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塞莫儿·利沃夫的悲剧性分析

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塞莫儿·利沃夫的悲剧性分析

论文摘要

菲利普·罗斯被认为是当代最多产的美国犹太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美国牧歌》是他美国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它于1997年完成并获得了1998年的普利策奖。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犹太移民塞莫尔·利沃夫一家四代在美国的生活经历。由于每一代之间的巨大差异,四代人在美国拥有了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正是通过这部作品,菲利普·罗斯向我们呈现了一个犹太移民在美国生活状态的全景图。作为他的经典作品之一,《美国牧歌》自从出版以来就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国外对于它的研究要比国内早很多。国外学者主要从身份认同的角度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研究。而国内学者对于小说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几篇硕士论文和期刊论文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主要围绕着美国梦的主题进行讨论。基于国内外对于该作品的研究状况,本文将对美国牧歌做一个全面的分析,集中探讨导致主人公悲剧的个人、社会以及历史原因。本文共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首先对菲利普·罗斯以及他的文学生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其次集中介绍美国牧歌以及这部小说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即在基于文本分析的方法以及一些重要悲剧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将从不同的方面探讨导致主人公悲剧的原因。第二章主要探讨塞莫尔·利沃夫悲剧命运的具体表现以及导致这种悲剧的个人原因。女儿的叛逆,事业的衰退以及妻子的背叛都是主人公悲剧性遭遇的具体表现。性格上的缺陷是导致主人公悲剧的第一个重要个人原因。犹豫不决以及推脱敷衍一直是影响着他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严重的过失也是导致主人公悲剧的另一个个人原因。错误处理女儿恋父情节的方式以及与女儿不正确的交流的方法则是他犯错的两个重要表现。第三章主要分析导致主人公悲剧的社会原因。黑格尔曾经说过,悲剧其实是两种处于对立关系的价值观或者权利的激烈冲突,本章将集中探讨存在于塞莫尔·利沃夫家庭中的冲突。第一部分将集中讨论导致冲突的主要社会原因,第二部分将探讨冲突的具体表现。社会的巨大变化是导致家庭成员之间激烈冲突的主要原因,而对于美国梦的不同理解以及宗教信仰上差异则是家庭冲突的两个主要方面。第四章主要讨论导致主人公悲剧的历史原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反文化运动以及越南战争是构成主人公悲剧命运的主要历史原因。第五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分析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悲剧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塞莫尔·利沃夫的悲剧是个人、社会以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说他的遭遇是一个个人悲剧、社会悲剧,也是一个历史悲剧。

论文目录

  • Ae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Table of Contents
  •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 1.1 Philip Roth and His Literary Career
  • 1.2 Introduction of American Pastoral
  • 1.3 Critical Review on Philip Roth and American Pastoral
  • Chapter Ⅱ A Personal Tragedy
  • 2.1 Seymour Levov's Tragedy
  • 2.1.1 The Decline of Seymour Levov's Business
  • 2.1.2 The Rebel of Seymour Levov's Daughter
  • 2.1.3 The Betrayal of Seymour Levov's Wife
  • 2.2 The Internal Causes of Seymour Levov's Tragedy
  • 2.2.1 Character Weakness of Seymour Levov
  • 2.2.2 The Hamartia of Seymour Levov
  • Chapter Ⅲ A Social Tragedy
  • 3.1 The Change of the Society
  • 3.2 Conflict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American Dream
  • 3.2.1 The Older Generation's American Dream
  • 3.2.2 Seymour Levov's American Dream
  • 3.2.3 Merry's American Dream
  • 3.3 Conflicts on the Religious Faith
  • 3.3.1 The Judaism Belief
  • 3.3.2 The Catholic Faith
  • Chapter Ⅳ A Historical Tragedy
  • 4.1 The Counterculture Movement of the 1960s
  • 4.1.1 The Macro Environment
  • 4.1.2 The Main Body of the Movement
  • 4.2 The Vietham War
  • 4.2.1 The Great Influence of the War
  • 4.2.2 Merry's Participation in the War
  • Chapter Ⅴ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Works Published during My Graduate Study
  • 相关论文文献

    • [1].空间 权力 种族——空间批评视角下的《美国牧歌》[J]. 名作欣赏 2016(03)
    • [2].《美国牧歌》中的多重背叛[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08)
    • [3].从《美国牧歌》看犹太人的身份问题[J]. 明日风尚 2016(21)
    • [4].空间 身体 权利——《美国牧歌》中“瑞典佬”形象的解读[J]. 考试周刊 2016(98)
    • [5].对《美国牧歌》中反讽艺术的赏析[J]. 芒种 2014(18)
    • [6].“疯癫”的背后——《美国牧歌》女主人公梅丽形象分析[J]. 名作欣赏 2016(03)
    • [7].《美国牧歌》的女性主义解读[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5(04)
    • [8].《美国牧歌》对于女性主义运动的反思[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35)
    • [9].试析《美国牧歌》中反讽方法的运用[J]. 芒种 2012(08)
    • [10].解读《美国牧歌》中的犹太式悲剧空间符号——家园[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 [11].简论《美国牧歌》中历史的文本性[J]. 名作欣赏 2013(15)
    • [12].《美国牧歌》的神话原型解读[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1(05)
    • [13].迷失在身份荒野中的“精神流浪汉”——戏仿美国梦的《美国牧歌》[J]. 保定学院学报 2009(06)
    • [14].希望的消亡:《美国牧歌》的重新解读[J]. 戏剧之家 2018(30)
    • [15].成长中的困惑 流浪后的蜕变——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的成长主题解读[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24)
    • [16].伤痛后逃离 绝望中新生——解读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非犹太女性的创伤[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 [17].一曲田园悲歌——论《美国牧歌》中犹太人的“他者”身份[J]. 知识窗(教师版) 2011(11)
    • [18].《美国牧歌》中的美国质[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09)
    • [19].论《美国牧歌》的多重主题[J]. 当代外国文学 2008(01)
    • [20].消逝的牧歌——《美国牧歌》对人生悲剧的深层透视[J]. 世界文学评论 2008(01)
    • [21].梦碎荒谬世界——《美国牧歌》的存在主义解读[J]. 名作欣赏 2016(03)
    • [22].自由的存在者——《美国牧歌》中梅丽形象的存在主义解读[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6(04)
    • [23].从《美国牧歌》谈英语教学设计[J]. 语文建设 2015(26)
    • [24].白色伊甸园——《美国牧歌》中的种族问题[J]. 当代外国文学 2015(03)
    • [25].《美国牧歌》中美国梦的追随者——犹太人[J]. 青年文学家 2010(01)
    • [26].丢失的“遗产”——公民文化视角下的《美国牧歌》[J]. 外语研究 2013(02)
    • [27].伊甸园中的噩梦——试论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美国梦的主题变奏[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28].美国牧歌[J]. 当代外国文学 2011(02)
    • [29].论《美国牧歌》中的反田园叙事[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11)
    • [30].历史与个人命运——从《美国牧歌》看美国六十年代的反叛文化[J].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10(01)

    标签:;  ;  ;  ;  ;  

    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塞莫儿·利沃夫的悲剧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