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内微型游动机器人驱动控制及定位技术研究

管内微型游动机器人驱动控制及定位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微型磁控游动机器人具有体积小、响应快、能耗低、性能可靠等特点,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用来实现体内介入治疗。 目前,体内介入治疗是外科诊疗与手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具有微创、无痛苦、治疗费用低等特点,而在管内微机器人的特性测试阶段,采用良好的驱动技术与定位方法尤为重要。基于所研究的微机器人,本文在这两方面提出了实用的解决办法。 本文首先对双面磁致伸缩薄膜(GMF)的特性进行了介绍,依据仿生游动机理建立了微型游动机器人的运动方程,提出了组合线圈的方案完成对微型机器人的驱动,对组合线圈进行了功率优化以及内部磁场均匀化,同时完成其驱动控制电路的研制。 然后,本文提出了采用超声波测距原理,实现微型机器人管道内部在线定位的技术方案,对微型机器人管内超声波定位原理进行了分析,完成了超声波传感器的驱动、接收等模拟电路的设计与开发,文中具体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完成了超声波定位数字部分的计时、控制等电路的研制,采用超高速硬件电路描述语言(VHDL)编程以及电路图编辑相结合的方式完成CPLD部分的系统开发,并对管内微型机器人定位系统的精度进行了分析。 最后在研制的磁场环境下,进行了机器人游动与定位实验,结果表明组合线圈磁场驱动系统具有功耗低、磁场均匀化程度高、实验可操作性好等优点。超声波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满足要求,本文提出的组合线圈及其驱动电路构成微型机器人驱动系统方案切实可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游动微机器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发展现状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面临的问题
  • 1.2.2 涉及的相关技术
  • 1.2.3 发展前景与未来趋势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应用价值
  • 1.3.3 研究内容
  • 2 微机器人结构与运动机理
  • 2.1 超磁致伸缩薄膜简介
  • 2.2 微机器人的结构与运动机理
  • 2.2.1 微机器人的结构
  • 2.2.2 微机器人驱动实验系统
  • 2.2.3 微机器人的运动机理
  • 2.2.4 仿鱼类波状运动的力学模型
  • 3 驱动系统设计实现
  • 3.1 微机器人的驱动线圈的设计要求
  • 3.2 驱动线圈的优化与均匀化设计
  • 3.2.1 线圈的功率优化分析
  • 3.2.2 线圈磁场强度的均匀化分析
  • 3.2.3 线圈的优化设计
  • 3.3 驱动线圈控制电路设计
  • 4 超声定位系统设计实现
  • 4.1 超声波定位原理
  • 4.2 机器人结构设计
  • 4.3 总体电路设计
  • 4.3.1 总体设计方案
  • 4.3.2 传感器驱动接收电路模块
  • 4.3.3 CPLD电路模块
  • 5 实验及数据分析
  • 5.1 驱动线圈的磁场验证
  • 5.1.1 线圈磁场强度的计算
  • 5.1.2 线圈磁场特性的实验验证
  • 5.2 超声波定位电路实验
  • 5.3 调试及实验操作相关问题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驱动线圈控制电路原理图
  • 附录B 超声波传感器的驱动接收电路原理图
  • 附录C CPLD内部电路原理图
  • 附录D CPLD外接电路原理图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图书管理助手机器人驱动系统研究[J].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03)
    • [2].外骨骼机器人驱动方式的研究[J]. 医疗卫生装备 2016(08)
    • [3].介质压差管道机器人驱动调速单元流场数值分析[J]. 机床与液压 2017(03)
    • [4].速度自控式管道机器人驱动调速单元数值模拟分析[J]. 机床与液压 2017(11)
    • [5].基于AT89S52的机器人驱动系统研制[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5(06)
    • [6].微型机器人驱动技术发展综述[J]. 微电机 2009(08)
    • [7].面向机器人驱动的人工肌肉技术研究进展[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9(06)
    • [8].工业机器人驱动和传动系统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04)
    • [9].软体机器人驱动方式[J]. 科技导报 2017(18)
    • [10].矿井搜救探测机器人驱动系统最小能耗建模与影响因素分析[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5(22)
    • [11].仿王蜥机器人驱动机构设计及动力学仿真[J]. 机械设计 2011(09)
    • [12].矿用机器人驱动系统参数辨识[J]. 工矿自动化 2019(03)
    • [13].从社会传染到社会扩散:社交机器人的社会扩散传播机制研究[J]. 新闻界 2020(03)
    • [14].工业机器人驱动系统非线性频谱故障诊断方法[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9(04)
    • [15].竞赛机器人驱动控制系统分析[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0(06)
    • [16].软体机器人驱动研究现状[J]. 机器人 2018(05)
    • [17].微型机器人驱动技术发展及现状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02)
    • [18].省级工程实验室 辽宁省机器人驱动控制工程实验室[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9(01)
    • [19].数字[J]. 保密科学技术 2019(05)
    • [20].下肢外骨骼助行机器人驱动系统分析[J]. 机床与液压 2013(13)
    • [21].核磁共振兼容手术机器人的驱动方式分析[J]. 机械设计 2010(03)
    • [22].超声电机及其在机器人驱动中的应用[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2(10)
    • [23].独轮车机器人驱动关节特性的分析及实验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24].基于Matlab的螺栓旋拧机器人驱动系统仿真研究[J]. 机电一体化 2014(01)
    • [25].对跳跃机器人研发的分析[J]. 科技传播 2012(05)
    • [26].基于Hamiltonian和最小值定理的矿井搜救探测机器人驱动系统最小能耗研究[J]. 机械设计 2016(01)
    • [27].点焊机器人驱动系统的逆运动学仿真分析[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2(04)
    • [28].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人驱动系统数学模型辨识[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8)
    • [29].纳米机器人驱动技术提速10万倍,分子工厂有望实现高效作业[J]. 粉末冶金工业 2018(01)
    • [30].智能灭火机器人驱动结构设计[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18)

    标签:;  ;  ;  ;  

    管内微型游动机器人驱动控制及定位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