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与近世江南社会生活 ——以昆曲受众群体为对象的考察

昆曲与近世江南社会生活 ——以昆曲受众群体为对象的考察

论文摘要

自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改革昆山腔后,昆曲以崭新姿态由苏州向江南其他地区迅速传播、扩散,一跃而为主导声腔,并由此激发了昆曲演出的热潮。人们在信仰、喜庆、社交、冶游等社会活动中多以昆曲“伴奏”,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日常生活的“必修课”。昆曲之所以如此广泛流播,是因为:江南“有闲阶层”相对庞大,社会总体消费昆曲能力较强;享乐之风炽烈,而昆曲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享乐需求;昆曲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深受江南不同人群的偏爱;趋吉辟邪等民俗心理的强力驱动,昆曲表演仪式和特征迎合了此种社会心理;朝廷倡导、保护昆曲,并抑制昆、弋以外声腔,江南民间深受这一戏曲文化政策的影响。昆曲作为江南社会“肌体”的活跃细胞,其作用和功能主要有:丰富、美化社会生活;在人际网络中,作为社会交往的媒介,能够融洽人际关系,甚至对打破社会群体间的壁垒、削弱身份差异等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传播文德教化知识、时事信息以及有悖于封建伦理的婚姻观念等。昆曲对江南社会生活也带来了诸多影响:它被派生、嫁接到其他艺术形式中,从而间接地发挥妆饰、点缀江南社会生活的作用;促进苏州戏具制造业的兴盛;带动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教习、演出昆曲成为一部分人,尤其是贫民阶层谋生的门径。而其易于引发、加重社会“病态”的负面效应同样不可忽视。昆曲在江南盛行长达200多年,迈入近代,它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昆曲活动中心循着大批江浙移民的足迹而转移到了上海。在上海的“大染缸”中,昆曲表演内容和形式出现了异于往昔的新现象。与此同时,新兴的、现代的演出经营策略也应运而生。这些变化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变迁有着一定程度的契合,也是昆曲为适应、融入近代社会生活而作出的自我调整,但未能从根本上扭转衰势。昆曲在近代急骤衰落,主要原因是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昆曲社会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甚至遭到摧毁,江南有能力享受昆曲的人群锐减,知识分子、市民、农民等群体因社会生活的变动而冷落、疏远昆曲。总之,在历史横断面上,昆曲向我们呈现的是一幅幅江南社会生活图景,在历史纵剖面上,其生命轨迹动态地折射出近世江南社会生活的变迁。可以说,昆曲是近世江南社会生活的“活化石”,这也是它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藏的丰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冰山一角。回溯昆曲与近世江南社会生活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保护、传承昆曲,并使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

论文目录

  • 绪论
  • 一、写作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学术回顾
  • 四、相关问题说明
  • 五、本文结构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昆曲:江南社会生活的伴奏
  • 第一节 昆曲与江南的信仰生活
  • 一、昆曲与酬神活动
  • 二、昆曲与祭鬼活动
  • 三、昆曲与祀祖活动
  • 第二节 昆曲与江南的喜庆活动
  • 一、昆曲与节庆活动
  • 二、昆曲与人生礼仪活动
  • 三、昆曲与其他喜庆活动
  • 第三节 昆曲与江南的社交生活
  • 一、“客至具乐”
  • 二、“会集之间,必有丝竹管弦”
  • 三、因“曲”而“会”
  • 第四节 昆曲与江南的冶游生活
  • 一、“载箫鼓以游名胜”
  • 二、“三百女闾无足数,笙歌滥遍四千家”
  • 第五节 昆曲与江南的“日常”生活
  • 一、观剧、听曲:日常闲暇中的艺术活动
  • 二、拍曲:日常生活的必修课
  • 第二章 昆曲在江南社会生活中流播的原因
  • 第一节 江南庞大的昆曲消费群体
  • 一、文人士夫:“人人妙擅小乐府”
  • 二、富商大贾:“清歌妙舞、竹肉并奏”
  • 三、湖海游滨:“靡不挟弹吹箫”
  • 第二节 昆曲对人们享乐需求的多重满足
  • 一、“一年四季恣欢娱”:明清江南的享乐之风
  • 二、昆曲综合性表演艺术满足多重享乐需求
  • 第三节 江南社会对昆曲的偏好
  • 一、昆曲的声腔个性
  • 二、昆曲的剧目特色
  • 三、昆曲的文辞特征
  • 第四节 民俗心理的促动
  • 一、昆曲:驱邪仪式和手段之一
  • 二、昆曲表演中折射出的扬吉抑邪
  • 第五节 政治力量的推动
  • 一、“唯昆山腔为‘官腔’”
  • 二、“止许扮演昆、弋两腔”
  • 三、“上以此导,下以此应”
  • 四、苏州织造对戏曲政策的贯彻和推行
  • 第三章 昆曲在江南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功能
  • 第一节 丰富、调节社会生活
  • 一、“聚观者通国若狂”
  • 二、“适意园亭,陶情丝竹”
  • 三、“度曲所以调和身心”
  • 第二节 促进社会交往、融洽人际关系
  • 一、人际交往的媒介
  • 二、密切人际关系
  • 三、淡化身份差异、打破人际“壁垒”
  • 第三节 昆曲的信息传播功能
  • 一、文德教化知识的传播
  • 二、时事信息的传播
  • 三、悖于传统婚恋观的传播
  • 第四章 昆曲对江南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一节:昆曲对江南民间文艺、手工艺的影响
  • 一、昆曲对江南民间文艺生活的影响
  • 二、昆曲戏文对民间工艺品的渗透
  • 第二节 昆曲流行与相关行业的繁盛
  • 一、促进苏州戏具制造业的繁荣
  • 二、带动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
  • 第三节 教、演昆曲——江南部分群体的谋生之路
  • 一、职业曲师
  • 二、优孟衣冠
  • 三、亦农亦伎:堂名
  • 四、职业“清客”
  • 第四节 昆曲在江南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影响
  • 一、“官方民隐,置之不讲”
  • 二、“酝酿淫乱”
  • 三、“误农耗财”
  • 四、“启僭窃之心、滋奸匿之行”
  • 第五章 近代江南昆曲演出的变化——江南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侧影
  • 第一节 江浙移民与上海昆曲活动中心的形成
  • 一、上海:近代昆曲活动的大舞台
  • 二、江浙移民:上海昆曲活动的中坚
  • 三、江浙移民对昆曲的扶持
  • 四、江浙移民热衷昆曲的原因
  • 第二节 昆曲表演的变化
  • 一、改编、上演新戏
  • 二、剧目内容之变
  • 三、武戏增多
  • 四、舞台美术变革
  • 五、昆曲演出变化原因
  • 第三节 昆曲演出的经营策略
  • 一、广告“大战”
  • 二、赠送活动以及灵活的价格策略
  • 三、其他营销措施
  • 四、从经营策略管窥上海租界生活风尚
  • 五、经营策略形成的原因及效果评析
  • 第六章 近代江南社会生活变迁与昆曲的由盛而衰
  • 第一节 江南昆曲衰落的历史轨迹
  • 第二节 近代社会环境变动与江南昆曲的衰落
  • 一、“长发贼起”:“昆曲显然衰颓”
  • 二、“自遭乱离”:“大章部诸人均已星散”
  • 三、“演戏酬神”:“此风渐衰歇矣”
  • 四、“兵戈满目”:“故戏渐变激刺”
  • 第三节 江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与昆曲的衰落
  • 一、江南戏曲生活中的俗、雅相较
  • 二、城市演戏风尚对农村社会生活的渗透
  • 第四节 市民社会生活变动与昆曲的衰落
  • 一、昆曲与市民审美距离的拉大
  • 二、商业社会环境的影响
  • 三、多样化文娱生活的冲击
  • 第五节 知识群体社会生活变动与昆曲衰落
  • 一、“悠闲鼓吹”之士愈益萎缩
  • 二、昆曲与知识分子倡导的戏曲功能间的距离
  • 三、批判与反思:知识分子对昆曲的再审视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中文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式微”与“中兴”:论20世纪上半叶昆曲盛衰的论说逻辑[J]. 戏剧艺术 2019(06)
    • [2].以化妆用品与手法的古今对比探讨昆曲的历史变迁[J]. 北方音乐 2019(24)
    • [3].昆曲元素在包具中的应用[J]. 西部皮革 2020(03)
    • [4].近现代天津昆曲发展[J]. 中国戏剧 2020(02)
    • [5].互联网时代昆曲经典剧目的传播[J]. 江苏社会科学 2020(01)
    • [6].保存和传承:俞平伯对昆曲的贡献[J]. 大舞台 2019(06)
    • [7].柯军:昆曲不分传统和当代[J]. 中国文艺评论 2020(03)
    • [8].张冉:我和昆曲的缘分[J]. 上海艺术评论 2020(01)
    • [9].丁修询:守护昆曲70年[J]. 中国京剧 2020(04)
    • [10].创作有时代特色的复古昆曲 导演“观其复”昆曲系列的思考与体会[J]. 中国戏剧 2020(05)
    • [11].“一带一路”倡议下苏州昆曲传承与发展策略探析[J]. 中国民族博览 2020(08)
    • [12].融媒体背景下永嘉昆曲保护对策探讨[J]. 艺术评鉴 2020(08)
    • [13].昆曲剧团的资源整合与创新发展——基于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考察[J]. 中国民族博览 2020(12)
    • [14].声学视域下昆曲小生念白的字声规律探赜[J]. 戏曲艺术 2020(02)
    • [15].湘地昆曲保护及传承[J]. 戏剧之家 2020(24)
    • [16].昆曲“老革命”碰到直播“新问题”[J]. 上海戏剧 2020(04)
    • [17].论扬州昆曲清唱传承的历程与启示[J]. 戏剧之家 2020(28)
    • [18].昆曲电影声音的创作空间[J]. 当代电影 2019(10)
    • [19].在苏留学生对昆曲表演艺术的欣赏期待调查报告[J]. 海外英语 2017(19)
    • [20].昆曲曲学小讲堂之昆曲新创剧目的曲学偏轨倾向[J]. 上海戏剧 2017(12)
    • [21].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与保护[J]. 黄河之声 2017(24)
    • [22].东南大学国家级艺术教育基地昆曲传播问题的研究[J]. 传播力研究 2018(10)
    • [23].官方与民间:昆曲的兴衰[J]. 中国艺术时空 2013(05)
    • [24].昆曲的复古也是创新[J]. 中国艺术时空 2013(05)
    • [25].繁华与真淳:在台北看昆曲[J]. 中国艺术时空 2013(05)
    • [26].昆曲在明清时期的发展[J]. 中国民族博览 2015(11)
    • [27].昆曲大王——韩世昌[J]. 北方音乐 2013(04)
    • [28].探微无锡昆曲的历史流变——兼谈天韵社的昆曲清唱传承[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6(06)
    • [29].昆曲《李清照》的创作启示[J]. 大舞台 2016(Z1)
    • [30].昆曲曲学小讲堂之 昆曲的板制[J]. 上海戏剧 2017(01)

    标签:;  ;  ;  ;  ;  

    昆曲与近世江南社会生活 ——以昆曲受众群体为对象的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