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酰亚胺类一氧化氮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光谱研究

萘酰亚胺类一氧化氮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光谱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介绍了几种荧光团性能和几种常用的荧光探针的受体,并对一氧化氮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借鉴了对一氧化氮敏感的邻苯二胺受体,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二个系列萘酰亚胺类荧光分子探针。 1、在系列一中设计并合成了基于PET机理的N-(3,4-二胺基-苯基)-4-氨基-1,8-萘酰亚胺及N-(3,4-苯并三唑)-4-氨基-1,8-萘酰亚胺,并对其进行了光谱研究,检测了其对一氧化氮的识别。 该系列分子是荧光增强型荧光探针,受体采用邻苯二胺,荧光团采用萘酰亚胺。由于分子内的光致电子转移作用,化合物本身荧光很微弱,当与一氧化氮结合后,氮上的孤对电子被束缚住,隔断了化合物的光致电子转移作用,从而释放出黄绿色的荧光,荧光量子效率可增加90-107多倍。该化合物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2、在系列一的基础上,我们突破以往受体的局限,首次采用萘酰亚胺四、五位迫位胺做一氧化氮受体,利用分子内推拉电子体系的变化即ICT机理来检测一氧化氮。 系列二分子的荧光团采用萘酰亚胺,受体采用萘酰亚胺四、五位的迫位胺。利用其四、五位的迫位胺来对一氧化氮进行识别,当与一氧化氮结合后,其荧光强烈猝灭,颜色变化明显。它是一个可对一氧化氮识别的双通道探针。而且其最大吸收从450nm兰移至420nm,据我们所知,是第一个基于ICT基理的双波长探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荧光分子探针识别原理
  • 1.2.1 光诱导电子转移 PET[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 1.2.2 分子内共轭电荷转移 ICT[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 1.2.3 激基缔合物[excimer]
  • 1.2.4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FRET[fluorescent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 1.3 荧光分子探针常用荧光团
  • 1.3.1 稠环芳烃
  • 1.3.2 占吨类荧光团(xanthene)
  • 1.3.3 菁类荧光团
  • 1.3.4 BODIPY类荧光团
  • 1.3.5 萘酰亚胺荧光团
  • 1.4 荧光分子探针常用识别基团
  • 1.4.1 冠醚类阳离子受体
  • 1.4.2 环糊精
  • 1.4.3 吡啶衍生物
  • 1.4.4 环状多铵盐类及胍类阴离子受体
  • 1.4.5 多点受体
  • 1.4.6 其他识别基团
  • 1.5 本研究工作的背景及意义
  • 1.5.1 用邻苯二胺与 NO缩合反应方法
  • 1.5.2 用氧化还原方法
  • 1.5.3 用金属络合方法
  • 1.5.4 螯合物络合: FNOCTS
  • 1.6 我们的设计
  • 2 系列一:基于 PET机理的萘酰亚胺类一氧化氮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光谱研究
  • 2.1 分子设计思想
  • 2.2 原料和仪器
  •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3.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3.3 合成工艺的优化
  • 2.4 目标化合物的荧光光谱研究
  • 2.4.1 测试方法
  • 2.4.2 化合物 A1、A2的光谱性能研究
  • 2.4.3 化合物 B1、B2的光谱性能研究
  • 2.4.4 化合物 C1、C2的光谱性能研究
  • 2.5 本章小节
  • 3 系列二:基于 ICT机理的萘酰亚胺类一氧化氮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光谱研究
  • 3.1 分子设计思想
  • 3.2 原料和仪器
  • 3.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3.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3.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3.3 合成工艺的优化
  • 3.4 目标化合物光谱研究
  • 3.4.1 测试方法
  • 3.4.2 化合物 D1、D2的光谱性能研究
  • 3.4.3 化合物 E1、E2的光谱性能研究
  • 3.5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相关论文文献

    • [1].荧光探针设计机理及发展方向[J]. 广州化工 2017(01)
    • [2].用于一氧化氮检测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研究进展[J]. 化学通报 2020(06)
    • [3].检测一氧化碳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 2019(12)
    • [4].鸡蛋蛋白孵化金纳米荧光团簇与其对污水中痕量Hg~(2+)的检测[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10)
    • [5].活性硫与活性氧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6].荧光分子探针在糖精钠检测中的应用[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7(03)
    • [7].胆碱酯酶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化学 2017(08)
    • [8].检测活性氮/活性氧的分子荧光探针[J]. 有机化学 2019(03)
    • [9].一个基于NBD-NH_2荧光团的增强型pH荧光探针及其细胞造影研究[J]. 无机化学学报 2013(12)
    • [10].苋菜红与胭脂红荧光光谱的比较分析[J]. 光学学报 2008(11)
    • [11].苯硫酚荧光探针研究进展[J]. 化学传感器 2017(01)
    • [12].检测硫化氢分子的荧光探针[J]. 化学进展 2014(06)
    • [13].基于聚芳醚的双色白光聚合物的合成与光物理及电致发光性能[J]. 高分子学报 2012(03)
    • [14].硫化氢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04)
    • [15].一种选择性生物硫醇荧光探针[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16].简化球谐近似与拉普拉斯正则化的FMT成像方法[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01)
    • [17].汞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 化学研究 2015(01)
    • [18].近红外荧光BODIPY/aza-BODIPY染料的研究进展[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0(04)
    • [19].一类反应型氟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20].二级处理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荧光特性[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07)
    • [21].用于检测三苯基膦的一种新型“点亮”型荧光探针(英文)[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7(06)
    • [22].一种蒽醌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氟离子的检测性能[J]. 合成化学 2020(02)
    • [23].大环多胺型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 无机化学学报 2020(06)
    • [24].含N/O杂环荧光传感器离子识别研究进展[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5].过氧化氢检测用新型BODIPY探针的设计合成与性能[J]. 含能材料 2017(07)
    • [26].一种基于萘酰亚胺神经介质模拟物荧光增强型探针[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27].溶酶体荧光探针研究新进展[J]. 有机化学 2017(02)
    • [28].一种新型荧光分子的合成及其与曙红Y的能量转移[J]. 石油化工 2011(03)
    • [29].一种识别氟离子的近红外发射荧光探针[J].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30].一种螯合型Fe~(2+)探针的构筑及性质[J]. 无机化学学报 2019(11)

    标签:;  ;  ;  

    萘酰亚胺类一氧化氮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光谱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