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民主化进程中的陪审制度研究

司法民主化进程中的陪审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历史久远并延续演化至今的陪审制度一直发挥着促进司法民主的重要职能。司法民主的重要内容就是保障人民能够直接参与司法审判,而陪审制度正是作为人民参与法庭审判,从而保证人民的观念与社会的良心在司法中得以实现的必要制度设计。陪审制度是司法民主化的结果,尽管两大法系的陪审制度存在许多差异,但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作为实行陪审制度的最重要的理由却是共同的。在民众权利日益受到公权力和个别职业法官侵犯和威胁的今天,陪审制度应把保护民众的权利作为其立法目的,以司法民主作为制度设计的理念,这符合时代要求和民众的愿望。为此,应当进一步健全人民陪审制度,以加快我国司法民主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司法民主的基本理论。通过对不同民主理论影响下的司法民主观进行梳理,提出司法民主及其司法民主化的内涵,并将现代司法民主的理论依据与中国司法民主的理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以利于得出适用于我国司法民主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是陪审制度的司法民主性分析。在厘清有关司法民主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对陪审制度的司法民主性进行了历史考量,并对陪审制度的“司法民主"意义给予了解读。第三部分是陪审制度对于促进司法民主作用的辨析。在对陪审制度对于促进司法民主的正向作用做出分析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在发挥司法民主作用的过程中所固有的机理性缺陷。第四部分,是对我国陪审制度司法民主功能的考量。通过对我国陪审制度的规范性分析,指出了我国陪审制度在司法民主功能上的主要障碍。第五部分是我国陪审制度促进司法民主的改革建议。针对我国陪审制度在发挥司法民主功能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立法和具体的制度设计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改革建议,以期对我国的司法民主化进程中的陪审制度建设有所裨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司法民主的基本理论
  • 一、不同民主理论影响下的司法民主观
  • (一) 精英民主理论下的司法民主观
  • (二) 参与式民主、协商民主理论下的司法民主观
  • (三) 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下的司法民主观
  • 二、司法民主与司法民主化的内涵
  • (一) 司法民主的内涵
  • (二) 司法民主化的解析
  • 三、现代司法民主的理论依据
  • (一) 人民主权论
  • (二) 人本主义论
  • (三) 权利本位论
  • (四) 分权制衡论
  • (五) 法治论
  • 第二章 陪审制度的司法民主性分析
  • 一、陪审制度司法民主性的历史考量
  • (一) 陪审制度以民主理念作为其存在的基础
  • (二) 陪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以民主为目标
  • 二、陪审制度“司法民主”意义的解读
  • 第三章 陪审制度对于促进司法民主的作用辨析
  • 一、陪审制度对于促进司法民主的正向作用
  • (一) 陪审制度通过制约司法审判权来体现司法民主
  • (二) 陪审制度是在司法领域民意理性表达的制度化形式
  • (三) 陪审制度是通约司法民主化与司法职业化的桥梁
  • (四) 陪审制度是社会监督法制化的体现
  • 二、陪审制度在发挥司法民主作用过程中所固有的机理性缺陷
  • (一) 陪审员的法律理性能力不足
  • (二) 诉讼成本高
  • 第四章 对我国陪审制度司法民主功能的考量
  • 一、有关我国陪审制度的立法背景
  • 二、我国陪审制度司法民主功能发挥的主要障碍
  • (一) 陪审员的遴选制度有悖于陪审制度的民主价值
  • (二) 陪审员权力行使的有限性,有悖于人民主权的基本政治伦理
  • (三) 陪审制度适用的范围较小,不利于陪审制度司法民主功能的发挥
  • (四) 我国的陪审制度出现职责和功能的变异,有悖于陪审制度的民主化理念
  • 第五章 对我国陪审制度促进司法民主的改革建议
  • 一、对我国陪审制度在立法方面促进司法民主的改革建议
  • (一) 确立我国陪审制度的宪法依据
  • (二) 制定专门的陪审法
  • 二、对我国陪审制度在制度设计上促进司法民主的改革建议
  • (一) 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的产生程序,扩大陪审员的民主代表性
  • (二) 重新设计陪审员的职权,使其具有有利于实现司法民主的实质性权利
  • (三) 明确陪审制度的适用范围,使其司法民主功能的发挥落到实处
  • (四) 消除陪审员的职业化倾向,充分发挥陪审员的民主参与职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司法民主化[J]. 商 2015(16)
    • [2].基层法院合议庭评议功能之完善[J]. 司法改革论评 2016(02)
    • [3].司法民主化刍议[J]. 法治论坛 2009(02)
    • [4].司法民主化之“行路难”[J]. 东南学术 2009(04)
    • [5].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论争述评[J]. 知识经济 2011(16)
    • [6].司法民主化视野下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完善[J]. 理论与改革 2014(06)
    • [7].民众在司法专业化中的权能定位[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1(03)
    • [8].论我国在司法民主化进程中的困境[J]. 法制博览 2015(01)
    • [9].司法的民主角色与民主责任——解读司法民主[J]. 当代法学 2010(03)
    • [10].司法过程公众参与探析[J]. 理论月刊 2011(05)
    • [11].一个大法官的司法理念与阅读生活——访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安东[J]. 中国审判 2010(05)
    • [12].民意介入司法裁判的困境与出路[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2(02)
    • [13].论网络环境下我国公众司法参与的制度化建构[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04)
    • [14].论司法民主化的法理依据及实现形式[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9(02)
    • [15].司法民主:争议声中探索前行[J]. 民主与法制 2009(12)
    • [16].刍论司法民主与司法职业化[J]. 法制与社会 2013(35)
    • [17].解构司法民意[J].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10(02)
    • [18].司法与民主的三种关系[J]. 东方法学 2011(03)
    • [19].论司法民主化与人民陪审员制度变革[J]. 法制与社会 2008(11)
    • [20].浅析刑事司法民主化——以公众参与与监督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 2011(19)
    • [21].网络环境下我国公众司法参与的制度化建构[J]. 唯实 2010(06)
    • [22].略论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的关系[J]. 法制与社会 2012(18)
    • [23].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司法民主化进程探析[J]. 行政论坛 2009(02)
    • [24].我国公民有序参与司法民主化进程的动向、困境及路径选择[J]. 岭南学刊 2008(05)
    • [25].司法民主中的“冲突”——评《司法民主、公平正义与法官制度》[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3(04)
    • [26].论司法公正与以人为本[J]. 消费导刊 2009(06)
    • [27].定罪过程导入公共情感机制研究[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28].司法“零距离”何以可能?——论如何应对社会与司法疏离的挑战[J]. 政法论坛 2011(05)
    • [29].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司法民主[J]. 法学 2009(02)
    • [30].法律方法视域下的人民法院改革[J]. 中国法学 2014(05)

    标签:;  ;  ;  

    司法民主化进程中的陪审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