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酯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研究

蔗糖酯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对蔗糖酯的研究发现C6~C12脂肪酸蔗糖酯对蚜虫等农业害虫有很好的杀虫效果,而且蔗糖酯生物降解后的产物是蔗糖和脂肪酸,对环境没有污染,是一类极具商业价值的绿色杀虫剂,它的研究和开发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国际处于起步阶段、国内还未见杀虫活性蔗糖酯合成相关报道的前提下,合成了一类新型绿色杀虫剂——蔗糖酯。为找到最佳合成方法,分别采用无溶剂法合成辛酸蔗糖酯、溶剂法在减压条件下合成辛酸蔗糖酯和月桂酸蔗糖酯、以及酰氯法合成己酸蔗糖酯,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产物结构,证明了蔗糖酯的生成,并探讨了不同方法相应产物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比产率和对舞毒蛾1龄幼虫的杀虫活性,确定减压溶剂法为合成目标产物——辛酸蔗糖酯的优选合成方法(该部分内容已申请发明专利)。采用柱层析法以二氯甲烷—甲醇混合物作为洗脱溶剂进行梯度淋洗、薄层层析法跟踪检测,对合成产物蔗糖酯进行分离,得到三种单组分。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确定三种组分分别为辛酸蔗糖单酯、二酯和三酯,气相色谱(GC)确定单酯的相对含量为61.72%。单酯、二酯和三酯对舞毒蛾1龄幼虫的杀虫试验表明,单酯的杀虫效果最好;舞毒蛾1龄幼虫经过12mg/mL辛酸蔗糖酯水溶液处理5d后校正死亡率达到79.2%;对农业害虫大豆蚜虫的室内防治试验,在施药5d后,高浓度处理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在80%左右,证明产物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以产率和单酯含量为指标,得到合成辛酸蔗糖酯的最佳条件为:无水碳酸钾为催化剂,低毒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蔗糖与辛酸乙酯的投料摩尔比2:1,反应温度105~110℃,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占辛酸乙酯质量分数)16%,反应绝对压力11kPa。在此条件下,产率为79.11%,单酯含量为61.72%。另外,对优化产物的表面张力、酯化度、酸值、HLB值以及乳化力等进行了测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蔗糖酯的发展简史
  • 1.3 蔗糖酯的性质
  • 1.3.1 蔗糖酯的分子结构
  • 1.3.2 蔗糖酯的特性
  • 1.4 蔗糖酯的应用
  • 1.4.1 食品工业
  • 1.4.2 医药工业
  • 1.4.3 日化工业
  • 1.4.4 农业和发酵工业
  • 1.4.5 其他工业
  • 1.5 蔗糖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6 杀虫活性蔗糖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6.1 植物提取蔗糖酯的研究概况
  • 1.6.2 活性蔗糖酯的合成
  • 1.6.3 研究杀虫活性蔗糖酯的意义
  • 1.7 蔗糖酯的合成
  • 1.7.1 酯交换法
  • 1.7.2 酰氯法
  • 1.7.3 酶催化合成
  • 1.8 蔗糖酯的精制
  • 1.8.1 萃取(洗涤)法
  • 1.8.2 压榨法
  • 2法'>1.8.3 超临界CO2
  • 1.8.4 超滤法
  • 1.8.5 水浸提—喷雾干燥法
  • 1.9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2 具有杀虫活性蔗糖酯的合成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三种蔗糖酯的合成
  • 2.2.1 无溶剂法合成辛酸蔗糖酯
  • 2.2.2 溶剂法合成辛酸蔗糖酯
  • 2.2.3 溶剂法合成月桂酸蔗糖酯
  • 2.2.4 酰氯法合成己酸蔗糖酯
  • 2.2.5 产物有机官能团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无溶剂法合成辛酸蔗糖酯的影响因素
  • 2.3.2 溶剂法合成辛酸蔗糖酯的影响因素
  • 2.3.3 溶剂法合成月桂酸蔗糖酯的影响因素
  • 2.3.4 酰氯法合成己酸蔗糖酯的影响因素
  • 2.3.5 合成产物分析
  • 2.3.6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辛酸蔗糖酯的分离、表征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辛酸蔗糖酯的柱层析分离及薄层检测
  • 3.2.2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分析
  • 1H-NMR)'>3.2.3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 3.2.4 气相色谱(GC)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硅胶柱层析分析结果
  • 3.3.2 质谱
  • 3.3.3 核磁共振氢谱
  • 3.3.4 气相色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辛酸蔗糖酯的杀虫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1.1 舞毒蛾
  • 4.1.2 大豆蚜虫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舞毒蛾的杀虫活性试验
  • 4.3.2 大豆蚜虫的杀虫活性试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辛酸蔗糖酯及单组分对舞毒蛾的杀虫活性
  • 4.4.2 辛酸蔗糖酯对大豆蚜虫的杀虫活性
  • 4.5 本章小节
  • 5 辛酸蔗糖酯合成工艺的优化
  • 5.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合成辛酸蔗糖酯的单因素试验
  • 5.2.2 正交试验
  • 5.2.3 产物单酯含量的测定
  • 5.2.4 优化产物其他性能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3.2 辛酸蔗糖酯其他性能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远志毛状根诱导及其3,6’-二芥子酰基蔗糖酯测定[J]. 齐鲁医学杂志 2012(02)
    • [2].蔗糖酯胶束结构的小角散射分析[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1(02)
    • [3].α-呋喃丙烯酸蔗糖酯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J]. 食品科技 2009(04)
    • [4].马来酸酐改性蔗糖酯的制备及性能[J]. 精细化工 2013(09)
    • [5].蔗糖酯的性能试验研究及其应用[J]. 河北化工 2012(10)
    • [6].合成辛酸蔗糖酯的杀虫活性[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03)
    • [7].无溶剂法制备丙烯海松酸蔗糖酯及其在空气-水界面吸附行为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20(02)
    • [8].辛酸蔗糖酯的超声合成、性能及应用[J]. 有机化学 2009(12)
    • [9].辛烯基琥珀酸蔗糖酯的制备、鉴定及其在微胶囊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09(16)
    • [10].微乳化法合成丙烯酸蔗糖酯的工艺研究[J]. 广州化工 2015(16)
    • [11].雨水冲刷对烤烟叶表面蔗糖酯及相关化学成分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2008(05)
    • [12].利用松香与蔗糖直接合成松香酸蔗糖酯的方法[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01)
    • [13].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远志中3,6′-二芥子酰基蔗糖酯和远志蔗糖酯A[J]. 中南药学 2010(05)
    • [14].蔗糖酯与淀粉酶改善海绵蛋糕品质特性[J]. 食品科学 2018(24)
    • [15].肉桂酸蔗糖酯的酶法制备及其抗菌活性[J]. 现代食品科技 2018(09)
    • [16].蔗糖脂肪酸酯在乳化抑菌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10)
    • [17].辛酸蔗糖酯的超声合成和表征[J]. 化学研究 2009(02)
    • [18].固定化磷酸盐选择性催化合成2-O-己二酸单乙烯基蔗糖酯[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9(06)
    • [19].叔戊醇/水两相体系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酯[J]. 浙江化工 2009(12)
    • [20].杂多酸催化酯交换法合成辛酸蔗糖酯[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19)
    • [21].蔗糖酯分离提纯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12)
    • [22].通过应用了蔗糖酯SE的【蛋糕用乳化油脂MFC-54】来提高焙烤类产品的品质和高级感[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2(S1)
    • [23].蔗糖酯性能与结构的关系[J]. 邢台学院学报 2008(02)
    • [24].蔗糖酯的酶促合成研究进展[J]. 辽宁化工 2011(03)
    • [25].三棱苯丙素蔗糖酯类成分研究[J]. 中药材 2018(04)
    • [26].蔗糖酯对蜂蜡基油茶籽油凝胶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7].松香与蔗糖直接合成松香酸蔗糖酯的研究[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8(04)
    • [28].相溶法蔗糖酯的合成与分析[J]. 粮油加工 2009(07)
    • [29].冰淇淋用复合乳化剂的研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13)
    • [30].强化共轭亚油酸乳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 农产品加工 2010(12)

    标签:;  ;  ;  ;  

    蔗糖酯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