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

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

论文摘要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生态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建设与实现生态文明,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而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总结。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引领当代中国生态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本论文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吸收并借鉴学术界诸多优秀和先进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成果,对和谐社会视域下生态文明思想的演进过程进行了认真梳理,认为和谐社会视域下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的必然结果,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探索和创新。本文对和谐社会视域下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并深刻剖析了其基本内涵、理论特色和逻辑体系,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和谐社会视域下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要求,提出了和谐社会视域下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以求得对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和谐社会视域下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西方生态文明思潮
  • 2.2 中国古代朴素生态观
  • 2.3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 2.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
  • 第3章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展开
  • 3.1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涵义
  • 3.2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时代原因
  • 3.2.1 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理论创新的现实选择
  • 3.2.2 是对我国经济社会传统发展模式反思的必然结果
  • 3.2.3 是当前中国生态建设领域严峻现状和形势的迫切需要
  • 3.3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体系
  • 3.3.1 和谐社会视域下生态文明思想的主题是推进科学发展
  • 3.3.2 和谐社会视域下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
  • 3.3.3 和谐社会视域下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坚持统筹兼顾
  • 3.3.4 和谐社会视域下生态文明思想的归宿是实现永续发展
  • 3.4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色
  • 3.4.1 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 3.4.2 实践性和反思性的统一
  • 3.4.3 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 3.4.4 规律性和系统性的统一
  • 3.5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要求
  • 3.5.1 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3.5.2 必须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节能减排
  • 3.5.3 必须大力提倡和发展循环经济
  • 3.5.4 必须深入开展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试点
  • 3.5.5 必须树立和落实新能源安全观
  • 第4章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4.1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
  • 4.1.1 在发展模式上升华了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4.1.2 在理论内容上发展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论
  • 4.1.3 在思想基础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4.1.4 在发展动力上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目标
  • 4.1.5 在实践形式生充实了生态文明建设方法论
  • 4.2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 4.2.1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地促进了当代中国的生态和谐
  • 4.2.2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地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4.2.3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地深化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 4.2.4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地支持了中国的和平崛起
  • 4.2.5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综述[J]. 理论导刊 2016(05)
    • [2].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J]. 中国产经 2015(12)
    • [3].人大护航生态文明建设[J]. 人民之友 2015(04)
    • [4].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路[J]. 审计观察 2018(06)
    • [5].蚌埠市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研究[J]. 蚌埠党校 2017(02)
    • [6].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初探[J]. 淮海文汇 2010(03)
    • [7].打造生态文明之都 建设美丽宜居深圳[J]. 南方论丛 2013(01)
    • [8].青海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初探[J]. 青海统计 2016(10)
    • [9].上海市环保系统举办“践行生态文明,创建绿色上海”环保论坛[J]. 上海环境科学 2013(03)
    • [10].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J]. 武汉学刊 2010(06)
    • [11].关于建设江苏生态文明智库的思考[J]. 淮海文汇 2016(04)
    • [12].生态文明是人类第四次文明[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02)
    • [13].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含义及其在建设持续社会中的作用[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02)
    • [14].南昌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11(04)
    • [15].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与面临的关键问题[J]. 武汉建设 2013(02)
    • [16].水利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J]. 治黄科技信息 2013(01)
    • [17].在科学轨道上建设生态文明[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01)
    • [18].生态文明系统解构与建设思考[J]. 上海环境科学 2016(02)
    • [19].论生态文明建设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协调发展[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5)
    • [20].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J].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 [21].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路径[J]. 中国建设教育 2013(01)
    • [22].深入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观[J]. 青海农牧业 2017(03)
    • [23].城郊公园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 武汉建设 2008(03)
    • [24].论周恩来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奠基性贡献[J]. 觉悟 2016(02)
    • [25].蚌埠市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J]. 蚌埠党校学报 2013(02)
    • [26].我国生态文明治理变迁与责任落实[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12)
    • [27].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理论内涵、思想原则与实现路径[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8].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J]. 宏观经济管理 2019(12)
    • [29].白洋淀水生态文明建设困境及其破解路径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30].渊源·内涵·价值——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维度[J]. 理论导刊 2019(12)

    标签:;  ;  ;  

    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