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盈余质量不仅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的热点问题,也是投资者进行决策分析时关注的重点。盈余(又称利润、收益)是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表现,是股东、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及其他利益人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我国股票市场,盈余数字具有很强的信息含量,是投资者进行决策分析不可缺少的依据。作为理性的投资者应该要对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信息进行深度对比分析,准确理解这些盈余信息变动的影响,避免错判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避免投资决策上的失误。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京举行会计准则体系发布会,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正是在会计国际协调和趋同的大背景下,同时考虑到我国的特殊经济环境而颁布的,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是我国会计史上的里程碑,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部分:阐述了目前进行盈余质量研究的背景以及必要性。在06年底股票市场一片大好,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盈余信息产生着极大影响的背景下,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提出研究的目标是为投资者分析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与盈余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理性有效的决策提供帮助与建议。并对主要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第二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盈余质量定义的综述,提出笔者对盈余质量的定义,认为盈余质量就是盈余信息含量对于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这个定义包括两方面含义,第一方面“盈余信息含量”指公司财务报表中盈余数据是否真实、可靠;第二方面“投资决策有用性”指财务报表中盈余数据在披露中对于投资者是否具有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与盈利状况的能力。然后,从四个角度阐述了盈余质量的内涵,基于笔者对盈余质量的定义,本文倾向于经济收益观与信息观下的盈余质量内涵。同时,对几个相似的概念进行联系与区别分析。第三部分:阐述会计准则的变迁过程,提出新会计准则的框架图,分析新旧会计准则交替中证监会为保障公司实现平稳过渡而采取的相应政策,然后研究新会计准则对盈余数据的影响问题,包括使利润增加、减少或不确定的具体准则的影响。谈到新会计准则对于盈余信息披露的影响,一是新旧会计准则对于信息定位的不同,新会计准则不同于原会计准则立足于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新会计准则的目标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营实体,是“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的融合体。二是新会计准则对于利润表项目的影响,新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发生了例如直接列报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而不再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营业成本等方面的变动。三是新会计准则对其他方面信息披露的影响,例如新会计准则删除了财务状况说明书、增加了《分部报告》的要求等。第四部分:对于盈余质量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文献综述,主要将国外的评价分为根据盈余的持续性和预测性、盈余和现金流量关系、市场反应系数等几大类,将国内的盈余质量评价指标分为单项指标与多项指标,来列示了学者们的观点,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论。在综合考虑公司的获利能力、盈余持续性、结构性、变现性、成长性及安全性等方面,选取了10个盈余评价指标,在沪市制造业的样本范围内,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样本公司的盈余质量综合得分排名,并对排名最高的公司和排名最低的公司进行追踪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盈余质量综合得分排名情况的有效性。第五部分:得到结论。首先新会计准则改变了财务报表,并对公司业绩表现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新会计准则只是改变了利润在期间的分布,而不会改变公司的内在价值。作为理性投资者必须仔细考虑新会计准则带来的财务指标的改变,解读变化后的财务报表,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和潜在的含义,才能有效地进行投资决策。其次,坚持新会计准则以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为目标的方向,新会计准则对于信息披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上市公司盈余信息的披露更加透明、相关。最后,对于投资者而言,要做到不盲目的跟随,做到理性有效的分析,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和财务评价能力,善于发现新会计准则对各行业的影响,紧紧抓住投资机遇,运用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综合得分作为辅助的手段,综合考虑公司的各方面情况,才能做出有效的决策。本文的选题背景立足于2006年8月以来,中国股票市场大盘指数大幅提升,并在06年底进入疯狂上涨的情况下,大规模投资者盲目的资金投入,催生股市泡沫,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又对盈余信息及其披露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为了帮助投资者仔细解读上市公司盈余数据变动以及披露方面的变化,进行有效理性的决策分析,提出了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回顾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盈余质量定义以及评价的文献综述,着重分析了新旧会计准则交替过程中证监会在过渡期发布的相关政策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带来的影响。通过上市公司2006年度年报披露的盈余信息来分析和挖掘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数据及其披露的影响,并试图寻找其对上市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同时,以沪市制造行业的样本进行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的综合得分排名,给投资者借鉴与建议。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将理论上新旧会计准则变化的影响分析和上市公司盈余数据以及财务报表的变化联系起来,相互印证,对于具体准则导致盈余数据增加、减少或不确定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使得新会计准则与盈余信息能够相互对应,更有利于进行分析;二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首先,定性地探讨由于新会计准则实施引致的盈余质量变动,然后选取了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类,进行多成分分析,可以得到与盈余质量最相关的几个指标,并对选取的公司样本做出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综合得分的排行,对投资者预测上市公司业绩做出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结合起来,在选取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会计准则与盈余质量之间相互的影响。一方面盈余质量低下引发的系列问题不断促进着会计准则的改进与完善,同时通过系统选择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评价方法、指标和标准,能对公司的盈余情况做出正确、全面的反映,能够弥补会计准则的不足,完善投资者的财务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会计准则的变化,提高了信息质量要求,带来了对盈余信息含量、财务报表披露以及投资者进行决策分析等的影响。认真分析新旧会计准则的不同,解读其盈余信息及披露形式的变化,可以有助于分析背后的深层含义。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提出了评价上市公司获利能力、盈余持续性、盈余变现性、盈余结构性、成长性及安全性的10个盈余质量评价指标,构建了盈余评价体系结构图,进而构造了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综合评价函数。在研究方法上,用计量经济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选取的10个盈余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综合得分排名,并对其中得分最高和得分最低的两个公司进行追踪分析。该盈余质量综合评价函数具有极大的实用性,数据均来自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取得方便,可操作性强,有助于投资者根据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综合得分进行决策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会计盈余信息的重要性
  • 1.1.2 研究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 1.2 研究框假与结构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2. 会计盈余质量的基本定义
  • 2.1 盈余质量的定义
  • 2.1.1 国外的定义
  • 2.1.2 国内的定义
  • 2.1.3 笔者的观点
  • 2.2 盈余质量的内涵
  • 2.2.1 经济收益观下盈余质量内涵
  • 2.2.2 信息观下盈余质量内涵
  • 2.2.3 计价观下盈余质量内涵
  • 2.2.4 契约观下盈余质量内涵
  • 2.3 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2.3.1 盈余与盈余信息
  • 2.3.2 会计信息和盈余信息
  • 2.3.3 盈余质量与盈余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 3. 新旧会计准则交替中盈余质量变动分析
  • 3.1 会计准则的变迁过程
  • 3.2 会计准则与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关系
  • 3.2.1 盈余质量评价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 3.2.2 在新旧会计准则交替过程中证监会相关政策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 3.2.3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数据的影响
  • 3.2.4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信息披露的影响
  • 4.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分析
  • 4.1 盈余质量评价文献综述
  • 4.2 盈余质量评价指标
  • 4.2.1 盈余质量评价体系
  • 4.2.2 十个盈余质量评价单项指标的选取
  • 4.3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综合得分研究
  • 4.3.1 主成份分析
  • 4.3.2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综合得分值
  • 4.3.3 个别公司盈余质量综合得分追踪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的结论
  • 5.1.1 会计准则的变迁下盈余质量评价指标的变动
  • 5.1.2 新会计准则对投资者的影响
  • 5.1.3 增强投资者判断能力与财务评价能力,寻找投资机遇
  • 5.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后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盈余信息含量与融资约束[J]. 财会通讯 2020(13)
    • [2].盈余信息质量影响企业创新吗?[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8(12)
    • [3].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具有盈余信息含量吗?——基于投资者信任视角的理论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 2019(01)
    • [4].浅析投资者如何利用财务报表盈余信息:现状、问题与启示[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8(06)
    • [5].董秘财务经历与盈余信息含量[J]. 管理世界 2016(09)
    • [6].盈余信息质量文献综述[J]. 金融经济 2014(22)
    • [7].政治联系与盈余信息含量——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5(02)
    • [8].盈余信息质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债务异质性的中介效应检验[J]. 商业研究 2020(06)
    • [9].企业内部控制要素与盈余信息含量相关性研究[J]. 企业导报 2015(22)
    • [10].投资者注意力分散效应: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盈余信息的经验研究[J]. 数量经济研究 2011(02)
    • [11].信任、制度环境与盈余信息含量——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研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1(05)
    • [12].物价变动条件下的盈余信息风险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09)
    • [13].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信息质量——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财会通讯 2009(36)
    • [14].货币政策、盈余信息质量与债务融资[J]. 财会通讯 2014(15)
    • [15].负债融资、债务契约与盈余信息质量关系研究[J]. 商业经济 2012(19)
    • [16].媒体关注、制度环境与盈余信息市场反应——对市场压力假设的再检验[J]. 会计研究 2012(09)
    • [17].我国企业IT投资对财务报告内控实施成本与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J]. 审计研究 2016(05)
    • [18].会计准则变革与母公司盈余信息的决策有用性[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6(02)
    • [19].费用粘性会影响盈余信息质量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6(08)
    • [20].财务负责人背景特征对盈余信息质量影响的理论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12)
    • [21].盈余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 经济师 2012(02)
    • [22].利润平滑对于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 2010(06)
    • [23].负债融资、债务契约与盈余信息质量关系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0(05)
    • [24].盈余质量影响因素与性态分解[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03)
    • [25].财务呈报动因与盈余信息质量[J]. 财会通讯 2009(18)
    • [26].内控缺陷披露与修正、市场反应与盈余信息含量[J]. 工业技术经济 2018(07)
    • [27].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盈余信息含量检验[J]. 统计与决策 2016(09)
    • [28].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偏好,投资者认知及盈余信息市场反应[J]. 中国农业会计 2014(03)
    • [29].市场化程度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研究[J].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10(03)
    • [30].产业政策、盈余信息质量与审计意见[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9(06)

    标签:;  ;  ;  ;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