加,在J0>0时,稳态孤子的形成时间随着孤子振幅的增加而减少。另外发现稳态屏蔽孤子的形成时间随着振幅的增加而减少,而开路光伏孤子的时间行为与孤子峰值强度与暗辐照的比值有关。当光伏孤子强度比值较小时,孤子的半高宽度随着时间单调递减达到一个稳定常数;当孤子比率较大时,孤子的半高宽度减少到一个最小值后增加到一个常数。进一步实验研究了暗光伏孤子的演化特性。实验结果证明在低功率下可以形成稳态孤子,在高功率下可以形成准稳态孤子。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很好地吻合。5.对折射率变化为负的LiNbO3晶体中形成的亮光伏孤子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由于光折变晶体的光伏常数依赖于波长,因而选则不同波长的背景光和信号光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背景光的照射下,当光伏常数κ>1时,可以形成亮光伏孤子,其中κ为背景光的光伏常数与信号光光伏常数之比。实验中选用不同波长和相干度的背景光进行实验,得到孤子的存在曲线,与理论预测相吻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引言
  • 1.2.空间光孤子
  • 1.3.光折变空间光孤子
  • 1.3.1.准稳态空间光孤子
  • 1.3.2.屏蔽空间光孤子
  • 1.3.3.光伏空间光孤子
  • 1.4.本论文的内容及结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光折变空间光孤子的基本理论
  • 2.1.光折变效应
  • 2.2.与时间有关的空间电荷场及孤子演化方程
  • 2.2.1.与时间有关的空间电荷场
  • 2.2.2.空间孤子的演化方程
  • 2.3.稳态光折变空间光孤子的基本理论
  • 2.3.1.屏蔽光伏孤子
  • 2.3.2.屏蔽孤子
  • 2.3.3.光伏孤子
  • 2.4.屏蔽孤子与光伏孤子的对比
  • 2.5.光折变材料
  • 2.6.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光折变空间孤子诱导的光波导
  • 3.1.光控光
  • 3.2.屏蔽光伏孤子诱导的波导
  • 3.2.1.亮屏蔽光伏孤子诱导的光波导
  • 3.2.2.暗屏蔽光伏孤子诱导的波导
  • 3.2.3.探测光的偏振和强度讨论
  • 3.3.屏蔽灰孤子诱导的波导
  • 3.4.光伏孤子诱导的波导
  • 3.4.1 光伏孤子诱导波导的理论
  • 3.4.2 自散焦材料内孤子诱导的波导
  • 3.4.3 自聚焦材料内孤子诱导的波导
  • 3.5.潜在应用
  • 3.6.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部分相干暗光伏孤子的实验研究
  • 4.1.非相干孤子及其诱导波导的基本理论
  • 4.1.1.基本概念
  • 4.1.2.基本理论
  • 4.2.部分相干孤子实验
  • 4.2.1.实验装置
  • 4.2.2.部分相干孤子的形成
  • 4.2.3.部分相干暗光伏孤子诱导的波导
  • 4.3.相干暗光伏孤子实验
  • 4.3.1.实验装置
  • 4.3.2.相干暗光伏孤子
  • 4.3.3.相干暗光伏孤子诱导的波导
  • 4.4.分析与讨论
  • 4.4.1.相干暗光伏孤子与部分相干暗光伏孤子的区别与联系
  • 4.4.2.相干暗光伏孤子与部分相干暗光伏孤子的联系
  • 4.5.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光折变空间光孤子的时间特性
  • 5.1.与时间有关的光折变屏蔽光伏孤子理论
  • 5.1.1.暗孤子解的时间特性
  • 5.1.2.亮孤子解的时间特性
  • 5.2.与时间有关的光折变屏蔽孤子理论
  • 5.3.与时间有关的光折变光伏孤子理论
  • 5.3.1.暗光伏孤子
  • 5.3.2.亮光伏孤子
  • 5.4.暗光伏孤子的时间特性实验
  • 5.4.1.实验装置
  • 5.4.2.暗孤子的时间特性实验
  • 5.4.3.实验分析
  • 5.5.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空间光伏孤子自散焦向自聚焦的转换
  • 6.1.光伏效应
  • 6.2.光伏孤子的直观描述
  • 6.3.光伏孤子的理论描述
  • 6.4.亮光伏孤子实验研究
  • 6.4.1.自散焦向自聚焦的转换实验
  • 6.4.2.相干背景光形成亮光伏孤子的实验
  • 6.4.3.非相干背景光形成亮光伏孤子的实验
  • 6.4.4.实验分析
  • 6.5.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总结
  • 7.2.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荣誉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机载光波导平视显示技术发展[J]. 电光与控制 2020(05)
    • [2].基于光学自准直法的光波导阵列平行度测试[J]. 光学精密工程 2020(07)
    • [3].《电磁场理论与光波导技术》教学中数值分析工具的应用研究[J]. 科技视界 2020(27)
    • [4].硫系掺铒光波导在光通信的研究进展[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5(03)
    • [5].环氧树脂多模光波导的研制[J]. 光电子·激光 2015(08)
    • [6].光波导平整度优化工艺[J]. 电子工艺技术 2018(06)
    • [7].有机聚合物光波导的研究进展[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7(05)
    • [8].基于加载条形光波导结构的聚合物热光开关[J].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7(05)
    • [9].硅基集成光波导放大器的最新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7(12)
    • [10].基于复合光波导的生化传感器应用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7(21)
    • [11].典型工艺缺陷对光波导特性的影响研究[J]. 光电技术应用 2015(06)
    • [12].玻璃基片上双层多模光波导的制备[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5(10)
    • [13].交叉多模光波导传输特性分析[J]. 半导体光电 2013(06)
    • [14].硅基光波导材料的研究[J]. 激光与红外 2010(08)
    • [15].非线性光波导特性及其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32)
    • [16].光波导材料与制备[J].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 2008(02)
    • [17].高灵敏复合光波导传感器及其研究进展[J]. 化学传感器 2008(02)
    • [18].锥形光波导耦合特性研究[J]. 半导体光电 2018(02)
    • [19].聚合物光波导45°反射面形成工艺研究[J]. 电子工艺技术 2018(05)
    • [20].低损耗聚合物互连光波导的制备及性能测试[J]. 光电子.激光 2013(04)
    • [21].基于光波导分光光谱技术研究蛋白质与亚甲基蓝的竞争吸附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10)
    • [22].基于光波导光模光谱的固液界面受体配体反应动力学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10)
    • [23].光波导分光光谱技术研究染料分子在玻璃表面的吸附特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12)
    • [24].光波导材料与制备[J].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 2008(03)
    • [25].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光波导的制备[J]. 功能材料 2008(06)
    • [26].铒镱共掺光波导放大器的优化[J]. 红外 2008(10)
    • [27].四苯基卟啉薄膜/K~+-交换玻璃光波导传感器的研制及其气敏性研究[J]. 传感技术学报 2016(07)
    • [28].有机聚合物光波导制作工艺综述[J]. 激光与红外 2015(06)
    • [29].产生于双金字塔光波导网络的巨大光子带隙和强光子衰减[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5(07)
    • [30].硅基光波导中啁啾高斯脉冲在反常色散区的传输特性[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21(01)

    标签:;  ;  ;  ;  ;  ;  

    光折变空间光孤子及其诱导光波导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