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水下管道建设方案探讨

寒区水下管道建设方案探讨

一、寒冷地区水下管道施工方案研讨(论文文献综述)

杜煜[1](2021)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在可持续观念的引导下,建设“脱离汽车依赖型社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地铁作为实现绿色出行的有力保障而得到繁荣建设。地铁站域空间作为新型的复合型城市空间,是连接地铁与城市的重要纽带。同时,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相关政策法规的重视,都彰显了我国地铁站域空间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冬季室外活动受限等因素,寒地城市对地铁站域空间发展的需求更为强烈,且具有其特殊性。然而,目前我国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尚处于模仿和移植非寒地建设经验阶段,缺乏成熟的体系和有针对性的策略。作为多重受限又亟待完善的复杂开放性城市空间,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迫切需要与之契合的解决方案,使其适应复杂城市关系中的多重语境,从而为寒地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复合型城市空间。因此,本文尝试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新的视角审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探索科学的设计方向,并提出有指导意义的设计策略。首先,本研究在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取了以适应性主体为核心的复杂认识、共同演化、多重适应的理论思想,而后通过分析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适应性主体之间的关联,在解析系统构成要素、揭示主体适应内核的基础上,辨析空间复杂性与系统复杂性,构建了以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为适应性主体的复杂适应系统优化模式。其次,以理论思想和系统解构为依据,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作为适应性主体代入核心思想,一方面,通过多源信息收集并采用Power BI可视化方法和GIS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及其所在系统进行复杂认识;另一方面,利用AIPA方法对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系统共同演化的机制和目标进行剖析;再者,借助SEM方法对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内外多重适应作用与演化目标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起涉及内外适应两个维度,包含内部自身要素、外部城市主体、外部生存环境三个层面的系统存量优化逻辑,建构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框架。进而,在设计框架的指导下研究三个层面的设计问题,提出设计策略:在协调内部自身要素层面,以优化系统存量储存效果为目标,基于词频统计架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BME集群,利用网络分析推定区域调度规则、利用动线跟踪推定路径疏导规则、利用节点调研推定起讫组织规则,并在其基础上,从区域集群、路径集群、起讫集群三方面提出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整合策略;在关联外部城市主体层面,以提高系统存量流入概率为目标,针对不同交互对象的主体特征,利用空间格局分析挖掘域城耦合模式、利用簇团集聚关系挖掘域间共享模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挖掘域民联动模式,并在其基础上,从域城交互、域间交互、域民交互三方面提出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协同策略;在趋避外部生存环境层面,以降低系统存量流出损耗为目标,通过识别站域空间主体与生存环境的交互维度,利用气候影响评价挖掘原生调节模式、利用感知情况评价挖掘场域支援模式、利用综合表现评价挖掘变迁协创模式,并在其基础上,从原生维度、场域维度、变迁维度三方面提出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响应策略。本研究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包括:(1)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提出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作为适应性主体的适应内核,构建了寒地地铁站域复杂适应系统优化模式;(2)运用AIPA与SEM方法,建构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框架;(3)推定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内部三种BME集群的自我适应规则,提出了协调自身要素的整合策略;(4)挖掘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外部两类适应对象的交互适应模式,提出了关联城市主体的协同策略和趋避生存环境的响应策略。本研究为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补充,完善了寒地人居环境设计理论体系。本研究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提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解决城市空间设计问题提供了新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框架,对于相似的设计研究类课题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提出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策略体系为寒地城市地铁周边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活动提供依据和指导,从而有利于改善寒地出行环境,进而激发寒地城市活力、有助于寒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杨禅宇[3](2020)在《我国城镇污水厂施行准Ⅳ类排放标准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制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水污染控制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为了实现水污染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陆续发布了地方污水厂准Ⅳ类污染物排放标准,引发了行业领域的广泛讨论和争议。总体来看,现有争议主要侧重于准Ⅳ类提标改造在水环境治理上的必要性与效果以及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手段及影响,而由于实施新标准所带来的全社会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尚未得到重视和研究。准Ⅳ类标准提标改造固然会带来本地水环境改善效果,但可能由于新政策的制定与推行、增加新设施与新材料、增加运行能耗与药剂而为全社会带来多方面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必须加以关注。论文旨在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从标准制定及实施过程和污水厂提标改造本身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两方面,对我国实施准Ⅳ类排放标准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以识别产生环境影响的重要环节,获得政策制定的环境影响,为实施新排放标准提供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视角上的观点和依据。论文通过文献综述分析总结了目前准Ⅳ类污水处理标准的有关讨论,基于ISO14040、ISO 14044生命周期方法框架,针对准Ⅳ类标准的制定过程(子系统1)、执行准Ⅳ类标准的污水厂升级改造(子系统2)进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分别以一份准Ⅳ类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1m3处理水为功能单元。对子系统1,划分室内和室外活动进行清单分析,对于前者,主要通过文献和设计资料确定数据清单,对于后者,主要通过百度地图开放平台获取信息、Arc GIS进行数据预处理、Python 3.7计算距离矩阵并设计蚁群优化算法实现交通路径优化,来确定数据清单。对于子系统2,在现有文献工程案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工程概预算手册等资料完善子系统2数据清单。采用Ga Bi Education 9.1软件、CML2001方法评价生命周期环境影响,选择非生物资源消耗、非生物化石燃料消耗、酸化、富营养化、淡水生态毒性、全球变暖、排除生物源碳的全球变暖、人类毒性、海洋生态毒性、臭氧层消耗、光化学臭氧生成潜能、陆地生态毒性作为评价类别,进行分类、特征化和归一化,量化、对比和识别环境影响及其重要性程度。通过对出行方式、参会人数、准Ⅳ类污水厂升级改造的不确定性分析,综合考虑这些条件变化时系统环境负荷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准Ⅳ类标准的制定过程生命周期内,海洋生态毒性是最主要的环境影响类别,其次是非生物化石燃料消耗,其中技术审查、专题研讨和培训的室内活动、以及环境从业人员从事与准Ⅳ类标准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对这些影响类别贡献较大,两个对应类别的潜能值分别约为6.33E+11 kg DCB eq.和3.35E+10 MJ,该子系统的臭氧层消耗潜能和非生物资源消耗潜能相对较小,最小值分别对应为学术会议相关的室内活动8.82E-09 kg R11 eq.、编制人员日常工作室内活动2.67E-01kg Sb eq.;(2)执行准Ⅳ类标准的污水厂升级改造生命周期内,运行阶段的环境负荷远大于建设阶段;建设阶段对臭氧层消耗、运行阶段对富营养化产生了环境效益,分别减少5.86E-11 kg R11 eq.以及2.24E-02 kg Phosphate eq.;运行阶段全球变暖潜能值最大,约为3.01E+03 kg CO2 eq.;人类毒性是建设阶段是最重要的环境影响类别;全球变暖是运行阶段最重要的环境影响类别,且是污水厂生命周期中环境影响最大的部分。(3)在系统整体生命周期内,升级改造及运行准Ⅳ类污水厂的环境影响远大于标准制定的环境影响,特征化结果在量级上相差约为102~105。两个子系统造成主要环境影响负荷的类别也各不相同,分别是海洋生态毒性和全球变暖;归一化结果可知,全球变暖是系统整体最重要的影响类别,归一化值约为4.9E+02。(4)准Ⅳ类标准的制定过程生命周期内,出行方式的变化对环境负荷的波动较大;短途旅行时,采用高铁替代普通火车造成的环境负荷相对较小但不明显;长距离运输时采用高铁替代飞机对环境负荷的主导影响类别发生变化,长途出行时采用飞机出行对非生物化石燃料消耗、富营养化、淡水生态毒性、全球变暖、人类毒性造成较大环境负荷,而采用高铁出行时主要影响类别与飞机不同,主要影响海洋生态毒性、臭氧层消耗和陆地生态毒性;采用高铁作为主要出行方式时相比起飞机可能更能减少环境足迹。分析参会人员不确定性可知,环境影响负荷变化随与会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与会人数的改变主要影响的是学术会议议程及论文集的制作、参会用的环保袋、会议室能耗、与会者住宿;升级改造的污水厂处理规模对准Ⅳ类标准的制定过程无明显影响。(5)对于执行准Ⅳ类标准的污水厂升级改造生命周期,出行方式、参会人员人数的变化对污水厂的升级改造无直接影响;除了富营养化和臭氧层消耗外,随着提标升级改造污水厂处理规模的不断增加,其他环境影响潜能不断增加,而富营养化和与臭氧层消耗趋势相反,表明污水处理厂基于准Ⅳ类标准提标改造的建设和运行能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和臭氧层消耗的负担的同时,但也产生了其他环境问题;(6)对两个子系统综合分析可知,当全国的准Ⅳ污水厂日处理规模约为1012.4万m3/d时,两个子系统造成的富营养化和臭氧层消耗潜能数值上接近,污水厂对环境污染的削减效益不明显。

常雅婷[4](2020)在《国内外人工湿地设计规范/规程对比分析及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规范编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投资少、处理效率高、兼具景观价值等优点,逐步应用于污水处理并在近二十年迅速发展。但由于我国由于地域辽阔,不同省份在气候、地理、生活习惯、经济水平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统一的设计规范适用性较弱。目前陕西省还未有本省设计规范,亟需编制一套适宜于陕西省实际情况的人工湿地设计规范。用于科学性、合理性的设计、建设及管理维护人工湿地工程。本论文通过资料收集国外人工湿地规范十七部、国内规范十六部。通过阅读对设计过程中各方面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形成陕西省首部人工湿地设计规范草案,即《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技术规程》。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及成果:(1)从国外十七部规范中选择时间上最新的爱尔兰、德国、印度三部,其中印度与我国接壤。爱尔兰强调设计前调研工作及客户喜好。德国注重基质组成及配比。印度详细分析不同湿地类型下多种面积计算方法及优缺点。国外湿地规范形式灵活,侧重不同。(2)对国内所有可收集到的国家级和已发布各省级人工湿地设计规范中各项内容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发展存在地域性差异,华东地区发展最好。这些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工湿地的应用,但也存在缺陷。例如水量及水质确定需考虑城镇及农村差异性,考虑回用灌溉时应适当放宽对TN的要求;设计参数受多因素影响,需结合实际工程运行数据;国内规范在基质堵塞方面的“蚯蚓疏通”、“反冲洗”及植物种植方面的“加覆土层”条文不合理。(3)对陕西省地形、气候、水资源等进行分析,结合陕西省实际水量、水质、植物等数据,形成《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技术规程》。该规程对人工湿地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维护等各方面均作出了要求,适宜于陕西省范围内处理城镇或农村生活污水,或具有类似水质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对于该技术在陕西地区的应用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殷勤[5](2020)在《基于改进的肯特指数法和灰色理论的桥梁施工项目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已取得在桥梁建设方面的长足发展。在施工阶段,是桥梁结构实现从无到有的建造过程,来自施工工艺、现场管理、人员操作以及天气气候的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对桥梁的建设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在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中,对项目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的方法,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本文主要以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风险评价为研究对象。将石油管道风险评价领域中的肯特指数法应用于桥梁风险评价中,并对该方法进行改进,有利于风险的科学分析有效应对,为桥梁项目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首先,本文以影响桥梁工程项目的致险因素展开。通过专家调查、问卷调研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建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和《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等标准规范文件对指标内容进行量化研究,最终获得风险评价指标的指数评分表。其次,本文分析了运用数学方法合理评价桥梁风险,对肯特指数法的风险值的定量计算方法进行了相应改进,保留肯特指数法计算方法简易的优点,结合定性分级与定量评价的方法进行改进。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数赋予权重,同时为降低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实现对评价数据的最大化利用,结合灰色数学理论,对指标的指数得分进行灰度算法,建立以指数的形式确定风险等级的灰色评价模型。最后,以南昌富山赣江特大桥工程方案进行风险分析,将以上成果应用于工程实例中。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肯特评分法对桥梁项目施工的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以依据各指标得分高低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对桥梁风险评价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曹佳玲[6](2020)在《寒区沿江地铁站江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与高效换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能源以及大型公共交通工具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需要。热泵是一种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高效、环保、节能装置,整个热泵所消耗的能量仅为输出的能量中的一小部分。中国有大量城市在建或已获批建设地铁,地铁站建筑越来越多,地铁站空调系统所需的能源也与日俱增。若能将地铁站建筑与热泵因地制宜的结合起来,将能有效的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本论文对严寒地区哈尔滨的沿江地铁站的空调冷热源系统展开研究,分析江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与地铁站建筑的可行性。首先通过对哈尔滨的气候特点,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水质、水温、水量等分析,得出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江水是比较合适的天然冷热源,论证了以江水作为沿江地铁站的冷热源的可行性。只是在具体实际应用中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其次,根据地铁站建筑项目实际情况,利用DeST软件模拟地铁站运行全年逐时动态负荷,设计三种不同江水源热泵系统以及江水取水方案,分别为直接式、间接式和闭式江水源热泵系统。利用TRNSYS软件对三种系统以及对比的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全年系统运行的仿真模拟,并对系统能耗和性能等进行分析研究,从整体效益上分析江水源热泵系统在地铁站应用比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优越性。并搭建江水源热泵换热器结垢与防除垢实验台,分析研究流速、泥沙中值粒径以及含沙量对结垢影响和超声波系统对防除垢的影响。最后,从经济性、节能性以及环保效益等方面分析对江水源热泵系统的优越性,选出最适合地铁站建筑的是闭式江水源热泵系统。总之,超声波系统可以解决江水源热泵系统的结垢问题,为江水源热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与指导,闭式江水源热泵系统的设计也为寒区地表水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力华[7](2019)在《“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以产业合作为中心》文中提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是基于地理概念的北极、北极圈和北冰洋以及与相关国家的合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逐渐消融,使北极航线的通航成为可能,并使“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具有现实可行性。“冰上丝绸之路”依托北极航线东北航道,并经过俄罗斯北部沿海支点港口,通过西北欧向南到达欧洲,是亚欧间最便捷的海运通道。论文以要素禀赋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地缘经济理论、海权理论等相关理论作为重要支撑,在“冰上丝绸之路”框架下重点分析了航道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北极能源合作、围绕“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相关金融合作以及预期效应、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策略。开展“冰上丝绸之路”建设,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航道及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取决于多方面条件,其中,东北航道出现的无冰期时间窗口以及沿途海峡自然状况是航线规划的依据,统一港口互联互通标准、合作便利化标准以及资源秉赋标准是确定支点港口的前提。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开发软硬件基础设施,加强港口及港口城市功能的综合规划,全面提升东北航道适航条件和商业价值。其次,要加强能源产业合作,能源产业合作是“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尤其是同俄罗斯开展的北极油气开发合作,应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加快推动。为了加快能源产业合作,应以各类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为契入点,开展能源平台型项目合作;以合作项目实施为着力点,加强跨国能源合作的制度建设。再次,要加强金融合作。深化沿线跨国金融合作,是“冰上丝绸之路”航道及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产业合作的重要保障。金融合作的内容,既包括商业银行、多边机构的信贷合作,也包括资本市场的债权、股权等多元化跨境投融资合作。为了更好的开展金融合作,沿线国家须在跨境支付结算清算、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跨国金融监管等领域加强合作。“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之于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首先,沿线国家海量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有利于转移国内过剩产能,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更为广阔的展业空间。其次,中俄油气资源开发合作,将利于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缓解能源结构性矛盾,保障能源安全,并带动能源技术装备产业结构升级。再次,与沿线国家的项目合作,将为我国金融贸易发展提供广阔蓝海。通过推动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发展,能够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首先,极寒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项目推进难度较大,尤其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采、存储等技术支持有待进一步创新。其次,航道建设以及能源产业合作资金需求大,需要更大力度的金融合作支持。再次,北极资源的开发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制度性合作机制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基于这些外部条件,“冰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全面、系统、务实的规划,这也是论文研究的应有之义。

张宝祥[8](2019)在《雨洪管理目标下的既有住区室外空间设计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有序推进老旧住区综合整治。大连市目前存在大量的老旧住区,其中八九十年代建设的住区所占比重较大,该类住区尚未到达使用年限,然而限于当时的技术因素、经济条件,当年在传统观念下建设的住区早已无法适应如今的城市环境,众多的老旧住区出现了“大雨必涝、雨后即旱”的现象,无论自身机能还是其承载功能都难以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提升老旧住区室外空间的排水条件与环境品质已迫在眉睫。然而,对正在使用中的住区进行排水设施拆改不但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会对居民造成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在既有住区室外空间更新中引入雨洪管理理念,将能够有效提升老旧住区的雨洪管理能力,并达到提高住区的环境品质、补充地下水资源的目的,同时还能避免住区改造过程中的大拆大改,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本文以大连在20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既有住区为研究对象,以室外空间环境为立足点,将既有住区不同类型下垫面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梳理,总结雨洪管理技术措施与不同下垫面要素的关联应用,提出雨洪管理导向下的室外空间改造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小区进行更新设计,并应用SWMM模拟软件进行验证。具体如下:首先,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既有住区改造的总结与雨洪管理体系发展历史的归纳,分析了我国既有住区室外空间更新和雨洪管理建设的成绩与不足。其次,选取大连市中心城区中具有代表性的20个既有住区进行大量的实态调研,针对老旧住区建筑、道路、绿地、场地四个空间设计要素的问题进行梳理,深入解析室外空间中的存在的功能品质问题与雨洪问题。然后,对当前主流的雨洪管理技术措施进行阐述,总结住区四种空间设计要素与雨洪管理技术措施的结合策略。在此基础上,以“生活圈”为划分尺度,根据不同“生活圈”存在的典型性问题,提出雨洪导向的改造策略与方法。最后,以大连石油六闾小区为典型对象,结合调研情况,进行室外空间环境的更新设计,再用SWMM模拟软件对雨洪管理技术措施的效果进行模拟,验证相关策略与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并检验不同技术措施的组合的效果,对更新设计进行二次反馈。对既有住区的改造过程中,在提升老旧小区的改造标准与功能品质的同时,针对当前既有住区在雨洪管理方面的缺陷,将雨水收集、净化、调蓄等功能附加在改造要素中,实现既有住区室外空间要素的功能复合化,实现既有住区综合价值的提升,对既有住区室外空间的改造设计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牛忠举[9](2019)在《海洋科学类研究所分园区建设前期策划研究 ——以ZKY海洋研究所某园区为例》文中认为为了达到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对海洋科学类研究所提出的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建设一批符合科学创新需求的海洋科学类研究园区,是各项科研任务顺利实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提供优质的科研分园区,以弥补老旧的主园区在功能上的不足,拓展新的海洋发展领域,也是更好维护科考船等设施的先决条件。项目前期策划可从经济与技术等多角度对项目有关情况进行预判和合理规划,保证最终的使用效益。海洋科学类研究所分园区建设发展势头迅猛,但往往由于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对项目前期策划的关键内容与影响因素认识不够充分等原因,导致分园区建设前期策划阶段较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进而影响项目整体使用效果。所以海洋科学类研究所分园区建设前期策划方面急需梳理、归纳、总结相应的理论基础与核心内容,并积累实际项目经验。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海洋科学类研究所分园区的现状与需求,以及美国、英国、日本和我国优秀的海洋科学类研究所的发展经验。其次,阐述了海洋科学类研究所分园区建设前期策划相关理论,将分园区建设主体与发展模式、分园区与主园区的关系、分园区的功能组成等概念加以说明,研究了高新增长极理论、产能发动机理论、三方融合理论、创新扩散理论等核心理论。第三,以ZKY海洋研究所某园区为案例,其主要的前期策划组成因素有:选址与配套条件、功能定位与布局、政策与资金支持、人员队伍配置、环境影响评估策划、安全措施策划、资源综合利用策划、项目风险管控策划、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远期发展等,归纳出项目选址影响因素、建设方案设计重点、环境影响评估的侧重方面、节能减耗的技术措施、项目风险管控的方法以及社会稳定性分析流程等海洋科学类研究所分园区前期策划的重点要素。国家对于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加大,海洋科学类研究所分园区建设方兴未艾,经过多年的探索、建设和积累,已经取得了显着的阶段性成果。本文通过以上研究与分析,为我国海洋科学类研究所分园区前期策划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仓仓[10](2019)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文中提出晚清以降,自然灾害频仍,加之西方列强的入侵及内乱从生,使得导淮事业停滞不前。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一方面鉴于淮河流域灾情日益严重,一方面也为了发展该地区的经济,特与1929年7月在南京成立了导淮委员会。该会成立以后,即着手对淮河流域进行水利勘测,并制定了《导淮工程计划》,确立了“以全局论,先去害,继兴利”,“以局部论,害先去其重者,利先兴其大者”的导淮原则。自1931年开始,导淮委员会根据以上计划,开展了排洪、灌溉和航运等工程的建设。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该会随中央政府西迁,导淮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在此期间,导淮委员会由于经费拮据,虽未能完全按照导淮计划实施导淮工程,但是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航运工程包括邵伯船闸等7处、排洪工程包括杨庄活动坝等6处、灌溉工程包括安丰塘灌溉区等4处以及与其他机构合办的水利工程包括整理六塘河等6处。西迁以后,导淮委员会根据中央政府“以军事建设为中心”的要求整理了綦江、乌江和赤水河三条重要水道,以求开发西南交通,便利抗战物资的运输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为了更为方便整理以上水道,导淮委员会先后成立有綦江水道工程局、乌江水道工程局和赤水河水道工程局。至1945年因抗战胜利回迁南京止,相继开展有綦江初步整理工程与渠化工程、乌江水道龚滩至涪陵初步整理工程和赤水河航道第一期治标工程等多项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较好的改善了西南水利交通状况,有利支援了抗战。自1945年9月起,导淮委员会开始进行人员与机构回迁,此项工作至1946年8月基本结束。与此同时,该会亦开始对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进行复建,以恢复其灌溉、航运与排洪功能。而为了顺利开展复建工程,导淮委员会特制定了《淮域善后救济工程实施计划》,并与苏、皖两省府暨救济分署等机构召开了淮域复堤工程会议,以明确各方导淮职责和合作办法。复建工程主要包括淮河流域和运河流域两大部分,分别由淮域复堤工程局和运域复堤工程局负责实施。其后经过一年多左右的工作,淮域复堤工程总规划1122.1公里,修复1079.8公里,基本按计划完成,而其他如疏浚工程也都按照先前规划得以顺利完成。运域复堤工程中的苏北运河工程、运河闸坝工程和鲁南运河堤防工程也取得较大进展。至1947年7月,导淮委员会改组为淮河水利工程总局,余下淮河复堤工程由淮河水利工程总局继续办理。另外由于当时中国教育尤其是水利教育落后,导致水利相关人才极度缺乏。导淮委员会为了加快导淮进程,提高工程质量,一方面自办有导淮工程训练班与护闸闸警训练班、导淮讲习会和导淮委员会附设高级水利科职业学校等水利教育机构,一方面派遣水利人员赴欧美等国考察相关水利。通过以上教育措施,导淮委员会培养了一批中高级水利人才,较好的推动了导淮工程的开展。此外,导淮委员会成立以后,由于中央政府财政紧张,该会不得不从各方筹集工程建设经费。1927年至1937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以及向中国银行和中央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1937年至1945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经济部和盐务总局等机构拨款。1945年至1947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拨发的工粮。另外,导淮委员会还通过整理土地和征收船只过闸费亦获得一部分经费。总体而言,导淮委员会从1929年成立至1947年改组成为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历时18载,辗转于多省,在财政紧张和战乱的状况下,为完善建淮河流域和西南水利防洪体系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使得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各项事业有了一定发展,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水利专业人才。同时,导淮委员会的治淮工作与同期的黄河水利委员会、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的治黄与治江工作共同构成了南京国民政府整理全国水利的建设版图。大大推动了全国水利网的建设,促进了贸易的发展。不过,导淮委员会在导淮的工作中也出现了给工人发放劣质粮食等恶劣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和导淮事业的进程。

二、寒冷地区水下管道施工方案研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寒冷地区水下管道施工方案研讨(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1.2.1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
        1.2.2 设计策略研究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地铁站域空间相关研究动态
        1.3.2 寒地城市设计相关研究动态
        1.3.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相关研究动态
        1.3.4 环境与步行相关研究动态
        1.3.5 综合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第2章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基础研究
    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解析
        2.1.1 系统科学的复杂性转向
        2.1.2 复杂适应系统的基础特性
        2.1.3 主体适应性的关键作用
    2.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以适应性主体为核心的思想提取
        2.2.1 围绕适应性主体展开复杂认识
        2.2.2 关注适应性主体与系统共同演化
        2.2.3 聚焦适应性主体的内外多重适应
    2.3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适应性主体的关联分析
        2.3.1 空间职能匹配主体特质
        2.3.2 空间发展契合主体演化
        2.3.3 空间原型呼应主体作用
    2.4 以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为适应性主体的复杂适应系统解构
        2.4.1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所在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2.4.2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在系统中的适应内核解析
        2.4.3 寒地地铁站域复杂适应系统优化模式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推演
    3.1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及其所在系统的复杂认识
        3.1.1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相关信息的多源收集
        3.1.2 以开源数据和POWER BI为主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现状认识
        3.1.3 以GIS分析为主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适应对象基本认识
        3.1.4 以综合调研为主的寒地地铁站域系统运行状态认识
    3.2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系统共同演化剖析
        3.2.1 共同演化在设计中的内涵诠释
        3.2.2 基于AIPA的“空间-系统”演化机制探寻
        3.2.3 演化机制下的空间演化目标体系建构
    3.3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内外多重适应分析
        3.3.1 内外多重适应的设计原型提取
        3.3.2 基于SEM的“适应-演化”影响关系模型建构与验证
        3.3.3 适应内部自身要素是保障存量储存的核心
        3.3.4 适应外部城市主体是触发存量流入的前提
        3.3.5 适应外部生存环境是控制存量流出的关键
    3.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框架建构
        3.4.1 优化存量储存效果——协调内部自身要素
        3.4.2 提高存量流入概率——关联外部城市主体
        3.4.3 降低存量流出损耗——趋避外部生存环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协调内部自身要素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整合策略
    4.1 完善主体内部自身要素作用的多集群规则推定
        4.1.1 基于词频统计的BME集群架构
        4.1.2 网络分析下的区域集群规则推定
        4.1.3 动线跟踪下的路径集群规则推定
        4.1.4 节点调研下的起讫集群规则推定
    4.2 区域网状要素的集中调度
        4.2.1 地块关系的适距调配
        4.2.2 车行路网的向心调控
        4.2.3 步行体系的多级增补
    4.3 路径线状要素的高效疏导
        4.3.1 室外动线的持续引导
        4.3.2 内部流线的弹性融贯
        4.3.3 内外路线的避寒修正
    4.4 起讫点状要素的精细组织
        4.4.1 独立区域的稳态协作
        4.4.2 交融断面的紧凑缝合
        4.4.3 接驳节点的嵌套链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联外部城市主体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协同策略
    5.1 促进主体与城市主体作用的多对象模式挖掘
        5.1.1 针对不同城市主体的交互背景剖析
        5.1.2 基于空间格局分析的域城交互模式挖掘
        5.1.3 基于簇团聚集关系的域间交互模式挖掘
        5.1.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域民交互模式挖掘
    5.2 与城市空间的流动耦合
        5.2.1 居住片区的公平拟合
        5.2.2 活动片区的差异融合
        5.2.3 中转片区的邻近契合
    5.3 与其他站域的合作共享
        5.3.1 群体功能的簇团共生
        5.3.2 个体价值的特色呼应
    5.4 与寒地居民的多元联动
        5.4.1 整体构面的综合集成
        5.4.2 差异群组的个性适配
        5.4.3 专项模块的正确匹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趋避外部生存环境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响应策略
    6.1 回应主体与生存环境作用的多维度模式挖掘
        6.1.1 基于生命历程的客体交互维度识别
        6.1.2 气候影响评价下的原生维度交互模式挖掘
        6.1.3 感知情况评价下的场域维度交互模式挖掘
        6.1.4 综合表现评价下的变迁维度交互模式挖掘
    6.2 原生维度的微气候调节
        6.2.1 群体调适通行风阻
        6.2.2 形体消解冰雪侵袭
        6.2.3 腔体缓冲内外温差
    6.3 场域维度的广域化支援
        6.3.1 人景情境的过程性赋能
        6.3.2 物景生境的缓释性弥散
        6.3.3 场景意境的活力态营造
    6.4 变迁维度的循序式协创
        6.4.1 短时运维的物质回应
        6.4.2 长效存续的文化传承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各个城市地铁建设情况统计
附录2 全球寒地城市地铁建设情况
附录3 主观调研问卷及部分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3)我国城镇污水厂施行准Ⅳ类排放标准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生命周期评价历史与发展
        1.2.2 生命周期评价相关概念及定义
        1.2.3 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标准
        1.2.4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1.2.5 生命周期评价软件
        1.2.6 生命周期评价框架
        1.2.7 生命周期评价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范围
    2.1 引言
    2.2 产品系统
    2.3 产品系统的功能
        2.3.1 子系统1:城镇污水处理厂准Ⅳ类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
        2.3.2 子系统2:城镇污水处理厂基于准Ⅳ类标准的提标改造
    2.4 功能单元
    2.5 系统边界
        2.5.1 子系统1:城镇污水处理厂准Ⅳ类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
        2.5.2 子系统2:城镇污水处理厂基于准Ⅳ类标准的提标改造
    2.6 分配程序
    2.7 LCIA方法论和影响类别
    2.8 结果解释方法
    2.9 数据质量要求
    2.10 假设
    2.11 价值选择和选择性要素
3 清单分析
    3.1 引言
    3.2 室外活动清单数据收集——蚁群优化
        3.2.1 蚁群优化简介
        3.2.2 蚁群优化元启发式算法
        3.2.3 蚁群优化算法
        3.2.4 蚁群优化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
    3.3 子系统1清单分析
        3.3.1 室内活动前景数据清单分析
        3.3.2 室外活动前景数据清单分析
    3.4 子系统2清单分析
        3.4.1 建设阶段前景数据清单分析
        3.4.2 建设阶段背景数据清单分析
        3.4.3 运行阶段前景数据清单分析
        3.4.4 运行阶段背景数据清单分析
4 影响评价
    4.1 引言
    4.2 子系统1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4.3 系统2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4.4 系统整体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5 结果解释与讨论
    5.1 引言
    5.2 不确定性分析
        5.2.1 出行方式不确定性(U1)
        5.2.2 参会人数不确定性(U2)
        5.2.3 准Ⅳ类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不确定性(U3)
        5.2.4 不确定性分析结果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国内外人工湿地设计规范/规程对比分析及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规范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发展历程
        1.2.2 国外发展历程
    1.3 人工湿地概述
        1.3.1 人工湿地概念
        1.3.2 人工湿地类型及特点
        1.3.3 污染物去除机理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国外人工湿地设计规范研究
    2.1 国外人工湿地相关设计标准
    2.2 爱尔兰规范梳理
        2.2.1 多元化人工湿地(ICW)介绍
        2.2.2 现场评估
        2.2.3 设计ICW系统
        2.2.4 运行、维护和监管
    2.3 德国规范梳理
        2.3.1 一般规定
        2.3.2 湿地设计
        2.3.3 滤料要求
        2.3.4 植物
        2.3.5 维护及成本
    2.4 印度规范梳理
        2.4.1 预处理
        2.4.2 一级处理
        2.4.3 人工湿地设计
        2.4.4 运行维护
    2.5 综合分析
3 国内人工湿地设计规范研究
    3.1 国家及各省级规范发布情况
    3.2 国内规范内容对比分析
        3.2.1 总体布置
        3.2.2 水量与水质
        3.2.3 工艺选择
        3.2.4 湿地面积计算
        3.2.5 设计参数
        3.2.6 几何参数
        3.2.7 湿地填料
        3.2.8 湿地植物
        3.2.9 布水、防渗及附属设施
    3.3 小结与建议
4 陕西省人工湿地规范编制技术研究
    4.1 编制背景及目的
    4.2 陕西省概况
        4.2.1 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
        4.2.2 水资源量
        4.2.3 水资源开发
        4.2.4 水质状况
    4.3 陕西省湿地工程实例
    4.4 技术问题研究
        4.4.1 水量
        4.4.2 设计进水水质
        4.4.3 设计出水水质
        4.4.4 设计参数
        4.4.5 植物及基质选择
    4.5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技术规程草案》
附录2 陕西省人工湿地工程应用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基于改进的肯特指数法和灰色理论的桥梁施工项目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相关基本概念
        2.1.1 风险基本概念
        2.1.2 风险数学度量
        2.1.3 风险基本特征
    2.2 桥梁施工项目风险与基本理论
        2.2.1 桥梁施工项目风险的界定
        2.2.2 桥梁施工项目风险的性质
        2.2.3 风险评价基本流程
        2.2.4 风险评价常用方法
    2.3 肯特指数评价法
        2.3.1 肯特指数法简介
        2.3.2 肯特指数评价步骤
        2.3.3 指数法优点与不足
    2.4 肯特指数法在桥梁工程风险评价的应用
        2.4.1 肯特法可行性分析
        2.4.2 肯特法改进步骤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桥梁施工阶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桥梁施工项目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3.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3.1.3 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3.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3.2.1 风险指标选取
        3.2.2 风险指标分析及筛选
    3.3 问卷调查与数据处理
        3.3.1 评价因素问卷设计
        3.3.2 调查问卷的实施
        3.3.3 信度分析与效度检验
        3.3.4 因子分类与统计结果
    3.4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3.4.1 基本风险指标
        3.4.2 人员风险指标
        3.4.3 施工风险指标
        3.4.4 经济合同风险指标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肯特指数法的改进及其模型
    4.1 改进肯特指数法的模型
        4.1.1 评价模型转化
        4.1.2 建立评分标准
        4.1.3 风险概率指数值
        4.1.4 风险损失指数值
    4.2 AHP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4.2.1 评价指数权重
        4.2.2 AHP指数权重计算方法
    4.3 灰色数学指数风险评价模型
        4.3.1 灰色系统理论概述
        4.3.2 评价样本矩阵
        4.3.3 灰色评价等级
        4.3.4 灰度白化权函数
        4.3.5 对应灰色统计数数值
        4.3.6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
        4.3.7 综合评价结果
        4.3.8 灰色风险概率指数
    4.4 建立肯特指数评价准则
        4.4.1 风险综合指数值计算
        4.4.2 风险等级判定标准
        4.4.3 风险接受准则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分析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简介
        5.1.2 工程特点分析
        5.1.3 气象水文地质
    5.2 确定风险因素的权重
        5.2.1 一级指标层权重
        5.2.2 二级指标层权重
    5.3 风险综合评价
        5.3.1 获取评价样本数据
        5.3.2 桥梁基本风险评价指数
        5.3.3 人员风险灰色评价指数
        5.3.4 施工风险灰色评价指数
        5.3.5 经济合同风险灰色评价指数
        5.3.6 桥梁整体风险分析
    5.4 评估分析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问卷调查表
附录B 富山特大桥专家评分表
个人简历
致谢

(6)寒区沿江地铁站江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与高效换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地表水源热泵研究现状
        1.2.2 国内地表水源热泵研究现状
        1.2.3 水源热泵换热器结垢研究现状
        1.2.4 地铁空调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地铁站江水源热泵系统设计
    2.1 江水源热泵可行性分析
        2.1.1 项目介绍
        2.1.2 松花江水文研究
        2.1.3 松花江哈尔滨段最大供热能力
    2.2 系统设计
        2.2.1 开式江水源热泵系统
        2.2.2 闭式江水源热泵系统
        2.2.3 两种系统对比
    2.3 方案设计及设备选型
        2.3.1 方案一
        2.3.2 方案二
        2.3.3 方案三
    2.4 开式江水源热泵系统取水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江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模拟分析
    3.1 地铁站负荷模拟计算
        3.1.1 DeST软件简介
        3.1.2 建筑物概况
        3.1.3 模型建立
        3.1.4 地铁站负荷统计
    3.2 基于TRNSYS的系统能耗模拟
        3.2.1 TRNSYS软件简介
        3.2.2 系统主要应用模块
        3.2.3 系统模型建立
    3.3 模拟结果分析
        3.3.1 能耗分析
        3.3.2 性能系数分析
        3.3.3 水温情况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江水源热泵换热器结垢与防除垢实验研究
    4.1 实验方法与原理
        4.1.1 江水源换热器结垢原理
        4.1.2 超声波防除垢强化换热原理
    4.2 实验系统
        4.2.1 实验台设计
        4.2.2 实验方案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数据处理
        4.3.2 流速对江水源热泵结垢影响
        4.3.3 泥沙中值粒径对江水源热泵结垢影响
        4.3.4 含沙量对江水源热泵结垢影响
        4.3.5 超声波系统对江水源热泵防除垢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江水源热泵系统适用性分析
    5.1 经济性分析
        5.1.1 初投资分析
        5.1.2 运行维护费用分析
    5.2 节能与环境效益分析
        5.2.1 节能性分析
        5.2.2 环境效益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以产业合作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背景
        1.1.2 国际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冰上丝绸之路”范畴研究
        1.3.2 北极航线相关研究
        1.3.3 支点港口选择及建设研究
        1.3.4 北极能源开发及其影响相关研究
        1.3.5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面临的问题研究
        1.3.6 文献综述评价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定性分析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4.4 统计分析法
    1.5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一般分析及相关理论
    2.1 一般分析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范畴
        2.1.3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功能
    2.2 相关理论
        2.2.1 要素禀赋理论
        2.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3 地缘经济理论
        2.2.4 海权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条件和动因
    3.1 建设“冰上丝绸之路”的条件
        3.1.1 自然条件:北极航线出现无冰窗口期
        3.1.2 技术条件:技术进步加速航道商用化
        3.1.3 通航条件:主要国家成功在北极通航
    3.2 建设“冰上丝绸之路”的动因
        3.2.1 降低海运成本
        3.2.2 油气资源禀赋互补
        3.2.3 风险成本因素减少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冰上丝绸之路”航道及支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4.1 东北航道适航线路
        4.1.1 途经海峡船舶适航情况
        4.1.2 适航线路选择的依据
        4.1.3 适航线路选择
    4.2 航道附属基础设施建设
        4.2.1 航道数据库建设
        4.2.2 东北航道信息化建设
        4.2.3 极地船舶装备建设
    4.3 支点港口选择及基础设施建设
        4.3.1 支点港口选择标准
        4.3.2 支点港口的选取
        4.3.3 支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冰上丝绸之路”能源产业合作
    5.1 能源产业项目型合作
        5.1.1 中俄亚马尔LNG天然气项目分析
        5.1.2 中俄油气资源项目型合作
        5.1.3 新能源领域项目型合作
    5.2 能源产业平台型合作
        5.2.1 特色能源产业园区
        5.2.2 油气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5.2.3 北极能源物流园区
    5.3 能源产业制度型合作
        5.3.1 中俄国家间能源制度合作
        5.3.2 中俄能源议价定价制度合作
        5.3.3 中俄原油期货交易制度合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冰上丝绸之路”金融合作
    6.1 银行信贷及资本市场合作
        6.1.1 商业银行信贷合作
        6.1.2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合作
        6.1.3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联动合作
        6.1.4 商业银行与非银机构合作
    6.2 多边金融机构融资合作
        6.2.1 开发性金融机构融资合作
        6.2.2 开发性金融机构多边金融合作
        6.2.3 多边金融机构全球融资合作
    6.3 金融基础设施合作
        6.3.1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合作
        6.3.2 金融监管系统合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预期效应分析
    7.1 能源合作对能源结构改善效应
        7.1.1 将优化中国能源进口结构
        7.1.2 降低能源安全结构性矛盾
        7.1.3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7.1.4 有助于能源技术装备产业结构升级
    7.2 加速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效应
        7.2.1 可为过剩产能提供国际市场
        7.2.2 将促进关联产业发展
        7.2.3 拓展企业“走出去”的外部空间
    7.3 对中俄经贸关系积极效应
        7.3.1 投资规模增加和领域扩大
        7.3.2 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7.3.3 促进中俄开启自贸协定谈判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8.1 面临的问题
        8.1.1 基础设施融资和建设问题
        8.1.2 油气开发技术、环保和划界问题
        8.1.3 合作机制不健全问题
    8.2 对策建议
        8.2.1 多维度提升航运能力
        8.2.2 创新国际能源合作机制
        8.2.3 提升金融综合服务能力
    8.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雨洪管理目标下的既有住区室外空间设计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既有住区
        1.2.2 雨洪管理
        1.2.3 室外空间
    1.3 国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雨洪管理相关研究
        1.3.2 国外住区改造相关研究
        1.3.3 国外SWMM应用相关研究
    1.4 国内相关研究
        1.4.1 国内雨洪管理相关研究
        1.4.2 国内住区改造相关研究
        1.4.3 国内SWMM应用相关研究
    1.5 大连城市水文特征
        1.5.1 雨水处理现状
        1.5.2 雨水径流量
        1.5.3 降雨强度
        1.5.4 生态城市建设情况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大连市既有住区室外空间现状研究
    2.1 大连市既有住区现状调研
        2.1.1 既有住区的基本概况
        2.1.2 调研住区选取
        2.1.3 调研结果
        2.1.4 典型住区深入调研
    2.2 既有住区现状功能品质分析
        2.2.1 既有住区建筑分析
        2.2.2 既有住区道路分析
        2.2.3 既有住区绿地分析
        2.2.4 既有住区场地分析
    2.3 既有住区现状积水问题分析
        2.3.1 容积率与积水点
        2.3.2 绿化率与积水点
        2.3.3 地面硬化率与积水点
    2.4 雨洪管理目标下的改造需求分析
        2.4.1 既有住区排水问题
        2.4.2 需求分析
    2.5 本章小节
3 雨洪管理技术措施在既有住区的应用研究
    3.1 现行雨洪管理相关技术措施
        3.1.1 绿色屋顶
        3.1.2 生物滞留池
        3.1.3 植草沟
        3.1.4 下沉式绿地
        3.1.5 透水铺装
        3.1.6 雨水桶
        3.1.7 各措施对比分析
    3.2 雨洪管理设施在住区设计中的应用
        3.2.1 雨洪管理技术措施在建筑上的应用
        3.2.2 雨洪管理技术措施在道路中的应用
        3.2.3 雨洪管理技术措施在绿地中的应用
        3.2.4 雨洪管理技术措施在场地中的应用
    3.3 雨洪管理在既有住区中的适应性分析
        3.3.1 既有住区与雨洪径流的关联性
        3.3.2 雨洪管理在既有住区的适用性分析
        3.3.3 雨洪管理对既有住区改造的作用
    3.4 本章小节
4 雨洪管理导向下的既有住区室外环境改造设计策略
    4.1 问题总结及改造目标
        4.1.1 现状问题总结
        4.1.2 改造目标
    4.2 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室外空间改造
        4.2.1 道路改造策略
        4.2.2 绿地改造策略
        4.2.3 场地改造策略
        4.2.4 实践应用案例
    4.3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室外空间改造
        4.3.1 道路改造策略
        4.3.2 绿地改造策略
        4.3.3 场地改造策略
        4.3.4 实践应用案例
    4.4 居住街坊的室外空间改造
        4.4.1 建筑改造策略
        4.4.2 绿地改造策略
        4.4.3 实践应用案例
    4.5 本章小节
5 既有住区室外空间改造试设计—以大连市石油六闾小区为例
    5.1 住区现状分析
        5.1.1 下垫面分析
        5.1.2 道路形式分析
        5.1.3 排水设施与积水点分析
        5.1.4 现状问题总结
    5.2 SWMM模型介绍
        5.2.1 模型简介
        5.2.2 基本参数
        5.2.3 SWMM模型操作步骤
    5.3 现状模拟
        5.3.1 模拟过程
        5.3.2 模拟结果
    5.4 既有住区改造更新设计
        5.4.1 道路系统改造设计
        5.4.2 绿地系统改造设计
        5.4.3 场地系统改造设计
        5.4.4 建筑单体改造设计
        5.4.5 节点设计
    5.5 既有住区改造更新设计方案模拟
        5.5.1 方案模拟
        5.5.2 组合方案探讨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典型住区深入调研
附录B 重现期30年降雨数据
附录C 石油六闾小区现状SWMM模拟报告
附录D 石油六闾小区改造后SWMM模拟报告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海洋科学类研究所分园区建设前期策划研究 ——以ZKY海洋研究所某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洋科学类研究所分园区国内研究现状
        1.2.2 海洋科学类研究所分园区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本文研究的方法
        1.4.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园区建设前期策划相关理论
    2.1 分园区的建设主体与模式
        2.1.1 研究所分园区的建设主体
        2.1.2 研究所分园区的建设模式
    2.2 分园区建设的理论
        2.2.1 高新增长极理论
        2.2.2 产能发动机理论
        2.2.3 三方融合理论
        2.2.4 创新扩散理论
    2.3 分园区的定位与功能
        2.3.1 分园区与主园区的关系
        2.3.2 分园区的功能组成
    2.4 分园区建设前期策划的关键要素
        2.4.1 项目选址规划
        2.4.2 建筑方案设计
        2.4.3 环境影响评价
        2.4.4 合理用能评价
        2.4.5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2.4.6 项目资金筹措与费用评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ZKY海洋研究所某园区实施条件分析
    3.1 建设单位与项目概况
        3.1.1 建设单位现状
        3.1.2 分园区项目概况
    3.2 分园区选址与现有条件
        3.2.1 分园区场址地理位置
        3.2.2 分园区场址自然条件
        3.2.3 分园区场址区域环境
        3.2.4 分园区市政配套条件
    3.3 资金估算与筹措
        3.3.1 资金构成内容
        3.3.2 投资额度估算
    3.4 组织管理配置
        3.4.1 管理组织架构
        3.4.2 管理办法和措施
        3.4.3 队伍与人员配置
        3.4.4 建设定位与必要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ZKY海洋研究所某园区前期策划要素
    4.1 建设内容与规模
    4.2 环境影响评估策划
        4.2.1 环境影响来源
        4.2.2 环保措施制定
    4.3 安全措施策划
        4.3.1 施工安全方面
        4.3.2 建筑安全方面
    4.4 资源综合利用策划
        4.4.1 节能低耗规划
        4.4.2 资源高效使用措施
    4.5 项目风险管控策划
        4.5.1 项目影响因素识别
        4.5.2 资金风险及对策分析
        4.5.3 工程风险及管控对策
    4.6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4.6.1 社会稳定风险调查
        4.6.2 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4.6.3 社会风险归纳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ZKY海洋研究所某园区功能定位及设计布局策划方案
    5.1 园区功能定位
    5.2 现有科考船码头
    5.3 建设布局与设计策划方案
        5.3.1 分园区整体规划
        5.3.2 分园区建筑设计布局策划
        5.3.3 分园区结构设计布局策划
        5.3.4 分园区给排水设计布局策划
        5.3.5 分园区电气设计布局策划
        5.3.6 分园区空调通风设计布局策划
        5.3.7 分园区消防设计布局策划
    5.4 园区建成与长远发展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附件

(10)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
    二、选题论证
    三、学术史述评
    四、学术要点
    五、相关界定
第一章 导淮委员会的成立
    第一节 导淮的经过
        一、民国以前之导淮
        二、北京政府时期之导淮
    第二节 民国初期导淮计划
        一、入江计划
        二、入海计划
        三、江海分流计划
    第三节 淮河流域苏皖治淮机构
        一、安徽省
        二、江苏省
    第四节 导淮委员会组建
        一、导淮委员会内部机构沿革
        二、导淮委员会的人事变动
        三、附属机关
    小结
第二章 全面抗战之前:积极开展导淮工程
    第一节 导淮第一期工程计划的制定
        一、勘测淮河流域
        (一)工程测量
        (二)工程勘查
        二、导淮第一期工程计划
        (一)排洪工程计划
        (二)灌溉工程计划
        (三)航运工程计划
    第二节 导淮工程的实施
        一、工程的实施
        (一)航运工程
        (二)排洪工程
        (三)灌溉工程
        二、土地整理
        (一)土地测量
        (二)土地征租与征地
        (三)土地验照注册
        (四)土地整理的设计
    第三节 征收船闸使用费
    小结
第三章 全面抗战初期:办理綦江工程
    第一节 整理綦江水道工程
        一、綦江水道初步整理工程
        (一)计划的制定
        (二)工程的实施
        二、綦江渠化工程
    第二节 大常水力发电厂及代水泥厂制造厂的建设
        一、大常水力发电厂的建设
        二、代水泥制造厂的建设
    第三节 闸坝的管理修缮与征费
        一、闸坝的管理与修缮
        二、船闸使用费的征收
    第四节 綦江水道工程工费
    小结
第四章 全面抗战中期:整理乌江水道
    第一节 乌江工程前期准备
        一、乌江工程局的组织演变
        二、查勘测量乌江水道
        三、水位站和水文站的设立
        四、乌江工程施工方案及计划
    第二节 乌江工程的实施
    第三节 乌江工程工人的招募与管理
    第四节 乌江工程的工料采购与经费支出
        一、乌江工程工料的采购
        二、乌江工程经费
    小结
第五章 全面抗战后期:疏浚赤水河水道
    第一节 赤水河工程计划的制定
    第二节 赤水河水文测验
    第三节 赤水河水道工程的实施
    第四节 赤水河工程工人的招募与管理
    第五节 赤水河工程的经费与工具材料的管理
        一、赤水河工程的经费支出
        二、赤水河工程工具材料的管理
    小结
第六章 “百废待举”:导委会复建淮域工程
    第一节 “新旧交替”——开展复员工作
        一、复员的准备工作
        二、“青史留名”——刻碑造亭
        三、綦江各机关欢送导淮委员会复员
    第二节 淮域水利工程复堤计划的制定
        一、《淮域善后救济工程实施计划》的制定
        二、加强合作——淮域复堤工程会议
        三、通海河工程经费保管委员会
        四、导淮委员会公地佃租清查办法
    第三节 、淮域复堤工程的实施
        一、复堤工程局的设立
        二、淮域复堤工程局的工程实施
        (一)依实际修改工程计划
        (二)工程的实施
        三、运域复堤工程局的工程实施
        (一)苏北运河工程的实施
        (二)鲁南运河堤防工程的实施
        (三)运河闸坝工程的实施
        (四)灾工与工粮
    小结
第七章 导淮委员会工程教育
    第一节 水利教育机构
        一、导淮工程训练班与护闸闸警训练班
        二、导淮讲习会
        三、导淮委员会附设高级水利科职业学校
        (一)学校组织
        (二)教学
        (三)人事及经费
    第二节 出国考察与实习
        一、经委会派员赴外实习水利
        二、考察美国水利工程
    小结
第八章 导淮工程与中英庚款
    第一节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设立
    第二节 导淮借款
    第三节 导淮借款所建工程效用
    小结
第九章 导淮与治黄、治江比较及对导委会评价
    第一节 导淮与治黄、治江相比较
        一、民国治黄机构及治黄工作
        二、民国治江机构及治江工作
        三、导淮与治黄、治江相比较
    第二节 对导淮委员会的评价与思考
        一、办理导淮工程
        二、整理西南水利
        三、复堤淮河工程
结语
附录
    一、导淮委员会大事记
    二、导淮委员会工程图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四、寒冷地区水下管道施工方案研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杜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我国城镇污水厂施行准Ⅳ类排放标准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杨禅宇. 重庆大学, 2020(08)
  • [4]国内外人工湿地设计规范/规程对比分析及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规范编制研究[D]. 常雅婷.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基于改进的肯特指数法和灰色理论的桥梁施工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 殷勤.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3)
  • [6]寒区沿江地铁站江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与高效换热研究[D]. 曹佳玲.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7]“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以产业合作为中心[D]. 刘力华. 吉林大学, 2019(02)
  • [8]雨洪管理目标下的既有住区室外空间设计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D]. 张宝祥.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9]海洋科学类研究所分园区建设前期策划研究 ——以ZKY海洋研究所某园区为例[D]. 牛忠举.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10]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D]. 王仓仓.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寒区水下管道建设方案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