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LR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富集分离性能研究

微囊藻毒素-LR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富集分离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预定选择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技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得到的聚合物凭借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对印迹分子的专一性识别能力,在物质的分离和纯化方面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分子印迹技术模拟自然界所存在的分子识别作用,以目标分子为模板合成具有特殊分子识别功能的印迹高分子聚合物的一种技术特性来对微囊藻毒素-LR进行富集分离,这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探寻了一条道路,研究为内陆水体中去除藻毒素提供了污水处理技术方面的良好理论和实验基础。本研究首先采用的是分散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然后以此做种球通过溶胀聚合法制备出对微囊藻毒素-LR有特异性吸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研究讨论了影响聚苯乙烯微球粒径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苯乙烯浓度、引发剂浓度、稳定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制备出粒径分布在2.20~2.30μm之间单分散性好的聚苯乙烯微球。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聚合物微球的微观形态,孔隙度分析仪讨论其孔径分布,红外光谱仪探究其结构,热重分析仪测定聚合物微球的热稳定性来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进行表征,优化实验配方,制备出了粒径分布均匀、微球形态规整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本文主要针对各种条件下所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识别吸附性能,分析了优劣原因并优化了工艺,结果表明:适宜的印迹分子浓度制备的产物既可以达到良好的识别能力和吸附效果,又不会造成原料的浪费;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识别吸附性能要强于丙烯酰胺;印迹聚合物微球对底物的吸附量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多而减小。通过吸附实验,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微囊藻毒素-LR的吸附容量为39.50μmol/g,明显大于它的异构体,证实了印迹聚合物对微囊藻毒素-LR表现出专一吸附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1.1 微囊藻毒素的概述
  • 1.1.2 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分析方法
  • 1.1.3 微囊藻毒素的降解和去除技术
  • 1.1.4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 1.1.5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 1.1.6 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前景
  • 1.2 本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 1.3.1 课题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微囊藻毒素-LR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2 分散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种球
  • 2.2.3 聚苯乙烯(PSt)微球的粒径分析
  • 2.2.4 溶胀聚合法制备MIPMs
  • 2.2.5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表征
  • 2.2.6 洗脱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影响PSt种球粒径的因素
  • 2.3.2 制备单分散PSt种球的聚合反应的优化条件
  • 2.3.3 合成MIPMs的优化配方
  • 2.3.4 MIPMs的表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MC-LR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识别及吸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2.2 MIPMs的识别及吸附性能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紫外分光光度法绘制标准曲线
  • 3.3.2 MIPMs的识别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3.3.3 MIPMs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 3.3.4 MIPMs的再生可行性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微囊藻毒素-LR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富集分离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