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

(四川省绵阳市长虹世纪城实验小学,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与融合的不足,接下来详细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渗透融合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提上日程,并且开始了全方位扩展。其先进的教学思想深深地注入到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并凸显出强大的优势,成为各个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在这样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和合理渗透被提到小学语文的日程上,成为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这将促使“寓德于教”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和感染,实现学生德育与智育的共同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以课堂为切入点,把德育与教学融为一体,掌握德育教育渗透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感悟知识的内涵,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德育资源,展示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生动而自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品德修养。下面就以小学语文课堂为例,对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进行论述。

1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与融合的不足

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如何渗透,要首先了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与融合的不足,首先,小学语文教师的德育意识不足。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已不再是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而逐渐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转变,但许多教师却仍将教学局限在语文本身的知识层面上,未向小学生的其他思想方面拓展。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甚至有的教师会认为德育教育是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这部分教师虽不排斥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却吝啬语文课堂时间,使语文教学在德育方面的活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其次,部分语文教师的自身道德修养不高。小学语文教师是小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教师之一,许多小学也有让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习惯,因此语文教师对小学生的言传身教可对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在授课方面的专业素养很强,私下里的道德修养却并不高,导致学生看到其不良的行为时会不自觉模仿,这对小学生的德育培养产生了消极作用。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

2.1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的语文教学活动是多种形式的,有课堂之上的教学,还可以通过语文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主要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能够自主的将课堂中的内容在实践中进行有效锻炼,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的升华和思想品德的提高。使用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方式,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对课堂中的内容更加深刻地理解,明白德育教育的内涵,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形式和内涵,使德育渗透更加有效。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幼稚未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独立性较弱,但是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程度很高,模仿性很强。因此,课外实践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渗透模式,选择一些具备正能量的地方或者会议,比如革命纪念馆、诗歌朗诵会等。主要以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积极进取精神等优良品质为出发点。通过这种方式,将语文基础内容的训练和德育教育相联系,在课外活动中加以体现。

2.2发掘以德育为目标的资源,达到德育教育的渗透

德育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和实施的重要依据是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只要对这些资源合理地进行利用,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就一定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感沟通、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自主地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让课堂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帮助学生领会更多的处事道理,明白做人的真谛,从而达到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目的。比如,在进行《妈妈的账单》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地谈一谈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然后布置课后作业,告诉学生回到家里帮助父母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接着在下一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讲述和汇报事情的经过;教师再以此为契机,实施德育教育,用充满情感的语言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在父母的关爱中幸福地成长,知道了父母对你们的爱。希望你们用对父母的这份爱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么,世界就会充满爱……”教师采用这样的方式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能让学生亲身实践,在家庭生活中去感悟和体会,在真情实感中就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的渗透。

2.3改变传统教学思想,正确引导学生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其心理的健康成长也很重要。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积极地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让他们不断地去发现和思考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应该正确面对问题,不要消极悲观,应该积极主动的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一些品德,如不怕困苦、和平友爱等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仅仅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方法是行不通的,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构建开放型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们融入到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让孩子们养成积极发言的性格,建立学习的信心。比如在讲解《放弃射门》这篇课文时,笔者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从学生出发,引导学生们自主阅读,放手让他们去对课文内容进行领悟。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采用了“三步阅读法”,即边读书,边思考;分主次,抓重点;细品析,悟真情。同时,笔者组织小组讨论活动,交流阅读心得,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悟到福勒放弃射门所表现出来的高尚风范,从而体会到人性的美好。在交流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回答,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致,课堂气氛也变得和谐。由此可见,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结语

总而言之,当下我国小学语文的德育渗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小学生能从语文课堂中获取的德育思想还达不到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德育教育对小学生个人思想以及行为模式的影响作用,将德育视为教学的重点,做好小学生人生路上的引导者作用。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并将德育思想融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工作。与此同时,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个人选择,为小学生提供足够的自我提升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参考文献

[1]许馨元.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J].散文百家.2019(01)

[2]黄源长.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9(05)

[3]黄存政.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4).

标签:;  ;  ;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