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号屠场》的陌生化研究

《五号屠场》的陌生化研究

论文摘要

《五号屠场》是美国作家库特·冯尼格特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德累斯顿大轰炸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战争、死亡以及美国社会的看法。作为反战题材的小说,《五号屠场》却不同于传统战争小说。冯尼格特运用其独特的写作手法把战争的荒诞、世界的无理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以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为切入点,分别分析《五号屠场》的语言、叙事和人物形象等三个方面,借以论证冯尼格特是如何把这些方面表现得与众不同及其所取得的效果,使《五号屠场》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冯尼格特及《五号屠场》
  • 第一节 库特·冯尼格特
  • 一、冯尼格特其人
  • 二、冯尼格特作品及风格
  • 第二节 《五号屠场》
  • 一、创作背景
  • 二、批评界的声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陌生化理论概述
  • 第一节 陌生化的根源
  • 第二节 陌生化理论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言的陌生化
  • 第一节 双关语
  • 第二节 自造新词
  • 第三节 外来语
  • 第四节 比喻
  • 第五节 夸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叙事的陌生化
  • 第一节 叙述视角的陌生化
  • 第二节 叙事手法的陌生化
  • 一、嘲讽与自嘲
  • 二、反衬
  • 三、他人作品的出现
  • 四、重复与象征的运用
  • 第三节 情节与结构的陌生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物形象的陌生化
  • 第一节 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
  • 第二节 其他人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生态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五号屠场》[J]. 陕西教育(高教) 2017(01)
    • [2].黑幕揭发小说《屠场》的环境塑造[J]. 今传媒 2016(03)
    • [3].新历史主义框架下《五号屠场》的研究[J]. 大家 2012(15)
    • [4].精神分析美学视域下冯内古特《五号屠场》论析[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9)
    • [5].解析《五号屠场》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8(01)
    • [6].边界的消解,神话的破灭——动物研究视角下的《五号屠场》[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02)
    • [7].《五号屠场》主题的不确定性[J]. 语文学刊 2012(15)
    • [8].论《五号屠场》的“家园”意识[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1(02)
    • [9].《五号屠场》研究述评[J]. 技术与教育 2012(02)
    • [10].绝望中的空间旅行——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分析《五号屠场》[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2)
    • [11].《五号屠场》的语言风格新评[J]. 语文建设 2016(11)
    • [12].论《五号屠场》中黑色幽默风格的再现[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2)
    • [13].战争中的疯狂与黑暗——冯纳格特的《五号屠场》[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03)
    • [14].工业文明之殇——《屠场》在中国当代背景下的解读[J]. 中外企业家 2015(15)
    • [15].《五号屠场》中的空间意象[J]. 参花(上) 2016(09)
    • [16].冯尼古特《五号屠场》的狂欢化特征解读[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12)
    • [17].《五号屠场》的死亡与重生主题[J]. 飞天 2010(04)
    • [18].冯尼古特的“宿命论”及其在《五号屠场》中的体现[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8)
    • [19].《五号屠场》与历史共舞[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1(09)
    • [20].游走的视角——解读《五号屠场》的叙述者[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09)
    • [21].《五号屠场》主题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08)
    • [22].《五号屠场》叙事的全聚焦模式分析[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5)
    • [23].冯内古特《五号屠场》的狂欢化叙事研究[J]. 语文建设 2016(20)
    • [24].《屠场》对社会现实中食品安全问题的揭露[J]. 青年文学家 2013(17)
    • [25].消失的“屠场”[J]. 意林 2008(22)
    • [26].《五号屠场》中的象征艺术[J]. 新余学院学报 2011(06)
    • [27].试析《五号屠场》中独特的创作手法[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5)
    • [28].空白的魅力——接受美学理论观下的《五号屠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9].《五号屠场》的后现代叙事特征[J]. 林区教学 2011(05)
    • [30].从《五号屠场》看文学视角下的历史事件[J]. 文学教育(上) 2015(05)

    标签:;  ;  ;  ;  

    《五号屠场》的陌生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