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探讨

水土保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探讨

伊犁花城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原则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后代的继续发展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水土保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途径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为了取得快速的进步,以牺牲森林、草地为代价,大兴土木,致使原有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大面积的表土裸露,造成水土流失;而水土的保持工作差,也直接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此时,又必须动用大量的资金进行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新时期,我国能够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资源能否可持续发展。

1水土保持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只有1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不是严重的地方。生态环境的不好给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的生产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国重点注重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把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经济进步的目标。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及时地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做好水土保持工程,收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当前,通过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水土保持是重要问题。通过对水土保持的治理,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创造优美的生态景色,可以带动贫困地区的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使人们达到致富的目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涉及程度广泛的生态工程,需建立在生态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法律政策,实施水土保持的工作。例如,在山区中或草原上要实施不同的生态方案。对于具体的地方要具体的分析,用正确的生态方法来改善环境,从而才能达到更好的目的。另外,在改善生态质量的同时,要借用外国的先进方法,在遵循自然与经济的统一上,以人为本,并且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促进生态的和谐发展。

2我国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2.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时空分布不均匀

目前全国的总供水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利用大多是粗放型,不注重节水,浪费严重。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接近16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达到和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对水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2.2洪涝、干旱灾害频繁

我国洪涝灾害十分频繁,几乎每年都发生,加之水利工程及城市、乡村的防洪标准普遍偏低,灾害损失十分严重。干旱灾害也经常发生,今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次灾害的直接损失将不断加大。

2.3水利工程质量不高

我国现有水利工程有相当一部分工程质量不高,设计标准偏低,一些水利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大中型灌区工程配套不齐,致使工程效益衰减,有的工程甚至报废。

2.4水污染十分严重,水环境问题突出

因此,只有确保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确保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既是我国总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21世纪的中国,经济和社会能否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工程的运用与管理、水利的投资与建设、人才的开发与使用、水土保持、防洪除涝、体制与机制、科教与法规等。其中,水土保持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3.1水土保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水土保持不仅要防治水土资源的流失,更要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因此,水土保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3.2水土保持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水土保持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国土整治,治理江河,减少水、旱、风沙灾害等服务,即在水土流失的区域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及农业耕作措施,以达到保持水土、提高土地生产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并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只有实施水土保持,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3水土保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社会结构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亦即离不开生态建设这一基础和纽带,而水土保持则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因此,水土保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4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4.1在政策上进行宏观调控

为了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当有所作为。首先应该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其次应该对我国现有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关体制进行改革及完善,改变原来过分注重经济指标的评价制度,提出包括经济、社会及生态发展等多方面内容的新指标的评价制度,全面落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及国民经济建设进行统一规划,通过多种方式对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进行扶持;各行业部门包括农、林业、水利等要相互协调、共同合作,以实现各部门间集中、统一地治理水土流失,确保治理工作不交叉,也不遗漏。

4.2对工作机制进行大胆创新

机制创新是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必须切实执行政府进行有效领导、主要机构执行监管工作、各部门合理分工、企业进行治理、全社会集体参与、广大公众进行共同监督的治理体制;坚持谁治理,谁获益的方针,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治理企业化、筹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机制。并在此机制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价格,对价格体系进行有效管理;必要时,根据需要对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此来调整资金配置,获得更高的使用效率;逐步内化水土流失治理的外部效果,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的市场化进程。

4.3改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技术

对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应采用传统的耕作技术与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最大限度地改变遭到破坏的土地状况,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改善土壤的蓄水保湿能力,提高其抗腐蚀、抵御水土流失的能力,使改善后土地的生产力得到大大提高。

4.4组织建设

各级政府应该集中全社会的力量,组成一个联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庞大体系,确保水土流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覆盖;同时,注意将其他业态(如林业、牧业及渔业等)的开发工程与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结合起来,统筹兼顾,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水土资源,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其次,政府应该对农户或者企业治理水土流失的规模进行有效控制,在坚决不搞平均主义的前提下,防止因治理规模过分悬殊而产生资源分配不合理,引发利益冲突的情况。

4.5完善制度建设

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制度上,我国应认真总结前几十年进行水土流失治理获得的宝贵经验,同时仔细分析国外对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合理借鉴其可行部分,完善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关的的政策以及法规,规范水土流失的治理行为。

5结束语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过程就是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水土流失治理既要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又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才能妥善处理好水土流失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3]徐志民,阮利明.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22

标签:;  ;  ;  

水土保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