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佛典量词研究

中古佛典量词研究

论文摘要

中古时期是量词系统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新的量词和量词的新用法不断涌现,量词的使用也逐渐成为交际的需要;中古时期同样是佛典翻译的重要时期,与民众佛教传播密切相关的汉译佛典因具有较多的口语成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古时期的语言面貌。因此,对中古佛典的量词进行考察和探讨,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量词在中古时期的存在状态,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我们对汉译佛典如何吸收、借鉴、改造、反馈汉语量词的情况有较为深入的认识。选择“中古佛典量词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即有鉴于此。本文是首次对中古佛典量词进行系统的研究,将中古时期的译经按翻译时段和译经特点分为古译和旧译两个阶段,全面阐述了古译阶段51个名量词、5个动量词,旧译阶段71个名量词、10个动量词的使用情况,并分析了两个阶段量词的存在状态。此外,还对佛典量词所反映的文化因素以及重叠形式进行了专题探讨。通过对中古佛典量词的考察,我们发现:佛典量词的基本体系在古译阶段即已形成,到了旧译阶段又有了不同程度的扩展。由于佛经文献翻译作品的性质和承载内容的局限,佛典量词在使用数量和范围上要逊色于同时期的中土文献,呈现出补充性、随意性、承继性、滞后性、特有性五个方面的特点。名量词“种”和动量词“反(返)”、“匝”是中古佛典的特色量词,它们的大量出现与译经的内容和译师的选择有着直接关系,是一种非自然状态的用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第二节 汉语史量词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语料和方法的选择
  • 第四节 汉译佛典量词的分类
  • 第二章 古译阶段之量词
  • 第一节 古译阶段的名量词
  • 第二节 古译阶段的动量词
  • 第三节 古译阶段量词的存在状态
  • 第三章 旧译阶段之量词
  • 第一节 旧译阶段的名量词
  • 第二节 旧译阶段的动量词
  • 第三节 旧译阶段量词的存在状态
  • 第四章 佛典量词专题研究
  • 第一节 佛典量词的文化因素
  • 第二节 佛典量词重叠浅析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红楼梦》与现代汉语中借用动量词的比较研究[J]. 汉字文化 2020(09)
    • [2].现代汉语动量词的分类[J].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8(03)
    • [3].《红楼梦》同形动量词研究[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7(01)
    • [4].浅谈量词的妙用[J]. 中学语文 2017(06)
    • [5].反响型动量词在汉语中的发展[J]. 北方文学 2017(09)
    • [6].体意义与动量词表达探究[J]. 毕节学院学报 2013(11)
    • [7].近年来借用动量词研究概说[J]. 青年文学家 2012(07)
    • [8].动量词“回”的产生和发展[J]. 青年文学家 2009(20)
    • [9].动量词“场”的历时演变[J]. 现代交际 2018(07)
    • [10].现代汉语“动词+借用动量词”构式的认知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 2015(03)
    • [11].计时动量词“稔”的历史流变[J]. 新余学院学报 2013(03)
    • [12].汉语工具动量词的历时考察及成因探析[J]. 黄山学院学报 2013(04)
    • [13].刍议“觉”的动量词用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0)
    • [14].汉语计时动量词“年”“月”“日”“天”的流变[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5].从实现机制和及物类型看汉语的“借用动量词”[J]. 中国语文 2011(04)
    • [16].情态动量词“遍”的历时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05)
    • [17].表次数义动量词用法考察研究——以“度”和“次”为分析对象[J]. 求索 2011(11)
    • [18].从“过”与“次”看汉语通用(无色)动量词的演变[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01)
    • [19].常用动量词“次”、“回”、“下”的语义认知分析及语用描写[J]. 语文知识 2009(04)
    • [20].从“过”与“次”看汉语通用(无色)动量词的演变[J]. 大众文艺(理论) 2008(12)
    • [21].从异文比较看动量词“过”与“遍”的历时演变[J]. 绥化学院学报 2019(11)
    • [22].《宋元明清动量词研究》读后[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23].现代汉语动量构式的认知分析[J]. 中国文艺家 2020(09)
    • [24].汉英“量词”比较研究[J]. 科技信息 2011(26)
    • [25].留学生动量词搭配习得情况研究[J]. 现代交际 2010(03)
    • [26].动量词“遍”的语义探讨[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 [27].现代汉语借用动量词的转喻类型研究[J]. 外语教学 2016(03)
    • [28].汉语动量词及动量短语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 2010(02)
    • [29].动量词“下”、“次”语义特征的比较研究[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30].藏缅语动量词形成的动因和机制[J]. 汉藏语学报 2015(00)

    标签:;  ;  ;  

    中古佛典量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