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判断和城市政府住房政策的选择

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判断和城市政府住房政策的选择

论文摘要

住房可支付能力指标已成为评价居民居住条件和住宅市场发展的常用指标。简单的说,住房可支付能力衡量的是居民是否有能力买得起或租得起一套住房。如果存在支付能力危机,住房支付困难的原因所在和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危机程度就是政府制定住房政策的理论依据。因此,在制定住房保障政策时,必须要涉及到住房可支付能力的研究。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内涵至少可以从总体层面、社会贫富差距结构和住宅供给结构三个维度予以理解,而房价收入比和月付收入比指标则难以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结构和住宅供给结构对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影响,住房可支付能力的结构效应在国内还缺乏研究。本文介绍国际上通用的多种评价住房可支付能力的指标及其应用,并将剩余收入法和住房可支付能力的不匹配方法予以结合,使用住房机会指数和住房机会曲线衡量了上海住房可支付能力的状况。研究发现,2000年至2007年上海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有不断恶化的趋势,除了住宅价格的快速上涨,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和住宅户型结构供给的不合理是住房可支付能力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结论,可以在学术层面上丰富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内涵,并对政府制定住房规划和出台多层次的住房保障政策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城市政府的住房保障政策是解决住房可支付能力危机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供给政策和需求政策,两种政策有各自的优缺点。最后,要解决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危机,还要把评价住房可支付能力的指标与住房政策对应起来。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住房可支付能力的方法述评及其应用
  • 第一节 住房可支付能力指标综述
  • 第二节 房价收入比和月付收入比
  • 一、房价收入比
  • 二、分收入阶层的房价收入比
  • 三、动态房价收入比
  • 四、小结
  • 第三节 剩余收入法
  • 第四节 不同住房质量下可支付家庭的比例
  • 第五节 可支付住房的供给总量
  • 第六节 住房可支付能力的不匹配程度
  • 第七节 住房支付能力指数
  • 第八节 住房机会指数
  • 第三章 对剩余收入法和不匹配方法的结合、改进及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新方法─基于居民剩余收入的住房可支付能力不匹配比率
  • 第二节 上海住房可支付能力的衡量:剩余收入法和不匹配方法的结合及用住房机会指数所作的分析
  • 一、家庭可用于住房消费的最高额度
  • 二、上海城市居民在新建商品住宅市场的可支付能力
  • 三、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拓展
  • 第三节 政策建议─以上海的情况为例
  • 第四章 城市住房政策
  • 第一节 供给政策
  • 一、土地管制政策与住房可支付能力
  • 二、公房
  • 第二节 需求政策:消费者补贴
  • 一、住房补贴与公房的成本比较
  • 二、住房补贴的住宅市场均衡
  • 三、住房补贴对租金的影响
  • 第三节 供给与需求政策对比
  • 第五章 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判断与城市政府住房政策的对应关系
  • 第一节 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判断和对应政府住房政策的关系
  • 第二节 住宅可支付能力对住宅自有率及经济繁荣的影响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GE:唯一限制投入的因素是支付能力[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3(24)
    • [2].农民进城购房支付能力实证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3].国外住房可支付能力研究概要[J]. 城市问题 2009(05)
    • [4].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多维评判标准[J]. 中国房地产 2008(09)
    •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能力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 地方财政研究 2008(10)
    • [6].我国居民养老支付能力的区域分异及筹资策略[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3(06)
    • [7].基于“剩余收入法”的北京市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 2010(10)
    • [8].人口老龄化、城镇化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支付能力[J]. 金融评论 2020(01)
    • [9].A股公司资本回报支付能力总体分析(1998-2018)——基于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视角[J]. 财会月刊 2020(19)
    • [10].论我国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J]. 中国房地产 2019(06)
    • [11].京津冀养老支付能力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J]. 中国市场 2019(14)
    • [12].剩余收入法、供需不匹配性与住房可支付能力的衡量——基于上海的考察[J]. 世界经济文汇 2010(01)
    • [13].住房与交通可支付能力空间特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经济地理 2016(02)
    • [14].不同支付能力企业薪酬福利规划[J]. 中国外资 2013(21)
    • [15].农民土地性收入与社会保障支付能力的灰色关联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1(09)
    • [16].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可支付能力的研究及相关建议[J]. 现代商业 2012(31)
    • [17].房价控制目标三大焦点:居民支付能力为何被忽略?[J]. 决策探索(上半月) 2011(04)
    • [18].青岛市城市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10)
    • [19].浅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中的“支付能力”[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09)
    • [20].河北省农民信息支付能力的灰色系统分析[J]. 天津农业科学 2011(01)
    • [21].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 经济问题探索 2008(10)
    • [22].城镇住房困难群体居住可支付能力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5(04)
    • [23].城市中等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房可支付能力研究——以南京为例[J]. 建筑经济 2009(02)
    • [24].我国东部城市居民购房支付能力变化研究[J]. 统计与管理 2013(06)
    • [25].区位支付能力理论的模型及应用[J]. 统计与决策 2011(13)
    • [26].基于微信支付能力的跨界合作营销探究——以“同程旅行”为例[J]. 经营与管理 2020(09)
    • [27].我国居民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及学费政策研究[J]. 评价与管理 2011(01)
    • [28].我国居民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及学费政策研究[J]. 高校教育管理 2010(06)
    • [29].视线[J]. 教育 2008(11)
    • [30].城市居民养老方式及支付能力分析[J]. 商业经济 2018(01)

    标签:;  ;  ;  ;  ;  

    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判断和城市政府住房政策的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